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

離開高府,種師極和种師中兄弟對視一眼,只覺得一身振奮。高俅的話雖然隱晦,但兩人都是積年的人精,哪裡會聽不明白其中深意?身爲武將者沒有一個不希望能夠橫刀立馬馳騁疆場,但是,空有匹夫之勇便只能爲先鋒,空有運籌之智不見得能讓大軍如臂使指,只有智勇雙全,方可被稱之爲名將。

當初,種師極本想脫離將門世家的影響,所以纔會換文階當文官,希望能夠有影響朝廷政令的機會。但是,他自蔭補起家,二十八歲出仕,官最大當到知德順軍,最後還因爲反對役法而遭到罷斥閒置←知道自己走文階再也沒有多大機會,因此也早已動心改換武職,但是,這並不是他自己想換就換的。即便他出身將門世家,朝廷卻有規制,他只能苦苦等待機會。

如今,機會確實從天而降了,而且是不可多得的機遇←很清楚,只要能過得了御前奏對那一關,他就很可能像王厚那樣,一朝大捷便爲封疆大吏,但越是如此,他越是不敢掉以輕心。歷朝歷代,因爲後方的問題而造成前方失利的狀況比比皆是,而上一次若不是因緣巧合,恐怕王厚也不能那麼順利拿下湟州,早就因爲天子的一道旨意而龜縮不前了。

“大哥!”

他猛地被一聲大叫驚醒,擡起頭來方纔發覺已經來到了住處。見种師中用一種奇怪的目光打量着自己,他只得搖頭笑道:“剛纔一路上我都在想,若是朝廷這一次真的下了決心。也不知道要耗費多少軍費〉起來,我朝對西夏也打了不少勝仗,但戰果固然美好。於國計民生卻沒有多大好處,甚至無法保持邊關地平靜。究其原因,便是因爲沒有觸及其根本。縱使像當年渭帥章質夫那樣數場大捷,仍然無法阻止夏人擾邊,唉,打仗固然靠將士武勇。但還是在拼錢糧啊!”

“大哥也太消極了!”种師中雖然覺得兄長所言有禮,卻仍忍不住駁斥道,“一戰而定固然是耗費巨大,但從長遠角度來看,無疑卻是值得的。漢朝武帝在有生之年以傾國之力覆滅匈奴,固然耗盡國庫,讓中原百姓背上了沉重包袱,但縱觀兩漢,卻再也沒有出現過以夷凌夏!後來雖有兩晉之後五胡亂華,但距離武帝滅匈奴已經是相當遙遠的事了。若是子孫後代能夠爭氣。兩漢之世應該還能維持得更長一些。”

種師極卻只是搖頭,直到進了房間,掩上房門之後←才長長嘆了一口氣。西夏每每國內政爭嚴重,便會用出兵轉嫁危機,以大勝掩蓋民衆地情緒,而在他看來。如今的朝廷也有這種跡象。免役法復行,東南用引榷茶法,聽說又要用什麼方田制,總而言之,天子是在用一切辦法充盈國庫,而這一切地開銷,卻全都指向了戰場。只要大軍得勝,中原就永遠都是太平盛世,可若是敗了……想到這裡,他冷不丁打了個寒噤。

沒錯,朝廷敗不起,連一仗都敗不起!自從新君登基以來,事事都是得心應手,邊關又是連場大捷,早已讓朝中文武的心氣高了。高俅說得確實沒錯,若是遼國不插手,以大宋西軍對抗西夏,至少有六成的勝算。而倘若指揮得當,則勝算還能夠增加到八成。可是,誰能擔保在每一個局部都會打勝?誰敢擔保在一次小敗之後,朝廷不會加罪於主將乃至各級將領?這就是他最擔心,而卻不敢宣諸於口的憂慮。

雖然有諸多顧慮,但是面聖卻非同小可,尤其是幾位炙手可熱的宰執全都在場地情況下。跪叩完畢之後,種師極便和弟弟退到了一邊,神態自然是畢恭畢敬。

“種卿,朕聽聞種家三代爲將,先有乃祖種世衡威震西北,而後有種古種愕種誼先後立下赫赫軍功,連你的弟弟种師中也同樣效力軍中。朕倒覺得有些好奇,當日米脂大捷之後,種卿便換了文階,不知其中原因爲何?”

皇帝的第一個問題便如此直接,種師極只覺得心頭咯噔一下,臉色微微一變※幸他早有準備,只片刻便躬身答道:“回稟聖上,先父當年曾經說過,種氏雖然出了不少名將,卻無一個子弟能以文名著稱。臣幼年師從於橫渠先生座下,曾苦修儒學,兼學道法,因此在蔭補之後便轉了文階。但臣自幼耳濡目染的便是殺伐之道,和儒學仁恕畢竟有所不同,所以在任上不免碌碌無爲,如今思來便覺得慚愧。”

趙佶聞言微微頷首,他卻不是有心拿這個問題試探,只是覺得堂堂種家將門子弟居然試了文階,心中頗覺奇怪而已。又問了幾句前事之後,他方纔轉到了此次召見的正題,隨即諮之以西北軍事,見種師極對答如流,愈發覺得其人可用。

這一問一答,須臾便過去了小半個時辰,其間幾位宰輔也不時出言詢問,種師極隨問隨答,若有疏漏之處,其弟种師中必定補上,如此一來,就連早先覺得高俅的舉薦太過唐突的蔡京蔡卞,此時也稍稍動容。

“種卿果然良才!”趙佶終於拋下了一句讚揚,臉上喜色盡顯,“有如此軍略見識,又是將門出身,朕便準你重回武階!”他突然想起一個傳聞,便很是突兀地問道:“對了,朕聽說你原本並非叫做種師極?這名字乃是父母所賜,豈可自己輕易改動?”

種師極被天子官家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問得愣了神,好半晌方纔反應了過來:“啓稟聖上,臣原本名建中,只爲聖上改元建中靖國,爲避諱方纔自行改了名字,否則絕不敢輕改先父所賜之名。因臣弟名師中,所以臣便取了師極二字。”

“極者至也,然天地萬物生生不息,難有極致,此字不好。”趙佶思索片刻便搖了搖頭,“種卿既然是因爲朕當初改元建中靖國而更了姓名,朕便索性賜你一名好了!天下至高者莫過於一個道字,朕便賜你名爲种師道,種卿以爲如何?”

“謝聖上賜名!”

畢恭畢敬地俯身行下大禮,這一刻之後,世上便再無種師極,只有种師道了。只不過,一旁的高俅卻呆了呆,他倒沒有想到,那個聲名顯赫的名字,竟然是來自官家欽賜。

官家御口欽賜名諱,蔡京心驚之餘,立刻便笑吟吟地上前奏道:

“既然聖上有意讓種彝叔轉武階,這階官便須儘早定下。唔,以種彝叔之前地文階來說,臣以爲武階可先定武功大夫,不知聖上意下如何?”

一下子便是武功大夫!

此時此刻,在場衆人全都是一愣。要知道,武功大夫以上便是橫行十三階,不入磨勘,只以特旨除授,現如今蔡京一張口便是武功大夫,一下子便將种師道提到了一個相當高的位置,以武功大夫的階官,已經可以授一路鈐轄。對於一個剛剛自文階轉武階地官員來說,着實是一大奇聞。

驚訝過後,高俅立刻醒悟到了蔡京的用心。當下他來不及猶豫,連忙也上前進言道:“聖上既然賜了種彝叔名諱,這武功大夫之外不妨再賜忠州刺史,以昭顯陛下識人之明!”

“好,便依元長伯章所奏!”

正在興頭上的趙佶自然不會去琢磨兩個宰相都是什麼意思,滿口答應了下來。見到這一幕,一旁預備草詔的張康國幾乎不敢相信耳朵,直到趙佶連聲吩咐,他才慌忙提筆擬詔。那詔書固然是一揮而就文辭華美,但他心頭疑惑卻始終未消,要知道,這忠州刺史固然只是虛銜,但往日只贈給軍功顯赫地武官,絕沒有一上來便許人的道理。

直到回了住處,种師道方纔覺得整個人像虛脫了似的,一點力氣都使不出來。當日獻俘闕下,他只是遠遠地看過哲宗皇帝一眼,根本不像這一次面聖那麼直接。更何況,這一次除了奏對之外還有別的,御賜名諱、進武功大夫、加忠州刺史、爲涇原都鈐轄、知平夏城,這一系列的殊遇砸得他頭昏目眩,幾乎不敢相信這便是事實。

种師中雖然沒有得到多少表現的機會,但同樣收穫菲淺←不僅以知鎮戎軍的名義去掉了以前頂在頭上的那個權字,而且還得進武節大夫,自然是感到陣陣興奮。這不僅意味着種氏在西軍中再次佔有了顯著的一席之地,而且能夠比往日起點更高!

“這一次真是託了大哥的福!在殿上的時候,我看大哥你侃侃而談的樣子,實在是佩服極了。好在我只需拾遺補缺,這才能夠撐下來。”

“總算是一切順利。”种師道長長噓了一口氣,紛亂的心緒漸漸平靜了下來。以他多年閱歷原本不會如此,奈何這次面聖太過重要,以他的沉穩,不免也帶了幾分患得患失,一旦渾身包袱卸下,自然有一種輕鬆的感覺。”我現在唯一希望的是,此番得用不是曇花一現,否則一番心血付諸東流,那便對不起種家先祖了!”

“大哥不必擔心,我看聖上是有始有終的人,斷然不會中途變卦!”

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19章 禍水東引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35章 措手不及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6章 重操舊業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8章 此消彼長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15章 元旦大朝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40章 臨行前夕第32章 得寸進尺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39章 隱瞞事實第35章 太后歸政第31章 萬事俱備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11章 宗氏元朔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20章 再見童貫第38章 風雲突變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10章 官商際野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14章 通風報信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8章 此消彼長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2章 初入高門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30章 美人恩重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5章 花中澄心第21章 相聚入雲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
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19章 禍水東引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35章 措手不及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14章 琴瑟和諧效鴛鴦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5章 生來便是天驕子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16章 選遞補煞費苦心第18章 別有滋味在心頭漸成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6章 重操舊業第31章 清朝堂雷霆霹靂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31章 大相國寺遇故人第7章 戰訊驟驚遼與夏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8章 此消彼長第6章 解酋頭希晏進京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9章 長柚善舞爲哪般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29章 俏千金通風報信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15章 元旦大朝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3章 爲婚事兩府生波第27章 驚天構陷波瀾起第40章 臨行前夕第32章 得寸進尺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9章 相有意將亦有意第39章 隱瞞事實第35章 太后歸政第31章 萬事俱備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27章 峰迴路轉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11章 宗氏元朔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38章 託後事東坡長辭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7章 天子私訪講武堂第12章 忌立場重臣心疑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31章 提罷兵君臣離心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6章 翩翩使節大理來第19章 求仙問道大滌山第20章 再見童貫第38章 風雲突變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10章 官商際野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14章 通風報信第17章 觀戰事觸目驚心第35章 天賜良機莫失去第28章 西北寧則天下安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21章 舊主逝女真建國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8章 何處草莽稱英豪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38章 此消彼長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31章 兄弟重逢告誡忙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2章 初入高門第24章 訪蘇府三女巧遇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16章 大相國寺探虛實第30章 美人恩重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5章 花中澄心第21章 相聚入雲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25章 狹路相逢智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