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

四百六十四章 自毀長城…

李佑進京以來,心情一直緊繃着,此時新官職基本塵埃落定,才鬆懈了下來。接任命誥書之前再無事可做,他出了宮回到家中,用過午膳,便懶洋洋的坐在書房,總結今次得失。

其實新官職是什麼差遣無關緊要,巡街也好,捕盜也好,都不是重點,他真正在意的是“檢校右僉都御使”這個官銜。這次連長公主都指望不上了,真是絞盡腦汁、耗費心血搶回來的。

區區七個字,代表了這是風憲臺垣之官,是僅次於詞林坊局之官的清流官職!清流兩個字並非虛頭八腦的東西,它具有實實在在的利益,主要是兩點好處。

第一,能入清流官不僅僅代表着名聲好聽,而且還代表着進身之階和資歷,說直白些就是鍍金。若沒有鍍金資歷,級別到了一定程度就很難繼續上升。以李大人的出身,這種鍍金機會終生只怕也沒有幾次,必須抓住不可。

例如一個知縣如果不遷轉御史,那麼這輩子最多就是知府。一切順利的情況下,路線就是通判、知州、同知、知府、致仕。

如果這個知縣遷轉了御史,那麼就相當於鍍金,可以就可以按照按察僉事、參議、知府、參政、按察使、布政使路線升遷,顯然前景廣闊的多。

第二,將流品升到高位,將來升遷會很迅速。清流濁流劃分不是沒有意義的,國朝官場升遷有一個紙面上沒有的規則——

從濁流向清流遷轉,等於是升流,既然升流一般就不升品了,有時還得降品,知縣遷御史就是這種例子。

從清流向濁流遷轉,等於是降流。所以必須要升品級作爲補償,不然就是貶斥。所以七品御史可以直接外放爲五品按察僉事。當年李佑以分票中書直接被髮配成揚州府通判。流品降低了,級別卻不變,才被大家同情的看作是貶謫。

因而在國朝官場,分辨地位高低不但要看級別。還要看流品。關於流品的分法,非官場中人很難精通。

三品大員以上自有一套規則。在三品以下、七品以上的中堅官員中,同級別情況下,總得來說京官清於地方官。

而京官中又以詞林坊局最清。典型代表就是翰林;其次便是科道臺垣。典型代表是監察御史;第三是六部各曹,典型代表是各司主事;最後是寺監官,什麼鴻臚寺之類的。

地方官的順序則是方面官、正堂親民官、佐貳官,其中方面官流品比京官中的寺監官稍高。

於是綜上述,大明文官的中間階層裡,按照品味總排序第一的是詞林坊局官。第二是科道臺垣官,第三是六部各曹。第四是方面官,第五是寺監官,第六是正堂親民官,第七是佐貳官。

清流和濁流有時是相對的概念,比如方面官在親民官面前是清流,但是在六部各曹面前又成了濁流。

還有一種比較激進的說法,籠統提到的清流,一般只指前三種,也就是詞林、科道、部曹,至於後面四種一概用濁流稱之。事實上,大學士、尚書、督撫這些頂級文官,無不出自前三種。

徹底弄明白了上述清流濁流次序和轉化關係,才能算在大明官場學中入了門,不然永遠是討論“八府巡按”、“包青天”、“龐太師”之類的外行人。

回頭再看李大人這次官職遷轉,懂行人自然能看出和外行人不同的東西。

李佑嘴炮全開、上躥下跳,又是搬出祖制,又是狂噴首輔,還不惜再次得罪太后,這才撈到的一個檢校右僉都御史,顯然是值得的。

雖然品級不變,好似平遷。但從清流濁流的角度看,是直接從倒數第二的正堂親民官跨越了方面官、寺監官、部曹官三個層次,一躍爲第二等級的清流官。

這就是令他激動亢奮並瘋狂追求的意義所在。第一,鍍到了金,具備了清流資歷,前景更加廣闊。第二,以後再遷轉,除了詞林官之外的任何官職,對他而言都等於是降流,降流就要用升品級來補償。

卻說李大人反反覆覆品味了這個官銜,暗爽夠了,才又想起差遣。提督五城兵馬指揮司,好像是個很麻煩的差事…

李佑曾經打聽過這方面情況,將自己新官的職能默默地與上輩子比較了一下,結果很無語。

檢校右僉都御使、提督五城兵馬指揮司可以視爲中央紀檢委常務委員會委員、督導組組長,兼京師法院院長、京師警察局局長、京師消防局局長、京師城管局局長、京師工商局局長、京師物價局局長、京師城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在大明,這只是個五品清流官。而大興和宛平兩個京縣縣衙,好像僅有的差事就是管理戶口和應付無數差役。

得意中李佑睏乏中昏昏沉沉打了個盹,再一覺醒來,心裡想到,今夜應當去陳靠山府上去拜訪。一是表表忠心,二是探詢一下他的想法,免得以後不明不白的發生什麼衝突。

忽然有下人在門外稟報道:“歸德長公主遣了人來傳話,急召老爺立刻去十王府。”

對此李佑感到有些頭大。今天不但再次狠狠頂撞了太后,辜負了長公主盡力轉圜之情,又一舉擊碎了宮廷扶持勳戚的意圖,他真不知道該怎麼去見千歲殿下。這倒不是懼怕,實在是不想和她吵架。

原本打算躲一段時間,沒想到歸德千歲這就來叫他去見面。李大人考慮再三後,便隨着使者橫跨御街,來到東安門外十王府長公主宅第。

只見得見歸德千歲正端坐於堂上,十指相扣,眉頭微蹙,丹脣緊抿,玉面略顯陰沉,似乎已有等待的不耐煩之意。

今次沒有擺出屏風阻隔避嫌做樣子…李佑拱拱手爲禮道:“見過殿下。”

長公主此刻心情矛盾得很,既很欣賞李佑力爭上游的進取心。又更痛恨他發起瘋來完全不把她的苦心和告誡放在心上,最憤怒的是李佑似乎完全不珍惜她的心意。

揮退了左右宮女。與情夫獨自面對面。她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所思所想漸漸凝聚成一個詞,忍不住從嘴裡吐出來:“賤人!”

李大人當即愕然…久久無語,第一次從千歲殿下口中聽到這等近乎粗口的罵人。他回過神來。咳嗽幾下道:“請殿下注重體面!”

登時引爆了長公主的火氣,嗓音高到有些尖銳。連連叱道:“放着四品少府少卿不做,放着三品勳官不顧,天下有誰比你更賤的!本公主就奇怪了。你根本不是讀書人。卻爲何一定要走讀書人才走的路!士人清流之夢就如此吸引人麼!”

李佑與歸德千歲也算非常熟悉了,一聽到她以本公主自稱,就知道她動了真火。

長公主的話仍舊在持續:“你們文官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哪個能穩坐朝堂百十年?到底誰能富貴與國同休你不懂麼!”

李佑小心翼翼的表達出自己微弱理想,“這個,本官要治國平天下。爲萬世開太平。至於與國同休,讓犬子去安享就行了。”

“你就是葉公好龍!治國平天下只有一種道路麼?”歸德千歲怒火未盡的駁斥道:“笑話!不過沐猴而冠!”

這話就重了。即使雙方是很親密熟悉的關係。李佑剛剛晉身清流,正是熱衷時候,臉面哪裡掛得住?他猛然拂袖而起,正色道:“既然蒙受殿下如此看待,那我也無話可講,就此告辭!”

歸德長公主有些後悔,不過張了張嘴,沒有留住李佑,只對着背影恨恨道:“下次別再求我辦事!”

李佑出了十王府,重新回到西城時天色已晚,他琢磨着許次輔應當從內閣出來回到家了,便乾脆去了許府拜訪。

李佑纔到許府大門,門官便笑道:“老爺有過交待,若李大人到了,直接領去書房。”

李佑讓隨從在門房候着,他獨自進了府中。邊走邊想道,這老大人也是有心人啊。

他被領進書房,此時只有一個書童端茶倒水,並陪着說話,那許次輔還沒有出現。又等了片刻功夫,才見次輔大人神色輕鬆地進來了。

行過禮並寒暄幾句後,李佑問道:“今日晚輩有一事不明,當時那徐、彭二閣老危如累卵,宛如立於懸崖峭壁之沿也,稍有不慎便萬劫不復。時機難得,老大人爲何叫晚輩輕輕放過?與老大人登頂相較,晚輩這區區五品風憲,又算得了什麼。”

這個問題確實是李佑此行的最大目的。不能準確的把握靠山意圖,不能透徹的領會靠山精神,乃是一個大忌諱,萬萬疏忽不得。

許道宏低頭飲過茶,又擡首道:“你休要只看到次輔可以按例遞進爲首輔,還要注意時候。須知遞進乃是平常之態,但如今並不處在平常時期。”

李佑腦中有所明悟,現在當然不是平常時期,正處在大政交接的特殊時候,任何政事必須考慮到這個因素。

許次輔正好今晚無事,便詳細的點撥李佑道:“所以眼下首輔的變動,必須要顧及到天子的想法,如果讓天子選擇,只怕更想簡拔袁立德做首輔。那金恕大概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纔想抓住機會讓徐嶽倒臺,爲袁立德騰出位置。所以說,我輩費心整倒了徐首輔,但並無完全把握確定後續,又何苦爲他人作嫁衣裳?這是其一,你細想也能想到的。”

李佑恭敬答道:“晚輩確實想到了一些,但還是覺得那袁立德未必成器,老大人機會終究不小,總該去試試看,不成也沒有太大損失。世上沒有可保萬無一失的事情。”

許次輔微微一笑,若李佑連上面這些道理都想不到,那就不配去做五城提督了。便繼續指點道:“不僅僅是其一,還有其二。常言道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這時候當首輔,就是站在危牆下面。你可想到了危牆是什麼?”

這時候當首輔是高危?李佑順着這個思路想去,漸漸有所醒悟,不能被首輔這個光芒萬丈的職位迷花了眼,還要看看環境。

在前後交替時期,天子又是少年,所以他必然還需要適應和摸索幾年。而且他的喜好興趣不見得定型,或者說還沒有被摸透,所以在此時當首輔也許是一個風險很大的差事。因爲每個人並不清楚,應該如何與剛剛親政的天子打交道。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今天辛辛苦苦當了首輔,沒準過幾年後,熟悉政務的天子有了自己想法時,那就要貫徹君威並按照自己的意志開始洗牌了。首輔便是首當其衝的位置。

從理智的角度來看,如今不要當這出頭鳥,等天子成熟穩定後,風險可控時,再謀取首輔纔是長久之計。

但是首輔這個人臣頂點位置實在誘人奪目,奪取首輔的機遇更是很難尋見。李佑再想起今日之事,雖然認可了忍住誘惑纔是正確做法,還是忍不住的爲許次輔感到有些可惜。

他不由得嘆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下次不知何時,纔能有如此好的機會了。”

“本官已至次輔,別無強求,未來有機緣自然不錯,無機緣也不必介懷,順其自然而已。”許次輔淡淡道,“無論如何,等待幾年的耐性總該有的。”

李佑琢磨這裡頭的意思,是打算先安穩幾年,然後看看情況再說麼?

許府一個管事匆匆的行到門外,神色慌張,高聲叫道:“有急事稟報!”

被傳進來後,那管事看了幾眼李佑,大約覺得不妨,便表情哀慼的對許次輔稟道:“方纔老家遣人來報喪,道是老主母過去了。”

許次輔聞言臉色鉅變,口中大叫一聲母親,整個身體栽落在椅中,僵住不能動。

在旁邊聽得真切,李佑同樣震驚,連忙上前一步,扶住許次輔道:“老大人節哀!”

按制,官員從得知父母去世消息起,必須回祖籍守制居喪二十七個月,謂之丁憂。敢不盡此孝道的,都是千人唾萬人罵,輕則丟官,重則判刑。當然,還有被天子奪情這一說,可以繼續做官,但仍舊免不了被士人鄙視,一般人不會幹。

李佑心很苦,許次輔簡直一語成讖啊,剛剛說要有幾年的耐性,就出了這事。這下可好,真要回老家耐住二十七個月了。

他一直覺得投靠許次輔很幸運,因爲許大人是最年輕的閣老,才五十多歲,不出意外幹上十幾年沒問題。但年輕也有年輕的不好…

最令李佑憂慮的是,若自己最大的靠山轟然離去,沒有強力的支持,檢校右僉都御史、提督五城兵馬司這個差事沒法乾的。

道理很簡單,京城到處都是手眼通天的權貴,缺乏硬扎靠山撐腰的話,如何能治理?

李大人忽然覺得,今天所幹最蠢的一件事,就是興奮上腦端着清流架子不放,與長公主吵架鬧崩了…簡直自毀長城!自毀藩籬!

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第19章 八十兩銀子賠不起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第79章 可算落到手裡了六百一十七章 賣的是什麼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五百二十一章 南城弊政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論報第179章 八宗罪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六百四十三章 何苦如此糾結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五百八十八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三百八十一章 翁婿攤牌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第185章 有了個女兒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五百一十三章 隨他去罷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第184章 雙喜臨門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188章 離鄉進京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第128章 不識好歹?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第139章 剛上任就開張了第56章 盛名之下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四百九十五章 開衙建署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第56章 盛名之下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五百八十章 這纔是屬於他的舞臺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第123章 平地驚雷震翁婿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
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五百一十八章 伴君如伴虎第45章 這個世界誰瘋了?第74章 大魚吃小魚遊戲第19章 八十兩銀子賠不起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第103章 李名士先聲奪人二百四十五章 紛亂的朝爭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六百一十六章 報紙的輪廓四百四十章 爲難的旨意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第79章 可算落到手裡了六百一十七章 賣的是什麼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二百七十一章 無家可歸五百四十四章 語驚四立五百二十一章 南城弊政第73章 名人書法糾紛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五百四十九章 你瞞不了我三百五十一章 請大人以蒼生爲念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論報第179章 八宗罪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六百四十三章 何苦如此糾結五百八十六章 沒有心理準備二百五十五章 一室皆春五百八十八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57章 念頭終於通達了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四百零四章 功力竟然遠在他之上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三百二十三章 騷動不安的大房第150章 缺少了點安全感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三百八十一章 翁婿攤牌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誥四百二十八章 獨釣寒江雪二百七十七章 被打斷的暢想曲五百八十二章 民意無用六百一十一章 破解之道第185章 有了個女兒第211章 通向中樞之路四百六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五百一十三章 隨他去罷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門四百七十一章 李僉憲的差事五百一十七章 這不太好罷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聲李兄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第184章 雙喜臨門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三百一十九章 翁婿的怨念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五百七十一章 讓你高興高興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188章 離鄉進京六百三十三章 茶棚閒談第22章 宴席間的褒與貶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六百二十九章 貶低與捧殺上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第128章 不識好歹?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第139章 剛上任就開張了第56章 盛名之下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四百三十八章 靜夜思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二百七十四章 大人千萬不要誤會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驚變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體制四百九十五章 開衙建署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六百二十四章 上中下的選擇第56章 盛名之下五百三十七章 五種理由二百九十八章 撲朔迷離的前任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五百八十章 這纔是屬於他的舞臺第8章 報復與反報復(下)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二百四十二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遺賢第123章 平地驚雷震翁婿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第164章 李推官也要開科考三百三十九章 風向徹底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