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鮮卑策

當前幽州的局面雖然平息了,但這一個地方的戰爭,從來都不只是一個交戰雙方的事,同時也牽扯着周邊局勢。

比如幽州的這場戰爭,王浚攻伐陳止之戰,不光牽動了新漢朝廷的神經,更是讓周圍的諸多勢力有所動作。

其實仔細區分下來,周遭的勢力,對待這場攻代之戰,其實分成了四種不同的態度。

這第一種無疑是最爲直接的,便是以段部鮮卑、宇文鮮卑爲代表的,本來就已經臣服於王浚的勢力,他們作爲附庸與從屬,是直接參與戰爭的,眼下已經被代郡武丁打殘,跑的跑、散的散;

這第二種,則是南邊的石勒這般,認爲幽州起戰,則無暇他顧,所以抓住機會在冀州擴張,在他看來,這樣一番操作過來,等王浚得勝之後,回過頭來想要干涉冀州,卻已經是力有不逮了,因爲生米煮成熟飯,也只能坐看他石勒勢力膨脹;

這第三種卻是趁火打劫的,便如慕容部與拓跋部,但話說回來,其實這兩部也算冤枉,他們同樣也認爲最後得勝的會是王浚,而自身與王浚本就有些齟齬、矛盾,自是要趁着機會佔點好處,就算事後不得已要吐出去一點,也可以作爲談判籌碼。

至於那第四種,便如幷州匈奴,雖然近在咫尺,卻因爲種種原因靜觀其變,似乎想要坐看局勢發展,不過這裡面也有不同,因爲匈奴內部勢力諸多,比如那單于劉乂一系的劉曜,就北上草原,招攬人手,似乎也有圖謀,只是暫時還看不出來。

當下,陳止與諸多從屬談及的,主要是第三種人,便是那慕容部與拓跋部了。

這兩部人手,原本就靠近幽州,只是礙於王浚之威,並不接近邊疆,而今王浚與陳止交戰,兩部判斷這兩家的交戰,會持續一定時間,因此各有動作,都抓住機會將勢力向南擴展,把原本臣服、掛靠在幽州名下的部族和土地侵蝕了一部分。

尤其是那拓跋部,甚至還佔領了廣寧郡的一部分土地!

這樣的事,如果面對是王浚,自是無可厚非,但眼下陳止的諸多從屬部下,卻認爲幽州將來乃是他們執掌,而慕容、拓跋原本與代郡交善,現在卻做出這等事,無疑在道義上站不住腳,於是在陳止的吩咐下,已經先後寄出書信幾封,希望能讓兩部自覺後退,維持雙方的“友誼”。

“當然,所謂勢力之間的友誼,其實就是表面友誼,”陳止做出了決定之後,並沒有停下話來,繼續說着,“本來就是利益交換或者捆綁的關係,原本因爲王浚存在,我方無論是與慕容部,還是與拓跋部,都算是有一個共同的敵人,王浚這個靶子豎着,怎麼都能找到一些共同利益,但現在局勢變了,王浚的位置被我等頂上,未來與兩部的關係自然也微妙起來,他們當初不願意臣服於王浚,今後也不會想要臣服我等,所以很明顯的,我等與兩部有潛在敵對的可能……”

陳止這麼說着,但他的一干部下,卻似乎沒有什麼心思聽下去。

“不可!”

不出預料,陳止的提議一發出來,衆人便紛紛反對。

“主公如今爲一州之中樞,豈可在輕易犯險?萬一有個好歹,整個局面都要因此而混亂!”這話乃是束交所言。

張亢也點頭道:“當下這幽州世家盡數低頭臣服,都是因主公身在此處,當趁此機會,徐徐推進,也好讓他們真正歸心,若是貿然離去,這些世家說不定會生出其他心思。”

這兩位一個從局勢分析,一個從世家歸順上解析,說的都很在理,相比之下,冉瞻的說辭就很是簡單直接了——

“既然兵力不夠,那就算主公您過去了,這人不還是不夠嗎,也不會因此增加兵力,危險還是有的,不如等咱們整編了這幽州軍的大部隊,統領大軍過去,直接把那些鮮卑人嚇走,不就行了?”說着說着,他注意到其他人異樣的目光,便擺擺手道:“別這麼看俺啊,俺也知道那些降軍戰力不濟,但人多也就夠了,把聲勢擺出來,鎮住那些宵小之輩,畢竟鮮卑人也不敢大肆入侵啊。”

“這個提議,很有你的風格。”陳止點點頭,朝楊元看了過去。

楊元迎着目光,也開口勸了起來:“那兩部算是以逸待勞,本身兵力並沒有損失,雖說他們也算是臨時決定南下,時間也不長,其實立足不穩,但到底也有優勢,若是與之對抗,至少也得阻止起兩支至少三千人的兵馬,若是不能,便是主公親自前往,怕也不見得能改變局勢。”

這就是純粹從兵家的角度進行大致的分析了,具體的情況當然更爲複雜,但此時卻沒有必要贅述太多。

陳梓則道:“主公,之前您便已定下行程,將這幽州薊縣的大概局勢穩定之後,要先回代縣,照看夫人。”

他的話很短,內容也沒有什麼大道理,但此話一說,其他人都紛紛回過神來,這纔想到陳止的夫人楊氏,最近便要生產,這豈不是最佳的勸誡之言?

只是不等他們開口,陳止就笑道:“我自是要回去的,只是這與親自率兵並不矛盾。”

“主公,您的意思是?”束交、張亢等人有些猶豫和不確定。

“不錯,要等代縣的事處理完了,再往北邊處理邊疆事端,”陳止這麼說着,目光掃過衆人,“所以還有時間,足以做一些簡單的佈置,況且……”

他忽然笑了起來:“給那兩部一點時間,讓他們自己發酵一會,不也很有意思麼?畢竟,未來咱們要和這邊疆部族,經常打交道了。”

又是發酵一會?

衆人聽得此言,不由面面相覷,他們還記得,上一次陳止拿下范陽,卻不急着進軍,說是讓薊縣發酵一陣子,結果兵不血刃的拿了下來,進而掌控幽州,莫非此事還將在那兩部之中重演?

正在幾人疑惑之時,陳止又道:“況且,我早就讓人寫了幾封信,送往兩部,相信他們現在也都已經看過了,大概會有一些迴應吧。”

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爲難難爲品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搞錯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當惜命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敵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懂,他不懂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也許...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三百零八章 兩陳合流之始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章出自人手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貴皆來非我勢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胡交匯?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文章,我要摸第四百七十章 他還能翻了天不成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夠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四百五十五章 開工!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貴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四百六十六章 問廣寧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心難定品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楊論兵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獻策鮮卑者,其罪當誅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
第一百零五章 左右爲難難爲品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八百九十三章 慌而忙改道,悔不早聯陳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收墨者,添火爲爐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六十七章 執劍赴會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搞錯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無根無基,以佛替夏第七百八十七章 匈奴與代郡第四百八十八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虛張聲勢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一百八十七章 此乃朕之知己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八百五十八章 志大而事未成,當惜命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六百二十三章 一砲退敵第二百四十一章 權崩,王入金墉城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龍分大小第九百六十六章 亂中衍內訌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懂,他不懂第八百六十九章 郡王懼與怒第八百二十五章 陳氏六文書第五百七十二章 將軍幕僚急阻客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爭霸,沾親帶故!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七百零六章 雕版爲引灌五格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落哪一郡第五百二十八章 有人拜第九百三十五章 內外之姓【新年快樂!】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也許...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漢之賊第二百九十六章 殺了個乾乾淨淨第四百零一章 南北名士聚一堂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此見彼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三百零八章 兩陳合流之始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冠軍侯有令,不准你投降第五百四十四章 鮮卑未見形,已有匈奴至?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三百三十三章 文章出自人手第二百七十五章 王府宴,百家名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漢人太多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貴皆來非我勢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胡交匯?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四百六十八章 《陳氏通典》之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德行以治,則民護其名第六百一十二章 大局爲重,勿使友藩驚詫第一千零六十章 邊城絕一首,都城龍氣動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爲官,非爲這般第四百八十四章 我還有一本!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文章,我要摸第四百七十章 他還能翻了天不成第七百六十六章 原來太守不體恤兵力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一百三十八章 豎子,爾敢!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打得太快,人不夠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爲貴,謀武圖文第四百四十四章 墨隨人來第四百五十五章 開工!第八十七章 莫名敵意,見真變臉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陳華,背信名不達!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因寒蔑,不因品貴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四百六十六章 問廣寧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心難定品第一百八十四章 眼界不同,做法不同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楊論兵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四百零四章 兩方謀劃兩方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獻策鮮卑者,其罪當誅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