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

四百零六章 整飭鹽法事

當夜住在邵伯驛,鳳陽巡撫楊負楊中丞獨自靜坐、思索,重新進行各種定位。現在覈心問題只有一個,他能否駕馭上可通天、下可貫地的李佑?

沉思良久,他總結出兩點:第一,李佑不是自己的親友晚輩,不是自己的門生故吏,更不欠自己人情。所以從人情和道義上,自己沒有任何手段可以制約李佑。

第二,李佑的前途並不依賴於自己,自己可以跟着錦上添花,也可以跟着落井下石,但很難真正左右李佑的升遷流轉。所以個人際遇上,自己同樣很難制約李佑。

楊撫臺想明白了這兩點關鍵之處,便可以得知,他駕馭不了桀驁不馴的李佑。駕馭不了李佑,那麼李佑所掌握的迎駕事務,肯與他分一半羹麼(是一半不是一杯)?

雖然李大人的各種投靠姿勢看起來相當美好,表現出來的誠意可謂十足十,甚至把他迷惑到眼花繚亂。但終究改變不了上述的本質。

與其說李佑主動投靠,還不如說李大人是前來投機的,或者說利用自己罷。楊撫臺甚至想象得到,李佑扯着自己大旗不稟報便肆意妄爲,而自己又被迫屢屢爲他掃尾的窘迫局面。

李佑與羅參政相比,真是兩個極端,一個才幹出衆、手裡有乾貨卻不可靠,一個才具平平、乏善可陳卻相對可靠。

楊撫臺又將幕僚徐樹欽招來商議。這徐樹欽京城人士,年輕時喜好遊歷,見多識廣,後考了兩次會試都落榜,便隨着楊撫臺爲幕,甚得看重。

聽了東主幾句,徐樹欽便道:“明公所慮,正是我所思也,方纔略有所得,以供明公參詳。在下想來,這李佑從各方面而言都是非同尋常的人物,所以不可等閒視之。明公不妨換一種路數。”

“如何換法?”

“明公心中有所思時,不必將李佑當下屬看待,稍稍等量齊觀,至少要將李佑與鹽運司放於等高的位置。”

楊撫臺啞然失笑:“你說讓本部院以平等身份看待區區一個五品同知?”

“有時不可僅以品級論,那巡按御史不過七品,但誰敢以七品視之?又如上月李佑那指斥鹽務奏疏,換爲他人上疏,能否驚動朝廷乎?”

說起這本奏疏,楊撫臺不由得暗想,朝廷將那李佑的一百零八條轉發給自己垂詢意見,這說明朝廷關注起來了,否則不過是大內故紙堆多了一張奏本而已。如果換做別人上疏,真未必有這種效果。

話說楊大人喪失了河漕事務和權柄後,從分量最重的超級巡撫演變爲中庸巡撫,急需重振。所以鹽務確實很令此時的他心動不已,也是個東山再起的契機。

掌握了鹽務,實惠、威望、地位、聲勢都有了,每年向京師進貢的冰敬和炭敬都要比別人出色。萬一遇到各種關鍵時刻,還可以湊出無數銀子去收買別人。

見東主沉默不語,徐樹欽不知道楊撫臺已經走了神,還以爲他仍在猶豫,又繼續勸道:“縱觀往事,李佑此人最善於趁別人小看他時,抓住疏漏猛攻,明公不可不防。”

楊撫臺回過神來,試着在腦中想象自己與李佑、鹽運司分庭抗禮的樣子,頓時生出一種豁然開朗之意。原來事情還是可以這樣做的…景和九年二月初七,鳳陽巡撫抵達揚州城,無論各衙門如何想的,此時除鹽運司丁運使外,各衙門官員一個不少的出迎十里。

而丁運使也不是要有意怠慢,他被朝廷罰了閉門自省三個月,期限未到不便拋頭露面迎來送往,想要公開露面,得等到三月份。

又由府衙牽頭,各衙門聯合辦了場盛大公宴歡迎巡撫移駐揚州。楊撫臺言笑款款,對每個人都很和藹可親,彷彿春風拂面。

回到自家衙署,明月當空,晚風徐徐,李大人將自己關在書房中。

先是反思此行個人得失,總結出八個大字“教訓深刻,過猶不及”。隨即又提起筆,按照自己的腹稿寫了本奏疏。

“自罷斥巡鹽御史,鹽務監察不力,積弊至今,不合時宜之事甚多。當務之急,重在整飭爲先。天子南巡在即,懇請朝廷速遣部院重臣一員,鎮於揚州整飭鹽法,以保國家鹽務之利。”

這是奏請朝廷派遣大臣來整飭鹽務了。李佑筆下的“部院重臣”人選,雖然限於他的五品身份,爲避免顯得張狂而不便點名道姓推薦人選,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最適合的莫過於剛剛移駐揚州的鳳陽巡撫。

一來之前楊撫臺與鹽務沒有什麼瓜葛,又是剛到揚州,人情世故上的羈縻牽制不大,正便於整飭鹽務。二來若另派重臣前往揚州,顯得有些擠兌楊撫臺。三來楊撫臺本身在江北地區有根基,整飭起來有勢可依,效果比空降大臣更好。

李佑在京師的時候,便曉得近年來鹽運司在鹽務上權柄過重,感覺有被架空之虞的朝廷對此很是有些意見。想必自這些奏疏是很合朝廷與某公主胃口的罷。

無論是否能夠結好楊撫臺,這引使楊撫臺去搞鹽務的驅虎吞狼之策勢在必行,只是使出方式不同,或引誘唆使或硬趕鴨子上架而已。

只是若不能結好巡撫大人,做不到緊密配合,這驅虎吞狼計策的後果實在難料,喜歡事事盡在掌握的李大人略感憂慮。

還好兩種後果都有預案。如果楊撫臺擊敗了鹽運司,可以趁四五月份天子南巡機會,勸長公主殿下摘桃子。如果楊撫臺撼不動鹽運司,只怕還得來找他助拳,到那時再看情況而定罷。

李佑硬推楊撫臺去整飭鹽務,也是有原因的。

說什麼也要給巡撫大人找點麻煩事做,讓他去折騰鹽務不能脫身,總比被他盯上迎駕事務好,李大人如此想道。

在他心中,天子首次南巡的迎駕事務就是他的禁臠,關係到他五十年官場的大計(如果他能活到七十歲)!

這風頭絕對不能讓出去,如果無法與楊撫臺達成彼此信任的默契,那就還是小心爲上。

楊撫臺到了揚州城後,入駐由察院改建爲的臨時行轅,位置也在舊城區。幸虧巡撫衙門採用獨官制,沒有內設屬官,只有幾十個各房書吏和幕僚若干,所以在廳房和官舍上安置上相對簡單一些,察院規格基本是夠用的。

此外楊撫臺並沒有拿出新官上任三把火,攪動滿城風雨的做派,很平和沉靜。當然,他也並不是什麼新官,只是挪到了揚州府辦公而已。

在滿城矚目下,巡撫大人政事上無所作爲,但所做最多的一件事居然是赴宴。今天吃東家,明日吃西家,半個多月功夫吃了十來次豪華宴席,十分折節屈尊。

這讓人有點猜不透,一直到月底,李大人的警惕才漸漸放鬆。算算時間,朝廷應該針對他的奏疏有所反應了。

可就在二月二十四日,正在縣衙審案子、打板子的李青天得報,楊撫臺突然到城北巡視行宮工地去了!

他終於按捺不住了嗎?對此李大人絕不敢疏忽,立刻退了堂,召集儀仗上轎子去工地。

出了拱辰門,入了行宮,便見一羣人聚在前殿階下指指點點,其中正有楊撫臺,旁邊陪同的是羅參政與監工郭縣丞。

李佑上前行過禮,楊撫臺笑道:“今日恰巧無事,便前來查看行宮事宜。”

李佑恭恭敬敬的回道:“行宮所建,皆賴江都縣百姓踊躍之力也,今日撫臺遊覽,足以振奮工役士氣。”

羅參政一副忠心護主模樣,當即呵斥李佑道:“李大人不分尊卑,過於失禮了!”

查看還是遊覽…楊撫臺輕輕笑了幾聲,沒有多言,便與衆人饒過前殿,向後行去。

羅參政直接被李佑無視了,但總有點一拳打到棉花的感覺,這楊撫臺爲何不生氣?

忽然背後腳步匆匆,有同知署小吏飛奔而來,對李佑稟報道:“片刻之前有朝廷詔令到署裡,特送來請大老爺一閱!”

李佑心知肚明,這肯定是朝廷關於整飭鹽務的批覆到了。他吩咐過的,只要有朝廷詔令,無論如何務必第一時間傳給他看。

他便禮節性的對撫臺道:“下官先看了。”

拆開細覽,一眼掃去,先看見“照準所奏”,李佑大喜。

再飛速往下看,李大人當即臉色劇變,眼睛瞪出眶去。這份詔令中,朝廷竟然“任李佑兼理整飭鹽法事”,一個與楊撫臺有關的字眼都沒有。

李佑驚得癡呆住了,他不是推薦楊撫臺整飭鹽務嗎?爲何落到了自己頭上?自己這點分量根本撼不動鹽運司加南京組合!軟了沒有效果,浪費機遇,硬了就是自己拿腦門碰石頭!

這個差事他可以做,他也有願望去做,鹽務肥缺誰不想插手?但那必須是南巡之後,而不是現在!朝廷那幫大佬包括千歲殿下都瞎了眼麼?再說他現在還忙於迎駕諸事,哪有心思去整飭鹽務?

李佑愣愣的擡頭,卻見楊撫臺饒有趣味的看着他,微笑道:“莫非鹽務之事?本月之初,朝廷將你的奏疏發與本官垂詢意見,本官便向朝廷推薦你整飭鹽法。看來朝廷也是慧眼識人啊,以後多多勞煩李大人辛苦鹽事了。”

原來是巡撫大人推薦他…對此李佑不知說什麼好了。他挖了坑,別人卻未必都是傻子非要往下跳。

忽然又有一個巡撫衙門的小吏飛奔過來,對楊撫臺稟報道:“有朝廷鹽務詔令。”

楊撫臺有些不滿,皺眉道:“堂堂巡撫衙門,收詔令居然比縣衙要晚,這急遞鋪當真需要整飭!”

他拆閱詔令,入目只見有一行字,加楊負總理整飭鹽法事…楊大人心神被震的晃動不停,猛然扭頭喝問李佑道:“你也推薦了本部院?”

也?李佑覺得這個字很古怪。莫非楊撫臺手裡的詔令與他手裡的不是一樣的?

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症六百一十四章 此錯非彼錯也二百九十章 各種苦惱的人們啊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第76章 錦繡胸懷報國恩…第133章 得隴望蜀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二百五十九章 你爭我奪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第2回 合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二百二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六百零七章 活字風波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習慣這樣被動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第18章 流言蜚語的殺傷力第88章 新宅風波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習慣這樣被動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二百八十九章 天倫之樂二百九十四章 鹽課難題六百零七章 活字風波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五百七十六章 擺譜的新東家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第101章 巧取豪奪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第137章 李大人的驕傲與陳大人的腳步二百九十三章 區區知縣的排場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第33章 注水不敢有醒目標題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二百九十四章 鹽課難題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
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症六百一十四章 此錯非彼錯也二百九十章 各種苦惱的人們啊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第76章 錦繡胸懷報國恩…第133章 得隴望蜀三百六十三章 正聲望負聲望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二百五十九章 你爭我奪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第2回 合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121章 幾十年飯不是白吃的第208章 平靜的一天四百四十四章 仕宦當做執金吾二百二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六百零七章 活字風波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習慣這樣被動四百二十三章 連環悶棍第18章 流言蜚語的殺傷力第88章 新宅風波第14章 照貓畫虎籌銀策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習慣這樣被動四百零五章 淳樸的百姓泣血四百三十七章 大變局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二百六十八章 對自己狠的人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四百一十七章 橫生枝節二百八十九章 天倫之樂二百九十四章 鹽課難題六百零七章 活字風波第174章 前臨深淵後有追兵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三百一十五章 鹽商的對策四百六十二章 邁不動的腳步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四百一十五章 春遊驚變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六百二十六章 改版後的面目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五百七十六章 擺譜的新東家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第101章 巧取豪奪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五百十一章 坑爹的小柳兒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第137章 李大人的驕傲與陳大人的腳步二百九十三章 區區知縣的排場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第33章 注水不敢有醒目標題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順利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五百零三章 李氏風格的詭謀二百九十四章 鹽課難題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二百一十二章 令人震肅的宮廷八卦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