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盤虯龍,蟒相鬥,自削其運

“慕容昭,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慕容制等着通紅的眼睛,大聲質問起來。

但面對這般質詢,慕容昭也沒有半點客氣的意思,直接說道:“我父汗當下還昏迷不醒,正是醫治的關鍵時刻,你若是再當中咆哮,就滾出去!”

慕容制的臉色當即變了,年輕人的心性,根本受不住這般反駁,加上本就是失控邊緣,一下子就要撲過去,卻被旁邊早有準備的人眼疾手快的拉住、壓住。

不然就算是他們慕容部的禮制再怎麼不全,當着病榻上的單于當衆鬥毆,還都是族中貴族,那實在是臉上無光。

只是這邊慕容制被人壓住了,那邊慕容昭卻沒有停下話來,反而變本加厲的道:“莫非你還覺得我這話不對?那不妨想一想,當下這局面,到底是因爲什麼?我父汗讓你去與陳氏接洽,可是你主動請纓的……”

“你不要血口噴人!”慕容制掙扎了兩下,卻無法掙脫之後,便就地咆哮着道:“歸根結底還不是他慕容仁無用,當初說的何等豪氣,說是南下佔地,以爲和談所用,結果不光沒有佔到便宜,還把陳氏兵馬引來了棘城,我父喪命,就是拜他所賜!”

“慕容仁……”

這個名字一蹦出來,衆人都是表情複雜。

這位單于之子,此刻並沒有出現在這裡,作爲原本頗爲得勢的慕容子弟,這現象當然就代表着失勢了,另一方面,慕容仁這一路逃遁,身上也着實有不少創傷,現在正躺着修養,也是精力不濟。

不過,城中之人在當前這個局面下,被城外不斷侵襲,又失了領頭的慕容廆,這心思各自混亂,對慕容仁自是多多少少有着怨言,只是無人說起,現在既然慕容制起了頭,其他人也嘟嘟囔囔的,抱怨了一兩句。

慕容昭與慕容仁一母所出,在兄弟幾人裡面,關係比較親近,尤其是當前因爲慕容皝強勢,隱隱有穩固下一代單于繼承人的身份,其他諸多兄弟,就更是抱團取暖,平時往來密切,這次慕容仁領兵出擊,其實也有慕容昭的意思,此時聽到旁人非議,自己也有打臉的趕緊。

於是他眼睛一眯,對着慕容製冷笑道:“莫說這般推卸之詞,今日之事,責任還在你父子二人身上,那慕容運身死而去,這事就該父債子償,到時……”

“行了!”聽自己這個弟弟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慕容皝倒是不能沉默了,“現在還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難道你在這說兩句話,就能讓陳氏退兵?”

“怎麼?”慕容昭聽了兄長之言,也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反倒是瞥了對方一眼,“二兄莫非是要護持着慕容制不成?眼下這個局面,想要平息,就得有人擔下責任,否則那城外的陳氏如何肯罷休?難道真要將慕容仁交出去不成?”

此言一出,衆人都品出了幾分意思,而慕容皝也悚然一驚,再看自己這個弟弟的時候,看着其人嘴角那一絲若有若無的笑容,便明白過來。

他這弟弟,哪裡是因爲一時激憤,出來聲討慕容制,分明是看着單于昏迷,衆人羣龍無首,想要直接出面,來主導局面,掌握話語權的!

“好一個兄弟,過去倒是小瞧了你!”慕容皝在中原留過學,見識廣博,回到族中也多有遊歷,更有一羣漢家老師輔佐,城府不淺,馬上就明白了裡面的關鍵,“當下父汗昏迷,衆人無所適從,這時如果主動站出來,不管是主導什麼結果,在事後無疑都是加分的,也容易被各方接受,哪怕最後的結果,讓父汗不滿,但只要能解決當前困境,證明了能力,最後還是有很多好處!”

明白了這一點,慕容皝立刻警覺起來,他過去多數時間,防備的都是慕容翰,最後慕容翰被他趕走,隨後防範的就是慕容仁了,雙方競爭了大半年,現在慕容仁一敗塗地,按理說熬過了這次風波,自己的地位就無人可以撼動了,沒想到又跳出來一人。

想着想着,慕容皝淡淡一笑,也不惱怒,就問:“昭弟,你是想要主張投降?”

“並非投降,”慕容昭神色平靜,但眼神一變,知道是被看出目的了,但還是平靜對待,“咱們慕容氏與他陳氏,本來就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不僅沒有仇,甚至還該友善,當初對抗王浚,就是兩家合力,何以至此?當下無非是將誤會說開,送陳將軍離去,然後整理城池,穩定人心罷了。”

旁人聽着,多數露出怪異表情。

之前是慕容仁帶着五萬兵馬損兵折將,現在被人堵在家門口瘋狂毆打,死了個單于兄弟,這放在中原,就算不是親王、郡王,那也是宗親,結果在這慕容昭的口中,一個誤會就一筆帶過,人命於他似無輕重。

但也有慕容皝這樣的明白人,知道這句話最後幾個字纔是關鍵——

穩定人心。

穩定什麼人的心?還不就是那些其他部族對慕容氏的信心!

“他慕容氏可不是中原朝廷,靠着制度禮儀約束綱常體制,有地方州郡維持天下運轉,當前崛起的勢頭急速膨脹,內部的統一還沒有確定,諸多部族不管是被強行打下來的,還是主動投奔的,原因待着,原因很簡單,就是慕容部拳頭大,能打!”

城池之外,一架平興炮的邊上,陳止與鮑敬言、陳羅站着,看着遠方的城池,回答着陳羅的詢問。

那陳羅因爲周圍攻勢稍減,也打着膽子出來,想長長見識,見了不懂的,就詢問陳止,剛問完一個得到答案,有指着周圍,詢問局勢緣由。

在他們的遠方,原本圍攏過來的兵馬,已經隱隱有了後撤的跡象,雖然還沒散去,卻也有些躊躇的意思,這是因爲不久之前,陳氏軍營之中,收到了城裡探子傳來的消息,告訴他們那慕容單于重傷瀕死,已然難以支撐,慕容氏轉眼就要崩潰,讓他們不用再賣命了。

“這本就不是假消息,離棘城又近,這些部族的首領、豪帥,派人進去詢問一二就能知道,而他們去追問,卻見不到慕容廆本人,反倒被推三堵四的推說,等這情況一傳回去,馬上這些頭領就知道此事八九不離十,哪裡還有心思圍攻,都在心裡打起了算盤,攻勢自然就緩解了。”

陳羅一聽,登時大喜,就道:“如此說來,咱們可以全身而退了?”

陳止則搖搖頭,看陳羅臉色難看,才道:“原本,我主要的目的,就是敲打一下慕容部,得個不勝不敗的局面,然後在中原之外的部族之間宣揚,同時挑起他們與其他部族的矛盾,現在看來,卻是有了大勝的可能,就不是全身而退能比的了。”

“大勝?”陳羅一聽,滿臉詫異,“這勝從何來?”

陳止指了指那半塌的城牆,說着:“只需等待,自會出現。”

在他的視野盡頭,那座雖有崩塌,但依舊不失雄偉的城池之上,正有諸多代表着氣運的雲霧穿梭變化,其中最多的一部分,凝結在一起,畫作一條虯龍,通體赤紅,只是內部卻又泛着些許灰黑之色,顯得有些頹敗、頹廢。

這氣運虯龍此刻正潘成一團,低着頭,不做聲響,而在這條虯龍的周圍,卻有諸多細小的、宛如蛇蟒的氣運雲霧穿梭糾纏。

這些蛇蟒呈青色,身軀一端與那赤紅虯龍相連,但另一邊卻張牙舞爪,彼此攻伐、撕咬,似乎不共戴天,其中有兩條最爲粗壯,此刻已是纏繞在一起,顯是在角力,互不相讓,因爲纏繞甚緊,彼此身上的雲霧都有潰散、跌落的碎片。

陳止見之,默然而笑,搖頭說了一句。

“富貴同根生,相煎永不息。”

隨後,這攻勢越發猛烈,對方的抵抗卻逐步趨於平緩,不斷有兵卒過來傳戰況之訊,陳止便決定往前線指揮,讓人護持着鮑敬言二人離去。

………………

“剛纔與兄長在一起的時候,我沒有好意思問,現在要請教一下先生,到底要等什麼?”

等陳止繼續指揮兵馬攻伐,陳羅與鮑敬言卻是被親兵領着回到了營帳之中,只不過這時候兩人的心裡都安定許多,認識到大局將定。

其實,陳止讓兩人出去觀看戰況,就有讓他們安心的意思,畢竟這兩人雖然說一個在商業上有天賦,一個更是見多識廣的名士,被王浚扣留在軍中都沒慌亂,但畢竟比不上常年在沙場廝殺的兵卒,難免會擔憂戰場上刀劍無眼。

可現在聽了陳止一番講解,二人便就放心,但陳羅畢竟過去沒怎麼接觸過,心底難免疑惑層層,見着前面的鮑敬言,忍不住就出言請教,順便也是想要攀攀交情。

鮑敬言聽聞之後,沉吟了一下,回答道:“陳君有此疑問倒也正常,在下也是思量了一下,才明白了府君的意思,其實當下這慕容部的勝敗關鍵,就在一人身上。”

陳羅聽了就道:“那慕容單于?”

第三百一十一章 來得正好!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擲!第六百三十四章 參宿爲爪,白虎主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胡交匯?第三十章 蒼頡循聖,作則制文第一百四十七章 見文心癢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實策,我當送去北方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二百三十五章 棋盤內外勢皆轉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此人好夢中爲學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給陳止帶句話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農納匠,減稅分地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九十六章 追回來!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陳學兩支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五百五十八章 驅民攻城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無龍,朝對成空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關中變,如陳言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
第三百一十一章 來得正好!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破拓跋,挾民而歸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酒杯,投擲!第六百三十四章 參宿爲爪,白虎主殺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錯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胡交匯?第三十章 蒼頡循聖,作則制文第一百四十七章 見文心癢第八十九章 若能得一實策,我當送去北方第八百三十三章 石勒動念,北地風起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可如何是好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一千二百零九 明災與隱患第四百二十八章 農家籤與墨家籤第六百七十二章 羯人兩進,祖逖居中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二百三十五章 棋盤內外勢皆轉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此人好夢中爲學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九百四十章 昔日中樞重,今日掌兵強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刮目三年,砍殺族首第一百一十章 禮與意,輕與重第二百章 文魁出,則顯於杏壇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眼破案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二十九章 一日三變,刮目相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給陳止帶句話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第四百五十六章 紙藝之秘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吸農納匠,減稅分地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九十六章 追回來!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七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懶政之託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軍不敵石勒,諸公惦念幽州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皇危!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北地陳學兩支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三章 一支道家籤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三百八十一章 東廊撫琴者,可爲我婿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陳名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演我裝,問影帝誰屬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第五百五十八章 驅民攻城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悔之,因不知其盛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邊塞鎮,老農不與外鄉言第五百六十九章 悔則壯士斷腕第八百七十四章 千鈞一髮,門扉開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指慕容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讓人死,退避三丈!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南方無龍,朝對成空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就是鄭實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於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關中變,如陳言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七百零三章 何其不公!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五十九章 你服不服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八百五十二章 此處代卒有多少?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