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少年英傑人人愛

這一夜,高府後花園亮起了十餘盞燈籠,照得諾大的地方有如白晝一般亮堂。而中間的花花草草盆盆罐罐全都被搬到了一邊,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個箭靶,四周更是圍了好些人觀看。

而衆人目光的焦點則是一個十歲出頭的少年,只見他面如冠玉儀表昂揚,手中正愛不釋手地把玩着一把強弓,臉上則露出了喜出望外的神色。一旁的高俅見他這般模樣,不禁對旁邊的童貫笑道:“這是當初聖上命我巡視軍器監時,下頭的人送給我的〉是此弓雖然不算一等一的強弓,但卻很有些巧妙,若是遇到箭術高手便有說不出的用處。看九郎的樣子,想必是看出此中奧妙了。”

劉琦雖說眼睛都在眼前這把弓上,耳朵卻沒有漏掉高俅的話,此時連忙轉頭道:“相公,此弓確實是軍器監造弓時的上品,我在西北軍中時也曾選過不少弓箭,卻沒有一把能夠及得上這個。只是其中好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也說不上來,待會讓我試一試就能看出真正的好壞了。”

高俅頷首點頭,見幾個家人遠遠地在那裡招手,便對劉琦道:“看樣子他們已經準備好了,九郎去試試吧,也讓我們好好看看你的本領!”

劉琦雖然年紀輕輕,卻並不怯場,彎腰微微施禮後便大步朝場中走去。童貫遠遠忖度那位置,發覺箭靶離劉琦不過五十餘步遠,不由笑了:“我在軍中的時候,曾經親眼看過九郎百步穿楊,如今這距離對於他而言不過是略施小技而已。相公看着好了,待會他意之所至,說不定會玩出些花樣來。”

高俅正想答話,卻見劉琦上下瞥了那靶子一眼,忽地將弓掣在手上,取箭拉弓一氣呵成。但見一抹黑影猶如流星一般自弓上射出,頃刻之間便穩穩地釘在了靶子上,卻是正中紅心。

“好!”

四周的僕役頓時喝了一聲彩,而劉琦卻仍然不滿足,退後幾步忽然反身又是一箭,這一次就連瞄準的時間也省了。而此箭正中先前那箭末梢,釘在那裡搖搖晃晃,看上去好不神奇。這個時候。喝彩的聲音便全都沒了。這裡的僕役也曾經在京城禁軍演武場上看過那些騎射演練,卻不曾看到過這樣的神乎其技,一時間都把眼睛瞪得老大。

高俅雖然心中讚歎,但卻並不十分詫異。童貫能夠張口閉口說劉琦箭術神奇,那麼劉琦必定是有真才實學,而看對方的模樣,似乎仍是意猶未盡←卻不想讓劉琦再表演下去了,畢竟,有這樣的勁頭,還不如到天子官家面前顯露一手地好。

射光了一個箭囊中的十支箭。劉琦還想開口再要些。卻見高俅招手,只得回身走了上去,躬身奉還了那把弓。而聽到高俅稱讚他箭術驚人←便連忙謙遜道:“多虧相公弓好,否則我數日未曾習練,未必就能如此精準。”

高俅打量了一番那張略有遺憾的臉,忍不住笑道:“這弓與我不過是明珠暗投,今日相見我也沒來得及備辦什麼見面禮,便將此弓送給你吧。那時軍器監還附贈了數百支上好箭支,到時我讓人一併給你。今次不過是看看你箭術,算不得真,改日在聖上面前纔是第一要緊的。你回去好好預備,到時候一鼓作氣贏得聖上讚賞。那纔是真英雄。”

劉琦聞言方纔知道高俅是一片好意,連忙下拜道謝,卻仍推辭不肯受那把弓。到最後是旁邊的童貫冷不丁插了一句:“九郎你就收好了,高相公日後還有更好的寶貝送給你,一把弓算得了什麼?”

這句話來得突兀,劉琦頓時有些莫名其妙,見兩人全都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他又不好多問,只得吶吶應了。而在僕役們收拾箭靶和一應物事的時候。高俅便瞥見了混在下人當中的高嘉,不禁微微一笑。小丫頭自幼就佩服那些英雄,不管怎麼說,劉琦總比那些養尊處優地世家公子要優秀多了吧?

唯一可慮的是,這樣一個大將之才絕對不能留在京城這種紈絝溫柔鄉中,必定得放到外頭去磨鍊。而自己這個女兒卻是在富貴門庭中長大的,和陳國公主趙婧嫁給姚平仲一樣,她到時真的能夠耐住兩地分居的寂寞?

剛剛劉琦的神奇箭術高嘉全都看在眼中,雖然覺得他確實和那些宗室貴胄子弟不同,卻也沒有更大的觸動,只是隱隱約約覺得他比趙桓趙楷兩兄弟要好一些。趁着人羣混亂,她悄悄地溜出了園子,心中不禁思量了開來。憑藉她的聰明,當然不會不知道父親的用意,只是,這個劉琦真的有這麼好麼,值得父親花這麼大地氣力?

劉琦造訪高府這件事自然只有一小撮人知道,有份參與地高府僕役全都是服務了多年的可靠人,自然不會嘴上沒個把門的四處亂說。而童貫亦是小心告誡了劉琦一番,囑咐其絕對不可告訴外人。劉琦雖然心下疑惑,卻知道高俅現如今身份尷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當下便一口答應了。

到了面見天子那一日,劉琦換上了一襲新裝隨童貫進了宮。進文德殿一番拜舞禮畢,他便聽頭上傳來一個聲音,連忙依言直起身子,卻依舊不敢擡頭。

“果然好人才!”

趙佶素來最喜年輕才俊,再加上劉琦生得威武,小小年紀便是儀表堂堂,不由越看越喜愛,最後更是滿臉笑容:“童貫確實薦地好人,這樣的少年英傑又立下這樣的大功,朕不可不賞!唔,你今年幾歲?”

劉琦聽聞天子發問,連忙恭聲答道:“過了年,臣便十四歲了。”

童貫連忙在旁邊添了一句:“他是元符元年出生,劉仲武已經讓他在軍前效力了。”

“虎父無犬子,此話真真不假。”趙佶的愛才之心既然動了,頓時一發不可收拾,“他前次立下了大功,雖然人還年輕,但朕還是得把該得的給他。就是忠訓郎、閣門祗侯好了,如此一來,旁人也沒什麼好說的!”

這個官銜確實算不得十分過分,而正當童貫示意劉琦拜謝時,劉琦卻朗聲道:“聖上好意,臣不敢拜領。聖上雖然知臣有功,旁人卻會以爲臣是靠了父親蔭庇,或是聖上以貌取材。臣雖不才,卻不敢污了聖上和父親聲名,懇請他日禁軍大比時聖上讓臣參加,倘若落選,則授官之事不必再提;倘若臣僥倖脫穎而出,再拜領聖上好意不遲。”

這樣一通話不卑不亢,而且佔盡了理由,趙佶自然不可能不答應,而心中對這個少年的讚賞又多了幾分。旁邊的童貫雖然覺得劉琦多事,卻也知道他小小年紀本領高強,肯定是不希望旁人閒話方纔出此下策,只得暗自搖了搖頭。

饒是如此,這一次晉見之後,趙佶仍舊恩賞了劉琦不少物事——從金銀錢到袍服再到御製刀劍新書,總得算起來竟是價值不菲。而劉琦亦不敢再推辭,恭恭敬敬地受了。

當天夜裡,童貫便火燒火燎地寫了一封急信派人送給遠在肅州的劉仲武⊥信的人剛走,蔡攸便派了人來讓他過府敘事←雖說從心底是在敷衍蔡攸,卻不想這麼早就正式撕破臉,恰逢劉琦有意出門,他便選了幾個僕人跟着,自己則急匆匆地來到了蔡攸地府邸。

“道夫你可是來了!”

童貫被人領進書房,就見蔡攸大刺刺地坐在椅子上點頭,而旁邊幾個認識的官員也只是頷首示意,他便是一陣心中不喜。想到每次去見高俅的時候對方都是禮遇有加,他愈發瞧不起蔡攸這種做派,面上卻仍端着笑意,拱手道了一聲學士,然後便自找了一個不起眼的位子坐下。

在座的除了劉正夫蔡薿之外,全都是以壯年官員居多,而且除了童貫全都是文官。童貫甫一坐定,便聽到旁邊的人說道:“學士如今得聖上寵信,自當謀求再進一步。高伯章既然辭相,尚書右僕射的位子便空了出來,以學士的才具德行,入主政事堂自然是衆望所歸。”

才具德行?衆望所歸?這八個字也配用在蔡攸身上?

童貫心中冷笑連連,對這種一味的溜鬚拍馬鄙薄不已,卻見蔡攸面有得色,不禁更加不齒←冷眼看去,只見惟有劉正夫微微皺眉,蔡薿等人全都是安之若素,看來,這些人都已經完全和蔡攸沆瀣一氣了。

蔡攸輕咳一聲,然後故作爲難道:“只是,我朝歷來沒有父子同在政事堂地規矩,倘若有人舉薦,只怕……”

雖然他很有技巧地隱去了下頭的半句話,但在場衆人全都是人精,哪裡會不明白蔡攸的忌憚?別說是蔡攸,就是他們這些人,不是同樣對蔡京噤若寒蟬麼?但如今不比從前,想到蔡攸羽翼漸豐,又想到天子官家曖昧的態度,他們自然不會掃了蔡攸的興致。

因此,蔡薿便第一個甩出了他的忠言:“學士此言差矣,蔡相公如今已經垂垂老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個時候,學士自然應當當仁不讓地爲父分憂。”

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8章 初識童貫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35章 王府大變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23章 人才基礎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40章 溘然長辭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6章 忠心見疑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36章 浴血苦戰第10章 一網打盡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13章 不速之客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19章 動亂序曲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22章 曾布回朝第40章 臨行前夕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40章 溘然長辭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12章 假戲真做探心機第1章 穿越時空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1章 穿越時空第8章 橫生波折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7章 柳暗花明第16章 朝會風波第27章 百般籠絡第22章 防微杜漸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16章 朝會風波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8章 商人重利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40章 臨行前夕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
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8章 初識童貫第2章 天行有常人無常第35章 王府大變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34章 得報訊洞察先第9章 將計就計上辭呈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23章 人才基礎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8章 兩相投機結金蘭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3章 聞風聲二妃籌劃第29章 鄭居中妙薦能員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40章 溘然長辭第12章 家有賢妻好兒女第26章 度帝心謀傾首相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11章 明算計暗度陳倉第26章 忠心見疑第10章 賀新人陳王登門第36章 浴血苦戰第10章 一網打盡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18章 訪摯友達夫問策第32章 誡九郎才女苦心第6章 堅冰漸融端倪現第13章 不速之客第3章 千里迢迢伊人來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17章 老少將軍論舊制第19章 動亂序曲第33章 聞危言心有所感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22章 曾布回朝第40章 臨行前夕第30章 合聖意越級直擢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11章 度聖意挺之拜相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40章 溘然長辭第14章 夏遼各有不解情第30章 一朝風雲突變起第17章 兵分兩路各奔忙第30章 憂困境同舟共濟第12章 魑魅魍魎煽人心第32章 爲固己鋒芒驟轉第35章 一箭雙鵰巧設局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12章 假戲真做探心機第1章 穿越時空第31章 慧文妃暗謀諫君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1章 穿越時空第8章 橫生波折第14章 天子亦需勤修整第38章 各奔前程第37章 柳暗花明第16章 朝會風波第27章 百般籠絡第22章 防微杜漸第15章 秉燭夜談論茶法第13章 訓衆子語託少蘊第9章 因緣巧合得悍將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9章 議將來兩兩交心第24章 憂戰力君王震怒第19章 婚慶日貴客盈門第20章 鐵冠真人唐子霞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20章 愛美之心乃天性第16章 朝會風波第22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2章 爲國祚后妃妥協第39章 出重拳腥風血雨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8章 訪蔡府笑泯恩仇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31章 入雲龍回京救場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30章 玄機重重因何悟第8章 商人重利第19章 爲拜師才女設限第32章 探陳王兄弟交心第10章 一網打盡第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18章 鉅商雲集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8章 接將令平仲調兵第40章 臨行前夕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