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

范陽生戰亂,三路共伐代。

這麼大的動靜,幾乎將幽州一半的土地都捲入其中,西邊的四個郡,全部都被牽扯其中,而東邊的幾個郡同樣不敢放鬆警惕。

作爲如今王浚統治核心的燕郡更是有諸多巡查,這些巡查分佈在各處,主要目的就是要防止探子、細作的滲透,同時儘可能的排除其他因素。

這項工作無疑要交給一些王浚親近、信任的人來做,王仁正是其中之一。

所以他一接到情報,說是有一支人數不少的車隊,正在燕郡南邊的邊界出沒,看那前進的路線,分明是奔着范陽郡去的,便立刻點齊人手,快馬趕過去攔截,終於在盧志、郭芝二人的車隊,即將步入范陽郡境內之前,將他們一行人給攔了下來。

見到了人,知曉了身份,王仁倒是沒有刁難,只是讓他們改道北行,直往薊縣而去,相比於前線范陽,這薊縣作爲大本營,雖然有不少兵力都被抽調出去了,卻依舊算得上是固若金湯,就算盧志、郭芝心存他念,又或者他們背後的江都王、祖逖亦有其思,也不怕能翻了天去。

只不過,這樣的決定對盧志、郭芝二人來說,無疑是非常不理想了,這見不到王浚也就罷了,跟去了薊縣,怕不是要等到戰爭結束,纔有真正的面見之機——

誰人不知,這幽州、平州,王浚是真正的說一不二,軍政一把抓,沒有他的首肯,想要動用兩州的一兵一卒,都是天方夜譚。

這幽州戰亂,各方推論有可能是個持久戰的功夫,萬一王浚始終坐鎮范陽,不歸薊縣,那他們豈不是就要一直困守於此?

更關鍵的是,無論是盧志還是郭芝,他們都時間有限,被那石勒的動向追趕着,只爭朝夕,否則二人斷不會剛得到消息,立刻就馬不停蹄的過來。

但不管這心裡是如何想的,眼下也只能先安穩的跟着王仁歸去,否則這眼前一關就過不去。

當然,二人並沒有因此就聽之任之,行了沒有多久,兩人便邀請王仁上車一敘,只是……

“兩位先生都邀請晚輩,拒絕哪一個都不好,於是小子便斗膽,自作主張,將郭先生也一併邀請過來,三人對坐,也是一大快事。”

原來,卻是盧志、郭芝先後讓人過去邀請,王仁一見,嘴角帶笑,露出自傲之色,卻直接讓人帶話回去,說是要見就一起見,不獨見,並且將這一起見面的地點,選在了盧志的馬車上。

這並非是他有意偏向盧志,又或者與此人親近,單純就是由於盧志的馬車夠大、夠寬敞而已。

畢竟,那江都王的勢力和位格,都遠遠超過祖逖,更是驕奢淫逸,怎麼會虧待自家謀士?而盧志也是大族出身,這馬車與豪強出身的郭芝比起來,確實更講究一些。

只不過,再寬敞的馬車,忽然之間擠着三人,還是各有心思的三人,都難免顯得有些尷尬,哪怕盧志和郭芝各自有什麼打算,都不好當着對方的面說起來,只能有一句、每一句的聊着。

看着面前尬聊的二人,王仁心中暗笑,又有傲氣涌上來,他很清楚這兩人來此,都是爲了求見、求助於自家叔父,是爲了來討好他那位叔父,從而獲得優勢,這心氣自然升騰起來,自然沒有什麼最終名士、前輩的念頭。

於是,他等時間差不多了,就直接打破尷尬氣氛,毫無顧忌的道:“兩位先生,你們來這裡,肯定不會過來敘舊的,如果有什麼想說的,儘管說來,若是真有必要,我自會傳達於叔父,也不耽誤兩位之事。”

這話說完,盧志與郭芝卻沒有立刻表態,只是停下了話,看着王仁。

王仁眉頭一皺,笑道:“怎麼?兩位有什麼不好開口的?我知如今冀州局勢不好,多有混亂,賊人橫行……”他看向郭芝,“祖府君固然有能,兵略嫺熟,奈何兵力有限,只能勉強支撐,至於江都王嘛……”他不理會郭芝不自知的神色,又看向盧志,“這位郡王的行事未免太過小心,我在幽州都聽說,曾有賊人上門叫戰,而郡王不出,這事傳出來,難免讓人覺得江都王畏戰,想來是兵力夠了,但手下沒有可用之人領兵啊,你們兩家,都有難處。”

說是兩家都有難處,但實際上卻是揭老底瘡疤,盧郭二人哪裡還能有好臉色,哪怕是涵養再高,也有些繃不住臉了。

只是二人的這幅樣子,卻讓王仁感到有趣,他嘴角帶笑,繼續說道:“卻是有些冒犯兩位了,我這個人就是心直口快,連我叔父都說,這個毛病得改改,這次之所以沒有隨軍攻伐,一方面是平定平州之後,需要休養,還有就是擔心我這張嘴會闖禍,萬一活捉了那陳止,一兩句話說得他惱羞成怒,一個想不開,出了點事,跟朝廷也不好交代,兩位說是不是?”

這話看着隨意,卻暗暗點出關鍵,就是王浚必勝,陳止必敗,等陳止敗亡,王浚對幽州的掌控力,比原本更要提升——原來還有兩個郡不聽管束,經過王浚一番操作,換上來兩人,只剩下陳止還不安穩,等代郡平息,幽州鐵板一塊,冀州對王浚的所求就更重了。

明白這一點,哪怕心中不快,盧志與郭芝也不得不打落了牙齒往肚裡煙,點頭附和,畢竟二人此來,是爲了說服王浚,借兵南下,先度過冀州眼下的難關的,他們背後的主公等着結果,萬不得已,實不願與幽州交惡,豈能因爲這雞毛蒜皮的意氣之爭,就生波瀾?

按理說,王浚出兵討伐代郡,兵馬既動,想要借兵似乎不合其時,但二人卻很清楚,打完代郡,幽州要修養,而借兵出去,無疑是增加對冀州影響力的行爲,可以在不用投入太多兵力的前提下,就增加和冀州的聯繫,王浚應該不會拒絕。

但前提是,要等范陽郡那邊的局勢清晰一些,所以在這之前,他們需要的是王浚做出表態,用這個態度,給石勒施壓。

有求於此,自然不敢得罪王仁。

這位大將軍侄子越發顯得肆意,只是說着說着,忽有快馬抵達,那騎手翻身落馬,就瘋了一樣的尋找王仁,說是有重要情報要稟報!

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七百九十四章 錢糧!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場幾何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三百玄甲懾萬軍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軍、養兵、砸錢,一氣呵成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九百五十二章 懼而亂言,耳鳴至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龍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六百三十四章 參宿爲爪,白虎主殺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二百四十四章 甲乙丙丁走一人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萬般皆空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陳歸鄉,一陳假虎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諸評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擲!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憂,氐人亂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七百九十四章 錢糧!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後,數算機關之傑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一千零五十四章 漢家疑,鮮卑惶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問,匈奴短矣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第一百四十七章 見文心癢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審了,斬之!
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七百九十四章 錢糧!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場幾何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三百玄甲懾萬軍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軍、養兵、砸錢,一氣呵成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三百九十三章 突變!第二百一十九章 東海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亂就一條線第九百五十二章 懼而亂言,耳鳴至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陷皇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三百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一百二十四章 泥塑如真龍第八百三十一章 還沒開戰,就走投無路了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穩,越要言兵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六百三十四章 參宿爲爪,白虎主殺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二百四十四章 甲乙丙丁走一人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萬般皆空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七十三章 樓沒了,字還在第三百五十三章 一陳歸鄉,一陳假虎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諸評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舊部出使,以攀舊情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七百九十二章 漢制於其不過工具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擲!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連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憂,氐人亂第四百九十三章 爭相抄書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七百九十四章 錢糧!第五百三十章 隱憂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故友之後,數算機關之傑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萬事皆有其芥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燈火照耀一千零五十四章 漢家疑,鮮卑惶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八百八十章 人散心離力難轉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有三問,匈奴短矣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第一百四十七章 見文心癢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審了,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