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皇上,南邊的事,大局已定,又有太子親自坐鎮,無非時間早晚罷了。”一名大臣走了出來,此人名爲王沈,掌匈奴國御史臺,“當下要緊之事,還是要讓幽州老實下來,否則此地作亂,或許真能耽誤大事。”

自劉乂一系滅亡之後,劉聰爲避免舊事重演,兼任了匈奴大單于之後,便有意的削減這部分的權柄,引入了更多的漢家制度用來抑制,強大國主的權柄,要從根子上杜絕內部爭鬥的再次發生。

御史臺這個機構,就是因此被樹立起來,只是形雖兼備,但內裡的精神卻有些似是而非,以至於作爲御史首領的王沈,明顯是個擅長溜鬚拍馬的。

不過,劉聰很吃這一套,一下就讓王沈把這話題帶過去了,集中在了幽州上。

“幽州敢警告朕,是有些底氣的,”劉聰遊目四望,目光在衆人臉上掃過,“你們準備一下,若那幽州真不知好歹,咱們也得有所表示,最好調動一些兵馬在邊界上營造聲勢!”

“可是要做攻伐的準備?”靳準故意露出擔憂之色,“但幽州軍的戰力,可不是小事,我那族弟還在幽州手上……”

他在這時候提起自己的族弟靳康,就是爲了提醒這位匈奴國主,別犯傻了,幽州軍什麼戰力,吳王劉逞已用自己親自證明了,咱匈奴的兵根本不是人家對手,哪能招惹。

劉聰臉色難看起來,這事知道是一回事,被當衆說出來的,又是另外一回事。

好在靳準深知做人之道,給同僚王騰遞過去一個眼色,後者馬上會意,上前說道:“南邊的軍隊要圍困潼關,捉拿漢人的皇帝,北邊的軍隊要絞殺柔然賤族,國中有些空虛,最多調動一些人馬在邊界搖旗吶喊,哪裡還能真個進攻?”

“正是這個道理,”得了臺階下,劉聰馬上點頭,大手一揮,“幽州敢這麼囂張,無非就是以爲我等不敢動兵,他幽州這些年安於發展,內部安寧,百姓富足,又有什麼理由起兵?朕這兵馬只要稍一鼓動,必然集齊幽州內部世家之力,阻止陳氏動兵,倒是他內外交困,又有漢人皇帝的命令壓制,哪裡還能動彈,說不定連幽州都要守不住了!”

有人忍不住提醒道:“日前就有情報,說是那幽州的將軍府,朝平州派出了一支軍隊,可見那幽州,也不是不能動兵。”

“這正是朕斷言他不會輕易動兵的原因!”劉聰眯起眼睛,這讓他覺得自己很是威嚴,“否則的話,就不是一支兵馬東征,而是要大舉出徵了!他這一隊兵馬發出去,還能佔了平州不成?”

這句話換來了衆人的一陣恭維,都說皇上英明云云。

結果天不遂人願,忽然就有戰報傳來,當衆遞給匈奴國的三公,書信之中說平州之地,高句麗被張方擊敗之後,有慕容氏兵馬偷襲,也被大敗,又有段氏倒戈歸順,整個平州,居然三日之間,有一半土地,被那張方佔領,名義上歸屬於幽州將軍府!

“這……”劉聰瞠目結舌,文武官員也是大驚失色。

“這……這到底是平州兵馬太弱,還是幽州玄甲軍太強?”

衆人面面相覷,拿不定主意。

不過,隱約之間,他們都知道慕容氏的實力,連慕容兵馬偷襲之後,都要大敗,逼得段部投靠,這孰強孰弱,已經是一清二楚。

劉聰頓時又下不來臺了,連他的諸多大臣,都找不到什麼臺階給他走,最後只能是滿臉怒氣的驅散了羣臣。

等劉聰重新坐下,恰巧又看到了那幽州使者帶來的書信,這心裡的怒氣一下子又竄了起來,就要找個地方發泄。

“那個什麼盧諶和王構來了嗎?”

就有宦官回答道:“二人已經在宮外候着了。”

“讓人進來,”劉聰冷笑一聲,“朕倒要看看,他們是怎麼有膽量來此的!”他打算好好折辱一下這兩個使者。

那玄甲軍厲害,朕不敢動,你兩個小小行人,總能拿捏一番吧,總要把胸口這股悶氣發泄了。

不過,等見到兩人的時候,便是心裡懷着惡意,劉聰也不免暗讚一句二人風度。

盧諶作爲盧志長子,乃范陽盧氏的嫡系,自幼飽讀詩書,完全是按照世家那一套法子培養出來的,氣度自是過人。

王構隨着鮑敬言離開軍中,跟在名士身邊學習,也得了真傳,胸有丘壑,自從出使過南邊之後,逐漸被陳止看重,令他爲行人,負責外交方面的事務,這些年走南闖北,眼界、歷練都不缺,氣度便更顯得豁達,姿態不凡。

“你們就是幽州使者,你們幽州好大的口氣!”劉聰眯起眼睛,“你們二人膽子也很大,見了朕,居然不叩頭,未免太過無禮!幽州都是爾等這般狂妄之徒不成?”

盧諶拱拱手,很乾脆的說道:“漢家之臣,不跪番邦之君。”

這下,可是讓劉聰氣得難受,感覺腦子都有些氣暈了,他將兩人叫過來,本是要好生折辱一番,發泄怒氣,從第一句話就滿是敵意,沒想到卻被硬生生頂回來。

“好個嘴硬之徒,莫非真不畏死?左右……”劉聰眯起眼睛,一擡手,左右侍衛立刻抽刀拔劍。

王構這時笑道:“此處乃文書之處,爲國主處理政務之地,何必以刀兵血煞而污之。”

“你是王構?朕見過你兩次,”劉聰把目光轉移到了王構身上,王構爲行人,曾出使過匈奴,卻沒讓劉聰多加留意,“你說處文之地,不該動刀兵,實乃孱弱之言,正因漢家崇尚這般虛無之物,纔會被大軍圍困都城,連你們的皇帝,都要被朕的人抓住了!這就是不習刀兵的下場!”

盧諶卻冷冷說道:“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國主爲一國之主,治理一州之地,也該有一州刺史之能纔對,連刺史都知道,當以德行教化百姓,國主卻只注重刀兵,莫非是要以刀斧手威震治下?不修文德,何以百年,災禍不遠了!”

“好膽!”劉聰又怒了,這次連眼前都出現了黑影,你這小子是來當使者的,還是來教育朕的?讓你們過來,是專門氣朕的麼?一定得砍了!

正當他要說話下令之時,王構卻又笑道:“國主息怒,今日我二人爲使,見國主於廳堂,若您以刀兵威***迫我等就範,恐成大錯,對國主不利。”

劉聰冷冷問道:“此話何解?”

王構便道:“我漢家爲何崇尚禮儀?實是爲了讓天下安寧,可以長治久安,今日國主勢大,刀兵健卒遍佈上下,一聲令下,可以讓我二人血濺當場,若我二人不想死,就要低頭,但傳出去了,世人要說,國主德行無品,要用武力逼迫我二人低頭,此開不利之先河,若是旁人效仿,更有無窮隱患,遠的不說,就是來日,我幽州將軍也仗着勢大,讓國主您低頭,您說您要如何應對?若您不願,何必此時?”

“你!”劉聰一下子憋住了,感覺腦子上青筋跳動,但他深知,幽州軍比匈奴國兵強,已是明擺着的了,他一時還真不好反駁,但是朕要殺了你們兩人,還是可以的吧?

王構卻不停下話來,繼續道:“若是國主逼迫了我二人,日後連爲您說話的人都沒了,豈非糟糕?更進一步,若您惱羞成怒,斬殺了我等二人,那就是因小失大,立刻讓我家將軍有了進兵藉口,到時生靈塗炭,國主治下多少將領、兵卒要遭殃,到時那石賊如何壓制?柔然怎麼抵禦?匈奴各部何以震懾?是以,漢家崇禮,禮者,理也,乃行天下之大道,可令萬千黎民安居,弱者不懼強者刀斧,婦孺不憂賊匪亂軍,各安其責,乃成一國,不知國主治下之國,安寧否?”

劉聰愣是被說的無從開口了,這胸口像是着了火一樣,有股邪火在醞釀。

他算是看明白了,幽州派這兩個人過來,分明就是讓二人配合,一個看着冷硬,一個看着油滑,一個黑臉,一個臉也不白,偏偏說的話,卻都句句在理,如果真因爲兩個小小使者,壞了當前局勢,令匈奴國勢衰退,那還真犯不着。

問題是,陳止真會爲了兩個小小的行人,而興大軍麼?

這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劉聰想起了那封讓自己氣炸天的信來,一時半會這位匈奴之主,居然難有發作的藉口。

只是他既然將人喊來了,總不能廣是說話聊天的,這傳出去臉往哪擱啊,於是定了定神,就打算強行斥責一番,然後讓人宣揚,就說我匈奴皇帝大辯二士,大獲全勝,最後將兩人驅逐出去,給幽州難看。

結果這邊還未開口,靳準忽然跌跌撞撞的跑進來,一邊跑,還一邊叫——

“不好了,皇上!南邊出事了!”

這句話,頓時將屋子裡衆人的心思,都牽扯過去。

便見這位國丈來到皇帝身邊,遞上去一張紙條。

劉聰這本要發泄,被生生截斷,胸口憋得難受,結果一看那紙條,卻是嚇得一個激靈,隨後眼睛一黑,邪火攻心,仰頭便倒!

第九十六章 追回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觀,後手落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就擊潰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六百一十三章 罪名爲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五十七章 銅錢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計大妙!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動要加考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九十三章 真突圍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當貴!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懾屬方爲勝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第一千章 節操何在?第三百二十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獨重民也!第二百八十三章 請長者賜名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變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族南下風將起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東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五十七章 銅錢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陳學兩支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爲此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外賊好擒,但稟性難移第四百一十二章 禍從口出急從書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獻策鮮卑者,其罪當誅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南下一日城盡失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
第九十六章 追回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六百零三章 一步十觀,後手落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遺世獨立,非我可言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七百一十章 開門就言運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北遁南慌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就擊潰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六百一十三章 罪名爲何?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禍亂之根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七百五十五章 練兵掃郡,聚財遷民第五百五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圍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爲老不尊只爲書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八百六十七章 再搗幽州第五十七章 銅錢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書爲餌,得世家北去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江左勢之始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計大妙!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主動要加考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九十三章 真突圍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鴻臚請陳止爲橋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二百五十六章 攔路驅車隊,賊人爲何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當貴!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懾屬方爲勝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第一千章 節操何在?第三百二十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獨重民也!第二百八十三章 請長者賜名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九百四十五章 七日局變第五百三十八章 有族南下風將起第三百五十八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評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心裡沒點數?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東第一千二百章 至聖言、管子語,斷龍之術第二十一章 拓石在手,可印學問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五十七章 銅錢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五百五十章 憂僕丁者,不憂士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陳學兩支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吞兩朝之氣,天下望科舉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爲此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外賊好擒,但稟性難移第四百一十二章 禍從口出急從書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獻策鮮卑者,其罪當誅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南下一日城盡失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一百四十二章 名起高樓親受益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