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九章 各懷鬼胎

李佑目送焦士美、申鶴齡二人退出武英殿,以最快速度盤算起目前這狀況。

兩人臨陣脫逃,是因爲頂不住太后的威逼利誘?還是承受不住成爲焦點的巨大壓力而畏縮?不管由於那種原因,現在的事實是,剩下另兩位的背景都與勳戚有關。

他還沒有自戀到以爲是誰主動替他掃除對手,想到歸德長公主屢屢警告他說,聖母必然有後手,李佑似有所悟。兩個朝臣屬意人選的主動退出,八成是慈聖皇太后在背地裡暗暗搞鬼的結果,如今倒是一下子打了羣臣一個措手不及。

李大人還記起,歸德長公主昨日曾反覆問他道,肯不肯辭去?這很有可能是替錢太后發問的。在別人那裡,錢太后肯定也下了功夫,而且下的功夫絕對更大。

秉政皇太后如果與朝臣全體爲敵,仍是力有不逮,但想專心而有針對性的對付某個臣子,威力還是很大的,可用手段也很多。

焦士美與申鶴齡二人如此不顧一切的跑路,很可能就是收到了錢太后的重點照顧,所以不堪承受。

前三次推選結果留中不發,表面上是太后賣了歸德長公主的面子給他李佑機會,莫非真實緣故就是爲了等到今天?

李大人又掃視了一眼身邊兩個還在的待選官員,他們皆是藏不住的面有喜色。

將此二人底細的回憶一遍。一個是黃鑑,安國公女婿,進士出身,現任光祿寺少卿,曾任山東臨清州知州;另一個是曾淳,誠國公族人,舉人出身,現任湖廣武昌府同知。

看來太后她老人家確實很認真了,才從勳戚陣營中扒拉出這兩個履歷基本符合要求,並讓朝臣無話可說的人選。

方纔錢太后故意當衆挑撥他李佑與徐、彭等人的矛盾,舊事重提以狠狠刺激他們的傷疤,果然不是無緣無故的。

如此一來,再要幾位與李佑有嫌隙的大學士鼓起唾面自乾的勇氣,在剛剛被大掃面子的情況下就違心推舉李佑,只怕很難。

想明白了眼下局面,李大人不禁感慨萬分,現在錢太后所做的,才更像是一個帝王角色,展示出了依託於皇權延伸出來的控制力。她老人家在秉政的最後時刻終於覺悟,不像從前那般“好欺負”了。

可以毫不謙虛的說,在促進太后覺醒這點上,他李佑是有大“功”的。

李佑左思右想的同時,滿殿大臣無不對事起突然而感到意外,一時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最糾結的當屬徐閣老與彭閣老,太后一招釜底抽薪將他們逼到了進退兩難的處境,兩人久久皺眉不語。很多人亦將目光投向他們,揣摩着他們的選擇。

次輔許道宏面無表情彷彿事不關己,但也別有心思。他敏銳的感覺到,太后的想法不僅僅是利用李佑與大多數閣老的矛盾,推舉她的屬意之人,還有另一層意思。

太后要將李佑這個充滿矛盾的人物當做楔子狠狠砸在大臣中,繼續加大文臣之間的裂痕。

如果徐、彭二人今天真要表現出一種寧可便宜了勳戚,也堅決不讓給李佑的態度,看在別人眼裡又該怎麼想?這是公開表示內閣之間是分裂的,不要小看這種導向作用,世間永遠不缺少野心家,將會極大助長朝臣之間黨爭的風氣。

文官常被當做一個整體拿出來說,但事實上文官從來不是鐵板一塊的,面對同樣一件事的態度常常也是南轅北轍,不然在史上也不會屢屢出現黨爭。所謂文官集團,更多是籠統的學術名詞,而不是政治名詞。

文官確實具有共同的、整體的利益,但不是所有人都具備胸懷全局的品德和素質。原則與自我出現了矛盾時,原則不見得可以戰勝自我,其實這點就是政治家和政客的區別。

對徐、彭等大學士而言,之前沒什麼值得猶豫的,可以全力推舉開封府知府焦士美或者刑部員外郎申鶴齡中的一人,這是原則與自我的高度統一。但遇到眼下這個局面,是支持肉中刺李佑,還是推舉另外兩個勳戚陣營的候選人?

考慮完畢,徐嶽與彭春時對視一眼,合作多年的兩人頓時心意相通,有了決斷。兩害相權取其輕,還是要否掉李佑爲上。

攘外必先安內,若讓李佑這個膽大妄爲、無事生非、根本不適合的人佔據五城提督之位,擁有了在京城三十六坊進行偵緝審判的能力,對他們來說可能危害更大。

李佑不要緊,但李佑背後有許次輔。勳戚勢大,他們依舊是殿閣大學士,盯着首輔寶座的許次輔若得勢,他們就只有告老還鄉的份了!縱觀歷代非正常致仕的大學士,大都是栽在同僚手裡的,崇禎年間這個特殊時期除外。

不要說什麼君子有容人之量成人之美!在成王敗寇的官場中,容人之量這個詞,從來都是給勝利者錦上添花用的,是成功者的專利,失敗者只配稱爲襄公之仁,而不是容人之量。

從這個角度看,徐、彭等大學士們雖然官高爵顯,但在李佑面前,似乎算不上勝利者,沒有資格以容人之量去對待李佑。

即便退一萬步,雙方有淡化矛盾的美好意圖,但那也需要時間和臺階來慢慢實現和磨平。但爲了一個區區五品,似乎不值得當場自抽耳光式的變臉,否則顯得很輕賤,可能要遭到首尾兩端之類的嘲諷。

身爲大學士,須得講究體面,不能不在意這些風評,他們不是一心抱皇家大腿、可以不大管士林清議的袁立德。

好罷,不得不承認,推舉勳戚方面的人,也可能會遭到腹誹,但這僅僅是與太后暫時妥協而已,誰在官場上沒有妥協的時候?但若推舉李佑,讓人看去簡直是丟臉,比無奈妥協更丟臉。

李大人冷眼旁觀,站在人性自利的角度,他對幾位大學士的想法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因爲他深知徐、彭等人都不是勇於自我犧牲的人。

或者說,徐、彭等大學士作爲宰輔不可能一丁點肚量也沒有,但是在他李佑這小雜兵身上吃虧吃得太多了,而人的容忍總是有限度的。所以導致這些閣老,特別是彭閣老對自己幾乎是零容忍,見到自己便很容易就怒氣滿值,連個妥協意識都沒有。

種因得果,這也算是自作孽了,李佑唏噓不已。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有回頭路,只能一條道走到黑,要作孽就作孽到底罷!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今日天氣晴朗,殿內光線不錯。丹陛之上的慈聖皇太后透過珠簾,將下面一些大臣的表情一一看在眼裡,見他們各懷心思,彼此猜疑,遂產生了報復快感。

君權原來應該是這樣使用的,自己早該認識到這點,而不是說好聽些叫從諫如流,說難聽些叫唯唯諾諾的去當什麼“女中堯舜”。當來當去,把自己當成了金殿落淚的孤家寡人!

可惜自己醒悟的太晚,如今已是時不我待了。只能有一步算一步,爲天子打好根基,不要再重蹈她的覆轍,輕易受這些朝臣的欺弄!

其實錢太后心態有點算是女人鑽了牛角尖,通盤計劃充滿了女人式的小陰謀和小想象,但與手握君權搭配起來還挺有效。

她別的不會,但照葫蘆畫瓢效仿先人總是會的,歷代先皇的羽翼,無非是中官、廠衛,國朝初年還有勳戚。

這三種勢力中,重建司禮監還好,君上用家奴當秘書,文官管不到,也還可以容忍。重用勳戚也還好,本身都是公侯世家,基礎不算差,慢慢引導擡舉,總會收到效果的。

但要重建東廠和錦衣衛鎮撫司這種讓文官極沒有安全感的組織,那就會觸犯文官心理底線,絕對要引起滿朝上下萬衆一心的殊死反彈。所以錢太后即使有意願,也不敢嘗試,更別說她根本沒有這種威望和人手去嘗試。

不過五城兵馬司衙門分列五城,觸角遍及各坊、鋪,若經過強化和改造,便可以發揮出類似於當年錦衣衛的部分功能。辦不了詔獄,但憑藉遍佈全城的人手,能起到偵查動向、打探消息、尋找把柄的作用就足夠了。

所以錢太后纔對總領五城巡城御史和五城兵馬司的檢校右僉都御使、提督五城兵馬司如此上心。不僅僅是要藉此立威和挑撥文臣之間的矛盾,還有很多後續想法的,只是這點心思,連女兒都不曾告訴。

錢太后見下面羣臣議論起來沒完沒了,催促道:“吏書何在?廷推還不開始?”

目前這個趨勢,正中她下懷,結果肯定是她最希望看到的,所以爲避免夜長夢多,迅速開始並結束纔是正理。

吏部尚書趙天官立刻領了旨,再次面向羣臣,準備開始主持廷推,卻又被打斷了。

“且慢!臣有事相奏!”位在最後的李佑突然高呼。

之後他出列走到前方,趁機對許次輔遞上一個飽含糾結、無奈、歉意、謝罪的眼神,叫許次輔很是驚詫莫名。

只見李佑對慈聖皇太后叩首奏道:“臣斗膽請聖母、殿閣大學士迴避廷推!”

對李大人保持零容忍的彭閣老聞言跳出來。呵斥道:“大膽!”

李佑對彭閣老充耳不聞,掏了半天,從袖中掏出一冊書卷,封皮朝上高高舉起。

羣臣擡眼細看,封皮上的字是《大明會典卷五》,有些熟知典籍的大臣瞬間已經想到了什麼,驚呼出聲。

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四百九十九章 奇貨可居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第194章 血書疑案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四百二十一章 底牌的用法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142章 也就這樣了第93章 關繡繡的實用主義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籌謀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五百七十五章 外行的新東家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三百零三章 就憑他也配麼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二百三十三章 來求我就好說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變幻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五百九十五章 不教訓是不行了五百一十九章 內市偶遇二百九十三章 區區知縣的排場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第90章 街頭訂下美人約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第20章 大明前衛女作家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二百四十九章 各人的不眠之夜第120章 無題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第123章 平地驚雷震翁婿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五百一十四章 諸君勿慮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五百八十九章 這纔是真戲肉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第194章 血書疑案三百零九章 守備司謁見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第165章 醜聞迭爆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給他規矩第68章 新官上任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五百八十八章 百聞不如一見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過你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84章 談了感情談生意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
四百八十章 輪番登場三百二十七章 你應該是失心瘋了四百九十九章 奇貨可居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選官記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五百九十一章 真心話大冒險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第51章 天上掉下一個官位三百四十四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第194章 血書疑案四百零七章 表象下的道理五百五十四章 不足與謀也六百章 還能幹什麼四百二十一章 底牌的用法第203章 終見突破口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142章 也就這樣了第93章 關繡繡的實用主義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籌謀第7章 報復與反報復(上)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五百七十五章 外行的新東家二百三十七章 朝會瑣事二百一十三章 口舌之快的後果三百五十二章 祖陵運河民生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事三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處世當直取功業三百零三章 就憑他也配麼四百六十六章 慈聖宮的後手三百九十八章 東施效顰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二百三十八章 夾縫中的道路四百四十二章 清君側五百八十五章 講理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四百一十四章 二十四總商二百三十三章 來求我就好說第153章 兩次被當槍使四百四十八章 禮下於人的世子最後一次求本二百四十四章 風雲變幻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第1章 要認清這個世道四百七十六章 謠言無罪四百五十章 百變的人五百九十五章 不教訓是不行了五百一十九章 內市偶遇二百九十三章 區區知縣的排場第55章 欲擒故縱的把戲第90章 街頭訂下美人約第23章 醉裡方知身是客第20章 大明前衛女作家二百八十六章 揚州城印象之二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書初體驗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三百一十一章 風雲人物的戰鬥力五百章 並無人指使二百六十七章 龐大的計劃六百四十一章 銀錢業小地震四百一十八章 內幕重重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二百四十九章 各人的不眠之夜第120章 無題六百四十二章 什麼叫官債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第135章 李佑的捆綁銷售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強心劑第95章 幫你你立個牌坊第123章 平地驚雷震翁婿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三百七十四章 更猛烈的流言五百一十四章 諸君勿慮第87章 令人惱火的陪嫁婢女二百二十七章 天地易兮日月翻第206章 該幫着誰說話?第113章 真相就要大白?四百四十五章 揚州歡迎你第199章 不逢大匠材難用五百八十九章 這纔是真戲肉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負責第194章 血書疑案三百零九章 守備司謁見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第165章 醜聞迭爆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給他規矩第68章 新官上任第126章 各有各的前途五百八十八章 百聞不如一見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過你第166章 大丈夫有所爲而有所不爲!第84章 談了感情談生意第94章 喬遷之喜前後第85章 一把扇子五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