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探秘佩內明德

向希特勒要到了最高授權後,維勒安就把多恩伯格上校和阿爾貝特。施佩爾推薦給了希特勒,希特勒分別任命他們爲帝國技術情報局研發管理總監和工程管理總監。這兩個任命也算是好鋼用在刀刃上的典範了。

佩內明德基地位於烏瑟多姆島上,是德國最早的火箭研發基地。烏瑟多姆島面積445平方公里,地處波羅的海奧德河河口,南面隔海相望就是德國重要軍港斯德丁。自從希特勒上臺後,這座400多平方公里,僅有萬餘人口的小島開始逐漸成爲一個秘密的軍事化管理基地,一開始僅僅是航空和火箭發動機的研發工作放在這裡,後來一些材料工程和空氣、流體動力學乃至風洞的研究都被帶動起來。

現在島上的居民已經經過了幾番篩選,留下服務的都是絕對忠於帝國的公民,海軍艦艇也在島南部的卡米尼克港建立了基地,部署了一隊魚雷艇及數艘大型軍艦——當它們停泊的時候,無一例外都會用面積數千平米的僞裝網覆蓋起來,試圖掩蓋一切可以從空中探知這裡存在駐軍的跡象,這些軍艦的職責爲這個島嶼提供海上巡邏,防止東邊的波蘭人進入,整個小島隨着德國軍方越來越多直接空降交辦項目的增多日漸繁榮。

多恩伯格上校從1931年開始就是德國佩內明德火箭研發基地的總監,在他的有效管理和評估下,纔有了後世德國火箭技術數年內的突飛猛進,德國人不缺乏執行科研的天才科學家,但是如何調度和評估研發資源上,德國人一直缺乏美國式的現代化管理,所以無論是研發效率還是生產效率、資源配置效率,德國人都不如美國人,尤其是希特勒採取了排斥猶大人的策略之後,這個情況就更明顯了——畢竟這個世界上最精明的銀行家,算計着和效率學家幾乎清一色都是猶大人,他們幾千年的商業化效率管理製造了無數可以把任何學科成就與商業效率聯繫起來的奇才,比如埃爾頓梅厄教授,這一點毋庸置疑,連希特勒自己都承認。

德國缺乏一種高效的效率管理體制,導致研發工作中沒有全國一盤棋的佈局,人力和物質資源的重複投入和浪費非常嚴重,可以說科研管理學和工程管理學這些學科在德國人來說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只能靠幾個偶爾的統籌天才來撐撐門面。

來自星際時代的維勒安當然知道統籌研發資源的重要性,在委內瑞拉的時候,當他發現了施佩爾的管理天才後就對他大加讚賞委以重任,並且讓伊莉雅利用其成熟的管理統籌數據庫幫助施佩爾更快地學習與成熟,並且將自己的工程管理天賦系統總結出來。

經過兩年的鍛鍊,現在的施佩爾比起在委內瑞拉建造古裡水電站的時候來說更加成熟了,幾乎可以達到後世1944年時擔任帝國軍工生產管理總監時的水準。

維勒安從柏林大學、慕尼黑大學和歌德堡大學等處搜尋了數百名可靠的日耳曼籍原本技術專業出身,同時又學識淵博有管理天賦的研究生,以每月5000馬克的高薪,用軍方的名義與他們簽訂了軍事化管理、爲期十年的服務協議。然後就把這些人調到佩內明德基地,由多恩伯格和施佩爾擔任教官,進行研發管理與資源配置方面的培訓。在這個爲期兩年的培訓過程中他們將活學活用把自己所學用到佩內明德基地的各項研究工作中去,數年後這些人都會成爲帝國各個專門研發和生產協調委員會的骨幹。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過程,因爲在挑人的時候維勒安首先強調了這些人要可靠,所以基本上都是一些狂熱崇拜希特勒的人,也無疑被希特勒的著作灌輸得不輕。一開始授課的時候維勒安曾經試圖直接引用一些卓有成效的管理學論文或者書籍,但是這些人一看到課本的著作人居然署着一些猶大人的名字的時候無不忿然罷課。後來維勒安只好花了一些時間把這些理論加工修飾一番後改頭換面署上一些德國科學家甚至他自己和希特勒的名字。終於讓那些學究們放棄了對“二道販子民族的二道販子著作”的牴觸情緒。

維勒安沒有過多幹涉多恩伯格的管理思路,只是強調了幾個很重要的要點,比如建立後世軟件研發時代那種對抗性的研發/測試機構,引入對抗性績效考覈。多恩伯格一開始也沒有看出這種互相監督查漏補缺的研發管理機制有什麼優越性,畢竟對於軟件開發都沒有出現的時代的大人來說,這種先進的管理理念簡直匪夷所思,直到十幾年之後帝國取得了最終的戰爭勝利,多恩伯格纔開始向人們感慨當年維勒安元首的高瞻遠矚——居然想到使用研發和專門的測試人員的對抗來使帝國的科技在已經達到世界第一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繼續增長的動力,而不是因爲缺乏進步的參照系而固步不前等着敵人迎頭趕上。

……

“維勒安長官,最近我看了一下您新交辦的幾個重點項目,您要的硬件和實驗室設備我們都開始籌集了,但是現有的研發人員中似乎沒有在這些方面非常精通的人才,只怕……”多恩伯格上校非常盡職盡責,雖然聽從了維勒安的安排做了一些籌備工作,但是還是忍不住質疑一下——讓那些實驗經費和設備造出來後卻不能馬上用上的話,就該把資源優先調配給別的項目。

“啊,不好意思,這個是我忘了交待了,很好,多恩伯格上校,我爲您的盡責和嚴謹感到欣慰,不用擔心,那些科學家很快就會到了。就在這兩三天內。這些人非常重要,他們主要講在無線電領域和計算機械領域進行一些專門研究,這些項目都是元首親自交辦的‘恩格尼碼欺騙計劃’的核心,不容有失。”

三天之後,在佩內明德的新無線電研發中心和應用數學研究中心迎來了一批年輕的科學家,他們都是從德國國內剛剛被召集過來的,有些人此時還完全籍籍無名。但是看着那份每月一萬馬克的薪水和無限制的研究經費以及爲元首效命的號召後,這些人都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加入這個從此不能回頭的道路。其中有幾個被維勒安重點關照過的研究人員一次性就獲得了數十萬馬克的研究經費撥款——不需要經過佩內明德基地的財務渠道,維勒安直接二話沒說就自掏腰包把這幾百萬的經費付清了。

這批受到最重點關照的人包括應用數學家康拉德。祖思,無線電專家卡爾。布爾澤曼、埃裡克。瓦爾特,其中尤其以康拉德。祖思最爲耀眼——不是說他德高望重或者名聲響亮,而是那個康拉德祖思在得到了基地的物質支持後,他幾乎是以爆炸式的速度取得了一連串的研發成果。

當這些人進入多恩伯格上校視野的時候,他簡直無法想象維勒安長官是如何把這些人挖出來的,這其中有些人完全還是剛剛畢業的學生而已。難道世界上如馮布勞恩一樣的天才真的如此之多麼。

那個康拉德。祖思,一個還不滿25週歲的年輕人,去年才從柏林工業大學建築系畢業,但是畢業後居然被聘請到了福克。沃爾夫航空器公司進行一些空氣動力學的設計工作——與他在大學裡學的專業毫不相干,在幹了半年的空氣及流體力學設計後,祖思深感手工計算各種複雜的流體力學積分所帶來的計算工作量實在是太過浪費生命了——科學家的生命不該浪費在這種重複的計算工作中,不是麼?

於是他自己動手鼓搗了半年,在自己家裡改造了一間實驗室,利用一切簡陋的設備鼓搗出了一件可以使用穿孔紙帶進行數字計算的機器。

穿孔式的機械計算機已經有超過四十年的歷史了,但是康拉德祖思的發明有一項劃時代的意義——這是世界上第一臺具有編程功能的計算機,雖然還不是電子的。

只可惜此時他已經花光了自己學生時代打工積攢下來的全部四千馬克積蓄,對於這項暫時看不到任何短期商業價值的機器只好暫時擱置起來了。

當維勒安在柏林郊區的一所破敗的民居中找到他的時候,祖思感到非常驚訝——他一直以爲自己的研究都是閉門造車無人知曉的。可是在進行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深談後。他立刻就被維勒安給他提供的信息和前景深深吸引住了。

祖思的消息實在是太閉塞了,他居然連德裔美國人赫曼。霍列瑞斯在四十年前就已經發明瞭原始的穿孔卡片機械計算機都不知道。維勒安把赫曼。霍列瑞斯12年前出版的《數理分析概論》擺在他面前,並且與他交談了一些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和發展展望。然後祖思就乖乖跟着維勒安回到了佩內明德基地。(赫曼。霍列瑞斯創始的crt公司就是後來ibm的前身)

有了充足的經費和點撥指導後,康拉德祖思只用了一兩個月的時間,就把自己那個簡陋的純機械式計算機改造成了一個使用數千個真空繼電器構成的電磁式計算機,並且可以使用二進制數程序控制,運算速度達到了每秒20次加法或2~3次乘法。這臺新的計算機被祖思命名爲z-2。

康拉德祖思的研究思路被總結成冊,基地派出了幾百人的研發團隊學習這些聞所未聞基礎原理——當然,裡面少不了加入一些維勒安開金手指整理出來的材料。到1935年下半年的時候,學會電磁計算機基本原理及設計理念的科研人員已經達到了上百人,電磁式計算機的規模也擴充到了數萬個繼電器、每秒數百次運算的程度。

然後維勒安不失時機地下達了使用電子管進行下階段研發的任務。和繼電器那種電火花四溢、體積大、響應速度慢的產品相比,使用20世紀初研發出來的電子管在進一步減小計算機體積和提高響應速度方面無疑有很大的優勢——這是任何稍微知道點歷史的人都衆所周知的事情。維勒安自然不會無視。

只不過,因爲在維勒安所在的那個時空,因爲核戰爭在電子計算機發明之前就爆發了,所以人類在電子設備領域進行開發時對抗核輻射干擾方面下的注意力比較多,電子計算機在發明到電子管、晶體管後就出現了停滯——各國誰也不希望自己的武器在進入輻射區作戰後就完全失去控制。所以對集成電路的研究非常緩慢,直到經過百年發展後,人類在落後的電子技術基礎上直接飛躍式的發明了光子計算機,然後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就被拋棄了。

所以,我們的維勒安殿下在這個時代可以給予康拉德祖思的指導也就只能到電子管計算機和晶體管計算機爲止了。最終運算速度難以突破每秒百萬次運算,程序語言也只能使用機器語言,數據存儲介質則是大型磁帶或者軟磁盤,不過對於這個時代來說,也已經是足夠的了。

因爲晶體管這種元器件本身都還沒有被髮明出來,那需要材料工程和電子工程等配套領域的技術得到數年的積累研發纔能有所突破,絲毫容不得半點虛假,所以目前維勒安只能給祖思安排電子管研發任務。

祖思的專業劣勢這時候開始凸現出來——作爲一個學建築半路出家搞計算的人,他的電子技術知識儲備無疑不是很充分,使用繼電器這種比較形象直觀的元器件搞計算機的時候還能遊刃有餘,一旦涉及電子管,一下子就陷入了迷茫之中,維勒安沒有着急,反而指示多恩伯格上校儘可能引入更多電氣、電子領域的專家進入到這個項目組中進行配合討論。

在此後的數年中,維勒安在康拉德祖思的計算機實驗室投入了幾千萬馬克的經費,祖思也不負衆望,帶領着他的團隊用了兩年的時間,在1937年發明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當1939年材料科學研究所的晶體管技術得到突破性進站後,祖思又在次年成功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晶體管計算機。當這些逆天的計算機器出現後,德國在密碼破譯、流體和空氣動力學方面的模擬計算效率都得到了幾何級數的增長,不僅成功反制了阿蘭圖靈帶領的英國40局的密碼戰,也爲後來火箭和渦扇引擎、燃氣輪機透平和低噪聲潛艇等項目的快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數學基礎。

後來,在祖思的研究取得突飛猛進後,維勒安對於計算機的應用場所仍然非常謹慎。曾經有過一些基地內部知情的軍工研究高官指出可以爲一些坦克和戰機安裝一些小型化的電子管計算器來提供必要的火控,維勒安考慮到這些裝備的戰損率以及在戰鬥中被敵方繳獲的可能性,都堅決地拒絕了這些建議,因爲他深知這些科技的出現足以領先英美十年左右,對於蘇聯的技術代差甚至可以達到十五年,讓這些逆天的成就出現在敵人眼前,無疑會讓他們豁然開朗。

最終,直到戰爭結束,這些電子計算機的一線戰場應用也僅限於部分守衛森嚴的德國本土雷達站以及一些絕對不可能在戰鬥中被俘的大型戰艦的火控指揮系統。

第二十六章 螳臂當船第三十七章 賣隊友的優良傳統第四十七章 打掃國會第七十三章 墨西哥之鷹-下第五章 遙遠的伏爾加河第一百二十章 以色列人的戰備第六十一章 野獸之腹-下第十章 訛詐泥轟人第三十一章 正名-沙漠之狐(下)第六十九章 法國空軍末日-上第八十章 濃霧中的暗戰-下第九十一章 探秘佩內明德第四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三章 貌似艱難的第一桶金第五十一章 德國的復甦(上)第十六章 春季攻勢-下第六十五章 花園市場行動第五十章 B-29初陣第二十九章 雲波詭譎第五十五章 搶渡第十四章 煉獄之夜第六十章 連根拔起的格魯烏第五十五章 搶渡第六十五章 拉攏大多數第五十五章 建立克羅地亞第八十六章 千軍萬馬刷經驗第一百十六章 亞歷山大蛙影第十八章 對付洛克菲勒的組合拳第二十五章 賊去關門第五十八章 牆倒衆人推-中第四十四章 被俘第二十九章 鬆動的防線第五十七章 蘇聯之行(中)第六十三章 兩翼齊飛-上第十九章 死仇第七十二章 突破阿拉斯第五十七章 牆倒衆人推-上第二十一章 圈套第二十一章 圈套第十三章 華沙落幕第七十二章 火星行動-下第八章 反噬的魔獸第七十四章 比利時投降第四十七章 撩撥是丘胖的墓誌銘...第三十章 內奸第七十二章 突破阿拉斯第三十八章 以色列建國第二十七章 喧囂之夜第四十九章 倍受打擊的齊柏林飛艇第七十四章 對墨西哥的軍事援助第九十五章 Z計劃第十九章 不要相信你看到的第四十五章 水之歸下第二十一章 研發抗生素第二十六章 麥克馬洪蛆蟲第五章 如何利用廢兩改元-中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十四章 瓜分餘波第五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八十三章 貝當秘使第五十一章 潛伏爪牙第三十四章 曲終人散大蕭條第五十一章 踢不進就玩黑哨第十七章 焦點全球第四第九章 追殺航母第八十六章 千軍萬馬刷經驗第六十九章 戰爭前夜第三十一章 幽靈艦隊第五章 聯合艦隊出擊第十七章 焦點全球第四第六十二章 登陸澳洲第八十二章 小鬍子的野望-上第二章 虎虎虎第一百十一章 機場爭奪戰第四十二章 新的危機第四十三章 涅槃之章第五十九章 牆倒衆人推-下第七十六章 冬眠-下第三章 重整旗鼓第三十七章 坦克瘦身論第三十一章 消失的奧塞梯族第三十九章 準備反攻-下第四十七章 虛則實之第一章 白色方案第三十二章 待改良的試作品第六十章 連根拔起的格魯烏第一百一十章 由難而易第八章 馬拉開波油田第二十八章 死城敖德薩第五十二章 維亞濟馬-下第一百零三章 遠東三國志-下第一百零六章 特魯希略家族的末日第三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五章 今天你賣了嗎?第一百十六章 亞歷山大蛙影第九十五章 倉促增援第三十三章 音速殺蟲劑第六十四章 北線突破第八章 修成正果
第二十六章 螳臂當船第三十七章 賣隊友的優良傳統第四十七章 打掃國會第七十三章 墨西哥之鷹-下第五章 遙遠的伏爾加河第一百二十章 以色列人的戰備第六十一章 野獸之腹-下第十章 訛詐泥轟人第三十一章 正名-沙漠之狐(下)第六十九章 法國空軍末日-上第八十章 濃霧中的暗戰-下第九十一章 探秘佩內明德第四十二章 戰爭陰雲第三章 貌似艱難的第一桶金第五十一章 德國的復甦(上)第十六章 春季攻勢-下第六十五章 花園市場行動第五十章 B-29初陣第二十九章 雲波詭譎第五十五章 搶渡第十四章 煉獄之夜第六十章 連根拔起的格魯烏第五十五章 搶渡第六十五章 拉攏大多數第五十五章 建立克羅地亞第八十六章 千軍萬馬刷經驗第一百十六章 亞歷山大蛙影第十八章 對付洛克菲勒的組合拳第二十五章 賊去關門第五十八章 牆倒衆人推-中第四十四章 被俘第二十九章 鬆動的防線第五十七章 蘇聯之行(中)第六十三章 兩翼齊飛-上第十九章 死仇第七十二章 突破阿拉斯第五十七章 牆倒衆人推-上第二十一章 圈套第二十一章 圈套第十三章 華沙落幕第七十二章 火星行動-下第八章 反噬的魔獸第七十四章 比利時投降第四十七章 撩撥是丘胖的墓誌銘...第三十章 內奸第七十二章 突破阿拉斯第三十八章 以色列建國第二十七章 喧囂之夜第四十九章 倍受打擊的齊柏林飛艇第七十四章 對墨西哥的軍事援助第九十五章 Z計劃第十九章 不要相信你看到的第四十五章 水之歸下第二十一章 研發抗生素第二十六章 麥克馬洪蛆蟲第五章 如何利用廢兩改元-中第一百零五章 加勒比狼狗第十四章 瓜分餘波第五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八十三章 貝當秘使第五十一章 潛伏爪牙第三十四章 曲終人散大蕭條第五十一章 踢不進就玩黑哨第十七章 焦點全球第四第九章 追殺航母第八十六章 千軍萬馬刷經驗第六十九章 戰爭前夜第三十一章 幽靈艦隊第五章 聯合艦隊出擊第十七章 焦點全球第四第六十二章 登陸澳洲第八十二章 小鬍子的野望-上第二章 虎虎虎第一百十一章 機場爭奪戰第四十二章 新的危機第四十三章 涅槃之章第五十九章 牆倒衆人推-下第七十六章 冬眠-下第三章 重整旗鼓第三十七章 坦克瘦身論第三十一章 消失的奧塞梯族第三十九章 準備反攻-下第四十七章 虛則實之第一章 白色方案第三十二章 待改良的試作品第六十章 連根拔起的格魯烏第一百一十章 由難而易第八章 馬拉開波油田第二十八章 死城敖德薩第五十二章 維亞濟馬-下第一百零三章 遠東三國志-下第一百零六章 特魯希略家族的末日第三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三十五章 今天你賣了嗎?第一百十六章 亞歷山大蛙影第九十五章 倉促增援第三十三章 音速殺蟲劑第六十四章 北線突破第八章 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