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攏之時!

伴隨着皇帝令下,這殿中頓時安靜下來,不過細微的嘈雜聲卻沒有根絕,不少文武都竊竊私語,討論着到底是什麼消息傳來了。

畢竟,兩王爭鋒這事,不管是已經站隊的,還是觀望的,都不好在這肅穆殿堂之中討論,況且聽着剛纔兩邊人的意思,已經明顯是針鋒相對,大有要藉着琅琊王這件事,好好鬥法的味道。

況且這事背後暗流不少,表面上是廣漢王與甘陵王對峙,但實際上是兩個權力集團的鬥爭,更不要說那琅琊王本身又代表着了另一派的宗室勢力,可謂複雜。

但其他文武官員其實並不想要摻和,因爲當今局勢已經夠複雜的了,正好這時來了個消息,隨說是朝會七聲鼓,顯然不是什麼好消息的,但至少能轉移一下話題。

“陳公,你說這次會是什麼事?”

文武官員裡面,有那大司農楊結,站在太僕陳永的邊上,小聲詢問着。

他們都是位列九卿之人,位於百官前列,不過由於當下這朝廷上漸漸顯露黨爭苗頭,帶來一連串的權利結構變化,九卿的權柄越發衰落,因而關注兩人的反而不多了,因而倒也沒有什麼人留神聽着。

況且,因爲陳止的原因,楊家、陳家親近也都是人盡皆知了。

不過,比起大半年前,陳永這位太僕、陳家的頂樑柱,卻顯得蒼老太多了,一雙眼睛都已經深深凹陷下去,彷彿蒼老了十歲一樣。

這是因爲他的兒子陳迭,不聽勸阻,參軍入蜀,結果因爲李家反叛,早就生死不知,基本上確認是折在其中了。

老年喪子之痛,便是陳永亦難以承受,若不是考慮到當今陳家還離不開自己,恐怕已經告老還鄉了。

不過,經此一事,陳永整個人卻越發顯得蒼老起來,朝中遇事也不怎麼積極,慢慢的受傷的權柄也就隨之黯淡下來,平時遇到了事,也就站着和楊結探討兩句,並不會牽涉其中。

這時聽得詢問,陳永輕輕搖頭道:“如今四方皆不安寧,北邊戰亂頻繁,還有匈奴在背後謀劃,南邊山民作亂,叛亂苗頭漸起,這西邊關中雖然安寧,但西域那裡卻時時有不利消息傳來,至於關中往南……那蜀中更是有李賊肆虐,此時再有戰亂,大概也就是這幾處吧。”

楊結點點頭,便道:“希望這事和幽州無關,否則你我怕是不得安寧了,如今兩王爭鋒,這勢頭是越發明顯了,兩邊都在拉攏,還有那張應,也來籠絡,我等現在置身事外,還能從容觀之,可一旦有個藉口被他們抓住,就可能會被牽扯進去啊。”

這兩個人,一個是陳止的泰山,一個是陳止的叔祖,若說能有什麼藉口被人同時抓住,也就是幽州代郡的事了。

好在他們也知道,這大半年以來,代郡始終埋頭髮展,同時開發出產,處處開闢商道,頗有幾分悶聲發大財的架勢,相信這次戰亂,和代郡關係應該不大。

不過,他們二人同樣也明白,距離王浚攻代的時候,應該是不遠了,最近與代郡的通信,都在不斷的傳達着這樣的局勢和消息——

王浚在整頓平州之後,調兵遣將明顯是要動手了,只是具體時間還沒定。

兩人這邊想着,已經有人入了殿中,當然不是過來傳訊的人,而是宮中侍衛,此人來到一名宦官耳邊,耳語了兩句之後,那宦官神色微變,似驚似怒,隨後也不耽擱,轉身邁步,走上臺階,來到了那中常侍莫安節的邊上,同樣也是耳語,隨後這位皇帝最爲新任的心腹大伴,也露出了驚訝之色,而後揮揮手,讓那小宦官下去,自己則邁着小碎步,側着身子,來到了皇帝身旁,卻不敢多行。

“怎麼了?”劉岱看出對方之意,便問了起來。

莫安節便道:“北邊出了兵事,此事因還未確認,不好當庭訴說。”

“北邊?”

劉岱很是錯愕。

廣漢王與甘陵王則是皺起眉頭。

張應、楊結、陳永卻同時心頭一跳,各有所思。

其餘衆人更是忍不住低聲議論,這殿堂之上,一時之間有顯得紛亂起來。

“肅靜!”

廣漢王提高了嗓門,喝止衆人議論,然後出列,來到了皇帝跟前,見禮說道:“既是兵家軍情,又於朝會中響鼓,那必是事關重大,不弱先散去朝會,召集重臣,先了解一番。”

“不錯,皇兄這是穩妥之言!”劉岱點點頭,“那就請皇兄與九卿重臣留下,於御書房中聽此事,餘下衆卿且先退朝,有什麼話,以後再談。”

“退朝!”

在劉岱的示意下,便有唱名宦官高聲傳令,衆臣行禮退去,他們之中,自然還有人想要上奏一二,但面對着宣武皇帝留下來的規矩,到底不敢挑戰,只能憋在心裡,同時也對那北地的戰事,生出好奇之意。

若說北方,可謂紛爭不斷,最讓人在意的就是冀州,因靠近京畿之地,難免讓人關注,而更北邊的幽州,聽說時常與胡人交戰,那也是頗爲引人注目的。

不知這次的事,到底是什麼個情況。

莫說他們,就是兩位郡王,其實也不知曉,因爲這消息是快馬傳遞回來的,只不過因爲冀州戰亂,幷州被匈奴佔據,傳驛皆不通暢,這才一直拖到現在,又因爲涉及重大,不得不在第一時間通報給上層知曉。

偏偏當時乃是朝會,按理說不好打斷,只是軍情如火,下面的人着實不敢耽擱,因爲交戰雙方再朝中,也有不小勢力,這消息在自己手中停留的時間太長,省得連責任都連帶着了,於是找了一個規矩,敲鼓通報。

所以,當這份軍情呈現在衆人面前,他們的表情可想而知。

“這冀州還沒平定,幽州居然又打起來了!還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主動跳起來的!”看完戰報之後,廣漢王當先說起,“他王浚在幽州、平州作威作福,此事朝中早有不滿,結果他還不知道收斂,居然貿然攻打代郡?簡直豈有此理!”說着,他看了一眼不遠處的陳永與楊結,這二人當下都是一臉震驚與擔憂之色。

九卿不管如何低調,到底掌握着一定的資源和權力,眼下幾王爭權,都需要拉攏盟友,像楊結、陳永這樣的,當然不想放過。

雖然剛剛得到消息,難免震驚,但到底是高屋建瓴的人物,廣漢王馬上就定下了心思,有了主意——

“這次機會,我不妨就利用起來,賣個人情給他們二人,王浚肯定是治不住的,朝廷現在連冀州都暫時抽不出手去,何況幽州?陳止肯定是要敗的,不過在他敗亡之前,我儘量做出偏袒和相助的意思,這陳止無關緊要,可大司農與太僕若是能爭取過來,則朝廷大勢重新在我!”

帶着這樣的念頭,他又朝着甘陵王看了過去。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親喊你回家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八百四十章 若幽州姓陳...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陣非精兵,戰陣爲先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賊尚且不敢攻幽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於蜀,南北傳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龍,鎮冠軍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四百零二章 入幽州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楊論兵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九百六十七章 盤虯龍,蟒相鬥,自削其運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五百零七章 當勸!第四百零二章 入幽州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脹,意氣風發入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追窮寇!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八百二十七章 隱秘兵馬,半路相逢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與毒計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驗氣第四百一十八章 塢堡不藏民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鮮卑來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之初,性本惡第三十章 蒼頡循聖,作則制文第十五章 一念荒唐,願者上鉤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書童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七百八十二章 跨越七百年的技術雛形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擊於外,謀算自遠而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談,兇至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第七十章 筆走龍蛇言莫賭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親喊你回家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八百四十章 若幽州姓陳...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陣非精兵,戰陣爲先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賊尚且不敢攻幽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六百八十三章 五斗米,坐於蜀,南北傳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送真龍,鎮冠軍第五百三十四章 背後挑撥抓起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四百零二章 入幽州第七百七十七章 恭喜府君,名如其實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陳侯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楊論兵第三十七章 知我尋法皆傳書,使我不得安心讀第九百六十七章 盤虯龍,蟒相鬥,自削其運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難盡啊!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五百零七章 當勸!第四百零二章 入幽州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脹,意氣風發入營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變幻皆從權第一百九十四章 冠絕彭城!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追窮寇!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八百二十七章 隱秘兵馬,半路相逢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七百八十八章 再伐代郡,可有勝算?第六百五十四章 看相與毒計第七百五十三章 壞得其名,也不辱使命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使驗氣第四百一十八章 塢堡不藏民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鮮卑來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五章 江山如畫在側,日月拱衛其身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之初,性本惡第三十章 蒼頡循聖,作則制文第十五章 一念荒唐,願者上鉤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家宅中阻書童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七百八十二章 跨越七百年的技術雛形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一千零一章 求求你,我投降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擊於外,謀算自遠而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談,兇至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鮮卑雙動,漢室兩分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第七十章 筆走龍蛇言莫賭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