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摧眉折腰又何妨

王黼出門上了自己的馬車,吆喝車伕動身之後,他卻隨手將筆筒隨便往角落裡一扔,再也沒有多看一眼。儘管愛財貪色,但是,這全都不能掩蓋他對於權勢的渴望。蔡攸這種人面上雖然大方,其實心胸極其狹隘,他在其面前表現出了善於謀劃的一面,少不得也得多流露一點劣處。只有蔡攸對他真正放了心,他才能真正取信於人,才能真正一步步接近自己夢寐以求的位置。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他斜靠在馬車的廂壁上,口中輕輕哼唱着這一句,眼睛漸漸閉了起來。看如今的架勢,再過一段時間,他便能完完全全得到蔡攸的信任。

只要能夠抓住這個自命不凡的蔡家大少的把柄,還怕不能飛黃騰達麼?

他一路無事抵達自家宅門,一個家人便喜笑顏開地奔了上來:“大人,殿帥府童帥來訪。”

童貫!王黼眼皮一跳,心中着實大喜。對於先頭求童貫幫忙去辦的事,他一直極其不放心,畢竟,論及交情,他和對方昔日連點頭之交都沒有,枉論深厚與否,因此最初早就做好了被人拒絕的準備。

他可不像蔡攸那麼大的架子,童貫雖說如今不過暫代殿前都虞候,而且因爲內侍的身份所礙很難晉升上去,但是,只要天子寵信還在一天,那麼就活脫脫是一個炙手可熱的新貴。這樣的人只有折節下交曲意籠絡,那裡有大咧咧地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道理?

“童帥,今晚我在蔡學士那裡呆得晚了,有勞久候,恕罪恕罪!”

見王黼一上來便是端着笑臉連連告罪,童貫也覺得妥貼,心中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往日在高府所受的待遇。只不過他亦是心機深沉的人,自然不可能被這種態度所動。連忙起身迎道:“哪裡哪裡,是我事先來的時候沒有打個招呼,好在也沒等多久,貴府的家人又是殷勤招待,王大人倒是客氣了!”

童貫的這種態度自然讓王黼覺得有戲,一面嗔怪着僕人不上好茶,一面又甜言蜜語地寒暄了一陣。等到戲味做足了,房間中再沒有外人。

他才試探着問道:“不知道上次我拜託童帥的事情有眉目了沒有?”

童貫心中冷笑一聲,卻不忙着回答,微微呷了一口香茗,悠然自得地吐了一口氣,這才慢條斯理地道:“王大人這話問得好不心急,這樣地大事情若不能好好謀劃,輕易出手不但落不得好處,還會牽連到你我,你說我能不好好佈置一番?”

王黼心中有些失望,但一想到此事也惟有童貫能做。面上的笑意便更深了:“是是。我倒是忘了這一岔〉起來聖上和童帥也着實是君臣相得,這情分實在令旁人羨慕啊。以前聽人說高相公如何如何,在我看來。只怕是高相公亦不像童帥這樣深得信任。”

這充滿了阿諛味道的話語一入童貫之耳,頓時讓他大生得意之感。

當然,得意歸得意,他還不至於完全喪失自知之明。在深宮呆了二十多年,又在西北之地待了近十年,他對於世上之事早就看得透了。大樹底下好乘涼,他的背後是趙佶這樣一棵永遠不會倒的大樹不假,但這也要對方永遠不會捨棄自己※以,另外找一棵卻等閒不會倒的小樹作爲依靠也很重要←選擇了高俅的同時,對方也選擇了他。在這份聯繫沒有崩壞的預兆之前,他可不願意兩面三刀——畢竟,那位主兒地手段他也曾經聽人提過。

“王大人這話說得……”他微微一頓,隨後語帶雙關地道,“你託付的這件事要成功,一來要時機,二來要靠人。後宮諸位娘娘幾乎都是大家出身,要她們去按照這上面的法子討好聖上,只怕拐的彎子就大了。與其如此。倒不如找一個根基淺薄的,或是在宮外找幾個人調教好了,想辦法讓聖上見一面,興許把握還大些。”

“可是,聖上即便出宮,又怎會……”王黼猶疑地皺了皺眉,突然看到童貫眼角含笑,頓時恍然大悟,“多謝童帥提點,我明白了!”

兩人密議一陣之後,童貫便匆匆告辭←眼下是多家大臣府邸的常客,卻等閒不在任何地方停留超過一個時辰。皇城司的能耐別人可能不清楚,他卻深深忌憚。別看天子官家如今沒有拿這些偵緝到的事情來處置文武百官,但一旦翻臉,那可都是天大的把柄。

爲了顯示自己的武臣作風,他在京城向來都是騎馬而行,甚至有時不帶隨從。好在京城治安一向很好,久而久之,他那匹高頭大馬不少人都認識了,路上遇到地時候都會讓路而行,這更讓他體會到了一種權臣地風光——統軍大將固然爲人尊敬,但到了京城卻絕對沒有他這樣風光,從這種角度上來說,哪怕這暫代兩個字沒法去掉,他也認了。

行到州橋附近,看到熱鬧的夜市,他一時興起便跳下了馬,一手執繮緩緩而行。彼時夜市上盡是滿滿當當的人,但看到他這個衣衫光鮮地,人們還是紛紛讓路,甚至有認出的人在那裡悄悄嘀咕。

隨便買了幾塊糕充作夜宵,他正想找個地頭坐下歇歇,便突然聽見背後傳來了一個聲音:“道夫真是好雅興,居然一個人逛起了州橋夜市!”

聽到這個熟悉的聲音,童貫先是心頭一震,隨後便笑容滿面地轉過了頭,裝作驚訝地叫道:“原來是趙公子!”

趙佶對童貫的知情識趣很是滿意,笑嘻嘻地上前從童貫的手中奪過一塊糕來,自顧自地咬了一口。此時,他身後扮祖從的幾個班直也紛紛上了前來,卻因爲四周都是人不好給童貫見禮,只是各自稱呼了一聲童帥。

換成別的大臣,此時只怕是不止規勸天子回宮,亦免不了一通勸諫,可童貫卻是天生膽子大。忖度如今京城乃是太平世界,又有人隨行保護,他早就將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這種古話扔到了九霄雲外,只顧着哄天子高興了。

“公子今晚可有什麼安排?若是沒有,不妨找個地方熱兩角酒,再叫上幾個歌姬陪坐,雖說不如家裡頭那些雅緻,卻也別有一番趣味。”

“罷了罷了,我可不想遇到熟人,到時被人在耳旁嘮叨個半天。”

趙佶至今仍然難以忘記那幾次撞上大臣的情景,哪裡還有興致去那些煙花之地縱情風流′然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但他當初混跡於青樓楚館的往事還有不少人清楚,要是冷不丁被哪個行首認出了人來,只怕是第二天就要滿城風雨。

見趙佶對此沒有興趣,童貫眼珠一轉,登時又有了主意:“那公子既然出來了,不妨去臣家裡坐坐?臣那裡可不比那些車水馬龍地門庭,清靜得很。”見趙佶有所意動,他突然拍了一下巴掌,露出了滿臉歉意,“我倒忘了這些天九郎白天讀書晚上還要做功課,公子去了也放不開,還是算了吧。”

童貫一提起劉琦,趙佶就想到初次真正練習馬術就累得不成樣子的兩個兒子,不禁輕嘆了一聲。無論對趙桓還是趙楷,他都傾注了不少心力,自然希望他們能夠成才。但是,和文章不是一日就能做好的一樣,武藝和馬術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練成的。好在趙桓和趙楷沒有說什麼再也不去習練,倒是都讚了劉琦一番,他也就漸漸放下了心。

“那就算了,反正我都是出來逛逛。”趙佶並未看見童貫失望的眼神,而是冷不丁問道,“如今劉仲武連戰連捷,西北局勢大約也快定了。到了那個時候,朝廷少不得要把西邊的兵漸漸放到北邊來,你對此有什麼意見?”

童貫沒有料到趙佶會問到這個,一時間頗有些措手不及,誰能想到趙佶出來逛逛還在盤算這些大事?然而,他畢竟是讀過書的人,又曾經在戰場上呆過,很快就醒悟到了這個問題的關鍵——往日西夏每每寇邊的時候,在西邊保持強大地常備軍非常必要,但是,一旦西北安定了下來,若是還有大量的軍隊掌握在武將手中,那麼身爲人君者不擔心出亂子就不可能了。

原本天下兵將輪換駐防就食是太祖立國時的祖制,但是西軍不一樣,那裡的很多軍士都是祖祖輩輩與西夏拼殺過來的,父子兩代祖別三代效力於一軍之中的並不在少數,若是一下子將他們全都調離陝西,關中會顯得空虛不說,而且就是對軍心也是不利的。而且,水土不服這種原因也不得不考慮。當然,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換將,然而,這亦算不得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早在幾年前,朝中就已經有言論抨擊將不知兵這種狀況了。

“公子……”

他一句話還沒有說完,一個班直便突然疾步上前來,畢恭畢敬行過禮後便低聲報說:“啓稟公子,政事堂幾位相公聯袂求見,說是有緊急大事,因此內廷派了人來通知!”

既然有事,趙佶自然來不及再問,帶着衆人匆匆離去。而童貫則在原地思忖了開來,究竟是什麼樣的緊急大事,需要如此十萬火急?

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23章 夫妻夜話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章 路遇貴人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5章 措手不及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遊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27章 街頭遇盜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9章 微服出遊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38章 此消彼長第36章 宮中私語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8章 橫生波折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7章 柳暗花明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39章 公平交易第16章 朝會風波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21章 夜市遇險第17章 風雲突變第5章 殿中論財第22章 曾布回朝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23章 夫妻夜話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39章 春花秋月第9章 爭分奪秒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34章 負荊請罪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40章 臨行前夕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1章 夜市遇險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18章 喬遷之議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18章 御前交鋒第23章 夫妻夜話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
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38章 爲求存直言坦白第23章 夫妻夜話第14章 殿中召見有深意第11章 美人一粲傾城郭第16章 雷霆大怒重發落第14章 爲家書各具思量第18章 假道士有真本領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章 路遇貴人第8章 探真言一擊中的第26章 聞諫言迅捷應對第3章 下青唐威凌諸羌第27章 善後事亦分贓事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5章 措手不及第26章 西寧州風雲又起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遊第11章 姻緣天定佳偶成第10章 高門他日出才女第34章 虎毒爲何不食子第40章 因危機心力交瘁第27章 街頭遇盜第22章 遊說客紛至沓來第25章 爲情郎以身涉險第9章 微服出遊第16章 蘇元老願附驥尾第28章 千萬人中挑駙馬第38章 此消彼長第36章 宮中私語第9章 詢力士驚聞隱情第8章 橫生波折第40章 自古沙場埋忠骨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29章 上陣也須父子兵第25章 防星變未雨綢繆第1章 三路大軍進宗哥第12章 河北事即天下事第2章 遵聖意悍將回京第38章 縱敗將女真求和第31章 反目成仇第37章 柳暗花明第28章 羌兵入寇烽煙起第38章 嫌隙言父子陌路第26章 衆環伺虎視眈眈第3章 飛黃騰達會有時第13章 各路才俊齊聚首第25章 殿帥府官家臨奠第8章 巧手羹湯暖人心第37章 驟升遷萬人矚目第39章 公平交易第16章 朝會風波第18章 說諸酋動之以利第28章 軟硬兼施收人心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21章 夜市遇險第17章 風雲突變第5章 殿中論財第22章 曾布回朝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23章 夫妻夜話第23章 斂鋒芒胡氏交心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第23章 訓諸弟蔡攸發威第21章 此公主彼亦公主第39章 春花秋月第9章 爭分奪秒第26章 憂西征各懷鬼胎第17章 定田畝人心思變第34章 負荊請罪第19章 引蛇出洞謀雙鵰第40章 臨行前夕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38章 審案亂事緣何起第3章 陰差陽錯臥病榻第6章 笑談中風捲殘雲第8章 遊西湖各得其所第25章 提婚事挺之出馬第16章 懲治惡奴第21章 夜市遇險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34章 尚主乃是家門幸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18章 喬遷之議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35章 戰事急各懷鬼胎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21章 靖內外疑雲迭出第31章 宋廷亦重遼東事第2章 姚家有子箭穿楊第29章 驕貴胄各懷鬼胎第7章 誰家鋒芒蓋全場第18章 御前交鋒第23章 夫妻夜話第33章 蔡衙內暗生毒計第34章 諸般緣起枕頭風第31章 李伯紀直言不諱第2章 臨危機陳王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