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

遼金停戰了!

當這個消息傳到東京城的時候,文武百官的心頭都籠罩着一層莫名的陰雲。自女真建國大金開始,遼金之間戰事不斷,而數量上佔了絕對優勢的遼軍更是在金軍手上屢戰屢敗,最後甚至連舉國大軍都撲了上去,仍然只是勉強維持住一個均局。現如今,兩國怎麼會突然停戰?

而這些議論只是止於朝廷,民間議論最多的,仍然是西北大軍平了西夏以及之前大鬧開封府的一段。前者是因爲朝廷軍隊大勝,御馬遊街賞封官職的風光;後者則是因爲開封府日前正在緊鑼密鼓地搜尋可疑人等,大街小巷中那些地痞無影無蹤。而在一羣凱旋而歸的將領得到封賞,紛紛就任新職的時候,百姓的目光自然全部都集中到了開封府那件事情上。

自打開封府那樁鬧劇之後,又聽說了河北似乎有些非同尋常的情形,燕青就有些坐不住了,遼國去不成,難道他在京城以及河北再溜達一圈也不成麼?正因爲如此,這一日方蓉娘匆匆將一封信交給高俅的時候,他唯有搖頭苦笑而已。

“這個小七,丟下嬌妻嬌兒,居然就這麼跑了!”

“大哥,算了,我前兩天聽他念叨過,誰知竟真的走了。”方蓉娘一想到平日丈夫的種種舉動,不由深深嘆了一口氣,“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難道他坦白說了,我還會攔着他麼?對了,河北百姓真的人心不穩?”

“未必。”儘管知道方蓉娘不過是隨口問問,但高俅還是搖了搖頭,“自古以來,只有官逼民反四個字,如今賦稅雖重,但仍比不上神宗和哲宗年間。對於百姓而言,只要有一口飯吃,他們就不會有什麼別的想法。所以。怕就怕有人利用別的從中煽動,這其中,尤其是邪教最爲可慮。”話一出口,他就有些後悔了,要知道,方蓉娘原本就是明尊教出身,自己這不是指桑罵槐麼?倒是方蓉娘並未把這些放在心上,低頭思量了一會便擡起了頭:“大哥說的是。當年江南賦稅那麼重,可百姓還不是苦苦熬了過來,如今西北不打仗了,朝廷開支一少,自然不會再加重賦稅,這些事應該會消停下來。”“但願如此。”高俅卻只能用這四個字敷衍了方蓉娘,天下有野心的人多了,人人都想當皇帝,但是皇帝的寶座只有一個,也難保不會有人蠢蠢欲動。

正當他佇立在那裡默默沉思的時候。外間突然傳來了一陣腳步聲。

緊接着,高升恭敬的聲音便從門外傳來:“相爺,大內禁中蔡相公來報。言說高麗派來使節,請相爺到都堂去一趟!”

高麗使節!

高俅不由愣了一愣,隨即曬然一笑。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高麗昔日不肯臣服於遼國,在遼國大軍壓境地情況下方纔向遼國稱臣,如今遼東盡入金國之手,而高麗之前和女真的關係從來就不好,更不談什麼臣服了,如今這一來。大抵便是來和大宋談條件的。

方蓉娘見有正事,慌忙告退而出,而高俅則匆匆換了官服,上了馬車直奔大內。當今天子最喜年輕才俊,因此一路上身穿紫服的雖然都是一把年紀的官員,但那些緋衣官員中,則有不少三四十歲正當壯年的。

他一邊和各處見禮的人打招呼,突然看見前方不遠處有一個熟悉的人影,連忙快步趕了上去。

“均達!”

嚴均回頭見是高俅。便笑道:“怎麼,你也是爲了高麗使節地事來的麼?”

“蔡元長都派人來請了,我怎能不來?”他見嚴均一身簇新的紫色官袍,腰間還束着一條羊脂玉帶,不由打趣道,“這兩天你可是精神多了,從西北剛剛回來那陣,瘦得不成樣子不說,就是臉色也不好看。怎麼,你家那小子還是怕你麼?”

聽到這句話,嚴均的臉色頓時有些不自然。他在西北這些年雖然爲朝廷開拓了疆土,卻也對不起家中嬌妻愛兒,這兒子不認識他這個父親也是很自然的事。如今雖然好些,只是那小子仍然是一見到他就害怕,他都不知該如何教導是好。

高俅看到嚴均眼神中的那一絲黯然,哪裡還不知道怎麼回事,暗自責怪自己的多嘴。”算了,等到時間長了,你家小子自然會明白過來,到時佩服你這個爹爹的功績還來不及。”他一邊說一邊和嚴均並肩而行,突然又低聲問道,“樞密院的事情可還好?”

自從嚴均這個名正言順的樞密使回來,蔡京高俅等幾個宰臣自然便不去樞密院當值,而嚴均和侯蒙兩個人初次搭檔,倒也還算融洽。只是一個三十五歲地樞密使配上一個五十五歲地樞密副使,看上去要多奇怪有多奇怪,這也是高俅爲何有此一問的原因。

“侯元功是個忠直之士,我一向敬重其風骨,如今既然都是同僚,我敬他三分,他自然不會和我唱反調。”嚴均一臉好笑地看着高俅,冷不丁問道,“這究竟是你的問題還是聖上地問題?”

嚴均問得這麼直接,高俅反而倒不好答了,索性一陣哈哈矇混過去。兩人進了都堂,方纔發現人都到齊了——不僅僅是宰相,就連樞密院的幾個重要人士也都擠得滿滿一堂,幾乎可以媲美崇政殿議事。

對於大宋來說,政治上無疑是開明的,宰臣在家中接見官員或是召集官員議事,往往只會受到民間好評,而不至於像後世那樣戰戰兢兢。

所以,哪怕是這樣一件國家大事在沒有上報天子的情況下,宰臣先經歷一場討論,也不是什麼過分的事情。至於奏本全部繳還宮中的制度,大臣連留存的權力也沒有,則是絕對不可能的。

由於高麗是遼國的屬國,因此,在大宋早期,對高麗的貿易一向是偷偷摸摸地進行,站在朝廷地角度進行兩國對話的情況,也是直到神宗年間纔開始的。後來兩國交往日漸頻繁,原本還要顧忌遼國眼色的高麗也就漸漸大膽了起來,賀正旦、賀天寧節、賀新君登基……總而言之,只要是大宋的好日子,高麗使節一般都不會缺席,這也是因爲船隻往來登州極爲方便的緣故。

這一次奉命出使大宋的,正是去年曾經賀天寧節的使臣王繼。他是高麗王王俁的堂弟,雖然是王室宗親,卻因爲能力尚可而官居戶部尚書。上次出使之後,他回國就對自己地堂兄大肆宣揚大宋的富庶繁華,再加上遼國如今兵敗遼東,高麗上一次出兵又沒有在女真人的手底下討得好去,因此高麗王很快便認可了聯宋的宗旨,將他派了過來。

高麗戶部尚書這個頭銜自然是糊弄不了大宋這些官員,就他們看來,高麗面積不過相當於大宋的一路,就版圖而言無疑是微不足道的。

之所以如此鄭重,爲的只是高麗的地理位置,因爲在如今的情勢下,能夠在女真背後插一把刀子的,也只有高麗了。

“靠那些高麗人自己的力量想要有所成就,無疑是癡心妄想。”蔡京一言定下了基調,見衆人齊齊點頭,他便望向了高俅,“伯章,這件事應該是你最有發言權吧?”

見衆人的目光紛紛投到了自己的身上,高俅暗罵蔡京狡猾,但只得清了清嗓子道:“據我朝的瞭解,高麗如今大約有常備軍十萬上下,但是,論起軍隊戰力來,只能用不堪一擊四個字來形容。這並非誇張,昔日女真海盜頻頻劫掠高麗沿海的時候,他們的守備軍根本就連交戰的實力都沒有便望風而逃。他們如今頻頻吹噓的打退女真人,已經是很久以前的往事了,那時女真纔多少披甲人,也值得他們吹噓?”

稍稍頓了一頓,他又接着解釋道:“按照聖上的計劃,我先前安撫兩浙路和江南東路時,曾經命船場建造更大的海船,如今已經得大船十餘艘,這些大船每艘能夠容納人員六七百人,若是配上精良的火器,可以說在海上絕對沒有對手。如果必要的話,可以用它往高麗運送兵員,不過現如今海軍的訓練纔開始不久,要一支能夠在海上也不暈船,而且還能發揮戰力的海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關於海軍的打算,嚴均曾經聽說過,但是一直未曾顧及,而其他人除了蔡京之外,還是第一次聽說天子有這樣的雄心壯志,一時間什麼表情都有。大宋一直都是一個守成大於進取的國家,因此一直以來,都把心思放在了維護統治方面,對外則是能忍則忍,直到神宗哲宗兩位皇帝時,方纔有一點好轉,而到了趙佶登基,更是第一次露出了兇猛的獠牙。但是,要讓一羣士大夫的思想完全扭轉過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下侯蒙便忍不住問道:“可是,高麗怎麼會同意我國經由他們的土地攻打金國,他們難道就不怕假途滅虢,脣亡齒寒的道理麼?”

“他們當然怕,只是,一旦他們走投無路,恐怕就顧不得那許多了!”嚴均冷不丁插了一句話,眉宇間露出了一絲譏誚,“高麗牆頭草當慣了,如今頻頻派使節出使我大宋也是如此。要知道,不是每一次改換方向,都不需要付出代價的。”)

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4章 百日抓週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34章 御前蹴鞠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8章 舊話重提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31章 萬事俱備第16章 朝會風波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章 尋人有果第7章 球社之爭第27章 百般籠絡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14章 除夕紀事第3章 路遇貴人第25章 花中澄心第4章 百日抓週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13章 貌合神離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22章 防微杜漸第22章 疑霧重重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36章 浴血苦戰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20章 重拳出擊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7章 聞音訊起意遊湖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21章 相聚入雲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31章 另有定計第36章 一語驚人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5章 動身回國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40章 臨行前夕
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4章 百日抓週第10章 青雲亦需借好風第35章 佛道亦有可得處第11章 暗求信物結外援第9章 仇人相見不眼紅第10章 和氣生財結四方第8章 驕郡王強索東青第29章 信口開河第29章 各封賞死水微瀾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34章 御前蹴鞠第15章 使高麗另有要務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章 動盪起波瀾無邊第18章 舊話重提第15章 人心叵測更幾時第31章 萬事俱備第16章 朝會風波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13章 本是金枝玉葉女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8章 略施小計懲衙內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36章 正是出遊好時節第11章 覷時機手起收網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9章 爲前計兄弟換將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章 尋人有果第7章 球社之爭第27章 百般籠絡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38章 已是大限將到時第14章 除夕紀事第3章 路遇貴人第25章 花中澄心第4章 百日抓週第11章 瞞天過海設妙計第13章 貌合神離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19章 千金公主齊溜號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18章 婚事亦非容易事第22章 防微杜漸第22章 疑霧重重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3章 滄海桑田無定數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36章 浴血苦戰第39章 慰長嫂用心良苦第4章 除夕夜合家團圓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20章 重拳出擊第32章 得聖意嚴均擢升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7章 聞音訊起意遊湖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21章 相聚入雲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18章 一語不合動嗔心第28章 諢身浴血脫重困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33章 見嬌婿語重心長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31章 另有定計第36章 一語驚人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16章 千思萬想憂歧途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36章 調虎離山急動手第18章 訪密友才女問計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5章 動身回國第20章 迎親前夕各奔忙第24章 巧舌如簧說同僚第24章 俏高嘉直闖李府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12章 福寧殿廷議伐夏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40章 臨行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