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

奮鬥在新明朝

作爲當事人,李佑反應最快,其他人隨即也都反應過來了。如果把新衙門擡高到三品,那意義就不一般了,不僅僅是升了兩個品級這麼簡單。

五品是一道門檻,低級向中級的門檻,三品也是一道門檻,中級向高級的門檻。除去極少數特殊例子,只有三品以上,纔可約定俗稱爲大員或者高官,這道門檻不好邁過去。

成爲正三品衙門,則意味着正印堂官必然也是正三品。無論如何也可以肯定,李佑作爲一個資歷不深、又很年輕的正五品,即使能跳到一丈高,也夠不着正三品的邊緣。

到那時只怕他連正四品副職堂官都當不上,以他正五品的級別,只能充任文宣院內設某機構的屬官。

那樣還有什麼益處?對李佑而言,甚至不如眼下處境,至少名義上司國子監祭酒石大人徹底放了手,他在辦報廳總裁官位置上沒有掣肘之人。

他李佑辛苦半天,所爲何來?不就是想借機搭順風車,成爲朝廷新衙門的正印堂官麼,如此才能算是在官場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正所謂寧爲雞口,不爲牛後。

當然他不會在奏請開衙的章疏上很沒品位的毛遂自薦,但作爲朝廷官報現有的執掌人,獨立開衙後也該順理成章的出任正印堂官,無論這個衙門叫什麼名字。

但前提是,他的級別能合乎要求。不然就是天子親自簡拔,也不可能讓他去當什麼三品文宣院院使。

彭閣老仍在繼續吹捧:“臣私下裡反覆思忖,越想越覺得李大人所奏十分正確,堪爲遠見卓識之略。輿論涉及人心,故而斷無小事,還請陛下務必重視!文宣院改爲三品衙門,方足以彰顯朝廷態度…”

事關自家前程,李佑不得不出言反對道:“次輔此言差矣!”

彭閣老反問:“莫非李大人又想說。報紙之事沒那麼緊要?”

李佑侃侃而談道:“閣老之言,未免有揠苗助長之虞。此事乃新生之事,前景好壞莫測,理當謹慎爲好,未料勝先料敗纔是正理。

若設三品衙門品級太高,對朝廷影響也太大,實屬輕率冒進。一旦有所差池不便善後。還是先設爲大小合適的五品爲好,常言道船小好掉頭。如若出現差錯便於糾正。”

提議將文宣院衙門改爲三品的事。殿中大多數三品官員沒什麼興趣參與。因爲他們已經不是六部侍郎就是寺卿,下一步考慮的位置是尚書或者巡撫,所以就算多出一個三品衙門,與他們前程關係真不大。

而一些老資格四品則躍躍欲試,想要支持附和彭閣老的意見。多一個三品衙門就多了一個升官機會,何樂不爲?

又聽彭閣老說:“做事自當一鼓作氣全力以赴,豈可瞻前顧後、畏手畏腳?”

李佑繼續辯道:“熟慣事情可以如此。但新生事不同,乃是摸着石頭過河。所以一步一個腳印的好。如若彭閣老以爲文宣院定爲五品太低,那今後事情漸漸步入正軌後。可以再將衙門就地升級,有何難哉?”

以後就地升級?這是想要便宜你麼?彭閣老想道,正要再說什麼,那李佑又開了口:“辦官報之事,目前仍在摸索嘗試,模樣多有不完善之處,虧空也尚未消弭,很有可能再次陷於半死不活境地。

遍覽殿上諸公,能做到三品柱石股肱皆不容易,如果主持文宣院,一時不慎官報又陷於困境,那將何以自處?又將何去何從?拔苗助長的彭閣老肯承擔這個責任麼?但若僅僅是略小的五品,那就很好處理,對朝政影響也不大。”

別人說這些話,未必能令人信服,但李佑如此說,意義就不一樣了。畢竟新式報紙概念是李佑首創的,也是在他手裡展示出威力的,別人目前尚無成功案例,所以他自然而然就是權威。

殿裡那些蠢蠢欲動的四品朝臣,此刻忽然齊齊的收住了心思,李佑這話,不簡單,真不簡單,很意味深長。

不知道其他人是否聽出了李佑的意思,但彭閣老認爲自己聽出來了,這幾句話含有綿裡藏針的威脅——無論誰來當這個三品文宣院,把事辦砸了別怪我。

若是別人吐露出這種意思,那就是氣急敗壞的表現,彭閣老只會一笑了之,但他不敢這樣輕視李佑,李佑絕對有資格說這番話。

彭閣老之所以提議將文宣院升級爲三品,是因爲他有個故舊擔任僉都御使已經八年,算是最老資格的四品官,也該着升遷了。所以彭閣老出面試探一下,想看看這次有沒有機會,爲這個故舊爭取升爲三品的機會。

不過李佑的暗中威脅像是潑了一桶涼水,將彭閣老澆醒了。送故舊去當李佑的上司,而且一個還是滿懷怨望又掌握實際業務的李佑,那不是羊入虎口麼?

李佑志在必得,卻被剝奪了晉身正印堂官的機會,豈肯善罷甘休?上次朝廷剝奪了他辦報的權力,後果如何?有天子撐腰,他的報復不是那麼令人好受的。

遠的例子有蘇州的毛知府、石參政,近的例子有揚州的羅參政、丁運使、楊撫臺,更近的例子還有國子監辦報廳兩個前副總裁官…

上面這些人一個個閃過心頭,無數先例告訴彭閣老,李佑的威脅不是說笑,不能把自己人送去給李佑當靶子,那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再說李佑辦官報那個思路不錯,客觀上並沒有對他們不利,暫時何必多此一舉?無論是否新開文宣院,報紙在實際上已經掌握在李佑手裡了,所差只是個名頭而已,爲這個虛名和李佑死拼到底並不值得。

想至此,彭閣老並不再說什麼,退回了班位。

首輔出來晃了晃,回去了,次輔出來晃了晃,也回去了。排行第三的文華殿大學士袁閣老眼觀鼻鼻觀心,沒有出面的意思,他是看天子臉色的,天子貌似偏心李佑,他有意見也只能忍着。

至於盧閣老,肯定是大力支持李佑,另一個大學士楊閣老對李佑態度向來還可以,想必也不會唱反調。最末位的東閣大學士金閣老,這個情況下是什麼態度已經無關緊要了。

內閣大佬如此,基本上就定下了調子。眼見大局已定,天子正要開口下達聖諭時,今日侍班的翰林院編修李登高突然從旁邊出列,有本要奏。殿中君臣好奇的看向李編修,不知他又有什麼話講。

李登高聲音略顯尖利,“報紙爲聖上不可不察,李佑出身卑劣賤役,人品本是低下,身無功名,才學不足,焉可託付主持公論之重任!”

本來殿中還有些交頭接耳的小聲議論,但聽到李編修的話,登時又變得鴉雀無聲落針可聞,無數道目光變得愕然。

俗語云“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李登高這些話,那既是打臉又是揭短,把李佑往死裡去得罪啊。

話說在朝堂上相爭時,還真沒人拿過李佑出身來當靶子攻擊。原因有這麼幾個,一是李佑各種光環太耀眼,某種程度上可以抵消出身不足;

二是並非人人都有好出身,攻擊李佑出身,容易形成地圖炮,得罪一大片出身差的人,從而平白樹敵;

三是朝爭本是論事,拿出身說事反倒顯得沒理,而且是品格低下到只會撕破臉人身攻擊,和辱罵別人禿子、聾子、瞎子、瘸子有何區別?這就是自損形象,少了些許風度。

四是李佑雖然沒出身,又升遷很快,短短兩三年就從七品升到了五品,但過程卻都比較紮實,中間沒有太大詬病。官場上實力爲尊,既然李佑安安穩穩坐到了這個位置,也是有他本事的,攻擊他出身從另一個方面也是說朝廷識人不明。

故而今天李登高公然這樣撕破臉,當着羣臣的面大罵李佑出身卑劣和不配擔當重任,當真是前所未有,不由得使人驚愕。不過並沒有人幫腔,就是李佑的仇家也沒有趁機出來胡亂撕咬的。

李登高與李佑有樑子,衆人都是知道的,在去年天子南巡時,李佑言辭犀利曾將李登高羞辱到跳水自盡,這仇說小真是不小。

之後李佑做官越來越強勢,而李登高一直比較低調,彷彿吸取了教訓,知道在官場上該隱忍時就隱忍。卻不想此時李編修又跳了出來,難道是看着李佑步步青雲,終於忍無可忍的爆發了?

李編修畢竟還是太不成熟了,而且心胸過於狹窄,被嫉妒之火矇蔽了心竅,這才昏頭昏腦的做這驚人之語。他這種行爲,和潑婦罵街沒甚區別啊,有些話是不該說的,衆人分析完畢後感慨道。

然後衆人繼續好奇的等待,不知道李佑面對此等局面,又將如何應對?無論如何,出身和功名確實是他的短處,與李登高在這方面糾纏起來,他自己的臉面也不好掛得住。

看着李佑緊咬牙關、面色鐵青的模樣,彭閣老等人不禁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李佑號稱朝堂上辯論無敵,那也都是要講規則的,遇到眼下李登高這根本不講理的、被嫉妒衝昏頭的失心瘋,看他能怎麼辦。RQ

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第96章 我本低調人第182章 燈下黑的門路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四百一十二章 驚人計劃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引子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第2回 合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第46章 誤上了賊船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四百八十八章 最權威司法解釋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五百一十九章 內市偶遇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二百三十一章 失態的大學士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第31章 嚇出一身冷汗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181章 優待也是負擔第185章 有了個女兒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四百零九章 華麗耀目的氣場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二百六十一章 爲國爲民第194章 血書疑案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四百八十八章 最權威司法解釋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167章 水土不服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35章 李大善人李閒人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第48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下)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當嫁李探花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五百五十七章 撲空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第133章 得隴望蜀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第25章 事事有蹊蹺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
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二百七十二章 本公主也拜託李大人了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第96章 我本低調人第182章 燈下黑的門路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六百一十章 蝨多不愁債多不癢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四百一十二章 驚人計劃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四百九十三章 幕後的交易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引子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第2回 合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第46章 誤上了賊船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四百八十八章 最權威司法解釋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三百零六章 你們算是合夥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五百一十九章 內市偶遇二百二十九章 恩情如紙薄三百三十五章 爛好人李佑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115章 她到底是誰?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第122章 當仁不讓,舍汝其誰!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二百三十一章 失態的大學士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第172章 院試內幕大揭秘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五百九十四章 除夕遊戲第31章 嚇出一身冷汗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二百三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181章 優待也是負擔第185章 有了個女兒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關鍵四百零九章 華麗耀目的氣場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二百六十一章 爲國爲民第194章 血書疑案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四百八十八章 最權威司法解釋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167章 水土不服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第131章 府衙的天要變了!第35章 李大善人李閒人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第48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下)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當嫁李探花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127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點場子第106章 任命正式下來後…五百五十七章 撲空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二百五十六章 李三官的傳說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第133章 得隴望蜀第125章 看不透的陳知縣二百三十六章 深入而坦率的會談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三百二十章 那嘲弄的眼神第25章 事事有蹊蹺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三百五十七章 奇妙的二比一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