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耍流氓

攝政王府邸,多爾滾負手而立,神情十分凝重。

一名正白旗的牛錄,正向他陳述宗人府發生的事情。

當他聽說了巴布泰的話語後,多爾滾不禁面沉如水,知道自己是徹底被人算計了。

這令多爾滾極爲憤怒,他隱約間,大概已經猜到了是哪一方勢力,操縱了此事。

這不禁讓多爾滾感到一陣心寒和傷心。

豪格不過是手下敗將,多爾袞有把握能夠治他,並不需要用暗殺這種手段,而且作爲大清最睿智的親王,即便要做也不會做得這麼明顯,弄得沸沸揚揚。

濟爾哈朗等人,前一天還在謀劃撈豪格出獄,而且他們一直都支持豪格,豪格做爲皇太極長子,是他們這一派存在的基礎,他們更沒有動手的理由。

濟爾哈朗這一派,是不可能殺掉豪格,這個精神上的領袖。

他們只有藉着豪格的名分,以讓皇太極的長子掌權爲政治主張,纔好和他鬥。

現在豪格死了,濟爾哈朗這一派,便遭受了沉重的打擊,所以不可能是濟爾哈朗動的手。

這樣一來,是誰殺的豪格,誰在此事件中受益最大,又是誰指示巴布泰陷害他,便呼之欲出了。

巴布泰乃是皇族,大清太祖第九子,他的老哥,能夠收買他的人,少之又少,不是他,也不是濟爾哈朗,那就只有一個人了。

多爾滾有些失望的坐回椅子上,呢喃道:“皇帝已經長大,有些迫不及待了!”

豪格作爲皇太極長子,對於福臨和布木布泰來說,始終是個威脅。

除掉豪格,不僅可以使得皇位再無威脅,還能激化濟爾哈朗與多爾袞的矛盾,使得濟爾哈朗等人失去效忠的對象之後,轉而支持同位皇太極之子的福臨。

以前,福臨太小,兩黃旗的大臣要對抗多爾袞,只能聚集在豪格周圍。

現在福臨已經長大,而且是滿清皇帝,皇太極的舊臣,豪格一死,那些大臣必然會選擇支持福臨。

有了這些大臣,再加上一些中間派,以及忠心於滿清朝廷的人,福臨的勢力,便會逐漸強大。

整個事件之中,多爾袞看似除掉豪格,解決了政治上的對手,獲利最大,實際上,卻使得衆多八旗王公對多爾袞不滿,威望大損,根本是得不償失,損失最大。

濟爾哈朗一派,支持豪格近十年,豪格枉死獄中,等於這些年的堅持和付出,全部付之東流,同樣損失巨大。

這麼看下來,便只有福臨獲利了。

想明白這一點,多爾滾整個人一下蒼老了許多,心中甚爲淒厲,心寒無比。

福臨是他扶上大位,而他又沒有子嗣,所以多爾袞並沒想過要廢掉福臨,而是想打下一個江山,交給福臨。

如果多爾袞想要篡位,他早就能夠篡了,他沒想到,自己這些年來兢兢業業做事,一心爲了大清國能夠千秋萬代,卻換來了福臨和布木布泰背後一刀。

多爾袞主持滿清朝政,頂着巨大的壓力,推行剃髮易服,進行統一戰爭,除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同時也是爲大清的江山穩固,爲了福臨和布木布泰以後能夠坐穩江山。

現在多爾袞卻被他們捅了一刀,多爾袞真是心寒無比。

這些人鼠目寸光,怎麼就不理解他的作爲呢?

大清要統治中國,就必須吸取歷代以來的教訓,徹底消滅漢人的抵抗勢力,使得中國從滿清,而非滿清從中國。

否則,用不了多少年,滿人就會消失,政權就會被漢人取代。

“叔王,現在怎麼辦?”多尼陰沉着臉道。

多爾袞聞語擡頭看了多尼一眼,沉默半響,忽然站起身來,他目光炯炯,整個人散發出一陣昂揚的鬥志。

既然你們不理解本王的苦心,不體會本王的好意,那就休要怪本王無情了。

自從入關之後,多爾袞對於內部的競爭對手,從來都是不屑一顧,不過此時,卻激發了他的憤怒和戰意。

多爾袞掃視一眼衆人,陰鷙道:“多尼,你立刻將鑲白旗調入城中,封鎖各門。”

這時忽然有人闖進來道:“攝政王,大事不妙,莊王他們召集各旗王公,正欲前往皇宮,彈劾攝政王!”

多爾滾怒火沖天而起,殺意在眉宇間運量,冷聲道:“這些逆賊,好大的膽子,不過他們還是太過天真了!”

房間內,衆人一陣慌亂,多爾滾卻並不慌張,臉上反而露出輕蔑的冷笑。

濟爾哈朗想要趕他下臺,除非他身首異處,否則想也不要想。

黨附於多爾袞的巴哈納立時道:“攝政王!萬不可讓一干逆賊得逞!奴才請攝政王降旨,即刻拿辦濟爾哈朗等人!”

多爾滾既然調兵入城,顯然就是做了最後用武力解決的主意。

濟爾哈朗等人想要用羣起彈劾這種正常的鬥爭手段,但是多爾滾卻是個無賴。

他一向都是講規矩講得贏,就和你講規矩,用大清朝的律令來整治你,要是講不贏,那也沒關係,他會耍流氓,用拳頭說服你。

這就像多爾袞推出剃髮令,入關之初,在北京推行,遭受激烈的反對,多爾袞立時便說,不用剃頭,以後遵從民意,可等李自成、弘光朝先後覆滅後,他覺得大局已定,便立時反悔,強行推出剃髮令,使得天下血流成河。

多爾袞以狡詐著稱,素無信義,也不會真的遵守什麼規矩和承諾,爲了取勝,他敢破壞任何規矩。

“本王問你,想要彈劾本王的人,都去了嗎?”多爾袞沉聲問道。

來報信的林剛,沉聲回答道:“濟爾哈朗還在召集,不過已經到了不少人。”

多爾袞冷聲道:“既然如此,那就在等等,讓他們人到齊後,本王再一網打盡!”

衆人聞語心頭一驚,多爾袞卻繼續吩咐道:“林剛,你去把守宮門,將濟爾哈朗等人攔在宮外,本王要看他們能聚集多少人。巴哈納,你率領護軍,隨着本王進攻!”

多爾袞陰沉着臉,神情兇惡道:“本王要去拜見皇上和皇太后,請旨處罰逆賊!”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求書單推廣。)

第135章兵臨金陵第705章兼併朝鮮第140章動靜弄大第548章張煌言諫言第767章討餉第829章國有企業第727章整兵備戰第1048章鳥羽合戰下第724章殿下仁義第229章孤軍深入第329章荊州戰役第368章清軍撤軍第275章軍火生意第839章收復河套第993章威服羣胡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879章攻城作業第331章軍火生意第737章鄱陽湖事件第909章展示實力第440章助餉斂財第836章官紳勾結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360章擊敗清軍第1064章被拒絕了第863章討建奴復神京檄第234章多鐸撤軍第735章提前佈局第577章收割肥羊第485章上屋抽梯第803章鐵棒包圍網第595章緊急回援第367章秦王風波第113章誣陷第835章江淮綿業第808章換個皇帝第345章你背叛大清第434章內憂外患第1007章緊急馳援第536章進攻兇猛第747章桂王朱由榔第915章攘外安內?第399章各自心思第254章存在差距第719章搬空通州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587章決議出兵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469章空間換時間第319章趙銘大婚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392章大員密探第222章趙鐵棒師入淮江第579章爪哇事變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233章擊敗滿達海第266章意見分歧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1038章泛亞主義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530章籌劃伐周第739章漢王震怒第279章進退兩難第488章兵力旅順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113章誣陷第456章再次北上第143章人心思漢第七十八章殲滅清軍小隊第851章煤業上馬第839章收復河套第994章兵臨海蘭泡第722章倉惶離京第138章隆武帝的懇求第668章擇主而事第959章大幹一場第五十五章激怒孔有德第530章齊聚杭州第457章海峽遭遇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169章暗度陳倉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596章難以攻克第950章送走朱由榔第953章登陸海灣第671章禍水東引第408章諸將不滿第685章大敗清軍第687章嶽樂背鍋第393章傅上瑞督師南直第884章朱由榔的痛苦生活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665章隱瞞不報第366章驚聞噩耗第453章組建幕府第805章訛詐失敗第340章兵臨寧波第657章舊江口撤退第872章席捲山東
第135章兵臨金陵第705章兼併朝鮮第140章動靜弄大第548章張煌言諫言第767章討餉第829章國有企業第727章整兵備戰第1048章鳥羽合戰下第724章殿下仁義第229章孤軍深入第329章荊州戰役第368章清軍撤軍第275章軍火生意第839章收復河套第993章威服羣胡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879章攻城作業第331章軍火生意第737章鄱陽湖事件第909章展示實力第440章助餉斂財第836章官紳勾結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360章擊敗清軍第1064章被拒絕了第863章討建奴復神京檄第234章多鐸撤軍第735章提前佈局第577章收割肥羊第485章上屋抽梯第803章鐵棒包圍網第595章緊急回援第367章秦王風波第113章誣陷第835章江淮綿業第808章換個皇帝第345章你背叛大清第434章內憂外患第1007章緊急馳援第536章進攻兇猛第747章桂王朱由榔第915章攘外安內?第399章各自心思第254章存在差距第719章搬空通州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587章決議出兵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469章空間換時間第319章趙銘大婚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392章大員密探第222章趙鐵棒師入淮江第579章爪哇事變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233章擊敗滿達海第266章意見分歧第316章雞籠明西條約第1038章泛亞主義第二十六章劉良佐的寶馬第530章籌劃伐周第739章漢王震怒第279章進退兩難第488章兵力旅順第286章閩江口大海戰上第113章誣陷第456章再次北上第143章人心思漢第七十八章殲滅清軍小隊第851章煤業上馬第839章收復河套第994章兵臨海蘭泡第722章倉惶離京第138章隆武帝的懇求第668章擇主而事第959章大幹一場第五十五章激怒孔有德第530章齊聚杭州第457章海峽遭遇第1031章牆式衝鋒第158章小趙這個人還是不錯的第169章暗度陳倉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596章難以攻克第950章送走朱由榔第953章登陸海灣第671章禍水東引第408章諸將不滿第685章大敗清軍第687章嶽樂背鍋第393章傅上瑞督師南直第884章朱由榔的痛苦生活第814章靈谷寺之變第665章隱瞞不報第366章驚聞噩耗第453章組建幕府第805章訛詐失敗第340章兵臨寧波第657章舊江口撤退第872章席捲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