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

徐首輔這一句,絕對是不是幫李佑說話,罷李佑的官也是他喜聞樂見的,但朝廷政務流程終究是一環扣一環的。(_)

他這裡草了詔,就要發至六科,六科審覈通過,要吏部執行。這麼明顯不合理的詔書每過一道關口,就是對他的一次質疑,招惹更多的非議,更遑論有御史言官監察。還是那句話,爲了李佑不值得,犯不上給自己找污點。

就是當年有錦衣衛詔獄,堪稱君上最不講理的時候,也得將眼中釘下了詔獄審過後,才決定是否罷官,哪有連個過場都不走的?

所以徐首輔要提醒錢太后,結果雖重要,但程序也不可輕忽。

諸位大佬立在朝中,遠望其言行貌似是一個模子出來的,但私下裡性情終歸是有差別。若袁閣老立在天子面前遇到此事,必然是二話不說就先下筆草詔,罵名該背就背,只願爲主分憂。

錢太后順口改了諭示:“着你等殿閣大學士廷審此事,查問明白李佑是否毆打勳戚,將結果報與哀家再行定奪。”

質詢官員,本該是都察院的差事,但李佑現今算是都察院官員,所以不適合讓都察院去做,錢太后便令更高一級的大學士親自去問理。

而且這道諭示,只讓大學士查清楚李佑是否動了手,以便完成審問程序,至於最後裁決權仍舊保留在自家手裡。

徐首輔無語。這點破事也用大學士去審理?但再細想,都察院官員和勳戚鬥毆,還真不好找別人去審,只得領旨退下。

錢太后又看了看魏國公世子領頭的聯名奏疏,想道這世子倒也知道抓住機會。心思相當玲瓏。

昨夜李佑在夜巡軍士護衛下揚長而去,一干勳戚子弟如何能嚥下這口氣?徐世子一邊指使家奴將苟緋擡走救治。一邊暗自思量,這未嘗不是個時機。

在場這些人,都是勳戚中的文官骨幹。藉此機會樹起李佑這個敵人。帶頭同仇敵愾,有利於進一步互相結黨。

不得不說,徐世子和李佑的思路如出一轍。

盧府中,老尚書與李佑推心置腹道:“朝中情勢複雜,有三大暗流彼此交錯。太后與天子交政,內閣大學士空位待補,擡舉勳戚入廷議。你言行膽大,看的明白嗎?”

“晚輩位卑力弱,大政交接和補大學士之事。是晚輩所夠不到的。但入京至今,始終立足不穩,常有朝不保夕之感,又不能全靠諸位老大人扶持,故而多想法子奮發了。(_)”

盧尚書嘆道:“你的對錯,已經不是我所能判斷的了。老夫考校你一句,對於大內擡舉勳戚之事,你認爲能成否?”

李佑毫不猶豫答道:“顯然能成。縱觀聖朝,天子想擡舉誰家,沒有擡不起來的。倚重內宦,司禮監崛起;欲用廠衛,廠衛橫行;重用文官,內閣勢大,所求無非制衡而已。本次大內想擡舉勳戚,亦同此理。”

“太后所做,只爲聲張造勢而已。待到天子親政,只要勤奮視朝,令若干勳戚侍立,多多青睞垂詢,天長日久之下,自然就形成勳戚議政的慣例!須知國朝乃朱家天下,慣例盡在人君一念之間,內閣、司禮監、廠衛皆如此,初年典制可有之?再造一個勳戚議政有何難哉。”

盧尚書叫好道:“你能看透這些,我便放心了,原本擔心你不明前路,魯莽壞事。”

李佑又道:“這次勳貴會贏,但文官卻不會輸,晚輩自然看的明白,借幾分勢立足而已。”

李佑說的沒錯,自從科舉大興以來,雖然各種勢力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但文官治國卻是永恆不變的主旋律。與此基石比起來,別的都是走馬燈。

盧尚書最後叮囑道:“你有救護祖陵之功,被太后壓制只得了個三品勳職,在這點上,其實是被薄待了。但大功擺在這裡,只要不謀逆造反,朱家無論如何也不便撕破臉收拾你,保一個小富貴不成問題,所以你儘可以比別人稍稍行險。

但是老夫依然要提醒你一句,秉政太后和秉政天子之間是有區別的,這方面你不要大意。須知天子是真正的聖上,而不是半虛半實代行皇權的聖母,充其量秉政太后只能算半個人君。

你做官以來,只見過太后當權,卻未曾見過真正的天子之威,務必要注意。只怕你習慣了應對太后,卻將同樣這套拿出來應對天子,錯把馮京當馬涼就悔之晚矣。”

李佑若有所悟,起身長揖道:“謹受教!”

他心裡也暗暗反思,老尚書所提醒的確實說到了點上,秉政太后只要不是武則天,說白了都是孤兒寡母,相對比較容易欺負。

真要拿出對付孤兒寡母的勁頭去對付成年天子,下場只怕會很慘,史書上不絕於筆哪。張江陵也只是死得早,活着時候纔沒有遭大罪。

現在看來,歸德長公主這個緩衝器至關重要,不能輕易放棄…雖然是個時靈時不靈的緩衝器,但有總比沒有強。

與盧尚書談的久了,不知不覺已經是中午,老尚書便留飯。李佑也不推辭,在盧府陪着老尚書吃過,這纔去了都察院衙署。

在都察院大門內,卻見司務廳的封司務陪着一人坐在廊下喝茶。那人李佑也認得,是內閣舍人,似乎姓王,算是前同僚。

封司務眼尖,看到李佑進了大門,立即起身遙遙行禮道:“僉憲老大人,內閣王舍人正在這裡等候你。”

聽到老大人三個字,李佑的臉皮又不經意抽搐幾下。這位封司務什麼都好,確實是個負責雜務的能手。只是這個尊稱實在叫他每每怪異無比。

李佑露出幾分笑意,輕鬆的對王舍人拱拱手道:“一別經年,王兄別來無恙乎,今日到訪有何貴幹?”

從中樞出來,本該居高臨下的王舍人反倒很拘謹。李佑當年在內閣的威名太大了,被內閣舍人吹捧爲翻雲覆雨的存在。“李大人。本官奉了首輔之命,特來傳話。請李大人明日午後,至午門外東朝房。”

李佑隱約猜測與昨夜之事有關。明知故問道:“不知有何事相召?”

“太后詔令內閣大學士找閣下覈實一些事情。”

李佑點頭道:“知道了。”便繼續向院中走去。

封司務連忙跟隨上。邊走邊說道:“房間已經打掃乾淨,大人的隨身差役須從京縣徵用,仍需等待兩日。不過下官已經安排一人,暫且在廊下聽用。”

最後封司務也傳話道:“江總憲留了話,等僉憲到了衙署,即刻去他那裡。”

李佑心裡嘀咕道,昨天還敬而遠之,今天卻如此近乎,必有情況。便轉了身。朝着總憲正堂而去。

左都御史江辛嶽見到李佑,熱情的招呼道:“李大人請坐!”又對差役喝道:“上茶!”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啊…李佑行禮落座後問道:“大中丞有何見教?”

“與你差事有關。昨日我細想,又看你履歷,多任理刑之官,便欲委你斷案之事。”

斷案…李佑心底雪亮,這肯定是正有一個什麼疑難案件,想讓自己來接盤。

但李大人向來喜歡讓別人接盤,不喜歡接別人的盤,何況連左都御史都想躲閃的事情。絕非善類。當即推辭道:“小子年輕,又是初來乍到,先觀習幾日比較好。”

江總憲沒被李佑牽着鼻子走,對李佑推辭之言充耳不聞,拿出長官架勢徑自說道:“如今兩淮餘鹽案,宮中催促甚急,便交與你審理。本官向來不吝於使用人才的,你這一年在揚州爲官,比我等都熟悉鹽案內情,最適合此事。辦得好了,你在朝廷露臉,本官也面上有光。”

聞言李佑瞠目結舌,這個案子怎麼回事,他若不知道就沒人知道了…當初他暗中引爆了案情,然後丟給朝廷頭疼,只想沒自己的事了。

萬萬沒料到案子轉了一圈,他人也轉了一圈,居然又在都察院重逢,正是落花時節又逢君。瞧這狀況,江總憲打算強行將案子塞給他,自己接自己的盤,算是接盤麼?

李佑呆了片刻,腦子沒閒着,飛速聯想盤算。

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一定要接下!可以用它引申出無窮無盡的好處!簡直就像天上掉下了餡餅!難道從今天起,終於開始轉運了?

但他嘴上繼續推辭道:“此案震驚朝野,下官何德何能,當得起如此大任!”

江總憲變了臉,訓斥道:“年輕人怎麼可如此沒志氣!食君之祿便要與君分憂,你又沒有別的差事,交與你事情又推三阻四,難道將我這都察院當做了混吃等死的地方不成?”

李佑苦着臉,“並非下官偷懶,下官有一房小妾,其父爲綱商金百萬,或與此案相關,下官須得避嫌。”

法司長官豈會輕易被李佑抓住漏洞?當即反駁道:“論律小妾算不算姻親還是兩說。何況之前太后下過詔,金國丈無罪,亦不在原告被告之列,所舉至多隻算旁證。其實此案經過欽差預審,到我都察院重在覈實清楚後量刑定罪,與金國丈沒有多大關係了!所以你不必擔憂,朝野若有異議,本官一力擔之!”

李佑依舊滿臉不情不願道:“大中丞,何苦難爲下官!下官如何有本事去審此案。”

見李佑左支右拙,死活不肯接,江總憲厲聲喝道:“李佑!你敢違犯上司,抗拒差事麼?當心本官上疏彈劾你失職!”

李佑驚得連連作揖,訴苦道:“下官官卑職低,審問大案唯恐遭人非議干擾,還請大中丞具文爲證,表明將此案移交下官專斷。”

見李佑服了軟,江總憲臉色緩和下來,“有何難哉,本官這便給你開具印信文書。都察院差事,向來是個人專斷獨奏的,不受外人干涉!”

目送年輕人哭喪着臉出門,江總憲感到壓在胸口三個月的大石頭落了地,渾身輕鬆無比。

江總憲沒有看到李佑那背對他的笑靨如花。如果是一個對李佑極其熟悉的人,絕對不會將炸彈送到李佑手裡保管的...

———————————————————————————————

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第186章 喪事中的機遇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第124章 賊喊捉賊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92章 有更好的女人來了…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第63章 香甜的誘餌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回京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術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乾爹是誰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三百八十五章 借雞生蛋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第13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第108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第188章 離鄉進京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16章 李典史仗勢搶人第188章 離鄉進京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習慣這樣被動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四百九十八章 拜訪程家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二百九十一章 姓李名佑字輔世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四百九十五章 開衙建署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六百三十二章 開張瑣事二百五十二章 一切都是那天意啊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第137章 李大人的驕傲與陳大人的腳步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四百七十二章 文武雙全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錯了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
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與失控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第171章 李老爺修煉記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第186章 喪事中的機遇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第124章 賊喊捉賊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92章 有更好的女人來了…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第63章 香甜的誘餌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回京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術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五百五十一章 你的乾爹是誰三百五十九章 人算和天算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二百八十七章 沒有一個脾性相合的三百八十五章 借雞生蛋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第13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第108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第188章 離鄉進京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四百一十一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16章 李典史仗勢搶人第188章 離鄉進京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習慣這樣被動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二百四十章 聖壽節際遇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錢太后四百九十八章 拜訪程家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二百九十一章 姓李名佑字輔世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四百九十五章 開衙建署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四百一十三章 先王之治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四百六十八章 辭官辭職六百三十二章 開張瑣事二百五十二章 一切都是那天意啊五百六十一章 管教第178章 烈日當空陰雲密佈第137章 李大人的驕傲與陳大人的腳步二百九十六章 人情豈能大於國法三百二十八章 還真幫得上忙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四百七十二章 文武雙全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錯了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賞爭議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