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臨行前夕

雖說臨行在即,但還有很多事情高俅不得不做。年號既然已改,那韓忠彥便早晚都要去位,那麼,該由誰補上政事堂的空缺,中間那趟渾水就深了。曾布倒是提過幾個人選,其中溫益這個人被高俅毫不留情地劃去。原因很簡單,此人當初曾經做過一件很絕的事,那就是連夜把朝廷貶斥下來的官員趕出自己的轄區,做人能咄咄逼人到這個份上,若是在朝廷中樞那還得了!而阮大猷在那一次上門賠罪之後再次前來拜訪他,言語中不乏暗示和保證,因此,高俅最後纔打定了主意。

在他的暗中謀劃和操作下,趙佶下詔進阮大猷爲尚書左丞,而同時又以御史中丞趙挺之爲尚書右丞,至於韓忠彥這個真正的朝廷首相則完全被架空了,只餘下籤章的權力。雖然這對於他未必完全有利,但至少可以用阮來牽制趙,這也是不得已之計。

曲風上午接到高府傳來的消息,下午便悄悄偷了個空溜到了高府。短短數年間,他由區區一個小黃門一路鑽營到了內侍殿頭,當中便和高俅互通消息,得到了難以計數的好處。這一次聽說高俅下西南,他心中不免有些遺憾。

熟門熟路地鑽進高府書房,他行禮之後便迫不及待地問道:“高大人,你這一次是不是太心急了?如今朝堂上的勾當千頭萬緒根本理不清楚,後宮中也都在那邊勾心鬥角,尤其是元符皇后頗有干預國事的勢頭。這種時候你抽身一走,再要回來可就遲了!”

聽到一個內侍說出這樣條理清楚的話,高俅不禁深深嘆了一口氣。當初他計劃的是等朝局稍稍安定了之後再走,可如今看來,一天天地拖下去,朝堂上的風波只會愈演愈烈,根本不會有平息的勢頭。自己如今只是靠趙佶的信任才能勉強立足,但是發言權卻遠遠不夠。那些歷經了神宗、哲宗和本朝三代的老臣更是不會買自己的面子。他確實還年輕,但時間不等人,若不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大權,那萬一危機不期而至,自己也同樣逃不過去。

“一言難盡,總而言之,聖上和我都有說不出地難處。”權衡半晌,高俅還是決定讓曲風自己去逐漸把握。童貫已經隨商隊離開。沒有一段時間不可能回來,而憑藉以前在趙佶心中種下的因果,曲風絕對可以像當初的樑從政一樣獲得更深一步的信任,再進一步說,得到入內內侍省都知的名義也未必不可能。果然,當他把有些話點透的時候,曲風的臉色立刻變了。

“高大人,當初在慈德宮的時候,我便承了伊容姑娘地情,而後又承蒙你的幫助和聖上結下了善緣。這一輩子。我都不會忘記此等恩情!”曲風說着便突然站了起來,斬釘截鐵地發誓道,“異日若是我曲風能夠青雲直上。一定唯高大人之命是從!”

儘管有了這句誓言,但是,曲風離開之後,高俅的信中仍舊是沉甸甸的。史書上的宋徽宗時期,蔡京固然權傾朝野,外有童貫領兵作爲後盾,內有樑師成等權閹狼狽爲奸,如今看來,自己很有可能走上那樣的老路。可宋代的政治體制天生就不是一個適合權臣的機制,縱使蔡京童貫在一段時間之內隻手遮天。但是,宋欽宗一上臺,還不是照樣把他們殺的殺貶的貶,六賊之中無人有好下場。

“權臣……縱觀史書,除了謀逆篡國地,幾乎沒有能夠全身而退地權臣。”喃喃自語了一句,他不由打了個寒戰,“能臣和權臣,其中分寸着實不好把握啊!”

由於蜀地民風淳樸。百姓多信鬼神之說,因此高俅當然不會忘記徐守真這個弄虛作假的道士。對於尋常老百姓來說,一個聲名赫赫的神翁遠比朝廷官員可靠得多。想來徐守真招搖撞騙那麼多年也沒有露出馬腳,這一次對付地只是鄉野之民,其結果應該更佳纔對。果不其然,當他親自登門拜訪道出來意之後,徐守真毫不推託,滿口答應了下來。

“些許小事,我自當效勞,高大人但請放心!”徐守真強忍住心底狂喜的情緒,爽快地應承道,“只是高大人乃是朝廷命官,我和你同行多有不便,那些不明就裡的官員若是上書彈劾大人,便是我的不是了!”他前時在高俅推薦下受到了趙佶的親自召見,聲望名氣更上一層樓,可以說日進斗金也不爲過,甚至還有富商想要出錢爲他營造道觀的,全被他虛詞敷衍了過去。他心知肚明,只要能把握好分寸二字,自己後半生的富貴便再無問題。

“徐真人明白這一點,那我就放心了。”即使徐守真自己不提,高俅也準備提出來,此時不免鬆了一口氣。“我大約再過兩三天就要起行了,徐真人若是方便,也請回去準備一下。”他見徐守真連連點頭,便起身告辭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告辭了!”

走出上清宮,高俅剛上馬車便發現多了一個人,不由嚇了一跳,定睛一看才發現是燕青,眉頭登時緊緊皺了起來。“家裡發生了什麼事?”

“沒什麼大事,我自己沒事來這裡看看而已。”燕青嬉皮笑臉地做了個鬼臉,見高俅一幅不相信的神情,只得訕訕地道,“高大哥,你這次去西南,帶上我行麼?”

“不行!”高俅板着臉拒絕道,“你要是走了,你姐姐怎麼辦?再說了,我此番離開,京城中也需要有人居中策應,總得留一個人。”

“那讓元朔先生留下不成麼?”燕青寸步不讓,最後乾脆耍起了無賴,“我年紀輕輕的,哪有鎮壓局面的本事。再說了,像曾相那樣地政壇元老,怎麼會看得起我這個年紀輕輕的小子?元朔先生隨你多年,朝中高官見得多了,他留下比我留下有用得多!再說了,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姐姐早就說過,只要我跟着你,她不會擔心的。”

聽到這幾句話,高俅自己也有些猶豫了。他不是不知道此中利弊,但是,目前他能用的人手實在太少,有時不得不忍痛割愛。想想宗漢平時在文書和謀劃上對自己的幫助,再想想燕青在和唐門中人打交道時表現出來的機敏,他只得嘆了一口氣。看來,若不能借此西南之行找到幾個人才或培養幾個人才,不免會落到捉襟見肘的地步。

“行了行了。我說不過你,此行你要跟就跟着吧!”發覺燕青眉飛色舞,他又緊接着加了一句,“你給我記住,強龍不壓地頭蛇,別拿出你在京城的那一套去對付那些蜀人!還有,京城這一攤子你選一個妥當人先挑起來,別顧了這頭忘記了那頭!”

“好嘞,高大哥你放心吧!”燕青忘情地在車廂中翻了個跟斗,不等高俅喝罵。他便一掀那車圍子。滑溜地從前面躍了下去,一會兒便不見了蹤影。

“這小子就是沒長性!”高俅雖然仍有些惱火,但卻不知不覺地流露出一絲笑意。率性而爲無拘無束。曾幾何時他也是這樣盼望地,只可惜如今再也沒有那機會了。怔了好一會,他突然瞥見了旁邊地一處宅邸,臉色登時一變,高聲吩咐道:“停車!”

“大人?”那馬車伕轉過身子,疑惑不解地問道,“此處是蘇子瞻蘇大人的居處,您真想上門拜訪……”

高俅聞言只得苦笑,想不到如今竟連自己的一個馬伕也知道黨爭,知道自己這個正當紅的人不該去見蘇軾。可是。於情於理,蘇軾都是自己的老師,自己離京在即,怎麼能夠就這麼一去了之?一想到蘇軾被貶嶺南那麼多年,身體早已是無比孱弱,他不由生出了一股憂慮,也許,這就是最後一面了也說不定……

不到十年的時間,當初年富力強的管家蘇橋已經是兩鬢染霜。一看見高俅便露出了驚喜交加地神色,隨後畢恭畢敬地在前頭引路,口裡還絮絮叨叨地敘述着蘇府近況。高俅含笑聽着,心中卻不無沉重,然而,一踏進那間熟悉的書房,他看到的卻是一幅和早年一模一樣的畫面。

只見蘇軾蘇過父子正站在書桌前潑墨揮毫,而王晉卿則立在另一邊,口中還在不住地評論。

“叔黨,看見沒有,你爹雖然看似老了,手裡的力道強着呢,你看這字,就是比你寫得……咦?”王晉卿終於看見了高俅,先是一怔,隨後馬上反應了過來。“子瞻,你的得意弟子來看你了!”

“你這傢伙就是不肯讓我安安心心寫字!”蘇軾沒好氣地擡起了頭,一看是高俅便立馬變了臉色,眼神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絲柔和,但最後卻被責怪取代了。“伯章,你上任在即,這種時候不在家裡準備,上我這裡幹什麼?”他生怕話不夠到位,放下手中毛筆便走上前去,“話說回來,聖上已經把明年年號改爲了崇寧,分明是準備行紹述之政,你身爲重臣,怎麼還不知道勸諫?”

看着蘇軾那真情流露的樣子,高俅不覺心中暖流涌動,只是思量片刻,他便在一旁坐下,將自己對將來時局的猜測一一講述了一遍,末了才小心翼翼地要求蘇軾好好保重身體。誰料蘇軾卻絲毫不以爲意,反而達觀地說了一番讓人大吃一驚的話。

“如今子由他們仍舊被貶在外,只有我一個人獲准回京,說來也已經很過分了。伯章,我明白你的爲人秉性,不用管外人如何評價,儘管照你自己地意思去做就是!”他豁達地拍了拍高俅地肩膀,指着王晉卿笑道,“晉卿好歹和當今聖上有一層密切關係,我在京城不會有大礙,你就放心去吧!”

直到傍晚時分,高俅方纔離開了蘇府,但是,一上了馬車,他便用一種毋庸置疑的口吻吩咐道:“出城,去五里莊!”

馬車在暮色中滾滾駛向城外,離那汴京城的萬家燈火越來越遠……

(第四卷 利之所趨 完))

第24章 浮出水面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8章 初識童貫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9章 風波再起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39章 雙管齊下第8章 往事成灰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18章 御前交鋒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7章 球社之爭第39章 雙管齊下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8章 民不聊生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22章 金蟬脫殼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28章 名將宗澤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24章 遼主天祚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1章 穿越時空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6章 浴血苦戰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31章 另有定計第39章 隱瞞事實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12章 橫加脅迫第7章 狂風驟雨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8章 民不聊生第23章 夫妻夜話第36章 浴血苦戰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35章 措手不及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9章 微服出遊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25章 鬧劇連連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
第24章 浮出水面第22章 掀黑幕連番準備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6章 允再戰借勢立威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8章 初識童貫第9章 診親王醫官驚心第9章 風波再起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39章 雙管齊下第8章 往事成灰第25章 計前途謀動險棋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5章 舊時袍澤再聚首第18章 御前交鋒第24章 應制舉子廷回京第7章 球社之爭第39章 雙管齊下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30章 權臣能臣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9章 延帥告捷朝堂震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8章 民不聊生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22章 金蟬脫殼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13章 不解之緣乃前定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28章 名將宗澤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24章 遼主天祚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22章 因天花衆人驚心第12章 查弊政驚聞異訊第26章 賜烈馬天子尚武第7章 愛女豈可輕言棄第1章 穿越時空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36章 浴血苦戰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20章 聞風聲豪族奔忙第11章 教女無方亦有方第11章 奇妙遇合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31章 另有定計第39章 隱瞞事實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27章 家家各應非凡策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11章 吐真心夫婦情深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崢嶸第39章 聞首告警惕頓生第12章 橫加脅迫第7章 狂風驟雨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30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第21章 腰纏百萬海外歸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28章 民不聊生第23章 夫妻夜話第36章 浴血苦戰第40章 凡事皆有雷火線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35章 蔡學士語訓長子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24章 動情理父子釋嫌第35章 措手不及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34章 精兵直擊搗黃龍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9章 微服出遊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1章 川中馬幫太猖狂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17章 童言無忌驚全場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25章 鬧劇連連第18章 名將油盡燈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