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一人忍氣,一人輕生

“這個時候了,那棗嵩居然還不低調,還敢和人在街上對峙?”

聽到消息,羅央第一個從座位上起身,三步並作兩步,就來到了還窗口,往下面看過去,果然見到有兩隊人馬在門前對峙,一副互不相讓的樣子。

張景生這時也走了過來,看着下面的情景,不由就皺起眉頭來:“一邊是棗嵩,另一邊卻有些面生,不知是什麼來歷,不過看衣着、樣貌,應該不是中土人士。”

王快走過來,也道:“棗嵩確實不該貿然與人起衝突,不然給將軍府的人抓住了把柄和藉口,那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畢竟連王浚都已被擒,原本的大將軍煙消雲散,他這個王浚女婿留在此處本就兇險,在鬧出事端來,落人口實,恐怕更爲不妙。”

但等幾人看到沉默不語的陸建若有所思的面龐,卻忍不住問道:“陸兄是否有另外看法?”

陸建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倒是顧恩說着:“棗嵩過去仗着有王浚撐腰,凡事皆有霸道之舉,早就習以爲常,卻不知有時候旁人敬他退避,不是因爲他又名士之舉,而是由於其人背後有王浚震懾,而今王浚一去,他還是做過去舉動,自是要有不同結果,旁人不再退避,就要帶來矛盾。”

顧恩這邊話音落下,羅央略帶諷刺聲音就在旁邊想起來——

“你倒是挺清楚的嘛,也難怪了,跑起來比誰都快!”

顧恩的臉色馬上就鐵青起來。

其實這也是正常的,顧恩可以說是當下幾個人裡面立場最爲尷尬的人了,因爲其人先前稍有風吹草動就想着離開代郡,甚至之前還連同佛門的人,曾經妄圖給陳止施壓,但最後的結果,卻無一例外都是慘敗。

隨後家族的懲戒和問責不斷傳來,更是要把他直接叫回去,深諳世家生存之道的顧恩很清楚,自己如果真的回去了,就算沒有性命之憂,最後也要徹底失勢,從此泯然一生。

於是他只能是忍氣吞聲,動用過去的人脈,乃至父輩的關係疏通,總算是在回返的半路上,又有變化,回來代郡,想要彌補。

這一次,他算是徹底學乖了,什麼事都不敢出頭,只想着在陳止的勢力之中,能獲得一定的地位,就算不抵消過往的糊塗之舉,也能有所緩解,因此對棗嵩當前的情況,他是看得最清楚的,因爲這陣子以來,顧恩是什麼事都不敢參與,甚至連說話都不敢大聲。

這時聽到了羅央的諷刺,顧恩也不敢反脣相譏,而是鐵青着臉,生生忍耐下來。

這時,下面的衝突也逐漸消弭,棗嵩見與對方僵持不下,就不再多言,留下兩句狠話,轉身離去,留下了滿街的唏噓之人。

“過去誰幹在大街上與這位大將軍女婿這般言語?”回到座位上,王快同樣是滿心感慨,搖頭嘆息。

羅央也點了點頭,因爲這時僕從也已經打探了消息過來,讓他們知道了與棗嵩對峙的一方,到底是何來歷。

“一隊諸葛家在塞外招攬的胡商,就敢與棗嵩頂着幹了,真是想不到,”羅央說話的時候,臉上卻是幸災樂禍的表情,“如果是諸葛家的子弟在這裡,與棗嵩對峙也就罷了,這招攬的胡商,說好聽的,是家中客卿,難聽點就是在外跑腿的從屬,本來是上不得檯面的,除了在胡人部族中有些人脈關係,就是腰裡有銀子,過去來幽州,別說碰上棗嵩了,就是王浚麾下隨便什麼官吏,這人都要疏通打點,結果現在都敢當街甩臉子了。”

“這個胡商還是不會做事,只圖一時爽快,”張景生卻搖了搖頭,“王浚再失勢、棗嵩再艱難,那也是對咱們世家而言的,畢竟棗嵩的家世、人脈擺在那裡,更是有品之人,哪怕從此仕途上不得寸進,但原來的那些情面還有,對付一方勢力那肯定是癡人說夢,可要逼迫一家胡商,哪怕是諸葛家出面,怕也難以阻止。”

王快也點頭同意,說道:“行商坐賈之人,和氣生財,豈能與人鬥氣?那諸葛家的胡商卻是做得有些過了。”

幾人話說到此處,忽聽有人輕笑,幾人尋聲看去,發現這發笑的人,赫然就是一直未曾開口的陸建。

“陸兄何故發笑?”羅央心直口快,直接就問了出來。

其他人雖然未出聲,俱都疑惑。

“我笑幾位還未搞清楚事情緣由,便已經再替棗嵩開脫了,顯然就是因爲他那世家身份,”見衆人要反駁一二,陸建又笑道:“先別急着否認,你們一個一個的,豈不是在幫棗嵩分析局勢,擔心他的安危?但焉能知道,此事是那胡商引起的。”

“這可奇了,”羅央聽着好笑,“不是那胡商引起,難道棗嵩會自己鬧出事端?他會不清楚自家的處境?聽說兩日之前,他試圖離城,結果連城門都沒見到,就被人堵回來了,都這樣了,還會主動生事?”

“或許這本就是棗嵩的策略,”陸建要麼不開口,一開口,就侃侃而談,“昔年祖龍建廷,有大將王翦,戰功卓著、威懾軍中,引上忌,於是自污以避禍,而今棗嵩身陷困境,靠山倒臺,四方推牆,都說他要被波及,卻不知徵北將軍意在幽州,不再一家一戶,若能容棗嵩,那還有誰容不下?這幽州上下之人,豈不是都鬆了一口氣?所以棗嵩此舉,或許就是試探。”

其他人聽聞此言,解釋默然思索。

另一邊,棗嵩怒氣衝衝的回返自家宅中,結果一進院子,便好像是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輕輕搖頭。

他的那個管事就過來,說了一下城中議論。

棗嵩聞言,苦笑道:“這套苦肉計,不知何時纔有用處,陳太守若不見我,未來堪憂。”

這時,又有人過來稟報,說是有消息傳來,那被軟禁許久的吳階,已經自殺身亡。

棗嵩的一名侄子聽到,忍不住抱怨:“陳府君即將稱霸幽州,莫非連一個吳階都容不下?”

棗嵩卻搖頭道:“恐怕是吳階自己心膽俱裂,已經難以承受,於是自戕以解脫,這般重壓,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忍受得了的。”

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長是何等人物?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亂!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九百九十一章 後路何在?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諸官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談,兇至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五百零一章 陳止的三重身份第一百一十七章 視人低者,也有窘迫時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兩王有謀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謀利之策,立名着手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三百九十章 領民戶籍與屯田民籍第七十一章 留詩殺名拂袖去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將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亂!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三十一章 禍心露端倪,一宴欲揚名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三百零三章 蕭規曹隨編成冊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一千零八章 論天下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五百一十九章 學與財相伴,哪個爲真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
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六百七十章 無聲潛入院,探墨尋秘傳第三百八十九章 幽州七郡,一手遮天第三百七十四章 見微知著,方知氣候已成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九百五十八章 我兄長是何等人物?第三百四十八章 觀畫如知己,手足入國都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亂!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九百九十一章 後路何在?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諸官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二十七章 恩威反掌,晴雨由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談,兇至第四百七十九章 只有一錯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五百零一章 陳止的三重身份第一百一十七章 視人低者,也有窘迫時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兩王有謀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六百六十章 漸有人來投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三百零七章 正門迎太樂第六百八十一章 既請出山,護送往幽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七百六十二章 佛聶投胡,未必壞事第四百五十二章 謀利之策,立名着手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要科舉,先入籍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實在是高!第八百零八章 災禍何所來?第三百九十章 領民戶籍與屯田民籍第七十一章 留詩殺名拂袖去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將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一千零二章 立足中央,四方延伸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亂!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二百零六章 陳止,技止於此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中擇人,軍情如火!第三百五十七章 劉曜歸國,以陳爲仇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幽州出兵,或只是敲打匈奴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火灰築城,拓跋人至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請你們全家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三十一章 禍心露端倪,一宴欲揚名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內隱而思外患第一百四十一章 賊首探,郡守訪 還債2/50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三百零三章 蕭規曹隨編成冊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一千零八章 論天下第九百五十九章 逼人太甚?!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五百一十九章 學與財相伴,哪個爲真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錦繡文章自口出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二將接龍體,一陳圍胡城第七百二十三章 名望將滿時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