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五章 彎路

不得不說,隋文帝建立的嚴格戶籍制度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財政收入,也給貌似給楊廣掙下了一份永遠敗不光的家業。

開皇年間,隋文帝這個人雖然在個人生活方面十分的節儉,但卻常常大興土木。在他執政時期搞了三大工程,分別是修建了新的都城大興城(也即長安城),又在岐州北面建造了仁壽宮,開挖了一條從大興城到潼關的廣通河。

這三大工程都耗費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後來楊廣之所以也熱衷於建設宏偉工程,靈感就來自於他老子的三大工程。

而且,在建設仁壽宮時,開山填谷,工期緊迫,大批被徵發來服役的青壯勞工因爲過度勞累死去,於是被扔到坑裡蓋上土石了事。宮殿建成後,隋文帝來視察新建的宮殿時,在路的兩旁就堆滿了死屍,由於臨時無法處理,監工的大臣楊素只能臨時命人將屍體燒掉。

但即使全國有這麼多的災難,在高效的徵稅機構運作下,隋文帝的倉庫仍然是滿滿當當。皇帝彷彿有發不完的錢,給百官的俸祿和功臣的賞賜優厚,對出征南陳將士的賞賜從京城的朱雀門一直排到了京城的南郊,一次性發放的布帛達到三百多萬匹。

但就算這樣,政府的錢仍然花不完。

開皇十二年時(592年),財政官員報告各個府庫都已經裝滿了,再收稅沒有地方可以放了。連隋文帝都感到驚訝,問他的官員:我已經發了這麼多賞賜,爲什麼倉庫還是滿滿的?

真實的答案是:由於制度過於高效,皇帝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從民間抽取了過度的稅收,但是沒有人這麼回答,只是敷衍了事。

在全國各地,政府建造了一系列的大型倉庫,用於稅收的轉運或者儲存,如衛州的黎陽倉,洛陽的河陽倉,陝州的常平倉,華州的廣通倉等等。這些大型倉庫無不填滿,即便在各地災難頻發的時期也都沒有空虛過。

後來的唐太宗曾經對黃門侍郎王珪評價隋朝的制度說:“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飢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隋文帝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至滅亡。煬帝失國,亦此之由。凡理國者,務積於人,不在盈其倉庫。

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隋朝滅亡後倉庫裡仍然堆滿了作爲貨幣使用的帛匹和糧食,後來李唐得了天下以後開啓隋朝的倉庫使用裡面的存糧,結果用了二十多年也沒能把存糧全部消化完畢,使得許多存糧因爲存放太久而全部碳化。

而以上這些知識,有一部分是高中歷史的知識點,一部分是大學歷史還有經濟學的知識點,加上舅侄倆的社會經驗,天天耳濡目染什麼小崗村、南街村、華西村的事蹟,自然不會還要傻到再去走什麼彎路,所以事實上天鳳軍將要推行的均田制度,也就是包裝了均田制外皮的土地國有制+土地流轉承包。

前面說了,天鳳軍將要施行的均田制,目前的過度方案是以官府掌握的公田爲基礎,根據實際的情況規定普通農民實際持有的土地被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每戶兩丁,每丁可免稅四十畝的免稅田,另外一部分便是需要交租的公有田,在事實細則方面,天鳳軍規定免稅田必須拿來種主糧,這是硬性規定不能違背,違反的人就會被取消資格收回土地,而剩餘的土地着任由農民自己支配,愛種什麼就種什麼,不過官府會針對這部分土地的實際產出徵收租稅,原則上不超過總產出的三成,但如果官府有要求指定農作物,服從農戶將會得到減免。

此外,庸和調這兩項徭役經過舅侄倆仔細並且審慎的研究之後,決定還是不把它們取消,畢竟當初北魏建立這個制度,強調其中的“調”必須繳納絹、棉或者麻,也允許百姓以繳納絹麻來代替徭役,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爲了鼓勵種植桑麻。

所以,黃小剛大膽決定,將庸和調在名義上保留下來,但是私下裡偷換一下概念,結合“一條鞭法”將這部分的收入從原來的實物轉爲錢幣,並將之作爲村提留和鄉統籌來使用。

那麼,什麼是村提留和鄉統籌呢?

村提留和鄉統籌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前後施行的一套制度,是指是指鄉(鎮)或村合作經濟組織依法向所屬單位(包括鄉鎮、村辦企業、聯戶企業)和農戶收取的,用於本鄉(鎮)或村範圍內的維護或擴大再生產、興辦公益福利事業和日常管理開支費用以及鄉村兩級辦學(即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計劃生育、優撫、民兵訓練、修建鄉村道路等民辦公助事業的款項。

這個制度後來因爲稅制改革(將直接稅過度爲間接稅)而廢除,但思路拿來隋朝使用一下自然是十分先進的,畢竟要在隋朝直接上馬間接稅還顯然是太超前了,在沒有先進的現代工業基礎和健全的財務聯網體系之前,間接稅就是空中樓閣。

然後咱們回來繼續,除了前面說的針對已經持有隋朝發給公田的農民對應的一些政策之外,還將推行一套土地流轉承包制,允許農戶在耕作好個人免稅田的同時,承包更大面積的公田進行種植經營,農戶可以採用個人或集體的名義對土地承包進行競標,可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土地耕作政府指定的經濟作物,也可以用較高的價格拿下土地愛種啥就種啥。

此外,允許農戶將自己的承包地靈活流轉,這樣可以使得農地使用在可控範圍內更爲集約化。

以上,就是天鳳軍將要施行的均田制新政的大致內容,當然計劃是計劃,很多地方肯定要在實際運作的過程中進行調整,以便能真正適應這個時代的人。

那麼,說完了針對普通百姓農戶的均田制,對於擁有大量私人土地的地主們,舅侄倆又有什麼散手呢?

呵呵!本來上過大學的黃娜是堅持要搞“土改”的,看過不少穿越種田文的黃小剛卻認爲相當一部分隋朝地主還是屬於可以改造和挽救的羣體,並且在這個時代搞全面的土地國有化太過超前,在沒有政策過度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在陰溝裡翻船,所以還是要徐徐圖之。

第一百八三章 水軍第四百九九章 解決辦法第五百五二章 經典由頭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六百四二章 活學活用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關中第七百三八章 出路第九章 真尼瑪好第六百九五章 勳制第二百零一章 埋伏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五百八七章 世勣飛天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五百四五章 邀約觀禮第六百六五章 王子第一百五八章 待發第一百零五章 熟土第三百四一章 喜憂參半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六百二三章 危機四伏第六百八四章 窺竊第五百五六章 兩院內閣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二百八四章 旅順港第九十四章 誓約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五百二一章 軍中福利第七百十一章 軍改第六百零九章 糧信本位第三百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六六章 軍產第一百七八章 癢處第八十七章 冤家宜解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二百二七章 軍務第七十六章 妖術第三百零五章 推演第一百三七章 東華第四百四七章 一步到位第六十四章 掘洞爲牢第二百五八章 戰備第一百八九章 綢布第七百五六章 長孫第二百三六章 陽謀第二百八一章 圖讖第一百五五章 官威第三百八三章 整軍再戰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七百章 算賬第四百四三章 君主立憲第三十四章 真本事第六百十五章 箭定勝局第五百四八章 人外有人第六百二二章 十萬女軍第三十章 腳踏實地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六百八七章 訂單第二百三八章 陷阱第三百章 壓寨夫人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一百五九章 夢想第七百六九章 置裝第六百四二章 活學活用第二百九二章 高麗軍神第二百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四章 難民第三百二六章 巧舌如簧第六百二七章 輕裝上路第九十七章 事預則立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四百六九章 狼狽爲奸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七百二二章 提議第四百八八章 天賜良機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六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三六章 四面開花第三百零五章 推演第七百七三章 不拘第五百七三章 不似凡人第三百零八章 破陣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第一百零五章 熟土第七百十四章 虛委第五百三二章 船隊回航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二百零六章 激將第五百八九章 尚義任俠第三百九十章 鳴金收兵第一百九十章 房傘第三百三四章 乏善可陳第四百六七章 大相徑庭第三十八章 要搞事第七百零七章 改制
第一百八三章 水軍第四百九九章 解決辦法第五百五二章 經典由頭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六百四二章 活學活用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關中第七百三八章 出路第九章 真尼瑪好第六百九五章 勳制第二百零一章 埋伏第五百五十章 汝願助否第五百八七章 世勣飛天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五百四五章 邀約觀禮第六百六五章 王子第一百五八章 待發第一百零五章 熟土第三百四一章 喜憂參半第四百零三章 大義凜然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六百二三章 危機四伏第六百八四章 窺竊第五百五六章 兩院內閣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一百二二章 攀科技樹第二百八四章 旅順港第九十四章 誓約第二百九三章 基建之王第五百二一章 軍中福利第七百十一章 軍改第六百零九章 糧信本位第三百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一百六六章 軍產第一百七八章 癢處第八十七章 冤家宜解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二百二七章 軍務第七十六章 妖術第三百零五章 推演第一百三七章 東華第四百四七章 一步到位第六十四章 掘洞爲牢第二百五八章 戰備第一百八九章 綢布第七百五六章 長孫第二百三六章 陽謀第二百八一章 圖讖第一百五五章 官威第三百八三章 整軍再戰第七百六八章 大坑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七百章 算賬第四百四三章 君主立憲第三十四章 真本事第六百十五章 箭定勝局第五百四八章 人外有人第六百二二章 十萬女軍第三十章 腳踏實地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六百八七章 訂單第二百三八章 陷阱第三百章 壓寨夫人第三百三六章 土崩瓦解第四百四二章 三院一閣第一百五九章 夢想第七百六九章 置裝第六百四二章 活學活用第二百九二章 高麗軍神第二百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四章 難民第三百二六章 巧舌如簧第六百二七章 輕裝上路第九十七章 事預則立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四百六九章 狼狽爲奸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六百十三章 小肚雞腸第七百二二章 提議第四百八八章 天賜良機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六十二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三六章 四面開花第三百零五章 推演第七百七三章 不拘第五百七三章 不似凡人第三百零八章 破陣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第一百零五章 熟土第七百十四章 虛委第五百三二章 船隊回航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二百零六章 激將第五百八九章 尚義任俠第三百九十章 鳴金收兵第一百九十章 房傘第三百三四章 乏善可陳第四百六七章 大相徑庭第三十八章 要搞事第七百零七章 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