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

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

天下巡撫共有二十幾個,官場專家研究巡撫時有按轄地分類的,有按管事分類的,但最簡單的分類方法則是,看該巡撫有沒有“提督軍務”這個差遣。

加了提督軍務的,能總管一方軍務,可以稱爲軍門:不加提督軍務的,就只是個大一號的布政使而已。

鳳陽巡撫楊撫臺的官名就有“提督軍務”四個字,所以他對江北地區的守備司營兵、衛所軍戶和海防道具有最高指揮權。

現在楊撫臺則動用自己的指揮權力,派標下中軍官帶着令箭到了公館,命令揚州府守備司營兵回營休整,不要跟着李佑與南京來人作對。

之前李大人全副心神都放在瞭如何應付奄京方面,根本沒有預料到楊撫臺突然出手打了他一記悶棍,一時間錯愕異常。

若營兵都奉巡撫之命撤走,那李佑身邊就只剩幾個衙役了,和單槍匹馬也差不多,如何能從南京數十官軍手裡搶人?

回衙署里拉起數百衙役壯丁再來動手?那巡撫照樣可以一不做二不休,派出巡撫標營護送南京這批人離開揚州。

難怪張言與周懷這二人抓了金百萬,不迅速逃離揚州,還敢好整以暇的繼續駐在公館,果然是有依靠的。

再如果南京方面已經知會了他的上級巡撫,然後才收押金百萬,那麼從道理上也沒什麼可挑剔的了。他李佑反而有點無理取鬧的意思,沒什麼理由去搶奪審判權,特別是此人還是他老丈人的情況下。

這急轉直下的形勢令人十分惱火,原因全在於軍政一把抓的楊撫臺突然下黑手,李佑對楊撫臺的恨意瞬間漲到滿點。

李大人心裡嘀咕幾句,事先不是有所緩和了麼?自己連總商和鹽業公會的事情都已經稟報給他,準備通過他向朝廷奏請,怎麼忽然又翻臉?

官場中人變臉很常見,爲名也好、爲利也罷,起碼都是有跡可循,可以理解的。哪有像楊大人這樣完全沒有原則和規律,全憑着一時心情忽東忽西的?

這種不可理喻的隨機性,終於使得李大人感到厭惡萬分了。

中軍官手持令箭,對着帶兵把總吳先涵呵斥道:“軍令如山!你還不速速收兵回營!”

又對着李佑道:“難道李大人想違抗軍令嗎?”

面對軍令,吳把總則兩面爲難了。李鎮撫讓他上前,巡撫讓他收兵,實在顧此失彼,便下意識向李大人請示道:“到底如何是好?請鎮撫示下!”

聽見吳先涵的請示,李佑想道,面臨巡撫的壓力,吳把總雖然不敢繼續上前,但也沒有扭頭就走,還知道請示一句,也算難得了。

文官之間以下犯上後,如果被上司記恨併成功報復,最常見的結果是丟官棄職,當然也有一些極端例子。

但軍法可就沒這麼便宜了,從鞭笞到斬首,酷刑比比皆是。違抗巡撫軍門的軍令,李佑自己基本不存在人身安全問題,但吳先涵就不好說了,楊撫臺按照軍法從事,請出王命旗牌斬一個小小把總,不是沒可能的。

吳先涵拿不定主意,李大人同樣也拿不定主意,關鍵是他沒幹過直接違抗上級軍令的事情,捉摸不清這裡頭的深淺。

軍法規則和文官規則是兩回事,軍令如山這句話不是開玩笑的,被視爲國朝最忌諱的擁兵自重,或者成了倒黴的毛文龍之流可就傻眼了。

雖然也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說法,但李佑明顯缺乏一個大義名分來抗令不遵。有時候,大義這個東西還是真有用的。

正當此時,忽然後麪人流涌動,又衝進一隊人馬,使得院落中更加擁擠。衆人皆很詫異,這又是哪一方?卻見鹽運司的丁運使在幾個護衛緊密簇擁下,慢慢擠到前方來。

階上的辦鹽太監周公公見狀大喜,遙遙拱手道:“原來是運使大人到了,再無憂矣!”

雖然有巡撫強行下令李佑撤兵,但周公公和張僉事兩人心裡仍舊微微緊張,只要沒有生力軍前來協助,就沒法真正放心。

這李佑分明是個驕慢跋扈的人物,如果他真發起性子蠻幹,身邊從南京帶來的人手還真擋不住,到時候倒黴的還是他們兩位。聽說那李佑有金書鐵券護體,朝中又有人幫腔,即便親手宰了他倆,沒準用金書鐵券就可以糊弄過去。

如今丁運使親自率領大批鹽丁前來助陣,那就可以讓周公公和張僉事徹底放心了。所謂鹽丁,就是從竈戶中徵發壯丁編組成伍,直接隸屬於鹽運司的武裝,畢竟鹽運司運庫存有巨量白銀,需要有一支武裝守護。

面對辦鹽太監的熱情招呼,丁運使面色如常,平靜的對周懷點點頭示意。

看在李佑眼中,心底又是一沉,巡撫軍令尚未解決掉,又來了鹽運司攪局,現下這局面可愈發變壞了。

他怎麼看自己,也有點四面楚歌得意味,難道要提前動用底牌?可時機還不太合適,容易弄巧成拙。

丁運使忽然又對着李大人微微一笑,其後才與辦鹽太監周公公以及南京鼻守衛指揮僉事張言開口道:“聽說金百萬有販運私鹽的嫌疑,理當由我兩淮運司衙門審訊明白,所以不勞駕守備公爺過問了,將人交與我運司罷。”

周懷與張言齊齊吃驚,不知怎麼應答。從捉拿金百萬到丁運使率領鹽丁到達爲止,一切都沒有脫離事先擬好的劇本。但是丁運使這番話,卻全然與劇本無關了,叫他們二人不知所措。

如果說李佑索要金百萬,還有些胡攪蠻纏,那麼丁運使索要嫌疑人犯,那就是名正言順的。

用二十一世界的術語。鹽運司不但是管理鹽場和竈戶的行政部門,也是收取鹽課的稅務部門,更是打擊鹽業犯罪的執法部門,執法區域包括應天府、南直隸江北、江西、湖廣。

所以從理論上,丁運使索要金百萬這個私鹽疑犯真是天經地義並盡職盡責的。

但理論歸理論,實際歸實際,張僉事盯着丁運使疑惑不已,事前並不是這樣說定的,金百萬終歸是要送到南京,而丁運使怎麼會橫生枝節出面索要金百萬?

瞬間的冷場,讓李佑覺察到了什麼,事情似乎沒有這麼簡單啊從南京二人組的神情看,絕對不想把人交給丁運使的,這其中似乎發生了點曲折。

按照自己的猜測,這次肯定是南京與鹽運司、巡撫衙門不知爲何互相勾結,可是現在看起來,丁運使似乎要臨時改戲,又是爲了什麼?

想至此,李佑按住了繼續出頭的心思,冷眼旁觀,且看他們之間如何計較。

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第167章 水土不服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五百四十二章 兒女瑣事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第15章 老爺納妾小吏犯愁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28章 令人頭疼的判罰第71章 望老爺自重!五百六十二章 銀號現狀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六百零二章 爭論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第93章 關繡繡的實用主義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當嫁李探花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三百六十二章 李大人和他的上司求最後的第157章 沈同知眼中的李推官第198章 有緣人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五百零七章 期周之禮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二百九十九章 衙門裡的人心真崩壞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二百三十章 千歲心中的重重迷霧結束後感謝大家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二百三十一章 失態的大學士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六百零九章 冷熱不均第170章 又缺錢了第204章 不如歸去?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第20章 大明前衛女作家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第133章 得隴望蜀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16章 李典史仗勢搶人第117章 初入府衙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二百九十九章 衙門裡的人心真崩壞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五百二十六章 兵馬司鬧劇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
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二百五十七章 與天官大人親近親近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第167章 水土不服五百九十章 忠孝節義五百四十二章 兒女瑣事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六百二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第15章 老爺納妾小吏犯愁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28章 令人頭疼的判罰第71章 望老爺自重!五百六十二章 銀號現狀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六百零二章 爭論三百八十章 彭閣老的災星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第93章 關繡繡的實用主義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當嫁李探花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三百六十二章 李大人和他的上司求最後的第157章 沈同知眼中的李推官第198章 有緣人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五百零七章 期周之禮五百二十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二百九十九章 衙門裡的人心真崩壞第81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二百三十章 千歲心中的重重迷霧結束後感謝大家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二百三十一章 失態的大學士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四百零一章 禍水東引六百零九章 冷熱不均第170章 又缺錢了第204章 不如歸去?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五百三十六章 品格太卑劣了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第20章 大明前衛女作家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第133章 得隴望蜀五百二十四章 年輕人說話要負責第16章 李典史仗勢搶人第117章 初入府衙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193章 被誤會的真相二百九十九章 衙門裡的人心真崩壞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第27章 這個世道真黑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三百四十三章 俞琬兒的揚州行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五百二十六章 兵馬司鬧劇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六百一十三章 白馬非馬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六百二十一章 批示的奧妙第195章 李大人的純腦補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第12章 贏得青樓紅袖招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來的五百零一章 兩種心思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一百三十六章 年終歲尾的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