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 論品排姓驚覺醒

“拓跋鬱律此人素有大志,就算能招攬過來,亦不可久留,若讓他歸於幽州,入了體制之內,說不定更是如魚得水,得以結交各方,最後籠絡了一人出去,削弱了主公實力,但在草原上則不同。”

陳京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整理好了思路,而且不是臨時想的,在前來此地的路上,甚至在與拓跋鬱律結伴逃遁之時,與之交談、試探,就已有了念頭雛形,可謂深思熟慮,這時越說,思路就越是通暢起來——

“草原部族,來去如風,勢大則投,勢弱則去,拓跋鬱律若入七品,旁人見之,自是覺得他勢力不夠,所以投奔一個部族,而後就有諸多拓跋族人會以他爲參照,也來投奔,最終在七品鮮卑之中,形成一個大姓。”

“但這樣一來,他不是更好拉攏人手麼?”冉瞻再次忍不住詢問,臉上還有思索之色,“你說他在幽州可以拉攏旁人,但幽州是朝廷體制,輕易不會放棄了中原的富貴繁華,跟着他去草原吹風吧?”

陳京卻搖搖頭道:“非也,冉將軍如今貴爲校尉,又得主公看重,前途光明,自是看不上拓跋招攬,但若是以前呢?”

冉瞻一愣,心中一想,頓時覺得此話有理。

現在自己有兵有權,還有諸多好友,更得陳止看重,前途一片光明,家族、宗族都來投奔,個個奉承,日子過得有模有樣,還能沙場立功,真個順心無比,但如果是以前,他一個破落兵戶之子,就算家裡有點底子,拼命掙扎,又能走到何等程度?若是這時候,那拓跋部許以地位,說不定就捨得一身剮,貨與其人了,哪裡還管什麼華夷之辨!

“不只冉將軍這般兵家出身,還有些人更會動心,”陳京說着,不看冉瞻,卻瞧陳止,壓低聲音道:“便是那寒門子弟,如今天下不穩,不少人說是天災人禍,但依我來看,還是人禍居多,鬧事之人多爲流民,只是但凡能成氣候的,無不有世家破落子弟、寒門傑出之人統領,這些人學得文武技,卻晉升無門,最後落草,乃是常態,我居塞外這些時日,就見過不少中原寒門之人前去投奔。”

陳止一聽,頗爲詫異的看了陳京一眼,這才知道這個族中子弟,竟有這般見識。

高並忽然開口道:“主公剛纔於大帳中就曾言,衛氏入拓跋後,便建議單于拓跋猗盧廣納漢士,而拓跋猗盧也見慕容崇漢,興建棘城,頗有成效,便採納了建議,往去投奔之人日益增多,還有不少在中原失勢的家族,舉族投靠!”

陳京看了高並一眼,微微點頭,繼續說道:“不錯,亦有中原世家子弟前往投奔。”

陳止感慨起來:“這是投報無門,才只能選此道路,上品無寒門,寒門想要一展所長,總要找個地方的,你說的不錯,若是拓跋鬱律投奔幽州,繼續以拓跋猗盧的理念招攬人手,要不了多久,幽州乃至北地的寒門子弟,都會知道他這號人物,這投奔塞外,本就是北方人居多,幽州尤甚,未來當有新政,以期改善。”

陳京聽着,立刻就想到了代郡的篩選之制,當初將軍府選職,正是通過篩選,很是找到了不少人才,自己面前的這個高並,似乎便是由此出身。

這麼想着,他又看了高並一眼,卻見後者依舊不動聲色。

倒是冉瞻又問:“那去了草原就不同了?七品鮮卑裡,胡人不是更容易拉攏麼?”

“這又不同,”陳京停頓了一下,“七品鮮卑本就被主公下了一層制約,有七品之分,自下而上,皆有所求,各有優劣,而且對部族而言最爲重要的,乃是人口與牛羊,七品鮮卑的女人,多數還在幽州,他們暫時只能分批次回來探望,至於那下一代的孩童就更不用說了,連蒙學都開始用聖賢之言,要學《師說》,即便是來投奔拓跋鬱律的,一旦加入這個體系,也要受到制約。”

高並也點頭道:“不錯,只要加入七品之中,即便人走了,後代也要受到影響,而且一旦進入,就不單純是投靠拓跋鬱律了,而是一步步被七品同化,最後能跟隨拓跋鬱律的人,恐怕也就是十之三四,但餘下之人,卻已算是人口增長。”

本來不回來的人,因爲拓跋鬱律來了,最後走了一半,卻還是賺了一半的人口。

陳京點頭同意,但沒有順着這話說下去,而是轉而提到了一人:“另外,還有個治理之法,就是再引入一個大姓。”

陳止眯起眼睛,示意繼續。

陳京就提到了一個名字:“慕容翰。”

冉瞻與高並皆側目。

這位慕容單于的長子,因是庶出,在族中並不得勢,過去慕容氏還看重他的武勇,但隨着勢力大增,內部爭權奪利越發激烈,在幾名單于子嗣的推動下,慕容翰領兵過來支援陳止,就彷彿被髮配了一樣,沒人再將他招攬回去。

這次慕容仁襲擊幽州,最後與陳止交戰,也沒誰考慮過慕容翰的處境,換成其他人,怕是先就要拿他祭旗。

結果,陰差陽錯下,代郡方面還讓慕容翰去聯絡慕容部,最後是將軍府內部又發令將人追了回來,前前後後也表現出將軍府內部的一些問題,也被陳止記下,準備改進。

眼下,慕容翰其人正好端端的在薊縣待着,沒想到卻被陳京提起。

“慕容將軍當下處境堪虞,又不好在幽州任職,不若便讓他加入七品,正好引入慕容大姓,當下七品義從裡,乞伏、禿髮爲三品,段氏爲四品,是其中大姓,若有拓跋加入,或許要位列二品,一下就蓋過了三家,若是太低,又無法讓拓跋鬱律甘心,其人若去,難以掌控,倒是浪費,不如就引入慕容氏,也爲二品,等過些時日再找個機會,將其他三家都提拔品階,相互制衡,最爲穩妥。”

“若讓慕容氏加入,豈不是給了那慕容部介入和影響七品鮮卑的機會?”冉瞻不由皺眉,“那慕容翰對慕容部可沒有死心。”

“反過來,咱們對慕容氏豈非亦有可圖?”陳京卻沒有膽怯,“若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無非是覺得敵強我弱,而今徵北將軍府名震北天,草原部族哪個聽聞將軍之名不懼?怎可諱疾忌醫?正該行大事!”

陳止聽着,笑道:“這話不錯,不過七品義從畢竟是輔佐,幽州兵卒纔是根本,我可不想草原上去了慕容、拓跋,又多了一個七品稱霸,其中如何,你自把握,塞外之地,其實不是久留之處。”

陳京聽完,猛然驚覺,頓時冷汗連連。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嚇煞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上品!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一百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 元旦快樂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一百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 元旦快樂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七百三十六章 紅有主,青攀階,聚衆成金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難撼陣圖,外力不可居功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幽州動,泥塑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請帖去哪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動要加考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一國尚且不可擋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三百零八章 兩陳合流之始第三十六章 豈不美哉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納傳譜,貧僧明法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運不過幾年,爲他人嫁衣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七百二十二章 別動手!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一千零一十章 淪陷地胡作非爲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觀,後手落子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閒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名如雷霆嚇煞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四十七章 打起來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一百二十五章 麻紙之上記師言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武三鼓,陳止復召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應該是這樣的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上品!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一百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 元旦快樂第三百七十章 諸卿,跑題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公倡知導,移風易俗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動人心第一百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 元旦快樂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七百三十六章 紅有主,青攀階,聚衆成金第八百八十二章 柳暗花明有人等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九百一十七章 漢殤(下)宗亂之始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難撼陣圖,外力不可居功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幽州動,泥塑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劉淵是好對付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請帖去哪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六百三十五章 匈奴可過,段部可過,你過不得!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動要加考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殺豪!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一百七十二張 諸葛之禮第九百二十二章 吞幽州之氣而煉命第二百八十二章 鮮卑有文章,請諸君品鑑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一國尚且不可擋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是個好差事第九百七十八章 平州事,宇文之厄第三百零八章 兩陳合流之始第三十六章 豈不美哉第九百二十五章 三代有其名望,井田不見於世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納傳譜,貧僧明法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運不過幾年,爲他人嫁衣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丈夫生當如此!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舊日事,今朝亦可行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七百二十二章 別動手!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二百八十一章 但有陳姜在,不叫外胡猖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一千零一十章 淪陷地胡作非爲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觀,後手落子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閒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