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五章 耽羅來附

耽羅(DAN-LUO)這個鳥地方,實際上就是後世的濟州島,中原文明對這個地方的記載,最早見於舊唐書劉仁軌傳。

此外,在《新唐書·流鬼傳》中,記載着此地:“居新羅武州南島上,俗樸陋,衣大豕皮,夏居革屋,冬窟室,地生五穀,耕不知用牛,以鐵齒杷土。

此外,關於耽羅國的紀錄,隋書《百濟傳》稱‘聃牟羅國’,新唐書稱‘儋羅’,其他還有耽浮羅、託羅、屯羅等稱呼。

根據朝鮮三國史記的紀錄,耽羅國曾於北魏孝文帝延興六年(476年)臣服屬於百濟,並遣使朝貢。朝鮮半島三國統一後,耽羅轉服屬於新羅,當時耽羅國王號稱“星主”,據說此稱號爲新羅文武王所賜。

不過在這個時代,不管是遠在天邊的隋人,還是近在咫尺的高句麗人、日本人,對於耽羅和耽羅島上的情況所知都是不多,甚至都沒有能夠指出這個島明確方位的海圖,也就是李淳風和董耀漢的手上有一份黃小剛提供的海圖,上面大致畫出了所在的方位,並且黃小剛還按照思維慣性隨手在地圖上將此處標註爲“濟州”。

而根據海圖剛把六分儀給研究明白的李淳風自然不會去多想什麼,看見海圖上既然標註着有,那就肯定及一定有,因爲天鳳軍的監軍大人沒必要拿他們開玩笑對吧!

所以,在確定了航向之後,船隊便從福岡出發,順着北風一路向西,藉助六分儀的指引不斷修正航向,終於在十五天後抵達了耽羅的北岸。

那麼,從日本的福岡往濟州島西去,爲什麼會抵達它的北岸呢?

這事說起來就有些複雜了,首先大家想過沒有,從後世的海圖上看,這濟州島也不算小了,又懸浮在朝鮮半島的外海,可爲什麼在人類文明進入大航海時代以前這個地方都屬於莽荒地帶,就算是古高麗人也要到北魏時期才發現和控制這個地方,這裡就牽扯到一個後世可以拿來寫成好幾篇學術論文的自然現象,那就是日本海洋流!

簡單點說,在古帆式船和古槳式船的時代,行船看似主要靠天氣,也就是風向,但實際上還跟洋流有很大的關係。

而濟州島所出的位置,正好處在日本海的洋流出口位置上,因此如果要從中原地區的渤海甚至山東一帶出發直航,在沒有明確的航向指引情況下,船隻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被迎面而來的洋流衝到北面的遼東灣或者衝往南邊的江浙、福建沿海,而如果從日本北側出發的話,又會順着洋流快速的繞過濟州島,還是被衝到別的地方去。

所以,在沒有導航技術的時代,想要登島難度極大,也正是因爲有這個原因,才使得濟州島的人跡和比文明活動大陸地區要晚上許多。

當然,在古代想去濟州島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說就有一種意外可以讓人抵達,那就是自然災害。

而恰好李淳風他們就遇到了這樣的好事,自福岡出發的第七天,也就是船隊剛剛離開日本大陸架進入深海區間的時候,好巧不巧的便遇上一股從東海的外海北上的冬季風暴,這個時代也沒形成什麼颱風命名的機制,所以也不好給這股颱風命名,反正在這股強度不是很強的颱風吹襲和洋流的幫助下,船隊在日本海岸與濟州島之間整整畫出了一個類似“∽”形狀的軌跡,也才終於登陸。

然後在北島登陸上去一瞧,先是發現這濟州島果然如野史記載的一樣是個蠻荒之地,島的北面直接沒有人煙,後來繞道南島才找到耽羅的國都三姓穴城(也稱毛興穴),也才瞧見一些人煙,不過很快發現當地居民很少、沒有工農業、人民很貧窮、產出很匱乏,甚至連個像樣的碼頭都沒有。

要知道此時的耽羅還不是後世那個耽羅國,只是一羣聚居在島的野民自給自足,有一個類似於部落首領的人在此管理。

傳說此地是由從濟州島中部的漢拿山北麓的毛興穴(這是指山上的山洞)下來的三位神人高乙那、樑乙那和夫乙那所創,因此世代由高乙那部所統治,而如今的高乙那部的首領名叫高乙那都羅木,是個年僅十七歲的少年。

然而,更爲巧合的是,也即在船隊停駐在三姓穴城近海的第二天,包括董耀漢、李淳風等人正坐了小船上岸,前往高乙那都羅木的王宮(就是個大帳篷)與他見面的時候,突然在三姓穴城外海的海面上出現了一座由各類垃圾還有船隻、舢板以及各種殘骸組成的,大小據說有一個小縣城那麼大的海上垃圾山,並且垃圾山上還有爲數不少的人在大聲呼救和引燃狼煙。

船隊自然二話不說展開救援,然後居然從垃圾山上和周圍海面上救下了一千七百多人,隨後經過簡單的甄別和詢問才知道,這座垃圾山上的人既有日本長崎、鹿兒島的漁民,也有隋朝江浙、福建一帶的漁家,甚至還有閩越一帶的疍民,全都是被颱風弄到這裡來的。

而剛好,此時李淳風他們的船隊可是滿載而歸,船上別的不多,糧食可都是堆得差不多爆了艙,於是作爲船隊指揮的董耀漢和副指揮史耀元都不用多想,連忙命人打開船艙取糧賑濟,並且組織人手對垃圾山進行清理和打撈,居然弄出了不少完好或稍事修繕也能使用的船隻。

而在這之後的事情,不用說大家也能猜到了,在休整了十幾天之後,船隊將要起航歸國時,這些被救的災民全都自願尾隨在後,浩浩蕩蕩跟着返回中原,畢竟一來災民自己肯定是沒辦法各自遠航迴歸家園的,其次此時的耽羅又不是什麼樂土,也不可能把他們都安置下來,再說天鳳軍的船隊又好像是被刻意安排的樣子,偏偏裝滿了糧食於此時出現在耽羅,不跟在後面吃大戶豈不是傻麼?

甚至,也不知道李淳風他們在耽羅島上還幹什麼事兒,居然還隨船帶回了五六百的耽羅人來,其中領頭的還不是別人,正是如今的高乙那族長都羅木。

然後的然後,十七歲的少年族長在海邊的瑟瑟秋風之中,挺起打着赤膊的胸膛,用非常生澀的頓首禮向黃小剛下拜,然後用學得蹩腳的中原河洛話唱道:“化外野民高乙那氏,願從此歸附天軍!”

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二百十一章 祭祀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四百十五章 何人無臍第六十六章 賊窩第一百零十五章 三憾事第四百四十章 駐兵整訓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一百八六章 招募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五十九章 致命巧合第五十四章 平生僅見第四十章 主線展開第五百零一章 去國之人第一百零二章 拜服第四百二三章 三期規劃第二百五六章 火龍第三百八九章 武力展示第三百三八章 客自東萊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五百七八章 道州矮民第五百三八章 戰術調整第三十四章 真本事第四百七六章 禍水西引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六百六四章 墨者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七百五四章 班長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二百八三章 登陸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五百三四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五八章 飛天紙鳶第七百零六章 質詢第七百四二章 安置第三百四六章 城上有怪第六百九一章 經濟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二百八十章 神算第六百二八章 禍福難測第五百零四章 兩種可能第五百四七章 臥槽無情第九十章 散花天女第五百二五章 黎陽整訓第三百七七章 還施彼身第七十一章 換俘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十五章 彎路第五百二六章 齊頭並進第二百五十章 回暖第二百七九章 妙算第五百三五章 耽羅來附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五百零一章 去國之人第九十四章 誓約第七百七三章 不拘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三十四章 真本事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三九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四章 難民第一百四九章 建軍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五百五六章 兩院內閣第九十二章 心結第三百三四章 乏善可陳第五十六章 糧票第六百三七章 微縮成人第四百零六章 援軍才至第三百五一章 金牌配角第七百六一章 警訊第七百三六章 電影第九十四章 誓約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二百五十章 回暖第六百零一章 匯聚一堂第五百九八章 古人智慧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二百二五章 民意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四百零一章 金剛大蟲第五十四章 平生僅見第六百七六章 新都第四百四十章 駐兵整訓第二十八章 安頓第三百四九章 翌日再戰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四百四六章 魯班後人第一百三二章 步步爲營第七百三八章 出路
第三百七九章 聯軍組成第二百十一章 祭祀第一百六九章 宇文第四百十五章 何人無臍第六十六章 賊窩第一百零十五章 三憾事第四百四十章 駐兵整訓第七百四一章 邀請第一百八六章 招募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五十九章 致命巧合第五十四章 平生僅見第四十章 主線展開第五百零一章 去國之人第一百零二章 拜服第四百二三章 三期規劃第二百五六章 火龍第三百八九章 武力展示第三百三八章 客自東萊第六百零八章 應勢而爲第五百七八章 道州矮民第五百三八章 戰術調整第三十四章 真本事第四百七六章 禍水西引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七百五一章 喜脈第六百六四章 墨者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六百九九章 會議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七百五四章 班長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二百八三章 登陸第六百零七章 皆入彀中第五百三四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五八章 飛天紙鳶第七百零六章 質詢第七百四二章 安置第三百四六章 城上有怪第六百九一章 經濟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二百八十章 神算第六百二八章 禍福難測第五百零四章 兩種可能第五百四七章 臥槽無情第九十章 散花天女第五百二五章 黎陽整訓第三百七七章 還施彼身第七十一章 換俘第四百六五章 各懷鬼胎第二百十五章 彎路第五百二六章 齊頭並進第二百五十章 回暖第二百七九章 妙算第五百三五章 耽羅來附第四十九章 去心魔第五百零一章 去國之人第九十四章 誓約第七百七三章 不拘第五百十九章 舞動青春第三十四章 真本事第五百八六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三九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三八章 神器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二百十六章 土改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四章 難民第一百四九章 建軍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五百五六章 兩院內閣第九十二章 心結第三百三四章 乏善可陳第五十六章 糧票第六百三七章 微縮成人第四百零六章 援軍才至第三百五一章 金牌配角第七百六一章 警訊第七百三六章 電影第九十四章 誓約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二百五十章 回暖第六百零一章 匯聚一堂第五百九八章 古人智慧第六十五章 思想工作第二百二五章 民意第一百零七章 納妾第四百零一章 金剛大蟲第五十四章 平生僅見第六百七六章 新都第四百四十章 駐兵整訓第二十八章 安頓第三百四九章 翌日再戰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四百四六章 魯班後人第一百三二章 步步爲營第七百三八章 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