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廷使來,冀州之勢

朝廷派出的馬車,經過一路波折,用了足足五天的時間,才離開了冀州,期間還多虧了江都王派人護送,這纔算是一路有驚無險。

即便如此,中間還是遇到了一波流民衝擊,讓一行人的臉色,都不怎麼好,更是有些草木皆兵的味道。

爲此,作爲主導者的庾亮,更是神色嚴肅,找來了一位知情者,客客氣氣的詢問整個冀州的局面。

這位知情者倒是風度翩翩、一表人才,他來到庾亮等人的馬車上,席地而坐,便侃侃而談。

“冀州乃是大州,人口衆多,和邊疆的幽州、平州不同,那幽州幾個郡加起來,一共也不過七個郡,這還是之前看郡太少,又割裂出兩個,而七郡一共三十四個縣,其中有的縣不過三四縣,如那上谷、廣寧兩郡,更是隻有兩縣、三縣!”

“對比起來,冀州就明顯不同,整個大州橫跨東西南北,共十三個郡八十三縣!”

“但整個冀州,卻呈現分裂的態勢,因爲天災人禍的原因,奉承了東南西北四個部分,前陣子朝廷派人來賑災,但一直到現在,只有南部算是稍微安穩下來,真正的賑災,也是在南部的平原、清河、安平、鉅鹿等郡進行。”

“冀州的北邊多數還是流民在流竄,隱隱有幾個流民賊軍已經集結起來,其中高陽、中山、常山、博陵是流民最爲猖獗的地方,大概有二十多個不同的草頭賊拉起了旗幟,他們不光劫掠官府,更是四處攻伐,彼此之間還在兼併!”

“而東邊,也就是我等這一路行進的道路,是出於江都王的統領之下,江都王坐鎮渤海郡,如今靠着麾下兵馬和官吏,掌握了渤海、樂陵、章武三郡,這三郡皆臨海,有不少船隊從江南起航,運送物資,因而逐步恢復了元氣。”

“除此之外,在章武郡和高陽郡之間,還有一個河間國,乃是河間王的封地,卻不在江都王的掌控中,而是由其國丞統領,算是作爲緩衝,替江都王擋住了流民的攻勢,畢竟那位河間王也是快要歸來了。”

隨着這人的一番講解,衆人都覺得對局勢瞭解了許多,不過一聽到河間王這個名字,不少人的神色又多多少少有些不自然。

這位河間王可是有來歷的,其實就是那位被關進了金鏞城的廢太子,多次受到生命威脅,最後在廣漢王上臺之後,終於有了變化,之前就被減少了守備,最後被放了出來,不過還被軟禁在京城,不過據一些消息透露,這位廢太子返回封地的事,似乎已經被確定了,只不過因爲冀州混亂,所以暫時沒有把人送來。

衆人這邊心念轉動,庾亮卻對那個講解局面的人誇讚起來:“謝君的本事,真是讓人敬佩,寥寥幾句話,便將情況說的很清楚了,難怪琅琊王會着重推薦。”

原來,這個介紹情況的人,名爲謝裒,乃是琅琊王府上的掾吏,早就被琅琊王推薦,讓他王中樞爲官,但一直未能成行。

這次庾亮所率領的使節團北上,要去往代郡和陳止接觸,不知道誰的提議,也讓這位陳郡謝家的士人跟隨,理由倒是說的通。

一來,是這人早就被推薦,而朝廷要考察他的能力。

二來,是此人對北方局勢頗爲了解,還曾代表琅琊王與各方接觸過。

三來,他和陳止還見過面,算是有交情。

正是這三個理由,促成了謝裒之行,庾亮的詢問,也證明了這個選擇並無錯誤。

不過,這邊庾亮的話音落下,就又有一個聲音從旁邊傳來——

“謝君,你說了這南邊的賑災之事,北邊的流民分佈,還提及了東邊江都王的勢力,但這冀州的西邊,靠近幷州那一側,卻沒有提及,我聽說有一支匈奴人目前正在此處興風作浪。”

“張君消息靈通,確實如此,”謝裒點點頭,語氣平靜的道:“這個消息,其實連琅琊王都是不久之前才證實。”

被稱爲張君的,赫然就是張應的兒子張央,他聽了此言,不由露出了得意笑容。

不過,謝裒跟着就道:“不過,現在可以確定的,是這支人馬雖是出自匈奴,但他們的首領卻不是匈奴人。”

“石勒,我知道。”張央趕緊搶答,“這人之前被東平侯追的滿天下的跑,最後走投無路,投靠了匈奴,此人還曾隨着匈奴使節團,去過都城,不過一小賊,見過了天威,還不知進退,取死之道也。”

“不錯,”謝裒還是點頭,“那石勒是羯人,所以他現在的手下構成十分複雜,一半是羯人,一部分是匈奴人,還有不少漢人,其人自草原入寇,穿過幽州,抵達冀州,幾戰之後,戰局了冀州西部,常山郡的南部,以及再往南的趙國,都已被他佔據,藉助井陘,與匈奴賊人有所聯繫,是以有了站穩腳跟的趨勢,最近江都王正打算攻打一番。”

“果然是一大隱患啊。”張央感慨了一句,看了看庾亮,說道:“庾御史,您身爲御史中丞,本該坐鎮中樞,統籌各方,沒想到這次卻親自出馬,真是爲了皇事奔波不休啊,這等險地,旁人恐怕是避之唯恐不及。”

“爲國分憂,乃是分內之事。”庾亮並不在這個事上多言,隨後話鋒一轉,“反倒是如今的局面,真是越發不利了,北地本就有一個王浚,現在又多了一個陳止,一個兩個的隱患,在我看來,恐怕比那石勒還要危險幾分。”

“對!”張央深有同感的點點頭,“絕不能讓他們肆意妄爲。”

“不過……”庾亮這時忽然話鋒一轉,露出了笑意,“這一次,對大將軍還是要表現出敬意的,畢竟咱們這次,要先拜訪他,再前往代郡,中間還要靠着他的人馬護持。”

張央楞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這個大將軍,說的正是王浚,不由點點頭道:“對,此話有理。”

那謝裒冷眼旁觀,見這兩人一問一答,心裡也是思來想去。

王浚的事,雖說在朝廷上早就成了隱患,諸公卻心照不宣,輕易是不會說出來的,最多是私底下,又或者是御前會議上,提及一二,在正經的朝堂上,那是絕對不會說王浚乃是威脅的,反而要誇讚一句忠貞體國。

結果,這位御史作爲正使,而張央作爲副使,卻是公然談論此事,不知葫蘆裡賣的什麼藥,至少他謝裒是不敢輕易置喙的,便在旁邊眼觀鼻鼻觀口,保持沉默。

但他想要安靜,有人卻不願意放過他,就見那張央忽然看了過來,笑問:“謝君,聽說你和陳止見過面,還有過交情,不知你如何看這人?”

“陳太守乃是當世人傑,我如何能與之相比?”謝裒哪願意踏入這個泥潭,當即搖頭,“更不敢妄下評判,更何況,我不過是替琅琊王傳話,也不算有交情。”

“謙虛了啊,”張央哈哈一笑,湊近兩步,“你的大名,我早有耳聞,陳郡謝家那也是名門望族,你的眼光,我等當然相信。”

謝裒推拖不得,正想着打個官腔,卻被一陣敲擊聲音打斷了思路。

這聲音是從外面的車廂傳來,就好像是有人敲門。

“什麼人,進來說話。”

馬車停下,車門打開。

作爲御史、天使,代表朝廷威嚴,所以庾亮所乘坐的這輛馬車,是着實不小,裡面坐着四個人,還能擺開兩個小書架,更有一大塊空處。

因而那外面的人推開車門,走進來之後,倒也不顯得擁擠。

“是得了消息吧,可是王浚那邊有什麼動靜?”庾亮的眼睛聳拉着,做出一副隨意灑脫的樣子,輕聲詢問。

那報信人也低語道:“回稟御史,不是王大將軍的消息,而是代郡的消息,還是軍情。”

“代郡的軍情?”張央眼中一亮,“隨着兩撥人馬接連被平定,還能有什麼軍情?莫非陳止又拋出了什麼戰績?那他可就太不識趣了,朝廷這邊還要巡檢他的戰績,莫非陳家沒有給他書信說明?”

一連串話說完,他猛然意識到自己僭越了,這些話可不該他來問。

果然,庾亮用手上的戒指,在身下的車板上輕輕一敲,隨後問道:“軍情爲何?”

四個字,立刻讓那報信人回報起來——

“是有關代郡北邊屯兵的消息,說是那邊的中郎將汪荃勾結外族,意圖謀反,被陳止當即拿下,已經押送到了代縣。”

啪!

庾亮輕敲的手指,一下不受控制般的彈動,將那鑲嵌着寶石的戒指,直接砸在車板上,而張央則一下子站了起來。

旁邊的謝裒則瞪大了眼睛,旋即深吸一口氣,低下了頭。

深吸了一口氣,庾亮忽然笑了起來。

“果然是陳止,還是那個陳止,果然是肆無忌憚,連屯兵都敢動,也不怕王浚……”

話說到一半,卻忽然停下來了,空氣裡滿是尷尬的氣氛。

因爲在場的人都想起來,陳止還真不怕王浚追究,那正常的順序,都是先撕破臉,然後進攻屯兵,惹得上司大怒,然後纔有反制。

可陳止這般,可是王浚先派了兵馬,偏偏按不住陳止,現在還要被崩掉幾顆牙齒!

尷尬的氣氛持續了幾息,庾亮忽然冷哼道:“去給外面的人說,加快速度!”

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貴第八百三十五章 後軍出擊,南路勢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師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給氣死的!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動,家丁成千第六十無章 再近一步,必殺你!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飛揚跋扈,哪堪此時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一千零八十章 石氏欲漁翁,兩王立關中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貴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百六十五章 冶鐵鑄甲,搜人提拔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十一章 書則一字已見其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二十六章 求而不得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三百二十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一千零八章 論天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運不過幾年,爲他人嫁衣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養寇者王,難伐者石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動第七十章 筆走龍蛇言莫賭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若有膽,不妨一聽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運竹藤,暗度陳倉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後方能聚人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鮮卑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天下只此一隅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鮮卑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亂?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脹,意氣風發入營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慕容與幽州世家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搞錯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一千零一十章 淪陷地胡作非爲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七百六十九章 將軍要淡定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
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貴第八百三十五章 後軍出擊,南路勢變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師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給氣死的!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動,家丁成千第六十無章 再近一步,必殺你!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勝?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飛揚跋扈,哪堪此時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一千零八十章 石氏欲漁翁,兩王立關中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六百零四章 不問兵馬問煉丹?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貴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八百四十四章 有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百六十五章 冶鐵鑄甲,搜人提拔第九百八十六章 擊鼓在前,鳴金在後第十一章 書則一字已見其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恭喜陳家老爺第二十六章 求而不得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三百二十章 終於還是來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打人如掛畫第一千零八章 論天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七百五十九章 陳運不過幾年,爲他人嫁衣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一百七十章 大將軍縱論南北第八百四十九章 臨機決斷,身陷囹圄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計連環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東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養寇者王,難伐者石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動第七十章 筆走龍蛇言莫賭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法言史非一卷!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九百三十章 代郡之家急攀附第二百五十九章 你若有膽,不妨一聽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運竹藤,暗度陳倉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書生宣,粗漢亦可談大勢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後方能聚人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鮮卑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五百三十三章 江東世嫡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天下只此一隅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退兵更比進兵快!第三百七十二章 匈奴出,鮮卑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請問,你這邊有沒有……第九十一章 學識成書入心中!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皆等其亂?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州請帖,將軍幕僚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脹,意氣風發入營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慕容與幽州世家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搞錯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感時皆可贊,與帝言金曲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一千零一十章 淪陷地胡作非爲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七百六十九章 將軍要淡定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