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有天,天有九重,地如雞子,混元一體……”
“有鐵鳥,飛於天;有鋼魚,潛於海,天工開物,是爲機關百術,人力到此,不遜神祇……”
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捧着本古書,趴在桌上翻讀着。
就在此時,屋內猛地亮堂起來,一個淡淡的光影,出現在他面前,不等他驚乍出聲,就合身一撲,疊加到他的位置。
一瞬間,神性力量涌入身軀,抹去了這個宿主的所有意識,然後自己的神性取而代之。
這就是奪舍。
皎潔的白光透出身軀,照亮屋內,顯出淡淡的滿月輪。
分離出的神性,可以看成另類的元神,攜帶有林正陽陽神本尊部分的力量與屬性,以及本身的意識。
化身之法,大多都是從此之中演化而來。
很快,林正陽接管了這個身軀,靜靜趴桌上,梳理着這個身份從出生至今的記憶。
··········
“此世之神,卻是由國家敕封而來,有嚴格的限制、規格,每個品級各有不同,稍有逾越,就是違制,輕則減封降等,重則廢除封號,打爲淫祀,禁絕信仰,如此不過百十年,再厲害的神祇也要低頭········廢立神靈,這等大權,都出自中央,是爲——國家神道!”
辛苦修行三千載,不如傳教一百年。
自家修行,是自力,不過是一人之力。
傳教受香火,是信仰,是他力,是外力,可以合千萬人之力。
兩相比較,外力當然來的快,而且多。
若是不加限制,放開了傳教,只需要信徒足夠多,短時間就會造就出一個信仰神。
“所以歷朝歷代,都牢牢把持住敕封之權,低品級的鄉野小神也是罷了,越是高品級的敕封,越是慎重,就是防止神道坐大,顛覆皇權……”
“渤海真君,已經是從二品的封號,位比國侯,再往上只有郡公、國公、郡王三等級別,無非是再在封號前面多加幾個字,本質上還是真君……至於道君,帝君還有元君封號,乃是人主,不是臣格,若是敕封這種層次的神靈,等於將國家分裂出去,神道權柄就此割裂,分出去容易,想再收回來……”
少年低下頭,冷笑了下。
“……那時就有許多阻礙了。”
“所以國家神道維持的秩序,就是多封小神,限制大神,誰想逾越,就是淫祀,打爲邪神,禁絕信仰,用時間慢慢遺忘這些神靈……神靈不死,只會沉眠,直到最後徹底被遺忘,那時朝廷再扶持新神取代,這就是大一統王朝對抗神靈的手段。”
神靈確實具備神力,也能人前顯聖,有種種神通,不可思議權柄,然而祂們的根基來源於信仰香火,唯有極少數久遠的古神對信仰依賴不大,別的,都很依賴於這些。
大楚王朝定鼎中原三百二十多年,風調雨順,到如今正式敕封的上三品神靈也唯有兩個而已。
一位新葉道君,乃是一方教主,數千年來一直受民間崇拜,據說曾於白鹿洞修行得道,化白虹飛昇而去,是傳說中的道門祖師。
歷代加封,到前朝時加爲道君,嚴格來說,大楚朝不過是沿襲舊制,予以承認,待遇一如既往,不算真正地敕封。
加封古神,因爲本身就有根基,所需消耗的國家神力不多。
然而提拔高品級的新神,尤其是沒有根基的,所需消耗全部由國家本身支出,就算大楚朝有五千萬人民,民心天意化爲天柱,國家氣數不可謂不興盛,也不可能支撐得起幾次這種消耗。
主世界宋朝時期,生造出一位執掌三界一切權柄的玉皇大帝君以及神霄府一應神靈,最後結果如何?
國運短時間內支出太多,後續難以彌補,就鎮壓不住各地亂子,最終運勢大衰,最終鬧出種種荒唐事情。
國家氣數,乃是人心依附、天意垂青、以及地理龍脈三者合運集結而成的大力,人主賴此總理陰陽,是大一統王朝皇權之基礎。
大凡一朝鼎立,尤其是大一統王朝,都有各自天柱,上連青天,下通黃泉,是爲天地人三運合力鑄就的統治象徵,有天柱在,即爲正統,即受天命,這也是權柄體現,因受天命,故能封神。
現世大一統王朝的人主,在位時,有此天命加身,便等於是神格僅次於天帝的現世之神,掌握陰陽兩界權柄。
人主能敕封神靈,也正是因爲這等權柄所在。
一旦氣數衰敗,撐不起天柱,無法溝通上天,就失了天意,同時也失了此位,再無權柄。
縱然氣數再旺,沒有天命,就不能真正敕封鬼神,這就是天命賦予的權柄。
因此,敕封之事,尤其是高位神靈,本就是對於國家氣數的一次極大消耗,不得濫封。
真正算起來,大楚一朝三百二十年,只敕封過一位渤海真君。
即使如此,也不是一步到位,先是授郡城隍,升遷州城隍,接着轉爲真人,加封十七次後,又立下功勞,擊退海外邪神,保育一方民衆,有司錄其功績,上得天聽,又恰逢皇后有孕,這才趕巧得以封真君……
前後歷時三百二十年,算得上與國同休。
“渤海真君,大楚朝開國太祖時從龍功臣之一,本是道將,修習道法,能知天文地理,辨禍福吉凶,占驗術數,兵法謀略無所不通……其實大多數人云亦云罷了!”
“此身正是渤海陳氏,渤海真君嫡系血脈,祖上早有傳承記載過真正的渤海真君此人生前事蹟。”
“生前根本雖說是謀士,但卻沒有道法,只是民間傳說代代神話罷了。”
“渤海真君,本名陳真,雲煙閣策士,從龍功臣,年二十有二,兵法謀略無一不精,卒於大楚元年,因公而死,死而有敕,初封爲四子郡城隍,卓有神異,歷經十三代,楚帝加封爲渤海真君……渤海陳氏,一門雙侯!”
這裡能看出來,陳真能被歷代楚帝加封,其實少不了渤海陳氏的功績……
不獨有祖先蔭庇後人,也有後人光宗耀祖之說,正因爲渤海陳氏越發興盛強大,三百年代代相承,屢立大功,這纔有先祖榮封真君之事。
渤海陳氏,一門雙侯,實在是榮耀之極!
陳宏,正是渤海侯如今的世子,可謂是地位尊貴,正經的王孫公子一流人物。
“果然是公候世家,不枉我找了許久,終於找着了這麼一個好身份。”
不管在哪個世界,要謀劃什麼,身份地位高的總是更加容易些。
畢竟資源本身都是掌握在統治階級手中。
更有許多隱秘,都是底層階級難以獲得的。
除非逼不得已,誰願意從底層一路打拼上來?
林正陽撫掌笑着,順手撤回了原力屏障。
祂孤身降臨,力量很難補充,能省一點是一點。
正要繼續翻閱陳宏此人的記憶細節,熟悉他的性情習慣,以免未來身份敗露,就聽見外面傳來開門聲。
緊接着,就是一個清亮帶着顫聲的女音:
“世子·······該喝藥了。”
隨後,一個紅衣女子,梳着髮髻,步履搖晃,捧着一海碗黑漆漆的藥湯,端了過來。
這女子眼神百般複雜,卻又透着一絲瘋狂,只見她幾步上前,把海灣端來,就要給他灌下·······
林正陽頓時汗毛豎起,渾身一個機靈,緊接着快速瀏覽很多記憶畫面,最後化爲一個念頭:
“········這女人跟水滸傳裡頭給武大灌毒藥的潘金蓮怎麼那麼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