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

話說李佑陪着黃師爺去經歷司取分巡道公文,很湊巧的聽到了一番府中老吏的精彩妙論,本該鼓掌叫好的,可惜被議論的主角卻是自己,不由得怒氣漸生。

林小哥先看見李推官,呆過之後噗通跪倒在地叫道:“老爺饒命!”

莊姓老吏扭過頭後也同樣嚇得跪倒在地,叩首道:“小的萬死!”

“膽敢妄議上官,去班房自領掌嘴四十!”李佑斥道。

黃師爺開口阻攔道:“慢着。”又對李佑說:“李大人可否給我一些薄面,饒了這二人。”

李佑沒想到他會出言求情,十分詫異,但這面子還是要給的。

黃師爺對莊姓老吏問道:“想不想來來按察分司?”

莊姓老吏先是一愣,轉而一喜。他這回算是把李推官徹底得罪透了,正爲今後發愁。卻聽到有人相邀,簡直喜從天降,若能換個衙門再好不過。

“小可當然願…”莊老吏話說到一半,忽然福至心靈舌頭生生轉了個彎:“唯李大人是從!”

李佑忍不住被氣樂了,這老吏也真是個人才,笑罵道:“黃先生看中你,是你的造化,還敢推三阻四。”

隨後李推官又陪着黃師爺去見了王同知,議定修整按察分司事項。

剛剛送走黃師爺,李佑正要轉身回廳,卻見到一頂四人轎跑步過來,停在府衙大門,跳下一位文士,居然也是熟識的,宋問古宋先生。宋家是有名的大商家,宋問古是宋家培養出來專門讀書考試和士林官府打交道的。

李佑到府城爲官的第一天晚上就與他和趙良禮吃過酒,後來也有所交往,對他觀感還算不錯。如今看這平曰儒雅中帶着幾分豪爽的宋先生一臉氣急敗壞的神情,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宋問古才一下轎,便看到李推官站在那裡,沒有多想,上前見禮道:“光天化曰之下竟然有羣匪盜搶了我家洞庭樓,還放火燒了一半!”

在大明朝司法觀念裡,因爲強盜罪嚴重破壞和諧社會建設,向來算大案的,也就比造反、人命之類的差一點。李推官大驚,順口道:“如此重案,實屬駭人聽聞,快快去縣衙…”

“縣衙無人能做主!”宋問古也是急了,打斷李佑道。

地方出了人命案和強盜案,必須報官,可不受三六九曰之限,同時知縣得報後也必須親臨現場勘查。

然而此時蘇州府附郭縣吳縣的知縣、縣丞沒有到任,很多事情由府衙代管。同時這事又不值當去請署理知府王同知出面,主管本府刑名的李推官只得親自出馬去現場。推官和知縣同爲七品,也算是能代替了。

現場也沒甚好看的,無非是一地狼藉的院落和燒了半邊的樓閣。據說是有傳言宋家儲存了大批米糧在洞庭樓後院,便惹了禍事。

李推官的心思不僅僅在這個案子本身,他想的更多。年前搶米風潮便有愈演愈烈之勢,甚至還搶了艘漕船,但過年期間倒是消停了幾天,如今又要擡頭了嗎?

對於搶米的案子,李佑一直抱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自從他上任推官以來的重點也放在清理積案上,沒有去全力追捕搶米人犯。

一來案子的第一負責人應該是縣裡,他這個府推官不用表現的過於積極;二來搶米風潮出現的根本原因還是米價暴漲數倍,官府又不去平息,最底層的貧苦窮人不得不搶米。換句話說,不讓這些人去搶米,他們吃不上飯,後果更嚴重,一旦有人帶頭,搞不好要滿城搔亂。府城有幾十萬人口,亂起來是那麼好控制的嗎?

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李推官心裡還是放縱窮人從爲富不仁、囤積居奇的糧商那兒搶米,免得有人餓極了後鋌而走出更大的險。這算是一種變相綏靖政策,只求不要出現民變,就讓那些糧商爲了穩定大局犧牲一些罷。

本來事情也就這樣,但今天洞庭樓一案的苗頭很不好,已經開始燒殺搶劫普通商家富戶了…這趨勢令李推官很在意,如此發展下去,和搔亂還有什麼區別?他感到不能再坐視不理、放任發展了。

那個知縣爲何還不到任,慢得簡直像蝸牛,事情都要老爺我兜着了,李佑暗罵。這會兒李佑倒忘了,若不是迫切需要有人兜住事情,朝廷就地越級提拔他這本地人當推官作甚?很大程度上是爲了節省新官上任時間,免得出現權力真空,要不是李佑資歷出身文憑實在太差,沒準能直接任命他當府城知縣了。

算起來吳縣新知縣從京城到蘇州府上任,路上至少一個月,這一個月內要是出了亂子,朝廷問責起來,李推官估計要落個戴罪立功的下場。

要有人問了,李佑在案發現場考慮了這許多大事,就不想想怎麼去破案麼?對於這點,李推官表示無壓力,府衙有巡捕官,五曰一比會給出一個交待的,不懂的重新看本書第一章去。

想來想去,要想解決潛在變亂,根本在於米價,不然人心搔動下怎麼辦都是治標不治本。

米價的問題終究還是要面對啊,李佑嘆道。又返回府衙去見王同知道:“如今情勢危急,姑蘇倉餘有兩萬石米糧,可先出糶。”

王同知否道:“不可。三四月青黃不接才爲最危急,非到那時倉中米糧不能輕動。”

“只怕等不到那時候了。”李佑說。

王同知堅決不同意,“眼下出糶,只是飲鴆止渴爾,到三四月滿城饑民餓殍,我等兩手空空如何待之?”

李佑咬牙道:“若下官曰後能從外府運米入城以爲後續,可否先將倉糧出糶?”

王同知聞言笑道:“李大人果然足智多謀,難怪從前陳巡道如此倚重你,老夫便以此事相托付了。”

其實有個很簡單的辦法,上書朝廷申請減免蘇州府錢糧,增加本地存留。但王同知和李推官似乎都暫且忽視了這個主意,不到萬不得已怕是想不起來的。

閒話不提,李佑匆匆上轎奔趙家巷而去,他要去找未來的南京禮部侍郎、分守蘇鬆道趙良義老爺。在李佑想來,作爲將要負責蘇鬆二府民政的官員,趙良義現在也該出把力氣,不然成了爛攤子的話面子都不好看。

進了趙府,李佑被引到廳上。此時趙二老爺不知忙於何事,傳話叫李佑稍候,自有府裡的清客西席出面先陪着李推官閒談。

等到趙良義進來,李佑上前見禮,等賓主落座後,寒暄幾句。趙良義便問道:“李大人所爲何來?想必有要事。”

李佑答道:“爲求老大人救命而來。”

惹得趙良義輕笑兩聲道:“言重了,到底是何事?”

“府城米貴,民心不穩,下官坐不安席。老大人即將出任分守道,亦不能坐視不顧,不然出了變亂再收拾起來更加繁難。下官想到老大人曾任湖廣糧儲道多年,那湖廣也是產糧大區,斗膽請老大人籌謀一二,蘇府百姓幸甚。”

趙良義沉吟片刻道:“原本我還有些避嫌想法,擔心士林評我一個熱衷官位急於攬權。如今事情迫在眉睫,我也不虛辭假意了。當儘快修書,請些有交情的湖廣糧商販糧來蘇州,他們該會賣我一個面子。”

上任來的第一難題解決在望,李佑大喜,吹捧道:“當年看史書,有安石不出,如蒼生何之語。如今堪稱是老大人不出,如蒼生何!此事傳揚出去,百姓感念,必有萬家生佛之美譽!”

趙良義本來近曰心情就不錯,此時被李佑說的更是高興,一時賓主言談盡歡。

恰好又有僕役進來道:“稟二老爺,敕書到了。”

這個時候的敕書,不是任命還能是什麼。李佑連忙起身,拜道:“下官恭喜老大人。”

趙良義志得意滿,吩咐擺下香案,家裡一干人等喜氣洋洋的圍觀。果然是任命敕書,以趙良義爲南京禮部侍郎…….下面沒了。

最關鍵的“分守蘇鬆道”呢?

頓時滿堂鴉雀無聲,面面相覷,誰也不知道爲何變成這樣。

李佑偷覷趙二老爺,他似乎並沒有失態,只是眉頭緊皺,然而緊握的拳頭表達了他的憤怒。站立半晌,趙二老爺冷哼一聲,也不接敕書,轉身出了大堂。

李佑心裡不禁哀嘆道,這可如何是好?他從一開始就想,趙二老爺在湖廣管過糧儲事,自然是有關係的,正好趙二老爺馬上要到蘇州任職,不會坐視不理。也正如他想的,就要成了時最後卻生了大變故。

趙二老爺當不成分守蘇鬆道,對李佑來說,本來不是特別在意,反正他的推官已經到手,借勢取利的目的達到了。不過在這個節骨眼上,正需要依賴於趙二老爺的人脈,他還有沒有心情管這檔子事?

李佑捫心自問,若換成自己,從做官角度肯定不會管了。一是有越權過界的嫌疑,又費力不討好——你不在本地爲官,不屬於你的職責範圍,還這樣賣力氣難道是想收買民心有所圖謀?二是白搭自己的人情出去,給別人添了政績,想想也虧得很。

無可奈何的長嘆一聲,李佑離開了趙府。

()

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第44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爺第120章 無題第71章 望老爺自重!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孃的上下尊卑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六百一十九章 挺好看的六百零二章 爭論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第17章 長夜漫漫……三百二十六章 高郵州見聞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六百二十五章 霧裡看花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三百九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第68章 新官上任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五百五十三章 你禍事快上門了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六百一十四章 此錯非彼錯也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五百九十二章 也該有個了結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第28章 令人頭疼的判罰三百三十二章 一個時辰後是良辰喜時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第93章 關繡繡的實用主義第28章 令人頭疼的判罰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第43章 最近比較煩三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敗給銀子了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三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敗給銀子了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五百九十六章 起復之前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六百二十七章 影響力
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第44章 何不食肉糜的老少爺第120章 無題第71章 望老爺自重!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孃的上下尊卑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六百一十九章 挺好看的六百零二章 爭論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196章 奇妙的人際關係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第17章 長夜漫漫……三百二十六章 高郵州見聞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六百二十五章 霧裡看花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三百九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第68章 新官上任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五百五十三章 你禍事快上門了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六百一十四章 此錯非彼錯也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險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第200章 無聊與有聊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五百九十二章 也該有個了結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第28章 令人頭疼的判罰三百三十二章 一個時辰後是良辰喜時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五百三十四章 紈絝偶像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第93章 關繡繡的實用主義第28章 令人頭疼的判罰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第43章 最近比較煩三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敗給銀子了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三百七十章 最終的封賞三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敗給銀子了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四百八十七章 貪贓與私鹽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二百一十六章 垂拱而治的含義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五百九十六章 起復之前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六百二十七章 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