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二章 奇詭的武英殿

武英殿中衆臣看着你方唱罷我登場,驚詫莫名,如同雲山霧罩,又如霧裡看花。()

彭閣老爲何要驅趕歸德千歲?彭閣老沒說什麼重話,太后爲何就憤然退了場?李佑憤而指責彭閣老是不是誅心之論?彭閣老的反應爲什麼如此奇怪?

現今站在殿中的諸卿皆是多年朝堂的人物,俱能覺察到,方纔必然在不見光的暗中發生了交鋒。

可究竟是怎麼回事,他們都看不清楚,只能模模糊糊的感受到一絲刀光劍影驚鴻一現,還沒有讓人抓住殘影又寂滅了。

就連交鋒的雙方到底是誰,也摸不到跟腳,難道是李佑和彭閣老這一對冤家對頭?

既然如此複雜不明,那麼唯一的選擇便是謹言慎行,絕大多數人如是想道,這是能站立在廟堂不倒的基本功。在朝堂上,經常會遇到這種完全摸不到頭腦的時刻,每個殿上官都要習慣這點。

只有彭閣老作出那個大膽推斷後,忽然感到自己登時心如明鏡,鑑照萬里,之前所有的疑惑都煙消雲散了。

再看仍在昏昧不明的別人,隱隱有幾分超然於人的自得,這就是衆人皆醉我獨醒。

爲何李佑這幾日表現的像是除了膽氣之外一無是處的魯莽年輕人?因爲他沒有了後顧之憂!

他不是“豬一樣的隊友”,他根本就是個混在朝臣中的內奸!他是故意提出封存寶璽。給了太后機會將局勢帶入死衚衕。不然太后沒有藉口將寶璽丟出來將所有朝臣的軍!

錢太后也不是因爲憤怒而失去理智,同樣是故意一次又一次的推波助瀾,與李佑遙相呼應!直到最後互相將軍,演成死局!

形成這種局面,李佑得到了名聲,錢太后則得到了實惠!

慈聖宮近幾天下發的那一堆亂命詔旨,若放在平時一個也通不過。現在面臨巨大的政治危機,爲了儘早達成妥協,朝臣很可能不得不有選擇的讓步,使那些亂命詔旨通過一些。

而太后只會有過失。不會有罪行,無論事後怎麼樣,沒有任何人能拿着律法和祖宗制度去追究她。

別人根本想不到這點上,也只有彭閣老從頭到尾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李佑。纔會產生如此深邃的聯想。

接下來,彭閣老要考慮的是,如何在羣臣面前,揭穿李佑的明着敢言直諫、實際暗助太后的真面目。

不過此事委實離奇,在任何人眼中,李佑與太后針尖對麥芒,簡直就快水火不容了,怎麼可能會互相配合。

而且眼下李佑的形象正處在最高峰,是衆人心中的好漢。貿然指出李佑的勾結宮中的陰暗,只會讓人不可思議。好似憑空污衊一般。

在這個地方,證據什麼的很多時候都是笑話,大家思考問題從來不需要證據,但總要有跡可循,才能讓人產生共識,所以先要找出痕跡。

彭閣老揣摩李佑,同時李佑也在暗中思忖,瞧彭閣老方纔表現很有點積極,他是不是看出了什麼?今天本沒有他什麼事,自己也不曾對他有什麼圖謀。***他卻非要主動跳出來攪局,莫非是故意對着自己來的?

不能給他機會繼續考量了,不然後患無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寧可殺錯不能放過!本來今日確實與彭閣老無關,怎奈彭閣老自己非要出頭…

李佑心思轉了轉。便有了主意,他的強項就在於這個快。當即開口打斷彭春時的思路。“彭閣老你言行不當,還是負荊請罪將聖母請回來!不然今日如何了結?”

文淵閣大學士楊進在旁邊皺眉道:“非有召見,誰能進得慈聖宮?爲之奈何?”

文華殿、武英殿以及周圍組羣建築都位於皇宮最外層,朝臣進入較爲方便。但太后所居的慈聖宮,就在裡層了,外臣哪裡進得去?傳話一般只有靠有時很不靠譜的內監。

想至此,衆人腦中不約而同的記起,還有更靠譜一些的歸德長公主…但千歲殿下已經被彭閣老發話趕走了。

李佑趁機又對彭閣老道:“如今時間不長,想必長公主走的不遠。還是要辛苦閣老,去請歸德千歲迴轉再次入宮。”

彭閣老心裡卻是十分猶豫。方纔他毫不客氣的將長公主驅離了,現在卻又去主動請回來,這太丟面子了。

徐首輔爲彭春時解圍道:“使喚幾個人去請足矣,何必勞駕彭閣老。”

李佑正色道:“首揆此言差矣,長公主千歲殿下乃先皇帝女,天子同胞長姐,身份尊貴,豈能容許隨意喝去後又呼來的?讓外人看去,只要笑我等朝臣驕慢自大不識禮數!非得彭閣老親自一行不可!”

彭閣老被擠兌的無奈,只得出殿而去。正要招呼些人,速速先去攔住歸德長公主,卻遠遠望見歸極門下停着鸞輿一座。

有資格在宮中乘輿的人,一個巴掌都數的過來,估計是熱衷朝政的歸德長公主沒有走遠,停在那裡等消息。

彭閣老心底略寬,一是不用跑遠路去追趕了,二是歸德千歲如此熱心,肯定有興趣回來參與,不用擔心失敗。

彭閣老以宰輔之尊,天子見了也得稱一聲先生,再怎麼也不可能過於放低身段。上前略略說得幾句,歸德千歲便痛快的答應了,又起駕向慈聖宮方向而去。

武英殿中鴉雀無聲,氣氛比剛纔更加壓抑。彭閣老回來也沒有改變狀況,各自沉默着若有所思。

時間漸漸進入了申時,放在平常,快到結束一天工作的散衙時候。而現在,二十來個朝臣在武英殿中靜立。七十餘個朝臣在午門外等候結果。

天黑宮門便要落鎖。如果問題不解決,象徵天子皇權的寶璽就要流落在宮外過夜。

參與了今日大諫議的衆人心裡都有幾許患得患失。

一方面膽敢進諫封存寶璽,將太后逼到拿寶璽制氣,使他們集體的榮光,近幾十年來,何曾有過更能展現士人風骨的時刻?足以載入史冊重重寫上一筆!而他們的大名將與先賢同列,對了,回頭要製作一個大諫議題名錄!

另一方面,若寶璽真出問題卻又美中不足了…

又等了半個時辰,內監重新將金屏擺上。在珠簾後,太后再次登上寶座。

彭閣老心知時間緊迫或許是好事,禮畢後便出列爲自己的“言辭不當”連連謝罪,此時他可不敢再說什麼撐場面的話了。萬一太后又發怒走了。那真是有理也說不清了。

隨即語音一轉,彭閣老舊話重提道:“寶璽乃國之重器,萬萬不可輕忽,奏請聖主將寶璽收回宮中。檢校右僉都御使李佑逾越妄言,致使寶璽離宮,請貶雲南爲驛丞!”

還是要按老慣例,正常情況下爲了君臣媾合,“帶頭大哥”必須賜給他求仁得仁的光榮…誰也不能指責公報私仇。

彭閣老可以斷定,如果他不如此奏請,只怕依照某些事先擬好的劇本。李佑將會上前請罪,而且必將言辭巧妙新穎,既令人深思又感人肺腑,還具備深刻的道理。以李佑的口才,做到這點並不難。

然後聖明的慈聖皇太后受到觸動,幡然悔悟,而歸德長公主也出面大力斡旋。最後君臣和解,皆大歡喜。

這個過程看起來將是非常圓滑順暢、合情合理、水到渠成的,想必提前精心準備的劇本,不會讓任何人看出破綻。

所以彭閣老要搶先奏請對李佑從重處分。阻斷了李佑深情自白的表演機會。

即使後面李佑站出來繼續演出,有自己的奏請處分先入爲主,李佑的深情表演效果的就差了很多,很多後續動作將會顯得生硬艱澀。再說自己也不是吃素的,掌握住了主動權。見招使招,繼續逼出破綻並不難。

衆人印象裡。太后對李佑是痛恨到咬牙切齒的,若當朝大學士爲了讓太后先消氣,提供了一個重重處置李佑的方案,而且這個方案是符合傳統觀慣例,不會引起羣臣逆反,那麼太后理所當然是馬上准奏的,不會有任何猶豫。

如果太后突然轉向一百八十度突然原諒了李佑,那纔是奇哉怪也,惹人深思了。

彭閣老打岔的目的便是如此,殿中總有些精明人的,怎能看不出端倪?正如前文所言,在這個地方取信於人,證據並不重要,但須得有痕跡。如果李佑與太后之間斧鑿痕跡太重,豈能瞞過衆目睽睽?

而且作爲入閣十幾年的大學士,彭閣老對帝王心思自有心得。如同錢太后這般近似於帝王的人,行事規律異於通常。

就拿就下臺階來說,常人或許有個臺階就肯下,臉面不要就不要了。但對於稱孤道寡的帝王,君威不僅僅是臉面,還是代表着權力,萬萬不可失,臺階不但要有,而且還要好,沒有好臺階,那寧可不下。

搶先奏請從重處置李佑,也等於是拆這個臺階,即使拆不掉,也能砸破它。如果錢太后強行下臺階寬恕李佑,就等於是露破綻,惹人起疑;如果錢太后不肯下臺階,李佑就該去雲南混了。

彭閣老不知第幾次用眼角餘光瞥向李佑,今日便該讓這廝體會一下,什麼叫“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只是不曉得太后會如何選擇?將是雨露還是雷霆?

他暗暗回味自己這招,感到確實很精妙,拿捏之準,殊爲難得。看似平凡乏味,缺少觀賞性,但有幾分舉重若輕、大巧不工的味道,幾乎不帶一絲煙火氣。

又想起以前與李佑相鬥,從來沒有找到過這種感覺,反思起來確實落了下乘。在這年近古稀時候,境界還能夠再上一層樓,真是可喜可賀。似乎從某個角度,修爲有所寸進還得感謝李佑。

李佑慢慢走到彭閣老面前,神色悲天憫人,嘆口氣道:“彭閣老,休要被仇恨矇蔽了雙眼。”

彭閣老對此莫名其妙,李佑突然冒出這一句,也太莫名奇妙了罷!

只見李佑又轉身向太后道:“臣奏請,逐彭閣老出殿,不然今日無法繼續。爲保存宰輔體面,原因就隱去不奏。”

彭春時冷笑幾聲,李佑這個奏請太兒戲了。他乃是入直文淵閣的武英殿大學士,現今最有資歷的宰輔,朝政大小何事不得預聞?李佑有什麼理由趕他離開武英殿?

這是要狗急跳牆,不惜撕破外皮,明目張膽與太后聯合了麼?殊不知這樣死的更快,滿殿這許多大臣豈是瞎子聾子,任由你爲所欲爲?

這種時候,被彈劾的人若有講究,一般不出去自辯,就像剛纔彭閣老彈劾李佑,李佑始終在沉默。而這個辯解任務一般都交給同黨和手下,當然常常也有眼見不平,出來拔刀相助的人。

所以彭閣老並沒有着急出面,隨意掃了幾眼殿內,李佑如此漏怯,應該有人看出狀況了。這可是個絕好時機,只是不知道要便宜誰來刷聲望了。

然而他卻發現每個人都眼觀鼻,鼻觀心,對李佑的話置若罔聞,包括他提拔過的兩個掌道御史也是如此,徐首輔更是不例外。

彭閣老有些詫異,又等了半晌,仍然沒有一個人出面爲他說話,似乎全體默認李佑所說…他漸漸由詫異轉向驚駭,若如此下去,李佑的話就成了羣臣公議,他就真要被趕出去了!

這是怎麼了?爲什麼沒有一個人站出來?他李佑只不過是個五品官,難道如此令人懼怕嗎?若別人怕了也就罷了,徐嶽這個堂堂首輔爲什麼也一動不動?

自太后攝政以來,不方便使用天子的便殿文華殿,武英殿就成了議事之所,至今已有十年。

彭閣老在從最早起,就是武英殿的熟客,但從來沒在武英殿遇到過氛圍如此奇詭的時刻。彷彿一個個熟識都變成陌生人了,偶爾有擡眼望他的,那目光中也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明明自己是最明白的人,怎麼眼下彷彿自己反而成了最不明白的那一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彭閣老突然不寒而慄,莫非李佑會妖法,在武英殿中施展了妖術,將人心全部迷惑了?

———————————————————————————————

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三百二十一章 假的也要認成真的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四百九十五章 開衙建署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第157章 沈同知眼中的李推官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第134章 不能以普通雜官視之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五百四十二章 兒女瑣事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中的本原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第117章 初入府衙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三百一十八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第151章 看房偶遇小千金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第137章 李大人的驕傲與陳大人的腳步二百七十五章 敢與本官比狠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三百零三章 就憑他也配麼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第152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第186章 喪事中的機遇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四百零九章 華麗耀目的氣場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五百八十九章 這纔是真戲肉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二百五十八章 忠貞好女子五百零八章 漁翁公主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二百四十九章 各人的不眠之夜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
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第177章 史上最誇張的評價第112章 扮豬吃老虎第118章 李佑的新官職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盤三百二十一章 假的也要認成真的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三百八十二章 搶風頭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第42章 劉巡檢細說端詳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四百九十五章 開衙建署四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第157章 沈同知眼中的李推官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第134章 不能以普通雜官視之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三百零五章 他比煙花還寂寞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六百零八章 這裡面水很深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五百四十二章 兒女瑣事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中的本原五百五十二章 狗官騙子小人奸賊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三百二十二章 認親之後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第117章 初入府衙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五百八十四章 不要髒了地磚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三百二十九章 話不投機半句多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三百一十八章 按下葫蘆浮起瓢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第160章 關姨娘的惱意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第151章 看房偶遇小千金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168章 千算萬算不如一個漏算!第137章 李大人的驕傲與陳大人的腳步二百七十五章 敢與本官比狠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二百七十三章 入駐國子監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三百零四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六百二十八章 空城計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三百零三章 就憑他也配麼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第152章 誰家有女初長成二百六十二章 下廷議第186章 喪事中的機遇三百六十一章 花落誰家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四百零九章 華麗耀目的氣場二百四十七章 無巧不成書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四百章 內耗的悲劇五百八十九章 這纔是真戲肉第105章 小圈子不好進四百七十三章 不現實的生意經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二百五十八章 忠貞好女子五百零八章 漁翁公主二百七十九章 新陳代謝的契機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二百四十九章 各人的不眠之夜第176章 老實人發飆了!五百七十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恥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