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

交遊多確實有好處,進京才兩日時間,李佑便將事情裡裡外外瞭解的如此透徹。

又聽說天子大約還有半個月路程,要到八月十五之後纔回京。天子回京意味着開始親政,也就是說,慈聖皇太后秉政十年,快結束了。

稍有敏感性的人都可以知道,未來這半個月將是多麼刺激…特別是慈聖皇太后動作頻頻的情況下。

大政交接時刻,不是劇烈動盪就是出奇平靜,而這次,京師官場普遍認爲是前者。

從上月起,慈聖宮下詔在勳戚中廣開言路,徵詢治國策略。並連續十餘日召見勳戚,談論國事,期間沒有見過大臣。

上個月的二十二日,慈聖皇太后在還內廷舉行考試,沒有世爵和恩蔭的勳戚子弟均得以參加,選拔答卷優秀者共計四十三名,直接賜予肄業監生功名和出仕做官資格。

對此文官暫且冷眼旁觀,除了不痛不癢上幾封奏疏外,沒有太多的動作。對太后的意圖,他們看的很清楚,目前這些都是造勢而已,還沒有影響到實際利益。

頻頻召見勳戚又怎樣?朝政依舊把持在文臣中;賜了四十三個監生功名又如何?每年國子監肄業監生數百人,也不在乎多上幾十個。

此外自從德高望重的前首輔張若愚不視事後,文官羣龍無首、互相猜忌,遇事很難一呼百應、迅速反應。

八月初六,也就是李佑進京的第四天,又一個消息傳遍了京城各衙門,宮廷中有個叫司禮監的衙門重新開張了。對此朝臣早有心理準備,但又像李佑所預料的那般無可奈何。

對內閣而言,等於是多了一道環節。

以前他們對外朝奏本票擬過後,直接送到聖上那裡,被大略掃視一遍,就打包批一個照準,因爲聖上一般沒有精力看如此多的瑣碎奏摺。除非內閣所認爲特別重要的。自然會單獨拿出來。

而以後,大概就是票擬過的奏本送至司禮監。由秉筆、隨堂太監們仔細又較真的檢查後用紅筆描寫一遍,小事批迴,大事再彙總向聖上奏報。

相較之下,大學士們當然喜歡前者。喜歡一個精力不足的上司直接管自己,而不是讓人數和精力不亞於內閣的司禮監太監當監工。

大學士眼裡的司禮監像是監工,但六部眼裡的內閣又何嘗不像監工?大學士不喜歡司禮監的批紅之權,但六部同樣不喜歡內閣的票擬之權。最後的結果是,沒人能造反。

話說錢太后這次意欲重立司禮監。自從風聲一出現,宮中那些身殘志堅、努力自學的太監立刻成了香餑餑,紛紛喜極而泣奔走相告。感到守得雲開見月明,一身所學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不怪他們忘形,司禮監與別的宮中衙門不同。沒有文化絕對做不來,否則只有被大臣們戲耍的份。沒文化、看不懂奏本的太監進了司禮監能幹什麼?所以必須要用有學識的。

大約只有天啓朝的魏忠賢,可以以目不識丁之身闖入司禮監。成爲一代傳奇人物。但就是這位權勢赫赫的九千歲。在司禮監也只能當秉筆太監,首席掌印太監輪不到他做,手下奏政事時,他只能裝啞巴。九千歲的權力和兇名。更多的來自於提督東廠,而不是司禮監。

如今宮中人才不多。每個有知識有理想的太監都有很大可能被重用選入司禮監!

經過三個月的醞釀和明暗爭奪,最後太后身邊的大公公麥承恩拔得頭籌,成爲宮中內監之首的司禮監掌印太監,長公主所用的吳廣恩、天子大伴段知恩成爲司禮監秉筆太監。

這個三巨頭組合,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實際上讓外界猜測不停的是,這三個太監中誰將是那個頂點,如今答案算是揭曉了,麥承恩笑到了最後。

此外宮中又選用了六個隨堂太監,李佑在這份名單中,發現了王啓年的名字…不禁唏噓不已,沒想到此人最終還是走出了這步。

不過李佑看得出,當年司禮監的赫赫威風權勢,是建立在太監勢力全面擴張的基礎上的。批紅之外,能夠提督京營,能夠提督東廠,能夠調派全國鎮守太監,這樣的司禮監纔是能與外朝對抗不落下風的那個司禮監。

如今這個新司禮監,比當年其實是個縮水版的,大概太后也知道這點先天不足,所以纔想要通過擡舉勳戚來彌補。

太后的動作,遠遠沒有結束,而且終於與李佑扯上了關係。

在八月初七,太后下詔,初九這日在武英殿會推正五品檢校右僉都御史、提督五城兵馬指揮司人選。下詔當日,吏部小吏便將進宮臨時木牌和相關詔令抄本送到李佑手中。

李大人看了看詔書,暗歎一聲,該來的終於來了。

歸德長公主又一次召見李佑,隔着屏風問道:“我再問你,你可以主動辭去麼?如果給你其它補償。”

李大人反問道:“你怎的又來詢問?或者是另有人讓你問的?”

“這你不必管了。我打算仿古新建一個衙門,也就是少府。此乃天子私衙,品級定爲三品衙門,專管皇家產業收入,下有皇鹽、織造、皇店、皇莊四司。”歸德長公主勾引道:“若你有意,可以由你出任正四品少府少卿,助我一臂之力如何?”

李佑聞言暗道,這千歲殿下還算聰明,知道退出宮後只憑借舊人情,權勢不能長久。所以特意在宮中與朝廷之間創出了這個地位類似於光祿寺、尚寶司的新衙門,又將很多宮中內監事務劃歸過來,藉着實體繼續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他又若有所思,“莫非吳廣恩沒有當上掌印太監,與此有關係?太后準了你設少府,你讓出了掌印太監?”

歸德千歲避而不答,只問道:“你肯不肯來?”

正四品的籌碼啊…李佑哂笑道:“總要上殿去試試的,如果不能如願,殿下再收留我也不遲!”

歸德長公主萬般無奈,“我就知道你會這樣說。在母后那裡,我本想以掌印太監換得讓你遂願,但母后堅決不允。我只好退而求其次,換了一個少府。我現在便可以斷定,你輸定了,還是老老實實的準備來給我當少府少卿罷。”

———————————————————————————————

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六百零四章 你不仁我不義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第104章 險些名不符實了第17章 長夜漫漫……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連擊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六百零九章 冷熱不均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198章 有緣人第66章 洞房花燭之夜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第30章 好重的一份禮物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2回 合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貪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聖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四百八十九章 不要傷了和氣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四百九十七章 京城刑名之權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五百七十五章 外行的新東家第71章 望老爺自重!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五百五十三章 你禍事快上門了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第2回 合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結束後感謝大家第71章 望老爺自重!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第137章 李大人的驕傲與陳大人的腳步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五百四十三章 小人物大舞臺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
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六百零四章 你不仁我不義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第104章 險些名不符實了第17章 長夜漫漫……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連擊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第4章 不抄枉作穿越人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六百零九章 冷熱不均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過年日記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第198章 有緣人第66章 洞房花燭之夜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五百四十八章 有點心虛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第30章 好重的一份禮物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2回 合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第39章 非正常的李父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四百零三章 棋局與抉擇第190章 踩出個什麼東西?!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五百零六章 比不過行事下限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第146章 熱鬧背後的那些事兒第161章 我兒是李佑!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貪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聖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四百八十六章 一寬一嚴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四百八十九章 不要傷了和氣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四百九十七章 京城刑名之權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戲真做的了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五百七十五章 外行的新東家第71章 望老爺自重!三百八十四章 何員外的詩文盛會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六百三十章 貶低與捧殺下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五百五十三章 你禍事快上門了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第2回 合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結束後感謝大家第71章 望老爺自重!第110章 李巡檢的“遺產”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第61章 人不可無志氣!四百六十章 祖制與變通第137章 李大人的驕傲與陳大人的腳步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顯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三百五十四章 問心無愧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五百四十三章 小人物大舞臺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