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

“這話中之意,彷彿對那陳止,不僅沒什麼不滿,反而有要親近、拉攏的意思,這是怎麼回事?陳止初來之時,大鴻臚不是對他頗有成見,時常訓斥麼?這才一個月的時間,態度就變了,還變得這麼劇烈?在我忙碌的這段時間裡,鴻臚寺發生了什麼?”

典客令的前身,是東漢的大行令,享六百石,爲七品官品,過去在新漢未統之時,曾一度爲五品之位,後逐步降低。

秦漢之初,典客近九卿,後被單獨列出,直屬於大鴻臚卿,現在也如太樂令一樣,是屬於那種品階不高,但享有更高職權的位置,因在中樞,接觸番邦之交,所以也是個熬資歷的好地方。

不過,比起太樂令來,典客令的權屬就比較單一了,負責的是百邦館,也就是俗稱的客館,用以接待南來北往的外邦之人,多爲使節,按着朝廷最初的說法,典客令就是掌四方賓客。

除此之外,這還是個遍佈全國的機構中樞,從典客令的屬官就能看得出來典客令的屬官,沒有太樂令那麼繁雜,但結構卻更爲龐大,觸角遍及州郡,除了兩名在洛陽給予典客令輔助的京師薩甫之外,下面的每一個州都有一名州薩甫,用於接待和管理在各個州中的外邦之人,州薩甫下還有佐吏。

這樣的一個位子,工作繁重也是可想而知的,但凡想要做出一點成績的人,都閒不下來。

現任典客令名爲沈謝,爲下品世家出身,和陳止不同,他坐到這個位置的時候,年齡已到了壯年的尾聲,是在地方上熬了很久,才得以來到中樞,然後苦熬多年,才得以擔任典客令,因此對這個職位相當重視,平日行事,稱得上是兢兢業業。

匈奴派出使節的事一傳來,又說要有鮮卑各部的人接連來洛陽覲見,沈謝得了消息後,始終在統籌安排,每日裡很是勞累,很多時候吃住都在客館裡,乃至對鴻臚寺裡面的變化,都沒怎麼關注,更不知道最近大鴻臚對某些人的好惡。

不過,關於陳止的事,他多少還是知道一些的,畢竟這洛陽城中,最近的新聞都與陳止有關,旁人也繞不過去,但他更知道,在陳止沒來之前,自己的上司對陳止就有成見,等陳止以太常府從屬官的身份,和鴻臚寺接觸的時候,那大鴻臚趙珉也沒給其人多少好臉。

怎麼這一段時間沒見,口徑、口風就都轉變了?

摸不透上司的心思,沈謝不敢輕易表態,他沉吟了一下,試探着問道:“上卿,那我現在就去叫上一兩名差役,將陳止強行帶來?”

“爲何要強行帶來?”趙珉的眉頭一皺,“萬一陳止誤會了,以爲我要與他不利,那解釋起來還要白費脣舌,反爲不美,就讓人去通報一聲,就說本官請他過來,商談後續的事宜,畢竟匈奴人抓也抓了,總該有個說法。”

“是,下官明白了。”沈謝滿心疑惑,但聽到這裡,也知道要以什麼態度面對陳止了,只是他心中難免嘀咕,當初陳止斬殺匈奴小王子的時候,消息傳到京城,趙珉在朝堂上還因此和他人起了衝突,堅決反對陳止的作爲,結果現在要將陳止叫過來,都要考慮對方的心情。

彷彿是看出了下屬疑惑,趙珉笑道:“你不用多想,匈奴使節而已,不算什麼大事,既然是他們主動挑釁,在京城囂張,受點責罰是應該的,我反對和匈奴開戰,不是畏懼匈奴,而是考慮大漢本身的情況,至於陳止,這是有才之人,我當然敬重了。”

說着,他目光一轉,看了一眼在場的明堂令嵇法,笑道:“兩位以外司的身份過來相助,這些日子以來,對鴻臚寺有諸多建樹,這是摒棄門戶之見、一心爲公的表現。”

嵇法趕緊起身道:“這都是陳太樂的功勞,下官豈敢居功,下官不過是在旁邊敲敲邊鼓,連查漏補缺都算不上,但能與陳太樂共事,確實是生平一大樂事,受益良多。”說話的時候,他下意識的笑起來,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他的樣子,卻讓沈謝越發疑惑起來。

“連這嵇法也是如此話語?口氣變得不小!我記得最初來時,此人還曾尋到我等大鴻臚屬官,暗示他與陳止並非同路人,還說過陳止所爲,皆與他無關,一副要劃清界限的樣子,現在卻是這般說辭了,也不似作僞,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不過現在不是瞭解情況的合適場合,沈謝按下心中好奇,拱手領命,就說下去安排了。

他這邊走了,趙珉手邊一人起身,躬身道:“上卿,沈典客最近忙於政務,對情況還不甚瞭解,驟然安排,就怕有疏漏,不如下官過去,與他查漏補缺。”

趙珉循聲看去,見是司儀令梅敬,就點頭道:“也好,去跟他說一下,省得和陳止生出了誤會。”

“諾!”梅敬點點頭,拜別衆人後,就快步追了出去。

前面,沈謝正低頭前行,還在思慮着心中疑惑,準備找一二吏胥詢問清楚,省得所知不明,以生偏差。

想着想着,忽然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回頭一看,乃是好友梅敬。

司儀令掌管的司儀署,是新漢所置,掌凶禮喪葬之事,其職權多有輔助之意,時常跟隨在大鴻臚的身邊。

這梅敬與沈謝乃是同鄉,關係不錯,這時趕過來,是真心想要提醒,因此也不客套,直入主題道:“大鴻臚讓你與陳止交涉,也有讓你和他先熟悉一下的意思,現在匈奴人被抓捕,旁人免不了非議陳止,最怕諸族使節誤會,他們都住在百邦館中,所言所行皆爲你察,若有什麼不對的苗頭,千萬不要擅作主張,可以在通報大鴻臚的同時,再遣一人告知陳止,以作提醒。”

“這是爲何?”面對好友,沈謝終於問出了疑惑,“告知大鴻臚也就罷了,本是應有之意,爲何還要遣人告知陳止?這有些不合規矩了,還有,自大鴻臚以降,似乎都對着陳止頗爲推崇,我記得最初可不是這般局面。”

“因爲你這陣子忙於接待四夷之人,不知道這陳止作爲聯絡之人,卻讓鴻臚寺上下有了不小的變化,連大鴻臚自上任以來最爲深惡痛絕的典籍混亂,都被他一一理順了?”

“難道這個陳止,將卷藏館加以整理了?”沈謝一怔,皺眉詢問,“他整理了多少冊?”

“豈止是整理了多少冊,他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將卷宗分門別類的整理好,更列了一張年表,將歷屆的來使之事都寫了個提綱,方便藏館的看守人存放、拿取。”

“全部?”沈謝眼睛一瞪,滿臉意外,“你是說全部的卷宗?這怎麼可能?”

梅敬笑道:“我初聽之時也很意外,但親眼見過之後,卻不得不相信,當然,一些邊角雜章,還是無法歸類,但陳止當真是博聞強記,從許多斷章的細節中,找到了些許語句,標註出來,推算出了幾個可能的來歷,倒也省去了不少功夫,後面只要卷藏館的人用水磨工夫,一點一點比對,相信就能找出出處。”

鴻臚寺的卷藏館,其實就是存放來往使節卷宗的地方,內裡涉及到雙方的國書副本,以及來訪之人的紀錄。

新漢作爲中原王朝,富有四海,諸國來朝是常有的事,往來的文書更是數目衆多,而鴻臚寺作爲對外機構和接待機關,自然要擔負起責任。

不過,由於過去的管理混亂,以至於作爲核心之地的卷藏館,一直都混亂無比,若是朝廷上有需要,需要查找什麼,往往要動用大量人手,連續多日翻找,才能找到相關之事,最長的時候,甚至有連續翻找近一個月的紀錄,當然了,找不到相關記載的時候,也不在少數。

這次諸國來使,其中有剛剛大勝的匈奴,還有朝廷有心扶持和拉攏的鮮卑各部,鴻臚寺免不了又是一番查找,按照過去的規矩,這大鴻臚卿麾下的其他司衙,都要派出人手過來幫襯,人手都被這邊佔用了,其他事項就要進展緩慢,影響整個衙門的運轉。

但這次最不同的地方,就在於有太常府派人過來相助,其中就有陳止。

當陳止提出來,要幫助整理卷藏館的時候,鴻臚寺上下都很意外,但也沒有人覺得他能辦成什麼事,而心存成見的大鴻臚趙珉,更是有意要敲打一下陳止,就給他定了一個七天的期限,讓他找到相應的覲見記載,否則就如何如何。

這在旁人看來,這是一個頗爲苛刻的條件了。

但陳止給出的答卷,卻讓他們震驚無比。

“我清楚的記得,大鴻臚在看到整理過後的卷藏館時,那種震驚的表情,”梅敬搖頭笑着,“在那之後,陳止又在禮儀之人的挑選和管理上,給出了部分建議,讓相應的司衙省卻了很多繁瑣功夫,讓大鴻臚對他改觀,有心重用,但偏偏這個時候,那太常鄧蒙,卻來了一個召令,讓陳止去準備文評事宜。”

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三百一十一章 來得正好!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一千零五十四章 漢家疑,鮮卑惶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三百零三章 蕭規曹隨編成冊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三十六章 豈不美哉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九百八十八章 急攻尋奇兵,背後有人催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實策,我當送去北方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見格局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動世家?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難於軍爭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二百三十五章 棋盤內外勢皆轉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樂之位,可坐多久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聳後危,論法與教異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八百四十章 若幽州姓陳...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
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三百一十一章 來得正好!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一千零五十四章 漢家疑,鮮卑惶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八十一章 惡名養望,快馬尋品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三百零三章 蕭規曹隨編成冊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二十三章 不漲不足以平人心啊!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幽州敗名,或出於君第四百六十六章 這不符合兵法!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八百五十六章 大恐怖!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將軍的錯!第十七章 人往人來皆有由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三十六章 豈不美哉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六百七十八章 北望代郡,暗夜過溝渠第八百六十章 心想事難成第一百九十六章 陳止身邊的人脈雛形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九百八十八章 急攻尋奇兵,背後有人催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實策,我當送去北方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八百五十七章 一言可見格局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動世家?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二白三十二章 法莫如一而固,兵莫難於軍爭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二百三十五章 棋盤內外勢皆轉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樂之位,可坐多久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五十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八百二十章 文武加身!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虛實亂人心第四百零五章 代縣之迎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聳後危,論法與教異第九十八章 城外書院院中人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八百四十章 若幽州姓陳...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