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

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

泗州距離巡撫衙門所在的淮安府不到二百里,又是非常時期,公文傳遞很快。李大人寫的奏本和申文只用一日就到了巡撫衙門,又過兩日,回覆批文便到了他手裡。

巡撫的大意爲:你那徙州治的奏本已經上報朝廷,但一個月前泗州的王知州已經爲此事上過奏本,所以你今後不用再重複爲此事上奏了,朝廷自有章法。另外,泗州本地民役足用,沒必要另行撥官軍前往。

別的都沒什麼,引起李佑注意和警醒的是,那王知州居然恰好也在前段時間上奏徙州治?這種巧合意味着什麼?

李佑冒出了一個念頭,王知州不會與自己是同樣的心思罷?若真如此,那王知州又想怎麼做?

泗州城周邊環水。西邊是水,水的對岸是叫李大人已經愁了數日的祖陵,東邊也是水,水的對岸是盱眙的縣城。

泗州城和盱眙的縣城很近,在地圖上看幾乎就是緊緊挨上的。這泗州城位於泗州地界的最南端角落裡,旁邊就是盱眙,結果與盱眙城只有一水之隔,距離十里都不到。從泗州向東南去盱眙,比向西北去祖陵還近。

但盱眙地勢高,有山有崗,災害境況比泗州城好的多,偶爾被淹也不像低窪處的泗州那樣被灌成水盆似的。至少在李佑印象裡,泗州被沉洪澤湖底後,盱眙成了濱湖縣城一直挺到了二十一世紀毫無壓力。

李大人望着對面盱眙發呆,心裡盤算着什麼。忽然有一聲招呼傳入耳中:“許久不見,李大人別來無恙乎!”

很是耳熟,李佑轉身看去,只見有位雖然年約花甲白髮似雪,但精神抖擻、紅光滿面、意氣風發的老者漫步朝自己這邊過來。

還真是老熟人,尚在深思中的李佑下意識道:“是王老頭啊。”

那老者欣欣然與李大人會面,卻當頭聽到這句無禮之言,只能大度的苦笑幾聲。原來他正是李佑的前上司、同甘共苦過的蘇州知府王大人,身邊還有一位與他年紀差不多的老人。

“老大人怎會在此?”李佑醒悟過來,大吃一驚,迅速換了稱呼道。

王知府答道:“老夫上京,繞路到盱眙看望故人,又聽說你正在泗州,便過河來拜訪。”

李佑奇道:“你去年不是已經入京朝覲了麼?爲何今年又去?”

王知府老臉上掩蓋不住的得意,“唉,候到個缺,須得辛苦一趟哪。”

李佑又想起王老頭那逆天般的狗屎運…這老人家與人賭氣挖河道,卻偏偏遇到了蘇州府今年暴雨,結果泄洪通暢力保了蘇州府錢糧,被朝廷嘉獎遇缺即補。便很感興趣的問道:“你補了什麼缺?”

王老大人就等這句問話,不知爲何,他在李佑面前炫耀的慾望很強烈。“運道還算不錯,蘇鬆道的參政丁憂回籍。承蒙朝廷看重,直接將老夫補上蘇鬆道了。”

李佑久久無語,這運氣豈止不錯,簡直就是得天之眷!那蘇鬆道參政上任不過才一年吧,居然丁憂回家給王老頭讓位置了…王老頭再年輕四十歲,就是網文主角啊。

蘇鬆道,掌管天下一成半錢糧的蘇鬆道…而且他是從蘇州知府坐地提拔爲蘇鬆道,直接就可以上手,不用擔心重新適應地方。

更何況四品到從三品是官場上劃分中級官員和高級官員的一道鴻溝,王老頭只是秀才貢監出身,竟然已經跨過了這道分界線。他李佑將來有沒有這種際遇都很難說。

李佑忽然又懂了,王老頭爲什麼不就地上任還要去京師,這也是朝廷的一種恩典,看來要在朝會上御前頒詔任命的。

看着王大人快笑出花的老臉,難得在官運上被別人比下去的李大人看着王老頭身邊之人,顧左右而言他的問道:“這位是…”

王大人便介紹道:“此乃盱眙知縣,與我是舊日同窗。”

原來是盱眙知縣,李佑陡然欣喜,上前一步拱手爲禮,“久仰久仰!聽說尚大人才幹出衆,緣慳一面,今日相逢,實乃幸事也!”

那盱眙知縣來之前被王知府囑咐過,這李佑不是很好相處的,須得當心。可是現在一見,很有名氣的李大人如此熱忱,使得他受寵若驚。

王大人看在眼裡,心知肚明的想道,這李佑似乎有求於他這老同窗?若真如此,倒是他老同窗的機會。便問道:“方纔遠遠望見你神容憂慮,所爲何來?莫非河務有不順之處?”

王老頭與他的關係不同於別人,李佑也不相瞞,苦笑道:“無它,水勢不妙,唯恐祖陵遇險,爲此夙夜憂嘆啊。五年前洪災,水漫進了祖陵神道,雖然前年加高了大堤,衆人都覺得可保不失。但今年看這架勢,水勢比五年前更兇猛,大堤能不能擋住難說得很。”

王知府聞言收起了笑容,很是爲李佑感到緊張。“沒想到你竟然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危急時刻,要想辦法行洪纔是關鍵所在。”

“有個法子是決了泗州大堤,放洪水入泗州,這就相當於拓寬了河道,緩解了祖陵之危。”

王知府鬆了口氣,又問道:“既然有法可想,那你何至於憂慮?”

李佑嘆道:“我翻過一些文書,泗州城屢受洪災,水漫州城多次,但洪水終能消退。如今淮湖之水面已經高出州城地面一丈,與往日大不相同,再要放水灌了泗州,洪水還能退到哪裡去?只怕州城就要沉入水中不見天日,泗州百姓流離失所、無處可歸了。”

王知府想了想,勸道:“祖宗陵寢與州城孰輕孰重?顯然祖陵重如泰山也,萬萬不可有婦人之仁,因小而失大。更何況你若救下祖陵,那就是建功立業,朝廷必有封賞,多少人慾求此機遇而不可得。”

“你竟然如此理所應當?”李佑不太理解。

王知府也不太理解李佑,“我觀你素來行事果決,無論在廟堂之上還是府縣之間,無不剛強明斷,怎會在這個問題上瞻前顧後、猶豫不決?”

“人言可畏也。”李佑作爲半途而來的穿越者,從根子上缺少本時代讀書人那種認爲自己正確就“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以及對家國氣運的敬畏和信仰精神,還在這裡糾結如果爲了“區區”祖陵毀掉泗州城,把幾萬人搞成流民會招致什麼名聲。

從做官角度進行技術分析,李大人這是刷名聲嚐到的甜頭太多,刷的心理走火入魔、劍走偏鋒了。

“你多慮了,祖陵乃龍脈所在,天下氣運皆在於此,誰敢多言?誰敢說你做得不對?這就足夠了。”王知府有點替李佑那莫名的糾結着急,過去看起來很靈活的一個人怎麼這會兒糊塗起來了?“老夫做官三十年,所得不少,今日願與你一敘。”

“愛惜羽毛是對的,但你太在乎所謂的名聲了罷?不錯,名聲是你在官場中的立身根本。但到此前爲止,你在官場中仍是名聲大於功業啊,所以你欠缺的不是名聲,而是功業,救下祖陵就是上天送給你的功業,你怎麼能放棄?”

“其實你追求名聲並不是錯,在外人看來,你的官聲似乎完美無瑕,有廷杖之類的裝點,有名滿四方的才氣,在江都縣也受民衆佳評如潮,簡直到了極致。但你的本性我清楚,並不是名聲裡那樣的人,名聲不過是你手裡的工具。真要內外合一,你就成海瑞之流了,但你是麼?”

“你這般的臣子,老夫翻遍史書,只找到一個相似的…”

“誰?”李佑忍不住問道。

王知府嘿嘿笑了一聲,“那就是未篡之時的王莽!他在時人眼中名聲好的毫無瑕疵、無以復加,其實本性如何?”

有你這樣拿王莽形容官場友人的麼!叫別人聽去他該如何自處?李佑差點跳起來駁斥回去。

王知府不在乎李佑的表情,很嚴肅的問道:“難道你想當王莽嗎?”

難道你想當王莽嗎?如同黃鐘大呂,登時叫還在糾結的李佑有如醍醐灌頂了。

王老頭說的不錯,祖陵遇險雖然是個麻煩事,但救祖陵更是一項天大的功業,從天子到朝廷都要認可的功業。放着功業不取,卻計較生前身後名,豈非捨本逐末?

天下豈有毫無紕漏的聖人?豈有功德圓滿的大臣?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也!李佑終於下定了決心,要堅決履行自己作爲大明官員該有的職責。

盱眙老知縣尚大人默默地在一旁聽着,這些談話都不是他能插上嘴的。卻又見李佑對他道:“若泗州有難,民衆可否暫避盱眙?望尚縣尊不吝援手,解救生民於倒懸。”

尚知縣與王老大人對視一眼,答應道:“本縣自當盡力!”

臨時收容災民這是個很麻煩的事情,耗錢耗力還不見得討好,最後這災民多半還得歸還給泗州,盱眙落不到什麼好處。但尚知縣受到王同窗老來旺的鼓勵,決定在致仕前拼這麼一把,以便換取李佑一封推薦信

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第50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90章 街頭訂下美人約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論報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53章 過雁不會拔毛五百五十七章 撲空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66章 洞房花燭之夜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第169章 內幕之中還有內幕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五百七十五章 外行的新東家二百七十五章 敢與本官比狠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第30章 好重的一份禮物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第52章 青天是這樣煉成的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五百一十四章 諸君勿慮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六百零二章 爭論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第192章 詭異的國子監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三百六十章 汛期尾聲五百六十三章 誰的店鋪三百八十一章 翁婿攤牌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第68章 新官上任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四百九十七章 京城刑名之權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五百四十二章 兒女瑣事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第143章 關於新官三把火的議論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54章 躺着也中箭的名聲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五百七十九章 青天煤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聖六百零三章 意識形態問題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四百一十六章 道理和拳頭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四百五十六章 希望渺茫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六百零二章 爭論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三百九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六百四十三章 何苦如此糾結第139章 剛上任就開張了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
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第50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90章 街頭訂下美人約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論報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53章 過雁不會拔毛五百五十七章 撲空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66章 洞房花燭之夜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第169章 內幕之中還有內幕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閒談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五百七十五章 外行的新東家二百七十五章 敢與本官比狠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第30章 好重的一份禮物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第52章 青天是這樣煉成的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五百一十四章 諸君勿慮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六百零二章 爭論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第192章 詭異的國子監五百三十一章 朝堂風聲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處處有天雷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三百六十章 汛期尾聲五百六十三章 誰的店鋪三百八十一章 翁婿攤牌第158章 扭曲的事態第68章 新官上任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五百零九章 讓你身價倍增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四百九十七章 京城刑名之權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五百四十二章 兒女瑣事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五百五十六章 李佑下野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第143章 關於新官三把火的議論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54章 躺着也中箭的名聲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五百七十九章 青天煤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聖六百零三章 意識形態問題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四百一十六章 道理和拳頭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四百五十六章 希望渺茫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六百零二章 爭論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三百九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六百四十三章 何苦如此糾結第139章 剛上任就開張了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第91章 李姑爺耍賴攪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