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

“不見陳君了?讓我們直接從這裡轉道,前往代郡?這也太突然了吧!”

廣陽縣的驛站中,剛剛得到了消息的周傲,忍不住抱怨起來,他抓住過來通報的那人,語氣激烈的問道:“這裡是廣陽縣,離薊縣近在咫尺,就這麼突然讓我們不要過去了?當初通知我們過是你們的人!還反覆催促,何故又突然改口?”

周傲是在天前趕過來的,身上還能看出風塵僕僕的痕跡,他在洛陽確認跟隨陳止後,就一直做着準備,官職卻沒有辭去,而是通過陳止的關係,獲得了調動,現在是以徵北將軍這個頭銜的下屬跟隨的。

在陳止的設想中,等周傲在那邊熟悉一下,就想辦法提拔爲郡丞、郡長史之類的輔佐官。

按着新漢之制,這一個郡的郡丞,爲六百石,官品爲第八品,比之周傲在秘書省的職位、品階、俸祿,其實都有了下降,但他並無怨言,依舊願意跟隨。

這樣願意降品、從中樞前往地方的行爲,是不常見的,但有了這樣的前提,在調動位置的時候,就方便許多了,等於是花費了代價,去往更惡劣的工作環境,除非是非常看好其人的長官,否則都不會刻意阻攔。

有鑑於此,周傲的追隨才顯得彌足珍貴,連帶着讓陳永、楊結等人都關注起來,並且多次稱讚其人,並且囑咐陳止不可忘記。

這般近乎破釜沉舟的舉動,也讓周傲理所當然的成了陳止的頭號心腹,對陳止的利益,甚至比他自己還要關注。

因此一聽到王浚不見陳止的消息,他馬上就顯露出憤怒和不解。

那被他抓住的人,好說歹說,才讓周傲平靜下來,隨後解釋起來,但理由聽着也很牽強,無非就是大將軍公務繁忙,邊疆又有軍情,不知什麼時候就要啓程處理之類的。

“邊疆有軍情,這個我明白,但廣陽與薊縣近在咫尺,又有什麼好說的?我們得了消息,大老遠的繞了路過來,結果到了地方,又說不見了,這不是耍人麼?莫非,那位名傳北疆的大將軍,就是這麼彰顯權威的?”

薊縣,就是燕縣,燕王還在的時候,稱爲燕縣,如今的官方成爲則爲薊縣。

“誤會了!誤會了!實在是有事啊!”報信的人面色微變,連連道歉,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周傲還待再說,陳止的聲音卻從邊上傳來——

“既然王刺史這麼說了,那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畢竟是去見刺史,若是對方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強行過去也無甚意義,不如早日到了地方,做好準備,造福百姓。”

“可是……”周傲還要說什麼,見陳止微微搖頭,又將話咽回了肚子裡面。

報信的人聽了,半是愧疚、半是如釋重負的說着感謝的話,跟着就被打着回去了。

等人一走,周傲忍不住說道:“郡守,那大將軍也太過傲慢了,爲何還要容忍?”他這次見了陳止之後,始終以郡守稱呼,將自己帶入到了屬下的角色中。

陳止彷彿並不在意,笑道:“那又如何?強行過去,也不會有什麼改變,說不定還要被人羞辱,不如就這麼離去,早日將代郡的事理順,畢竟沒有意外的話,要在那邊至少六年時間,況且我這次過來,消息並不保密,說不定會遇到些許過往仇人,所以行程多變,並無壞處,錯開了時間,說不定還能有意外收穫。”

新漢的蒞民之官都是六年一屆,所謂蒞民之官,就是指的刺史、太守、縣令。

“話雖如此,但下官覺得,此舉很可能是那位大將軍趁機立威,”周傲對這樣的情況比較瞭解,“他將我等喊來,又連薊縣的城門都不讓進,就是要彰顯自己說一不二的權威,給人一種連郡守都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感覺!”

“當下我等卻無法反抗,也沒有必要反抗,”陳止收斂笑容,正色說道:“王大將軍不光是兩州刺史,還兼任了兩州都督,統領軍政,在幽州地界有着無可爭議的權威,我等初來乍到,沒必要挑戰他的權威,倒不如先經營代郡,只有在代郡站穩了腳跟,纔能有說話的底氣和聲音……”

說着說着,他搖搖頭。

“地方上,與中樞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他看了周傲一眼,笑道:“走吧,啓程前往代郡,我爲代郡太守,待在燕郡確實也不安穩。”

………………

“走了?”陳止車隊啓程的消息,傳到王浚的耳中時,他微微錯愕,“還以爲要拖延幾日,沒想到這陳止還真是乾脆。”

他身邊的幕僚第一時間附和道:“興許是他已經明白了,在這幽州,沒人可以違逆大將軍的意志。”

王浚搖搖頭道:“這點小事,無足掛齒,莫非我的權威,就是用來恐嚇郡守的?不過是因爲段部鮮卑的關係,暫時不方便讓陳止入城罷了,我的基業越來越大,需要的人才也越來越多,陳止這樣的人物,是值得招攬的,你安排一下,讓人快馬趕去,帶去我的口信,給他送行吧。”

“諾!”

隨着王浚的命令下達,幾匹快馬疾奔而去,將王浚的話傳達到了陳止那邊,讓周傲稍稍順心。

那位大將軍還是知道郡守您的分量的。”

“我的分量如何,不在於旁人怎麼看,而是我們要怎麼做,等正式主政代郡,一切從頭開始,要留意的事情還很多,王浚看不看重我,都不見得有什麼幫助,還是要一點一點的治理。”

說話間,車隊在隨後兩日中,穿過了上谷郡和廣寧郡,眼看着就要抵達代郡了。

不過,在過境廣寧郡的時候,隨着陳止同行的楊宋等人,卻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因爲這裡差點就成爲了他們這一行人的終點。

“這廣寧郡的地界,看起來真是荒涼啊,人口稀少。”

陳梓卻笑道:“楊兄,咱們要趕路,所以只是過境,其實這廣寧郡的人口還要往北,就從這裡朝着正北前行,可以抵達涿鹿縣,那邊人就多了,而且也多山。”

“有空要去看看,不過還是先去代郡再說吧。”楊宋似乎對遊歷一事很感興趣,但分得清主次,“再說了,代郡我也好奇的很,還是先去看看代郡吧。”

陳止也從車中走出來,看了一眼遠方的大地,搖搖頭道:“這樣的環境,就算有人要繞路而攻,恐怕也要耽誤些時間,就是不知道,我託趙兄送的信,有沒有到那人手裡,若是到了,也能省些力氣。”

………………

同一時間,距離代郡不遠的幷州之內,正有支兵馬駐紮在北鏡,從士兵的臉上能看到殺氣,似乎他們剛剛經歷了一場戰役。

“算算時間,陳止快到代郡了吧。”

軍中大帳有一人坐鎮,身披戰甲,神色陰沉,臉上能看到不少傷疤,正是匈奴大將軍、新晉趙王劉曜。

他的副將回複道:“那邊已經傳來了消息,說陳止已入幽州,但先要去見王浚,在燕郡停駐幾日,大概要再過七八天,才能進入代郡。”

“七八天?”劉曜沉吟片刻,冷笑起來,“時間正好,讓手下稍事休息,三日後東進,給我的這位老朋友送上一分賀禮!”

“這……”副將遲疑了起來,忍不住勸道:“大將軍,劉琨的人馬說不定還在附近,我們又剛剛纔與那拓跋鬱律交戰一場,我等貿然開拔往東,萬一被他們追在後面,說不定就要有折損,再者說來,代郡多有防範,貿然過去,又無法佔地,豈非徒耗兵力?”

劉曜點點頭道:“你說的很對,所以我不帶很多人,十中選一,組成一支幾百人的精銳小隊即可,劉琨在北邊盤踞,阻擋着我族的步伐,現在確實不是佔領代郡的合適時候,但正所謂攻心爲上,代郡突然調換了郡守,正是人心思動的時候,內部最易生出嫌隙,此時騷擾,讓那新任太守無法安穩任職,再唆使代郡內部,讓他們上下離心,相互內耗,從而動搖根基,日後再取,易如反掌!”

他每說一句,都會下意識的咬牙,流露出痛恨之色。

副將看在眼裡,心中明白,自家大將軍說的好聽,彷彿潛心謀劃之舉,實際還是爲了復仇,看着其人怒火中燒的樣子,他理智的不再提出反對意見。

很快,命令傳達下去,軍中沒有多少議論,貫徹着劉曜的意志,一名名菁英被挑選出來,作爲東進的成員。

隨軍司馬等人卻是眉頭皺起,寫下書信往南邊寄出,要將這事通報給匈奴朝廷。

………………

幾乎在劉曜得到消息的同時,也有一封信,隨快馬傳到了更北邊的草原中。

由拓跋鬱律所率領的騎兵,正帶着大大小小几車財貨回返,等他接到了消息,卻是一拍腦袋。

“若是沒這封信,我幾乎忘了,陳先生要來代郡爲太守,半個月前趙兄就讓人提醒過了,沒想到陳先生這麼快就入了幽州,代郡與我部相連,我豈能不去祝賀?左右,你們帶着財貨回去,我領一軍先往代郡一趟!”

一名謀士模樣的男子策馬靠近,口中說着:“少將軍,代郡近匈奴,劉曜屯兵幷州之北,他此次吃了虧,說不定正想報復,你去代郡,不妥。”

“無妨,我領些許兵馬前往,劉曜與陳先生有仇,說不定會有動作,正是打擊他、賣先生人情的機會,你也不用再勸了,我意已決!即日動身!”

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五百四十一章 厭則整編不顧閥,心腹歸來又兩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議玄甲事,羣臣莫敢言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八百二十一章 羣屬成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六十九章 陳某爲你寫上一篇!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諸評第四百五十二章 謀利之策,立名着手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四百一十三章 劉氏勸夫,鮮卑獻禮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馬入冀,羣賊退避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六百二十章 厚顏無恥!第五十一章 我優勢很大!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二百零一章 啓程之時,攔路之人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運竹藤,暗度陳倉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八百七十五章 殺進去!第九百三十八章 來助你一臂之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閒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二百四十四章 甲乙丙丁走一人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觀王強而陳弱,當援抑強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
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四百四十九章 世家富足,官府缺糧第五百四十一章 厭則整編不顧閥,心腹歸來又兩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銅板與籤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差不多齊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議玄甲事,羣臣莫敢言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三百二十六章 問問他,想不想進宮第七百三十三章 竹籤消,銅板碎,乃成眼中景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第二百六十三章 爭與其人近,古今爲一名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佔利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大家族有五家第八百二十一章 羣屬成第六十二章 沉迷兵法不能自拔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一百七十五章 異族初顯跡,朝廷使已至!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六十九章 陳某爲你寫上一篇!第七百四十章 死氣瀰漫,虯影飄忽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諸評第四百五十二章 謀利之策,立名着手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四百四十八章 稅賦有缺,錢糧隱患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七百四十六章 負命而來,先來個推薦第四百一十三章 劉氏勸夫,鮮卑獻禮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幽馬入冀,羣賊退避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六百二十章 厚顏無恥!第五十一章 我優勢很大!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二百零一章 啓程之時,攔路之人第二十五章 士坐書檯前,有童侍於側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諜司的“大敵”第三百一十二章 四方儒院,太常有請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運竹藤,暗度陳倉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六百零六章 閉眼觀勢第八百七十五章 殺進去!第九百三十八章 來助你一臂之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踵而來!第七百零一章 匈奴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七百四十一章 名正才能氣盈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江左琅琊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四百九十章 追悔莫及忙遷怒第四章 洞察人心若等閒第八十三章 貴門一言,懷中拓石第二百四十四章 甲乙丙丁走一人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見來容易,福禍難料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滅其族而誅其種,絕其根而斷其脈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此處已是幽州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九百二十七章 化人爲書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觀王強而陳弱,當援抑強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三百六十九章 君乃能人,吾當大用,咦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滅之,吾不喜此詞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爲玄甲兵事以觀工坊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多謝陳卿……第二百六十章 五子五丈誰家善,黑白散盡兇匕見!第四百一十四章 盒中人頭第七百二十七章 社稷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借題發揮,風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