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厄來急作揖,戰訊入京城

“縣君,您可要幫我們說說話啊!”

“是啊,這事我們其實也是受害者,當時那王浚手下的人私底下聯繫我等,都是用家族、親人做威脅,說我們若是不從,便要舉族屠滅!”

“那王浚過去何等兇殘,整個北地人盡皆知,但都是敢怒而不敢言,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只是到底心裡還存着大義,這纔在當日與你聯繫,想要暗示一番,也好讓徵北將軍他們能夠驚醒。”

……

一走進屋子裡,撲面而來的,就是諸多的求饒之聲。

由於這縣城中的牢房,已經是人滿爲患,而這羣人又關係到通敵之罪,所以並沒有被關在縣牢,而是被單獨安置起來。

這座宅院頗爲兼顧,裡裡外外更有諸多兵卒把手,只是房間、屋舍卻不多,於是那劉賊曹等人,就都被關押在了一起,這衆人一起開口,紛紛擾擾,一時之間倒是讓吳廣書感到一陣頭暈。

不過,他很快就將節奏把握住了,擺了擺手,說道:“諸位,你們什麼心思,我會不知道?咱們也不用說這些掩飾之言了,這次既然是我來看你們,其實就說明,裡面還有可供商榷的餘地,你們又何必說這些廢話?不如開誠佈公的說通透了。”

此言一出,剛纔還紛紛擾擾的兀自,瞬間就一片安靜,不少人的臉色都難看起來,但並非惱怒,而是驚恐之中的蒼白。

甚至有的人,因爲驚恐,都在隱隱顫抖。

因爲消息已經傳進來了。

爲了穩定人心,陳止大破王浚,直接將王浚俘虜的消息,楊宋根本就沒想過要隱瞞,當然要第一時間散播出去,一方面是防止城中再生枝節,另一方面,也是要摧毀那些圍城敵軍的意志防線。

而圍城的解除、阮豹的投降,毫無意思印證了這些。

在這個消息傳入這院中之前,被關在屋子裡的一個個宗族子弟,還都是滿肚子怨恨,就想着事後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報復出來——

在這之前,其實他們通過一些渠道,已經瞭解到,有一扇城門已經被攻破了,幽州軍的人衝殺進來了,便覺得這大局是定下來了,說不定過不老多久,自己等人就會被請出去。

只是這坐等沒來,又等也沒有來。

最初的時候,還能聽到門外有喊殺的聲音,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連喊殺聲都消匿了,反倒是安靜的讓人心神不寧。

就這麼捱到了天亮,就傳來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

幽州軍的真正主宰、兩州刺史王浚,已經淪爲囚犯!

這樣的消息,他們當然不會相信,但隨後的局勢發展,尤其是隨着圍城解除,敵軍接受整編之後,越發的讓屋子裡的人意識到,這恐怕不是在開玩笑。

於是屋子裡的氣氛逐漸凝重起來,他們從最初的疑惑,逐漸演變成難以言喻的恐懼,甚至有些人更是懊惱無比,覺得自己做出了有一個今生最大的錯誤!

本來是因爲自家利益大損,所以想着一拼,結果這一拼帶來的結果,就不是利益受損,很有可能是整個家族遭災。

現在再一聽吳廣書的說法,那本因一夜不寧,而精神疲憊的人,頓時就有崩潰之人,哇的一聲哭鬧起來,然後不顧一切的撲過去。

這架勢、動作,卻讓吳廣書都嚇了一跳,還想着,莫非是有人在重壓之下,想要鋌而走險,拿住自己做個人質,要挾楊宋?

但緊接着,他就知道是自己想錯了,卻見那人飛撲過來之後,居然直接就在吳廣書的面前跪下,便在那懇求起來,讓他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上下僚屬之義上,能拉兄弟一把。

此人帶頭,其他人的情緒頓時也悲愴起來,只是到底很多人在城中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即便知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但到底是抹不下臉,但那放低姿態、曲意逢迎的意思,卻很明顯,都是一陣細語哀求,希望吳廣書能替他們求情。

“諸位,”吳廣書看火候差不多了,便擡起雙手,虛壓了一下,“請聽我一言。”

頓時,整個屋子裡一片安靜。

這種如臂使指的變化,立刻讓吳廣書體會到了一種難言的舒暢之感,這才感到權柄的甘甜所在。

要知道,他雖爲縣令,也有背景來歷,過去看似政令通達,但細細追究起來,下面的人其實並非完全貫徹,總歸要打點折扣、討個商量,哪裡如眼下這般爽快?

要知道,眼前這些人仗着宗族勢力,以及世襲吏胥,平時不過表面上尊重吳廣書,背地裡一樣還有非議,這些他吳廣書都是知道的。

現在卻都是由衷的聽話,一個個恨不得豎起耳朵,仔細聽吳廣書的每一句指示。

這種感受,當然讓人迷醉,但吳廣書很快就驚醒過來,意識到了眼前這些人之所以在如此,並非是由於自己,更不是自己代表的朝廷官職,而是因爲當他他身後的那位徵北將軍!

於是,他在心裡又堅定投效之心後,這才道:“咱們名人不說暗話,我雖有些薄面,但若說想讓你們完全脫災,想來你們也是不信的,所以咱們就直接說了吧,你們也是知道,當初那鄭家、劉家得罪了將軍他老人家,然後是如何脫罪的,心裡是有點數的吧,既然如此,便準備準備吧。”

“這……”

衆人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是一臉肉疼。

鄭家、劉家的家財直接減半,用元氣大傷都不足以形容,這還是兩家家底子厚,換成了尋常人家,怕是一下子就徹底散架了。

這些宗族之人又不傻,怎麼會同意,但是他們也明白形式。

“你們如果不同意,那也就算了,”吳廣書洞悉衆人心思,又開口說來,“只是戰時通敵,而今還是軍管之時,真要是有個什麼意外,恐怕你們不光一絲家財留不下來,便是這身家性命,也要丟掉,孰輕孰重,且自私量,吳某人的話放在這裡了,到底要不要遵從,你們自己看着辦吧。”

果然,這話像是一根針,直接扎心,衆人滿臉苦笑,都點頭說要考慮,卻是沒有立刻表態。

吳廣書也知道,這種事也不是這些個人能決定了,而且自己就是個傳話的,沒必要多摻和,於是便告辭離開。

而後,這院子裡便傳出一道道消息,前往當城內外的一個個大院、莊園、塢堡,激起波瀾。

與此同時,這北地消息也傳入了京城洛陽,只是軍情如火,裡面所說的,卻只是王浚與陳止兩家開打的事,緊隨其後的,是來自江都王的一封奏疏。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還能這麼投降?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三百零三章 蕭規曹隨編成冊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五十五章 機關算盡,遠望不知身邊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五百零一章 陳止的三重身份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亂!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勢而爲,化虛爲實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四百零七章 不勞費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一千零五章 洛陽隱,家信疑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親喊你回家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五百一十九章 學與財相伴,哪個爲真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搞錯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封爵承運,與國同休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攏之時!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剛知晉陽落,又聞劉粲囚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七百八十二章 跨越七百年的技術雛形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九十七章 有才之士難請,當動之以情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後悔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五百二十四章 說動則得其兵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遠慮,士人所欲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還能這麼投降?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一百六十七章 哪個陳止第七百六十一章 虛有其名者,不知割肉喂鷹之志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終有變!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還就不信邪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間多有後悔事 今天只有一章四千字第三百零三章 蕭規曹隨編成冊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兩士相爭,或有一走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七百一十七章 學問與錢財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五十五章 機關算盡,遠望不知身邊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下英才何處覓?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四百六十九章 含章蘊藻幾家愁第九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五百一十五章 難以測度的目的第五百零一章 陳止的三重身份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天下亂!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勢而爲,化虛爲實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五百六十一章 圍三缺一,插翅難逃第四百零七章 不勞費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壯聚營帳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三十五章 逸神妙能,書畫四品第一千零五章 洛陽隱,家信疑第四百七十三章 三十而立稱宗師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舉之患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親喊你回家第四百九十八章 慕容恨第五百一十九章 學與財相伴,哪個爲真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九百零四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三十八章 悔不當初,竹筒復滿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三百九十六章 各人的選擇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搞錯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三百六十四章 行華夏之道,方稱之爲民第四百七十八章 譯二十經,驚聞評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封爵承運,與國同休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這也有一篇文章第九百零三章 直接抓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冠之,絕之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八百八十八章 疑則縛,攻其強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幽州軍的口氣也太狂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攏之時!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剛知晉陽落,又聞劉粲囚第四百九十五章 聞書竊聽我只怕他不偷!第七百八十二章 跨越七百年的技術雛形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一十六章 燈籠上的百家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九十七章 有才之士難請,當動之以情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後悔第三百四十三章 此宴能有幾人來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