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

話說府署李推官在公館中囂張狂傲連作數詩,把同僚公然羞辱了一頓,還連帶大肆嘲諷了科舉和八股時文,又有自述感懷兩首。這一切不知怎的流傳了出來,在滿城文化界中引發熱議。

一方面,文人士子們首先對李先生狂放不羈的作派都是很欣賞很羨慕的。這年頭士風墮落,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不是唯一的模板了,每個文人心中都有一個風流狂士的野望,同時最好還能順便當個不那麼累的官(當不了翰林在蘇州當個推官也勉強可以接受了)。

衆人一致認定,李探花乃蘇州府數十年一遇的奇人也,在後世故事裡估計要與唐解元、祝枝山等姑蘇名人並稱的。

另一方面,文人們對李先生的觀點分歧的厲害,在文人扎堆的地方處處可見爭論不休者。有拍案叫好認爲是鍼砭時弊的,有搖頭非議認爲是大言不慚的。

不管再怎麼爭論,有功名心的仍然要繼續揣摩研讀新近流行的八股範文,中舉人考進士仍然是最主流的成功標準。

用二十世紀末一句邏輯不通的裝逼話說,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讓他去考功名,因爲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就還讓他去考功名,因爲那是地獄。

至於市井百姓的想法簡單多了:李推官是個好人,那麼被他罵的一定是壞人。

不過以上這些與李佑目前的生活似乎沒什麼直接關係。他主業是混官場的,又不負責風俗教化,也不是科舉出身,周圍沒那麼多同窗同年文友,文化圈嘴皮子的事情暫時影響不到他。

這日李推官收到一份案卷。某縣某婦女被殺死於自家牀上,首級不知去向,縣衙審明是丈夫乾的,並附帶上丈夫的供狀。

他大筆一揮駁了回去,吩咐書吏批道:蠢到什麼程度的人在家裡殺了妻子還等着別人去發現?首級也沒有找到,甚有疑點,猜測是屈打成招,重審!

判完案卷,又有門子遞進來帖子,李佑開了看,原來是按察分司的黃師爺有事相商,請他吃酒。心下嘀咕道,前幾天爲了自己被罰半年俸祿的事情剛剛吃過,今天怎的又來一出?

現在不比過去了,大家不在一個官署裡,爲了避嫌(表面規矩必須要做),不方便公然頻頻到衙門裡往來拜訪。又因爲沒有獨立住所(前衙後衙幾乎一體的),所以要議事就得出去。但一出去就得吃飯喝酒,真破費啊——李推官目前打算買宅子,手頭正緊。

原來黃先生找李推官不爲別的,只爲陳巡道缺錢了。

只聽黃師爺道:“按察分司新立,沒有前任積蓄,小庫裡一窮二白。況且分巡道不是親民蒞事官,你們府縣官隨時可以給治下民戶加派賦稅捐款,但陳巡道急切之間從哪裡討的錢來?又因陳巡道新官上任,他自己又講究體面,不願落個貪婪名聲,所以也不好意思找各府州縣要錢。”

“怎會少錢用?”李佑疑惑的問道,陳巡道身邊又沒帶着多少人需要養。

這一句問出來,立刻叫黃師爺找到了口子,掰着手指頭沒完沒了訴起苦:“李大人仔細聽我講,自從陳巡道升任道臺官,同鄉同族便又來了一些,有的是族裡派來歷練的,有的是來跟着辦差事討口飯的,有的是老親友推薦來當幕席書吏的,都是世道人情,不能全拒絕。”

李佑點點頭表示理解,這確實是誰也糾正不了的習俗。他不也一樣麼,安插了一批親朋來府衙當吏員,幸虧府衙空額甚多能吃公家飯,不用自己掏腰包。

“其他過路送扇子的也常常有,一張紙一把扇子遞進來,自稱是某某某前來拜訪,總得送些程儀罷?一個兩個三個,常常有日日新,手頭這點錢怎麼夠用。”

所謂送扇子說白了就是打秋風,一種讀書人的習俗。到了某地,找個能扯上關係的人,送一柄扇子和自己的一篇什麼著作,聲稱前來拜訪請求指教。如果主人看得上你,那自然贈送給你一些程儀,雙方面子都好看。

李佑繼續點點頭表示同情,心裡再次慶幸,從這個角度看還好他不是科舉出身。沒那麼多八竿子打不着的同道中人,也沒有一科下來多一二百同年的遭遇。

若有人問,打秋風的不見他不就行了麼?確實,不見可以,大家都理解,但程儀該送的還得送,這纔是不可缺的。

敢上門來拜訪的,除了騙子,多半是真能找到七拐八彎的關係,例如你座師的某某同年、你同年的某某學生、你上司的某某子侄諸如此類。大家都是扯得上關係的讀書人體面人,你既然發達了,對於應該“幫助”的過路同道還要一毛不拔,這口碑傳起來可就…這就是時代的風氣,看官們有興趣可以去研究研究我國著名旅遊家徐霞客的旅行細節。他拿着地方官照顧人情開的牌票,去鄉間索要吃喝差役,那場面還真跟二十世紀的鬼子進村似的。

話扯遠了,總而言之,在本朝作爲一個官員,想要維護自己的各種關係網,這是必須的花費,說不定你也有哪一天求到別人門上的。

“其它的就不囉嗦了。在蘇州府裡做官,不易哪!”黃師爺感慨道。蘇州府本身讀書人多牽連廣,又加上地處江北與浙閩(都是科甲大省)的道路要衝,往來過路的應酬真是極多,用錢就能打發的還都是小的。

李佑很主動說:“本官與知府提一提,從存餘庫裡借一點給按察分司署?”

黃師爺拱手道:“那先謝過了,稍解燃眉之急,但畢竟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的,說到底還是公帑。其它你這本地人看看有些什麼發財的法門,方便一起做的?不求發大財,只要能填平了陳巡道的應酬花銷即可。”

“不瞞先生,本官近日也在琢磨此事,已去信叫家中管賬小妾來商議。若有了眉目,一定相告,合夥便好。”李佑坦誠道,能拉着陳巡道黃師爺一起幹當然再好不過,到時就算石參政想肇事也得退避三分。

黃師爺再次拱手道:“那就委託李大人了。說起來,陳巡道的偏房是你的遠親,既然是親戚關係,要多多走動纔是。”

陳巡道那個小妾是李佑母族的遠房親戚,當初因爲條件正符合陳大人的要求,被李佑送進縣衙當了側室。之後李佑再也沒去見過,就是爲了避嫌,這方面還是注意些好,何況李佑的名聲又是那樣。

卻沒想到今日黃師爺忽然說起這個,李佑愣了一愣便醒悟過來,也沒再多說什麼。

談完正事,二人閒扯時,黃師爺忽然想起一事,問道:“你與錢皇商家最近有什麼關連麼?”

打消了趙大官人與錢家聯姻計劃算不算?李佑做賊心虛道:“不曾有直接關連。”

黃師爺透露說:“錢家遣了人來按察分司拜訪我,詢問你的情狀,不知是何緣故。”

李佑心裡警覺,錢家爲何打聽他?莫非是他打斷趙大官人念頭的事情讓錢家人知道了?奇怪的很,在場沒有別人,事情怎麼會泄出去?

再一想,多半是因爲他和趙大官人剛談完話,趙大官人就變了卦,所以引起懷疑?

“他們可曾說爲了什麼?”李佑問道。

黃師爺稍一回憶,“看樣子似乎並非壞事。”

李佑不禁也嘆道,在蘇州府做官果然不容易,稍不小心就觸碰了達官貴人。

不過對此李佑暫時還不是很擔心,錢家想動他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跋扈外戚整治正直文官?輿論上首先就很被動了。再者,要動他從程序上繞不過王知府和陳巡道。

等回到府衙,王知府將李佑叫過去,請了座,上了茶,又開始嘮叨:“沈同知他想巴結石大參也罷,亦或是對老夫這個位置有什麼想法也罷,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人非聖賢,誰無私心?正是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但你的反應有些過於激烈了。”

李佑對此並不在意,“罵便罵了,他先要辱及下官,怎能善罷甘休,自作自受爾。”

“本還可以和光同塵,只要與沈同知講清楚,老夫都這把年紀了,又何須他着急?但如此情況,他定然要徹底投向石大參。”王知府帶着幾分憂慮說。

李佑不屑道:“一個同知而已,難道還怕了不成?”

“這豈不正中了石大參下懷?本來他要直接插手府衙也不是那麼容易,如今等若是輕鬆打進了一個楔子,半絲力氣也不費的。”

聽到這裡李佑皺眉思量,從這個角度看,還真是叫石大參達成了目的。聽說最近那天公館裡事情傳的沸沸揚揚,他還有點奇怪怎麼泄出來的,這年頭怎麼什麼都沒法保密。

想來在場的幾個人都沒有動機故意傳這些事情。即便公館裡有雜役僮僕偷聽到,大概也沒那個本事將他這麼多詩句都記下來。

現在則有些明瞭,難道是石參政放出的風?這樣沈同知便沒可能與他和解了,不倒向石參政都不可能。

又沉思片刻後,李佑開口道:“下官自然一力承擔,老大人不必憂心!”

王知府道:“這是好是壞其實很難說清楚。老夫並非埋怨於你,只是提醒你不得不防。”

“下官明白。”李佑便告辭了,這言外的意思,不就是說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麼。要讓某同知瞭解到,在蘇州府做官是多麼不容易。

古語云,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

對石參政那是沒辦法,但對權勢差多了的沈同知,要先發制人或者後發制人還不是任由李佑自己選擇,王知府幹這種事都未必有李推官利索。

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第155章 相聲說不成便罵人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術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三百三十一章 白龍魚服扮豬吃虎最爽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60章 父親瞞着兒子下聘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術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第64章 不能承受之重第167章 水土不服第53章 過雁不會拔毛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症五百三十章 都很上道第165章 醜聞迭爆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第107章 來者不善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二百三十五章 寒夜裡汗如雨下第28章 令人頭疼的判罰四百二十章 鬧得越大越開心加更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過你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第197章 挖坑埋自己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給他規矩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三百三十二章 一個時辰後是良辰喜時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第46章 誤上了賊船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二百九十九章 衙門裡的人心真崩壞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第84章 談了感情談生意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第71章 望老爺自重!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第207章 白撿了五百兩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第124章 賊喊捉賊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回京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第70章 進入角色真快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五百三十章 都很上道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第120章 無題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
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第155章 相聲說不成便罵人二百一十四章 勢在必得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術五百四十六章 煤市行第116章 她可真能作踐自己五百一十六章 臥虎藏龍三百三十一章 白龍魚服扮豬吃虎最爽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沒有節操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第60章 父親瞞着兒子下聘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二百八十九章 小竹的緣分五百八十七章 驚天內幕第156章 在蘇州府做官不容易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術六百二十章 要正確對待輿論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第64章 不能承受之重第167章 水土不服第53章 過雁不會拔毛二百八十五章 揚州城印象二百二十四章 出賣駙馬的後遺症五百三十章 都很上道第165章 醜聞迭爆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第107章 來者不善五百章 古道熱腸李僉憲二百三十五章 寒夜裡汗如雨下第28章 令人頭疼的判罰四百二十章 鬧得越大越開心加更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過你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三百六十四章 就差死而後已了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第197章 挖坑埋自己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給他規矩第180章 李佑的春天?第58章 浮雲一樣的信仰三百三十二章 一個時辰後是良辰喜時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第83章 被禮賢下士了二百八十八章 被教訓了第46章 誤上了賊船四百八十三章 指鹿爲馬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三百八十八章 人文的傳承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進京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二百九十九章 衙門裡的人心真崩壞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五百二十七章 信口開河三百七十九章 暗無天日的揚州城第148章 不明真相的羣衆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來也不能回來了第84章 談了感情談生意四百三十四章 揚州行宮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第71章 望老爺自重!六百零一章 飯碗和體面第207章 白撿了五百兩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第102章 詭異莫測女人心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輔有點暈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第124章 賊喊捉賊三百零七章 連連冷笑的李大人四百八十四章 天子回京第129章 一段不倫的往事…二百八十四章 離別京城之前第108章 小人物的交易第67章 十六個字的官名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第70章 進入角色真快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二百四十三章 你給我滾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書使詐救風塵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五百三十章 都很上道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五百六十章 真乃良師益友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第120章 無題四百四十一章 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