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潑婦上門

皇長孫陳祚今年十三歲,小少年形容頗似聖人,小小年紀便身量頎長,雖不及聖人魁偉健碩,可也是個健康的孩子。五官端正、面容清秀,一張陳家人特有的容長臉,濃黑眉毛,眼睛不算太大,卻也炯炯有神。

九月十五日天還沒亮,陳祚便去給太子和太子妃請安,然後回稟了今日要去九華書院讀書的事兒。

太子對長子非常重視,他膝下有三子二女,除了長女,其它皆是庶出。陳祚出生那年,還是燕王的聖人恰好的北邊跟韃靼打仗,接到喜訊時,燕王剛剛打了一場打勝仗,雙喜臨門,互爲吉兆,燕王很是開心,班師回朝後,回稟當時還健在的先帝。先帝看在聖人打了勝仗的份兒上,親自給陳祚取了名字。

當時先帝也不知道在想什麼,腦子一熱,竟然圈了一個‘祚’字,待事後反應過來,陳祚的名字已經上了玉牒,不好再更改。

先帝也沒多想,不就是個名字嘛,難道燕王的孫子叫‘祚’,他就真的能執掌天下?若是如此,天底下那些叫什麼龍、鳳的,豈不都飛到天上去了?

先帝沒多想,燕王卻動了心思:父皇給他的孫子取名叫做‘祚’,這是不是有什麼寓意?難道——

後來燕王靖難成功,回想當年之事,愈發覺得陳祚有福氣、有來歷,再加上這個孫子長得最像他,聖人對陳祚也就愈發寵愛、看重,雖然沒有明旨冊封他爲‘皇太孫’,但實際上陳祚卻享受着皇太孫的種種優待。

這次讓陳祚拜陸離爲師,也是聖人看重他的一個表現。

旁人不瞭解陸離,聖人和太子卻非常瞭解。

太子聽了陳祚的話,沉吟片刻,認真的吩咐:“陸原上年紀雖輕。學識卻極好,且心思敏捷、見聞廣博,你能跟着他學習也是個極好的機會。再者,九華書院裡多是一些尋常人家的子弟,你生於皇家、長於宮廷,所聽所見的也皆是富貴錦繡,出去跟那些普通百姓接觸一下,對你也是有好處的……”

陳祚肅手而立。太子說一句。他應一聲,態度很是恭敬。心裡卻有些不以爲然。對於陸離,他早聞其大名。卻還沒有到崇敬的地步。他陳祚是什麼人啊,堂堂東宮的長子,當年皇祖父還不是皇帝的時候,給陳祚啓蒙的便是名師大儒。

如今皇爺爺坐穩了江山,陳祚四周圍繞的更是一等一的博學之人。

反觀陸離,今年才二十來歲,只比自己大幾歲。雖少有才名,卻總歸不如那些當世大儒學識淵博。

可偏偏皇爺爺和父親對陸離甚是看重,如今更是下了旨意命他去九華書院讀書,唉,陳祚臉上不顯,心裡卻好大不樂意。

領了父親的訓誡。陳祚出了東宮。臉上的謙恭神情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則是皇長孫的傲氣與銳氣。只見他一擺手,“走吧,去九華書院!”他倒要看看,陸離這位江南名士會有怎樣驚豔的表現。

一行人到了九華書院,日頭已經老高,陳祚從馬車裡下來,便看到了立在書院門前的陸離。

不管陳祚心裡如何看待陸離,但面兒上卻絲毫不顯,他快走兩步,行至近前,恭敬的行了一禮,“學生陳祚,拜見先生!”

陸離噙着淡淡的微笑,長身而立,面對陳祚的行禮,他沒有像其他先生那般避讓、或是慌忙攙扶,而是淡然的接受了。

待陳祚行完了禮,他才欠身還了一禮,“大郎安好。”

陳祚一怔,陸離受了了他的全禮,已經夠讓他吃驚了,更讓他想不到的是,陸離竟這般‘放誕’,不尊稱一句‘殿下’也就罷了,居然還用這種師長的口吻喚他‘大郎’。

陳祚到底年紀小,雖懂得掩藏心事,但還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至少陸離便瞧出了他的不快。

微微一笑,陸離看了看左右,見隨行的護衛、內侍都恭敬的立在十幾步之外,這個距離,悄聲言語幾句,那些人還是聽不到的。

他壓低了聲音,緩緩說道:“大郎,這是爲師給你上的第一堂課,你且仔細揣摩下。”

說罷,陸離不再看陳祚的表情,恢復正常的音量,笑道:“時辰不早了,咱們進去上課吧。今個兒是大郎第一次來書院,爲師便親自領着你四處轉轉,順便也認認路,下次,大郎便能自己尋到地方了。”

換句話說,今天陸離會親自相迎,是看在陳祚初來乍到的份兒上,以後,陸離就不會親迎,而是需要陳祚自己進門、找教室了。

陳祚心裡又是咯噔一下,這個陸離,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他是真不懂規矩?還是特立獨行?還是想以此證明什麼?

難道他不知道自己是皇長孫,是大周帝國未來的繼承人?

……這陸離,未免也太託大了吧?要知道不管是國子監祭酒,還是翰林院、文淵閣等處的大學士們見了他,也多是客氣有加,就是給他上課的那幾位大儒,在他這個皇長孫面前,也不敢擺先生的譜兒,怎麼放到陸離這兒,就、就,等等~~

陳祚腦中靈光一閃,他似是明白了什麼。一雙黑亮的眼睛對上陸離的雙眸,四隻眼睛隔空對視良久,陳祚終於想通了陸離這番言行的意思——親,你只是皇長孫,卻不是皇太孫。

這兩個詞兒只有一字之差,然而代表的意義卻是天差地別。皇長孫只是證明他的出身,而不是他的地位、身份,而只有成爲‘皇太孫’,他纔是真正的皇位第二繼承人。

皇長孫是一個排行,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至少不會像皇太孫那般,有正式的品階、有正規的禮儀待遇。

陳祚是皇長孫,沒有品階,沒有王位,他只是東宮的大郎,並不是真正的‘殿下’。

說句不好聽的。陳祚就是個出身皇室的平頭百姓,旁人對他禮讓,並不是因着他本人。而是因着他身後的東宮和太子殿下。

所以,陸離可以坦然的受他的全禮,可以淡定的喚他一聲‘大郎’,這些看似僭越,實則是守禮的表現。

反觀陳祚,他不過是東宮的大郎。無官職、無王爵。之前卻‘心安理得’的生受那些一品大員、當世大儒的禮,別人喚他‘殿下’,他也坦然受之。這、這……陳祚不想還好,這一想,後脊背猛然冒出一層冷汗。

他的那些言行,若是花好月圓時自然無事,可一旦有個什麼風吹草動,隨便哪一項拿出來都是現成的把柄啊!

陳祚此時心中再也沒了小覷陸離的想法,他吞了吞口水。然後整了整衣袖,重新行禮,“學生多謝先生提點!”嗚嗚,能夠設身處地的爲你着想、不怕得罪你的提點你,這才真是真心對你好的老師啊!

與方纔的客套相比,陳祚這一次行禮絕對是發自內心的恭敬與感謝。

陸離仍舊淡然接受。待陳祚行完禮。他才笑着說道:“你我師生一場,我自是要悉心教導你。走吧。咱們先去學堂轉轉,然後上課!”

“是,先生!”陳祚點頭稱是,跟在陸離身後半步遠的地方,恭恭敬敬的進了書院的大門。

“嘖,咱們二爺就是厲害啊!”書院門房的管事李大郎敬畏的望着陸離一行人的背影,悄悄抹了把汗,喃喃說道。

“可不是,那可是皇長孫啊,真正的龍子龍孫,咱們二爺卻還能淡定從容,真真好定力、好膽識啊。”一旁的小廝一邊關門,一邊敬佩的說道。

“是啊,二爺最厲害的是,明明這般僭越,卻還能得到皇長孫的真心敬愛,嘖嘖,二爺果然是天生做山長的材料呢。”另一個小廝忙附和的說着。

“對呀對呀,我聽說……”

幾個小廝嘰嘰咕咕的說着,李大郎聽了一會兒,覺得他們越說越不像話,趕忙制止,“行了行了,咱們還是少說些閒話吧。今兒個有貴客,門口須得看好了,若是出了什麼紕漏,二爺怪罪下來,咱們統統都要挨罰。”

“是!”

幾個小廝趕忙應聲,關上大門,然後又派出四個人在外頭巡視。其實他們暗地裡都在埋怨李大郎小題大做,書院建在山上,四處皆是連綿的山脈,偏僻得緊,除了他們書院的人,外頭根本就沒有半個人影,又豈會有人前來鬧事?

然而事實證明,李大郎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就在皇長孫下了馬車,跟着陸離進了書院後,書院斜對面的林木間便有人影攢動。

……

“先生,這、這是稼圃?”陳祚跟着陸離在書院裡轉了一圈,將書院的幾處重要的地方都瀏覽了個遍,最後陸離將他引導一處單獨的院落,院落門楣上掛着兩個字‘稼圃’。

陳祚明白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也聽聞九華書院裡有單獨的地方用以種植糧食作物。可、可問題是,他們接下來不是要去學堂上課嗎?

怎麼跑到這個地方來了?

莫不是先生要讓他在莊稼地裡上課?

陸離笑了笑,道:“沒錯,這裡便是咱們書院的稼圃。大郎,你來的正是時候,咱們書院種的麥子收割完畢,現在正在補種大豆。大豆可是好東西啊,能榨油,能研磨豆漿,還能做成豆腐,是咱們書院膳堂必不可少的糧食作物……”

陸離一邊說着,一邊領着陳祚進了稼圃。

進了門,迎面出現的便是一片土地,足足有兩畝大小,如今地裡已經收割完畢,又重新深耕了一番,顯得有些空曠。

陳祚猜到了陸離領他來的目的,不過他還是不相信的確認了一番,“先生,您、您是想讓我和學生們一起種、種大豆?”

陸離笑道:“農乃天下之本,不管是尋常百姓,還是位居高位之人,都應該懂得農耕之道。我九華書院的校規中便有一條,每個月書院的學生們都要參加集體勞動,其中耕種便是最要緊的一項活動。大郎既入了書院,便是書院的學生,理當遵循書院的規定。”

說着,陸離掃了陳祚一眼。又道:“且唯有知道稼穡之艱辛,才能體會黎民之不易,唯有切實立足土地。才能根基深厚,大郎,這是爲師給你上的第二堂課,希望你能用心體會。”

陳祚站在田埂邊,默默的思索着。沒錯,農耕確實是天下的根本。每年皇祖父和皇祖母都要親事耕桑。可、可那兩位也只是做個樣子啊,並不是真的挽着袖子下地幹粗活。

陳祚下意識的想拒絕,可對上陸離清亮的雙眸時。他又忍住了。陸離門外的那番言行,讓陳祚很是感激,也明白陸先生是真心爲他好。

身處皇宮,陳祚見慣了爾虞我詐,除了至親至愛之人,很少有人會冒着得罪他的危險提點他。單衝這一點,陳祚就敢確信陸離是個真君子、好先生。

可、可種地……陳祚默默伸出一雙白皙柔嫩的手。除了右手食指、中指因握筆而略有薄繭外,其它手指都白嫩的如同水豆腐。這樣一雙富貴手,如今卻要下地做粗活?!

就在陳祚左右爲難之際,外頭傳來一陣細微的腳步聲。

不多會兒,三十來個少年穿着統一的服侍走了進來,領頭的是兩個身着襴衫的夫子。

兩個夫子見了陸離。趕忙拱手行禮。“見過山長。”

身後的三十多個學生也齊齊躬身行禮,“見過山長!”

陸離頷首回禮。眼瞧他們拿眼睛瞥陳祚,便笑着介紹道:“這是我的學生,陳家大郎,你們喚他大郎便是。”

兩個夫子面面相覷,他們是讀書人,可也不是死讀書的呆子。頭前兒就聽到瘋傳,說是聖人命皇長孫拜師陸山長。皇長孫姓陳諱名祚,在東宮的皇孫中排行老大,可不就是‘陳家大郎’嗎。

莫非這位少年便是皇長孫?

兩個夫子哆嗦着嘴脣,擠出一抹緊張的笑容,“大、大郎安好!”

陸離給陳祚介紹道:“這兩位是書院的夫子,這是許夫子,這是樑夫子。”

陳祚溫文有禮的抱拳行禮,“許夫子好,樑夫子好!”

兩個夫子慌得趕忙避開,連連擺手,“大郎折煞老夫了,無須多禮,無須多禮!”

陸離見他們已經慌得不知道手腳往哪裡放,便道:“許夫子,樑夫子,你們上課吧,不必管我們。”

兩個夫子如蒙大赦,匆匆抱拳應了一聲,然後轉身面對學生,分派任務。

陸離則領着陳祚來到田邊的青石臺階上,靜靜的看着一羣學生們被分作十來個小組,三人一組,每個小組取了豆苗,領了鋤頭等農具,然後往各自分管的責任田走去。

“這些苗兒都是提前培育好的,現在學生要做的就是將苗兒種到地裡。”陸離輕聲講解着。

陳祚恍然,原來種大豆不是直接把豆子撒進土裡,而是要先育苗啊。

“栽種豆苗的時候也要注意株距,不能種得太密,也不能太稀,”陸離緩緩說着。

陳祚一邊聽一邊默默的記下,待陸離說得告一段落時,他不由得嘆了一句:“先生,您知道得真多。”

陸離笑了笑,完了挽袖子,道:“只要親身去做過了,也就知道了。行,你且再看一會兒,我也下去試一試。”

說罷,直接將陳祚留在一邊,陸離朝分派豆苗的許夫子走去,領了苗和農具,選了個空地,竟真的做了起來。

還別說,陸離的動作還挺標準,如果拋開他俊秀不凡的外表和一身貴而不顯的衣衫,他還真有幾分農夫的架勢。

陳祚瞧了一會兒,心中有了決斷,也挽起了袖子,學着陸離的模樣,去領了豆苗,然後來到陸離旁邊的空地上,悶頭栽種起來。

跟隨陳祚的內侍和護衛們則目瞪口呆的站在田邊,傻傻的看着他們高貴的皇長孫下地幹粗活。

……

“陸離,陸小二,你給我出來!”

九華書院的大門外,站在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婦人,她身着淺藍色的衣衫,頭上梳着婦人的髮髻,鬢邊簪着赤金首飾,耳朵上掛着紅寶石的墜子,雪白腕子上帶着一支赤金掐絲龍鳳鐲。雙手疊放在身前,靜靜的看着前方几步遠處、正賣力捶門的壯碩婆子。

而在她身側還跟着個三十來歲的婦人,那婦人模樣尋常。人很白淨,身上收拾得利利索索,懷裡抱着個一歲左右的男孩兒。

“許媽媽,繼續喊,大聲點兒!”平常吵架罵人的時候嗓子倒大,這會子有正事兒了。卻跟個貓兒似的。年輕婦人拿帕子按了按鼻子上的汗珠兒。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是,小姐!”敲門的婆子嚥了咽吐沫,有些不情願的應了一聲。心說話:你說的輕巧,還大點兒聲,再大聲老孃的嗓子都要扯破了。

不過,對方是她的主子,主子有令,即便那命令不怎麼合理,她也要嚴格執行。

只是她都敲了好半晌的門了。裡面的人竟似死了一般,連個迴音都沒有,她的手敲得都疼了。

婆子一邊嘀咕,一邊四處踅摸,忽然看到不遠處的牆根散落着一些石塊,她心念一閃。有了主意。三兩步跑到近前,撿起兩塊拳頭大小的石塊。又走了回來。

年輕婦人原本還想訓斥婆子幾句,但見她拿起石塊來敲門,動靜比用手拍的大多了,心下滿意,也就沒有再說什麼,只靜靜的等着。

“開門啊,陸離,開門,我們大小姐找你來算賬了,你龜縮在裡面算個什麼樣子!”

“陸原上,陸探花,你給我開門啊!”

“咚、咚、咚!”

石塊重重的砸在門板上,發出刺耳的聲響,其中又夾雜着婆子聲嘶力竭的叫罵聲,一向安靜的九華書院大門邊,此時喧鬧得不成樣子。

而原本在門後看守的幾個小廝,如今卻沒了蹤影,只剩下一張長條桌子和上面擺着的幾本厚厚冊子。

“二奶奶,二奶奶,門房李管事求見。”暖羅快步走進書房,低聲回稟道。

謝向晚還在默寫腦中的典籍,聽到這話,不禁放下筆,“李管事?可是外頭有什麼事?”

暖羅臉色有些不太好,壓低了聲音說道:“李管事說書院門外來了三個婦人,她們在門口大喊大叫,直說讓二爺出去。”

三個婦人?

謝向晚蹙了蹙眉頭,問道:“什麼婦人?她們尋二爺有什麼事?”

暖羅吞了吞口水,“李管事說、說,其中一個是、是——”

謝向晚有些不耐煩了,“是誰!”

暖羅見狀,趕忙道:“李管事說他瞧着其中一個有些像二爺前頭的那位奶奶。”

“許氏?”謝向晚訝然,話說這位姑奶奶不是被許家人嫁到西北去了嘛,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暖羅點點頭,臉上帶着幾分猶豫。

謝向晚見了,嘆了口氣,道:“還有什麼,一併都說了吧。”

暖羅咬了咬牙,道:“李管事還說,許氏不是一個人來的,除了兩個婆子,還、還帶着一個男童。”

暖羅覷着謝向晚的臉色,小心翼翼的說:“看模樣,那男童約莫一歲多點兒的樣子。”而許氏跟陸離和離不足兩年,如果許氏是那時懷有的孩子,除去懷胎十個月,那孩子如今正好一歲!

謝向晚神色微變,低聲道:“一歲大的男童?!”

暖羅用力點頭,“沒錯,而且許氏還命叫門的婆子喊什麼‘出來算賬’等語。”

頓了頓,暖羅擔心的說:“小姐,那孩子不會真是二爺的吧?奴婢瞧李管事的臉都嚇白了。”

謝向晚坐在椅子上,雙手搭在扶手上,手指無意識的敲着扶手,良久,才緩緩說道:“去,把紅隼叫來,順便命人去稼圃看好門戶,二爺正帶着皇長孫在裡面上課,切莫讓人進去打擾了他們!”

暖羅一怔,心說,小姐不是應該先把李管事叫進來問個仔細,然後出去找許氏對質嗎?再不濟,這事兒也要尋二爺問個清楚,怎麼反而去尋什麼紅隼?要知道,紅隼可是二爺的人啊,小姐找她,紅隼定會幫着二爺說話!

謝向晚掃了她一眼,“還不快去?!”

暖羅不敢耽擱,趕忙答應一聲退了出去。

謝向晚繼續坐着,表情晦暗不明……

ps:謝謝aquazl親的評價票,謝謝依依selina親的小粉紅,謝謝丁香貓親的打賞,謝謝親們的訂閱和支持,謝謝哈!()

第44章 親戚來了第112章 萬壽節禮第40章 小小富婆第46章 提前應對第130章 士別三日第19章 辦個學校第31章 人不要臉第82章 提前佈局第27章 惡客到一第35章 洪袁結盟第90章 陸家舊事第201章 幾近瘋狂第86章 合作愉快第20章 準備遠行第1章 狗血橋段第77章 漲見識了第45章 原來如此第52章 新的生意第27章 惡客到一第77章 漲見識了第34章 美名再揚第195章 夫妻夜話第88章 齊氏相求第11章 惡鬼上身第101章 不按常理第69章 我要休妻第9章 重提舊事第52章 新的生意第53章 忍無可忍第159章 麻煩上門第61章 向安出事第168章 書院招生第90章 禮尚往來第90章 陸家舊事第46章 及笄禮二第95章 賞菊宴四第176章 釜底抽薪第82章 小小反擊第91章 天雷陣陣第46章 提前應對第73章 竟是表親第142章 各有算計第175章 人以羣分第6章 是福是禍第121章 沒有想到第159章 麻煩上門第47章 安歌示警第59章 反擊鳥三第28章 惡客到二第28章 惡客到二第181章 抽死丫的第156章 反常即妖第43章 回鄉守孝第153章 又要作妖第61章 勃然大怒第86章 合作愉快第77章 花燭夜二第16章 尋根溯源第43章 竹林名士第27章 如鬼老婦第60章 爹的手段第25章 兄妹合作第50章 有人下毒第46章 提前應對第17章 如夢似幻第96章 似是故人第140章 遍體生寒第57章 反擊鳥一第51章 我爲你好第7章 周家人三第14章 大唐貴女第208章 繼續作死第103章 願者上鉤第77章 漲見識了第14章 周家服軟第53章 挖個小坑第83章 凌厲手段第61章 向安出事第29章 邪魔歪道第62章 拷問刁奴第135章 不作不死第73章 好事多磨第25章 人才難得第178章 進門刷卡第18章 惡念再生第46章 果是一家第61章 勃然大怒第76章 花燭夜一第135章 不作不死第119章 糖衣炮彈第102章 拋下魚餌第15章 喜事近一第2章 長大了二第36章 水晶吊墜第103章 願者上鉤第145章 新的開始第3章 長大了三第93章 袁氏復出第150章 命中註定
第44章 親戚來了第112章 萬壽節禮第40章 小小富婆第46章 提前應對第130章 士別三日第19章 辦個學校第31章 人不要臉第82章 提前佈局第27章 惡客到一第35章 洪袁結盟第90章 陸家舊事第201章 幾近瘋狂第86章 合作愉快第20章 準備遠行第1章 狗血橋段第77章 漲見識了第45章 原來如此第52章 新的生意第27章 惡客到一第77章 漲見識了第34章 美名再揚第195章 夫妻夜話第88章 齊氏相求第11章 惡鬼上身第101章 不按常理第69章 我要休妻第9章 重提舊事第52章 新的生意第53章 忍無可忍第159章 麻煩上門第61章 向安出事第168章 書院招生第90章 禮尚往來第90章 陸家舊事第46章 及笄禮二第95章 賞菊宴四第176章 釜底抽薪第82章 小小反擊第91章 天雷陣陣第46章 提前應對第73章 竟是表親第142章 各有算計第175章 人以羣分第6章 是福是禍第121章 沒有想到第159章 麻煩上門第47章 安歌示警第59章 反擊鳥三第28章 惡客到二第28章 惡客到二第181章 抽死丫的第156章 反常即妖第43章 回鄉守孝第153章 又要作妖第61章 勃然大怒第86章 合作愉快第77章 花燭夜二第16章 尋根溯源第43章 竹林名士第27章 如鬼老婦第60章 爹的手段第25章 兄妹合作第50章 有人下毒第46章 提前應對第17章 如夢似幻第96章 似是故人第140章 遍體生寒第57章 反擊鳥一第51章 我爲你好第7章 周家人三第14章 大唐貴女第208章 繼續作死第103章 願者上鉤第77章 漲見識了第14章 周家服軟第53章 挖個小坑第83章 凌厲手段第61章 向安出事第29章 邪魔歪道第62章 拷問刁奴第135章 不作不死第73章 好事多磨第25章 人才難得第178章 進門刷卡第18章 惡念再生第46章 果是一家第61章 勃然大怒第76章 花燭夜一第135章 不作不死第119章 糖衣炮彈第102章 拋下魚餌第15章 喜事近一第2章 長大了二第36章 水晶吊墜第103章 願者上鉤第145章 新的開始第3章 長大了三第93章 袁氏復出第150章 命中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