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

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

洪水已經來到,李佑便去了州衙商討有關事務。

那王知州雖然依舊態度冷淡,但在徵發民役守堤的事情上很是配合,沒有任何阻礙。不過他還是諷刺了幾句,“李大人居於泗州樂不思蜀,對於洪澤東岸高家堰如此放心麼?不然你坐鎮泗州,而本官上報過巡撫後,替你去巡視高家堰?這樣免得李大人太過辛苦,累到就不妙了。”

這種面對面的諷刺,李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過了,差點火冒三丈。隨即他便意識到,王知州這是要激他離開泗州,甚至還抓住他貌似貪圖安逸滯留泗州的把柄,隱隱透露出上報巡撫彈劾的威脅。

若僅如此,也不至於起疑心,天下不對付的人多了,李佑也從來不奢望與每個人都可以和睦相處。換成是他,只怕也不願意看到個添堵之人天天在自己地盤上晃來晃去。

但是李大人心裡一直有一根刺,始終沒有釋疑。那王知州居然在他到泗州之前,就上本請徙州治,一前一後的與他雷同了。他請求另選址遷徙州治是爲了應付可能決堤泄洪灌城後的輿情,那王知州趕在這個節骨眼上又爲的是什麼?莫非與他懷了一樣的心思?

再與今日大不禮貌的趕人結合起來,李佑便覺得王知州十分可疑,有見不得光的秘密需要揹着他行事。

到底怎麼回事王知州肯定不會說的,該如何是好?想到這裡,李佑按下火氣,平靜的開口道:“本官今日便出發去東岸巡視,大約兩日後再回泗州。”

李大人當然不是隨口說兩日,就是讓王知州知道他只有兩天功夫,這大大擠壓了王知州的活動時間。有什麼花招就要抓緊機會放出來,而他李佑過期不候了兩日足矣,王知州沒再說什麼,端茶送客。

李大人沒有言而無信,當日便帶着護衛離開了泗州城。也可能是看到洪澤湖南岸泗州這裡情勢安穩,暫時不用緊盯着。

話說泗州城外水面對岸,有兩道大堤護衛祖陵。一道建在水邊,稱爲外堤,另一道建在祖陵城牆外圍,稱爲內堤。

其用意無非就是雙保險,一旦外堤失效,還有內堤擋水。但往往只能延緩一時,畢竟內堤比外堤差了些,外堤都擋不住的,內堤又能強到哪裡去?五年前,大水曾經漫過了外堤溢向內堤,但內堤也就頂住了一天多,大水便又越過內堤,漫延到祖陵內神道上,幸虧到了這個程度洪水就退了。

九月初六,李佑離開了泗州前往洪澤東岸,王知州派人去鄰境打聽之後確認了李佑已經北上,便放下心來。

又過了一天,九月初八這日王知州出城巡視淮湖大堤。他站在岸邊,沒有低頭查看滔滔水情,卻不住遠眺對岸祖陵方向。

對面也有數人過岸到了王知州這邊,領頭人四十歲左右,面白無鬚,頭頂紗帽,衣衫華麗。他站到王知州身邊,將左右全都屏退到遠處後,才進行密談。

“情形如何?”來者問王知州道。

王知州答道:“一切順利,只待天時。不過那河務上差李佑前些日子逡巡不去,險些誤事。”

“我也聽說李大人駕到,若他在此,確實難辦。”

王知州得意道:“本州略施小計,便將他激走,雖然他說很快回來,但至少這兩日沒他礙手礙腳時足夠功成了。”

兩個不甘於委身偏州敝郡的人志得意滿的相對而笑,共同期待着發生點什麼。

和諧的氛圍下,忽然有人高呼“王大人好興致”!打破了談話氛圍。

聽到這個聲音,王知州笑容戛然而止。猛然回頭,從遠處向這邊走來的那人不是李佑又是何人?

這下壞了!王知州心裡驚呼道。

李佑不疾不徐的走到王知州身前,似笑非笑道:“王大人真是勤於河務,在堤上已經立了半日了。眼下這點洪水也就和五年前差不多,大堤又是加高過的,不值得王大人如此擔憂罷,前些日子州衙還信誓旦旦的說可保無憂。看來本官靈犀一動,決意回返是有道理的。”

王知州到底想幹什麼,李佑直到此時仍矇在鼓裡猜不透。但他很明白一點,對手不希望出現的事情,就是他應該去做的,他也從來就是這樣做的。

王大人絕對不希望他這兩日駐在泗州,所以他又故意現身了,誰讓他是心思多疑、遇事喜好追根究底的李佑李輔世,而不是心寬淡泊的什麼人。

面對在關鍵時刻突然現身的李佑,王知州臉色很難看。

洪澤這段時間不好行船,李佑去高家堰走的是陸路,從東邊盱眙過境。前日和昨日他對李大人並不放心,連派了數人去盱眙驛站打探,回報的一切消息都說李佑已經離開盱眙繼續趕路了…現在王知州終於認識到,他必定是被盱眙的尚知縣坑了!

李佑對王知州冷嘲熱諷完,又轉頭對旁邊另一個陌生人問道:“這位是何人?”

本該出面介紹的王知州仍然沉浸在李佑耍詐的悲憤中不能自拔,突遭這個意外,不知如何是好了。

那人只得對李佑自我介紹道:“吾乃神宮監使海某。”

原來是祖陵的守陵太監,李佑恍然大悟,各處皇家陵墓中都設有神宮監,駐有管事太監。

派駐在地方的太監,固然不如當年威風,但從某種程度上說也算身份超脫,類似於沒有關防的欽差。他李佑在泗州晃了一段時間,這姓海的太監都沒有露面表示什麼,怎的等他李佑不在了,就出來與王知州立在堤上言笑款款?

如果說是洪水到來後,海公公也擔心,所以出來看堤壩水情倒也說得過去。但李大人就是沒來由的覺得可疑,王知州表現的古古怪怪的,不會是和這太監有什麼勾結罷?

他便試探道:“海公公與王大人正在說這水情麼?”

“聽說又發了洪水,恰好遇到王大人,便一起議論議論。”

李佑待要繼續說什麼,卻聽見附近堤上民役驚聲大喊:“潰堤了!潰堤了!”

瞬間有無數河工民役聚攏在堤邊,指着遠處大呼小叫,人人神情驚駭。

當今時刻,潰堤是最敏感的字眼,聽到這兩個字,誰還有心情談話。李佑三步並作兩步衝到岸邊,順着別人手指的指向,急忙擡眼遠望,果然看見對岸祖陵方向的水邊大堤有一段塌陷,洪水正從那裡涌入!

祖陵的外堤潰堤了!千防萬防的大堤潰堤了!在他眼前塌陷了!

李大人當即臉色大變,腦中全速轉動。他前腳剛走,理論上現在應該不在泗州,後腳就出現了潰堤,這是巧合嗎?

不!這絕對不是偶然巧合!這可怎麼辦?

李佑的隨身河工迅速指點道:“裡面還有一層內堤,可以阻擋洪水。只是水勢涌進了岸上後,由原先一條線漫延成了一片,內堤防護堪憂。”

“可以頂住麼?”李佑心急的問道。

“五年前,內堤擋住了兩天,天幸那次洪水只漫到了神道。現今水位和五年前差不多,估計也是這個情況。但汛期剛開始,只怕水位繼續上漲,兩日後不像五年前那樣運氣好,只浸溼祖陵神道就退洪了。”

好端端的怎麼會潰堤?這年頭人力物力和技術水平有限,在洪水衝擊之下,出現潰堤決口都是常事,並不算奇怪。但李佑偏偏覺得這次必是人爲!

王知州有先見之明的請求徙州治,又催促自己離開泗州,這些奇怪之處足以使他浮想聯翩了。

當今之計,一是保祖陵安然無恙二是找出罪人承擔責任,所以就算這次事故不是人爲的也要製造出人爲事故!總不能讓朝廷以爲是他李佑疏忽大意纔出了事故罷。

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事!

久經磨練的李佑反應速度超出王知州一截,搶先對王知州厲聲喝斥道:“這是怎麼回事?本官才稍離一日,王大人主持河務就出現了潰堤,你等着本官彈劾失職罷!”

王知州正在絞盡腦汁琢磨詞句,本來是一切盡在掌握。潰堤之後,他將臨危不懼,指揮若定,解救了祖陵危難就是一件大功。可是現在隨着李佑突然現身,事情已經超出了他的掌控。

如果李佑此時不在現場,等到他成了大功臣,然就是任他說道。他將和事先勾結好的守陵太監聯合上報朝廷,說李大人在泗州督導河務不力,輕視祖陵安危擅離職守,導致外堤潰堤,祖陵陷於險境。

這也是王知州之前計劃好的,到那時候朝廷肯定需要一個替罪羊,就讓無功有過的李佑去承擔罷,總不能在天下人面前寒了他這個功臣之心,不然誰還肯替皇家賣命。

但如今李佑卻是站在這裡的,並非遠在東岸,那些說辭都行不通了,更重要的是接下來的指揮權都落在李佑這個奉上命的手裡,他還憑什麼立功勞?還有他王知州什麼事?費盡心思謀劃數月,難道就是爲了這一場空?

所以王大人一直討厭李佑久留泗州不去的搶風頭,好不容易趁李佑離開後實行了計劃第一步,可眼下到了計劃第二步的關鍵時刻,李佑偏偏又冒了出來!

此人這是有意還是無意?真有狗一樣靈敏的嗅覺麼?王知州還在想如何脫困時,忽然耳中傳進一聲大喝:“泗州知州失職大罪待察,給本官拿下拘押後細問!”

這話除了李佑還有誰敢說?王知州當即青筋暴起,指着李佑道:“本官也是朝廷命官,與你一樣的品級,李佑你敢逾越規矩麼!”

王知州如此說並不錯,大明臣子從一品到九品都是朝廷命官,一個官員在沒有朝廷授權時,是不可擅自抓捕另一個官員的,哪怕以高官抓小官都不可以。即使是宰輔大學士,也不可能下這樣一道命令——去,將某某知縣抓起來!

一般情況下,只有受命欽差可以如此便宜行事,當然大明的督撫也是借用的欽差體制,在這方面有些特權。還有就是按察使司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可以臨時軟禁底層官員。

但李佑這個六品非欽差身份去抓捕另一個六品正印官,若在平常,說出去就駭人聽聞了。

李大人的親兵們緊緊圍上來,從盱眙借的二十個弓兵也湊上前來。王知州那邊也有隨從衙役之類的護駕,雙方劍拔弩張。

大堤上的民役河工見官老爺們起了內訌,紛紛圍觀看熱鬧。

祖陵守陵太監海公公強自鎮靜,見李佑這邊武力更強,真擔心年輕人在潰堤的局面下失去理智,喪心病狂的把王知州抓起來。便上前勸道:“李大人雖然心焦,但不可過火…”

李佑一揮手,“地方上的事情,請海公公暫避!”

當即有幾個親兵上前,把海公公攔在圈外。

這李佑如此瘋狂,真是太監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海公公心中暗悔,早知道就將護陵衛帶上百八十個過來,看誰還敢在這裡嗆聲!

局面僵持不下,李佑又掏出一卷物事,高舉着叫道:“朝廷詔書在此!命本官協理巡撫衙門河務,誰敢造次!”

這確實是個詔書…太后她老人家賭氣叫李佑在汛期去協理河務吃苦頭,代行皇權的聖母當然出口成憲,下了旨就有詔書送達。但它也僅僅只是個詔書,並沒有賜予李佑欽差身份。

王知州和海公公很明白,這種詔書算個屁啊,和普通公文沒啥區別。

但是周圍百姓對官場事情懵懵懂懂,議論道:“李大人好厲害,原來是皇上派來泗州的。”

別說百姓,州衙胥吏也有點發糊塗,瞧李大人自信的樣子,莫非有什麼門道?他真要奉了密旨,自己不就成抗旨了?

當即李佑這邊氣勢佔了上風。已經沒有時間在這裡浪費了,李大人順勢再次下令道:“左右拿下泗州知州!誰敢抗命,格殺勿論!”

揚州守備司帶來的親兵齊齊亮出鋼刀逼上去,州衙胥役手裡大都是棍棒鐵尺,有兵刃的很少,終是不敢與精兵相抗,便畏懼退縮了。

“李佑你擅捕命官,不怕獲罪麼!”王知州被架住後淒厲的叫道。

李佑狠狠道:“祖陵危難之際,事當從權,其後本官自會向朝廷請罪!不勞你費心了!”

他心裡已經認定,潰堤就是人爲的。只要排除干擾查出真相救下祖陵,成就了潑天大功,朝廷好意思爲這點緊急時刻的從權之舉追究他麼?就算追究,也是過不抵功,最多不要功勞了,總比傻看潰堤無所作爲強。

六百一十八章 各有不同四百二十一章 底牌的用法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第65章 快快迎親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二百五十四章 地勢不同了四百二十九章 迎駕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第107章 來者不善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第96章 我本低調人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第70章 進入角色真快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六百二十七章 影響力第107章 來者不善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179章 八宗罪第170章 又缺錢了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五百一十九章 內市偶遇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乾爹是誰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第20章 大明前衛女作家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第30章 好重的一份禮物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第2章 觀音庵裡鬥淫尼第189章 通州一夜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二百三十五章 寒夜裡汗如雨下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二百一十七章 長公主的條件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二百八十九章 天倫之樂五百五十五章 敗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48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下)
六百一十八章 各有不同四百二十一章 底牌的用法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第65章 快快迎親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二百五十四章 地勢不同了四百二十九章 迎駕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第107章 來者不善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第96章 我本低調人三百四十九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201章 這裡不是蘇州府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第70章 進入角色真快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六百二十七章 影響力第107章 來者不善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六百四十八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179章 八宗罪第170章 又缺錢了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第11章 歡場得意渡春風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第72章 突如其來的真實劇本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五百一十九章 內市偶遇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乾爹是誰二百六十五章 該守成了第20章 大明前衛女作家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第159章 良辰美景流言天第30章 好重的一份禮物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第2章 觀音庵裡鬥淫尼第189章 通州一夜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四百五十三章 人間始愛瘦西湖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第162章 此輩豈可爲師法?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二百三十五章 寒夜裡汗如雨下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二百一十七章 長公主的條件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二百八十九章 天倫之樂五百五十五章 敗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48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