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一章 新朝政體

黃娜雖然近日都在忙着整訓軍隊,但對於今日可能出現的情況卻是早有心理準備,見以房玄齡爲代表的天鳳軍文臣隊伍們拿着《東華時報》過來,也就知道是時候給他們一個準確的答案了。

當即便也笑道:“繼行楊隋之三省六部之制,如何?”

這三省六部的制度,可以說是一套組織十分嚴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創於隋朝,後來又完善於唐朝,此後一直施行到了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

其中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爲二十四司。

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隋初起始便設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覈與貫徹執行,各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做過一些有利於加強君主專制的調整和補充。

先來說三省的設立,如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檯);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於三國時,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覈與貫徹執行。

漢光武帝劉秀在尚書檯設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書,爲六部前身。西晉時,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屬尚書省。

隋文帝在中央設立三師、三公、五省(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和內侍)。三師、三公只是一種榮譽虛銜。五省之中,只有尚書、門下、內史三省纔是真正的中樞權力機構(秘書省掌圖書典籍,職任較輕;內侍省掌侍奉宮掖,委以宦官)。

簡而言之,三省爲中央決策和政令發佈機構,同時也具有審覈與督查、執行的權力,謂之:令出三省!

而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初沿北齊置都官,主官爲尚書;次官,楊廣定爲侍郎;設吏、禮、兵、度支(後改爲戶)、都官(後改爲刑)和工六部,與諸寺、臺分別處理各類事務,每部設尚書爲最高長官,總管本部政務。

與此六部也是負責執行政令的行政單位,負責實施以及反饋中央政令,謂之:律行六部!

當然了,此時此刻,房玄齡等人可不知道三省六部制度是如何在唐宋元明清這些朝代演變和進化的,自然也不知道這個制度在後來的朝代中有了那些增益或走過什麼彎路,因此他們的所聞所見,這個制度比之從兩週(東西周)到春秋戰國,以及秦漢三國至南北朝以來的政治制度而言,是目前看起來最爲先進的制度了,所以當黃娜提出“繼行楊隋之制”後,不少人自然是下意識的點頭認可。

可是,這些人裡面自然不包括房玄齡這個從龍最早之士,便也聽他道:“昔日玄齡於高密,也曾多次參與軍中機辯之會,如今觀此時報亦見端倪,還請元帥不吝指教,與我等解惑纔是!”

這房玄齡所提到的“機辯之會”,實際上也就是指的是天鳳軍軍官內部的“茶敘辯論會”,是黃娜用來對軍官們進行基本邏輯思維訓練的手段,而對於未來天鳳軍建政之後的治國理政的方式方法,自然也會偶有涉獵,不過像是房玄齡他們這幫文人因爲加入得較晚,所以對這方面的東西自然也就知道得較少,畢竟近來一段時間天鳳軍的活動都是以戰爭爲主,可是真沒有太多的高密時間來研究這個。

不過,說到底對於未來一旦建國成功,到底這新的國家要施行什麼制度、採用什麼政體,這些問題其實早就在當初舅侄倆還在幽幽谷玩泥巴的時候(指的是當初搞呂瓷),就已經定下了大致的方向,這些年又經過不斷的討論和完善,自然早就已經確定了下來,如今隨着《東華時報》的刊印,自然是要板上釘釘的決定下來纔是。

不過在這《東華時報》的創刊號上,對於未來政體卻是並沒有過多劇透,只是大致提到了未來肯定是要施行科舉制度,搞逢進必考,然後還要走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的流程,並提到了未來通過科舉進入國家政治體系的士人需要進入國務院下屬的政務司深造學習才能正式任官任職,並列舉了這些政務單位分管着律法、商業、農業、工業、國防、外交、審計、教育、公安、財政、建設、水利、醫藥、資源、交通、航海、航天、秘書等等。

結果就是相當於給大夥劇透了一下,未來的國家政體有一個應該是相當於“六部”的“國務院”,而這個“國務院”涉獵卻是極廣,光是明面上就已經管着十八個直屬的政務衙門,且從每個衙門的名稱上可以看出它們各自負責的業務非常的精密與細緻。

你看,十八個政務司,排在前六的分別是律法、商業、農業、工業、國防、外交,幾乎涵蓋了原六部衙門負責的項目,然後排在中間的審計、教育、公安、財政、建設、水利,又是對六部衙門所持權柄的進一步細化,至於最後的醫藥、資源、交通、航海、航天、秘書,雖然這些政務司的名稱大致也能讓人望文生意的猜到它們涉及的政務主要是什麼方面,可這些衙門的職責和業務範疇卻以超出了六部原有的職能劃分。

當即黃娜也不囉嗦,便也直言道:“不錯!有關於未來新朝之政體,本帥與監軍早有定計,此政體本帥稱之爲:三院一閣制!”

隨即,黃娜輕拍手掌,執星官呂星嬌便也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圖譜懸掛起來,而黃娜也拿起教鞭就着爲衆人講解起來。

便也見她展開了一張名爲“三院一閣制拓撲關係圖”的圖譜,解說道:“所謂三院,也即是衆議院、參議院、國務院!這其中,參、衆兩院又稱爲國會,是新朝的最高立法機構以及審議、審查和提案機構,而國務院則爲新朝最高行政機構,一切新朝政務的頒佈和實施則由國務院統一協調和決策。”

“至於一閣,也即是內閣!”黃娜用教鞭一指拓撲圖上有關內閣的介紹,道:“內閣也即是由首相、次相以及各級政務司司長組成的決策機構,負責領導國務院各政務司的決策工作!”

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一百五五章 官威第五百四八章 人外有人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四百九六章 不值一提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六百六三章 所圖第三百六十章 改土歸流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四百六八章 瞠目結舌第一百五四章 裴晉第四百十五章 何人無臍第一百八四章 修牆第三百八二章 田單故計第六百五七章 添花錦上第三百六八章 妄拒天軍第六百五十章 又生一計第四百五二章 水師出擊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八十六章 瞎忙第一百八二章 漁民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四百七二章 黃泉再見第四百三七章 唯向東行第三百九一章 以拖待變第五百八九章 尚義任俠第一百零四章 新家園第一百三九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四四章 器成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五百三二章 船隊回航第五百九三章 煮茶問對第七百七十章 消停第四百六十章 禮送歸西第三百九二章 興亡亦苦第五百四十章 三思而行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四百六六章 從善如流第五百五二章 經典由頭第三百五三章 日本來使第六十一章 撒郎嘿喲!第三十章 腳踏實地第三百三三章 首善之地第六百八一章 二武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六百三七章 微縮成人第五百十三章 無地自容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一百二八章 呂漢歸來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一百三三章 畫餅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五百二七章 老牛嫩草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二百零二章 反擊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三百零五章 推演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一百零六章 天作之合第五百三六章 規劃濟州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四百二九章 東華初音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二十七章 轉進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二百二四章 正心第七百七二章 氣象第九十九章 冒充紅娘子第七百六九章 置裝第七百零五章 南征第六百三八章 大勢已成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九十二章 心結第三百一十章 天變第一百七六章 功民第三百七五章 異軍突起第五百三六章 規劃濟州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六百七二章 奴兒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六百五九章 天意如此第四百三十章 千里追擊第二百二六章 時運第六百五六章 編戶湊丁第七百零六章 質詢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二百二九章 示強第五十三章 搞後勤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五百十五章 真特麼貴第六百五四章 頂層設計
第三百十六章 奇兵第一百五五章 官威第五百四八章 人外有人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十三章 制膠與繩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四百九六章 不值一提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第七百七一章 新節第六百六三章 所圖第三百六十章 改土歸流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四百六八章 瞠目結舌第一百五四章 裴晉第四百十五章 何人無臍第一百八四章 修牆第三百八二章 田單故計第六百五七章 添花錦上第三百六八章 妄拒天軍第六百五十章 又生一計第四百五二章 水師出擊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八十六章 瞎忙第一百八二章 漁民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四百七二章 黃泉再見第四百三七章 唯向東行第三百九一章 以拖待變第五百八九章 尚義任俠第一百零四章 新家園第一百三九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四四章 器成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五百三二章 船隊回航第五百九三章 煮茶問對第七百七十章 消停第四百六十章 禮送歸西第三百九二章 興亡亦苦第五百四十章 三思而行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四百六六章 從善如流第五百五二章 經典由頭第三百五三章 日本來使第六十一章 撒郎嘿喲!第三十章 腳踏實地第三百三三章 首善之地第六百八一章 二武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五百三十章 何以鑑德第六百三七章 微縮成人第五百十三章 無地自容第四百七一章 去留兩難第一百二八章 呂漢歸來第三百十八章 李唐起兵第一百三三章 畫餅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五百二七章 老牛嫩草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二百零二章 反擊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三百零五章 推演第一百零十一章 曹豹認主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一百零六章 天作之合第五百三六章 規劃濟州第三百十一章 兩難第四百二九章 東華初音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二十七章 轉進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二百二四章 正心第七百七二章 氣象第九十九章 冒充紅娘子第七百六九章 置裝第七百零五章 南征第六百三八章 大勢已成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九十二章 心結第三百一十章 天變第一百七六章 功民第三百七五章 異軍突起第五百三六章 規劃濟州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六百七二章 奴兒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六百五九章 天意如此第四百三十章 千里追擊第二百二六章 時運第六百五六章 編戶湊丁第七百零六章 質詢第二十二章 驟雨第二百二九章 示強第五十三章 搞後勤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五百十五章 真特麼貴第六百五四章 頂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