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皇帝略送小禮

“朕素知陳卿有大志,喜讀書,此番長安之行,自那番邦商賈手中,得西域、泰西之見聞,又有遊冊,便略取百箱,以茲愛卿,望勉之慎之。”

聽完了那位至尊陛下的一番口諭,陳止躬身行禮,口稱謝恩,看着門前的一輛輛馬車,這心裡卻着實有些觸動。

因爲隨後那宦官傳完了口諭,就一臉笑容的過來,與陳止輪起了交情,說清了這些禮物的由來,這才讓陳止心有感觸。

陳止之前時常入宮,待人平和,不因爲宦官的缺陷就看低,對莫安節等有學問的宦官也非常尊敬,於是宮中上下,對他都頗有好感,也願意和他說話。

“陳將軍,你是不知道啊,皇上在長安城中,着實想念先生的緊,只要一得有書,便讓人收集過來,就說是要給先生您留着呢。”

宦官說話之際,口中也有感慨。

原來,那位皇帝是在長安接觸到了西域來的商人,從他們的口中,得知了許多有關西域,乃至更西邊王國的事蹟,於是就詢問了許多。

後來,知道這些商人帶着很多書冊,便讓人收集起來。

皇帝到長安,其實已經近半個月的時間,這半個月中,他卻也沒有閒着,當然,他不是忙着處理政務,而是興奮於長安和洛陽的不同,於是花費了很大的經歷玩耍起來——

劉岱自登基以來,一直都是待在東都洛陽,並未來過長安,也不曾觸及關中。

不過,劉岱到底是劉氏子孫,從小也是聽着祖宗們的豐功偉績長大的,年齡也不大,當然嚮往着關中的金戈鐵馬,時常回憶起祖先幾位皇帝的雄姿,是以這到了長安之後,又是因爲蜀地叛亂,頗有一番雄心壯志。

可惜,他這個皇帝雖然漸漸有了權柄意識,卻還是受制於外人,軍權實難掌握,最終只能被引導着,將這精力,發泄到其他地方。

只不過,劉岱在這一年中,與陳止頻繁交談,交情早就有了,也一直將陳止視爲知己,陳止離開京城,前往北地,他還一直有些遺憾,時常想念,若不是有身邊的宦官阻止,怕是早就不顧身份,寫幾封書信問候了。

但即便如此,等到了關中,身邊的人對劉岱都是敬畏有佳,卻沒有了陳止那種良師益友的親近,於是越發掛念,正巧那下面的人,爲了討他歡心,找了幾個西域的商賈和舞姬,找了些稀罕玩意。

結果那皇帝問了幾句,就知道了泰西有書,想到了陳止的囑託和志向,就或者直接討要,或者出錢購買,把個諸多書冊,都收集起來,看差不多了,就讓人給陳止送過來了。

這樣的前因後果,陳止當然是心有感慨,但在感慨過後,又有些哭笑不得。

“到底是皇帝,富有四海,錢財廣博,更有諸多特權,這數量級和正常人都不一樣,其他人收集書本,都是以本爲單位,最多不過累積幾箱,就算是那王家的書癡王奎,他收集書冊,也是一本一本慢慢積累的,結果這位皇帝倒好,這一收集就是成箱成箱的,給我一口氣送來了百箱!怕是西域、西北地界,但凡有些流行的書冊,都被他給拿來了吧。”

門外的七輛馬車之中,每一個都裝的滿滿當當的,以至於真正做人的車子,只有一輛,就這一輛,還還是人和箱子共存,聽那小宦官的意思,他這一路上緊挨着書箱,車子一顛簸,書箱子晃動,別提有多難受了。

“皇上派奴婢過來之前,反覆交代着,說是這次時間匆忙,又有那蜀地逆賊威脅,所以這蒐集的書冊不多,有點少,也不夠全面,其中還有些許缺頁殘本,說是希望陳將軍您別說他魯莽。”

聽得此言,陳止卻是更生無語之感,又朝那幾輛馬車一看。

就這還是匆忙之間收集的,那要是全心全意的蒐集,又會是個什麼光景?怕不是要講西域的書冊都一口氣搬運乾淨,才能罷休。

想是這麼想,嘴裡說的還是客氣話,隨後又吩咐府中僕從,給宦官奉上了幾塊碎銀。

那小宦官幾句話,得了好處,笑的更是開懷,只覺得自己的幾個同僚,果然沒有說錯,這位陳止陳先生,當真是一個上道的人,難怪傳訊的時候,那麼多人爭搶。

宦官這裡還在想着,那邊陳止就請着他入了堂屋,之前這宦官帶來了皇帝的口諭,要先在院中宣讀,先在說完了,也就可以敘舊了。

各自落座,陳止又問道:“閣下自關中來,又是皇上面前的近人,當時知道關中情形的是何局面,實不相瞞,本官自來這北地之後,消息閉塞許多,更不知那關中情形,心中擔憂皇上安危。”

這句話乃是真心所言,劉岱真誠以待陳止,處處着想,二人名爲君臣,但在陳止和皇帝的心裡,對方乃是友人,當然擔憂。

“這……”那小宦官稍微遲疑了一下,笑道:“陳將軍,你看這話說的,其實按着咱家的看法,您當初就不該接了這任命,以您的名望、才華,又有陳家、楊家撐腰,哪裡要來這裡受罪啊,咱家這一路行來,這路這地兒,這橋,那叫一個顛簸啊,那路上更是風塵僕僕,那風沙叫一個大啊!”

說話的同時,他的眼睛卻是左顧右盼,盯着幾個來回走動的家僕、皁隸。

陳止見之,心裡依然明瞭,便揮揮手,斥退一干人等。

那小宦官這才壓低聲音道:“陳將軍,您也不是外人,咱家也不瞞您,這戰事啊,不順!”

“不順?”

陳止眉頭一皺,臉上露出了詫異之色。

但凡是承平日久,王朝兵事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衰落,但這事也是有個極限的,廣漢王坐擁中樞之兵,糧草充足,親率大軍前往平叛,只要不剛愎自用,徐徐圖之,則無往而不利,就算一意孤行,有京城兵馬爲根本,關中兵馬爲援軍,蜀中兵馬爲輔助,一樣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那麼……

“這個不順,是怎麼個不順法?”

陳止很乾脆的問了出來。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亂世家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四百六十六章 問廣寧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七章 心中搖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九百九十一章 後路何在?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別慫,趕緊打!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四十章 此時內外皆尷尬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爲難難爲品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難撼陣圖,外力不可居功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二百零一章 啓程之時,攔路之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暢通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七百二十二章 別動手!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九十一章 學識如洪入心中!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九十一章 學識如洪入心中!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八百七十九章 運籌時來命急衰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三百零二章 暗潮涌動,當快刀斬亂麻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否一比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騁意馬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諸葛有請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師茶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亂世家第五百四十三章 當與陳親善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四百六十六章 問廣寧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七章 心中搖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九百九十一章 後路何在?第九百五十一章 被嚇破膽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別慫,趕緊打!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二百七十三章 要不就封個爵第七百一十八章 窺機出頭未如願,僧言燈火道笑駁第四十章 此時內外皆尷尬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七百九十五章 寸土皆有其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黨爭,石氏得利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八百三十二章 兵略運籌,生死不能由己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爲難難爲品第二百一十四章 血勇難撼陣圖,外力不可居功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二百零一章 啓程之時,攔路之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族分上下,以名得暢通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六百零九章 砲與毬,初顯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七百二十二章 別動手!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九十一章 學識如洪入心中!第三百零六章 不要沮喪,從長計議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五百零九章 請您放一條生路第九百九十章 招而入代,以謀外族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九十一章 學識如洪入心中!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邊論勢,太守留話驚拓跋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九百九十九章 甚好第八百七十九章 運籌時來命急衰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將行,誰相從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三百零二章 暗潮涌動,當快刀斬亂麻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僕亦有底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他是練過的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三百四十五章 可否一比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第四百五十四章 北望草原等風起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叛者恐心猿,求者騁意馬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丞四曹,不來就立威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四百八十二章 贊陳追問續何在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諸葛有請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將軍府,而不知朝廷第三百五十一章 妙哉稷下,自撕其畫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