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示民以名則歸心,示士以險則知難

倒是王趕在邊上說道:“大將軍,其實有件事,咱們必須要小心一點,就是那些被陳止從洛陽引來的人。”

一聽到這裡,王浚的表情頓時就變了,情緒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似乎是好心情被破壞了,瞪了王趕一眼。

王趕低頭道:“這件事,確實是我等疏忽了,但我們也沒有料到,陳止不是販紙,而是傳文,他寫出來的文章,居然能帶來這麼大變化,把洛陽那幫子養尊處優的公子哥給招惹過來。”

王浚搖搖頭,沒有說話。

之前他派了人,攔截洛陽來客,更想直接在半途,就把這羣人勸回去,爲此就是付出一些代價,那是可以容忍的。

因爲這些,都是爲了確保戰亂起來的時候,不會節外生枝。

但沒有想到,他派過去的人,好說歹說,都說不通,這羣洛陽來客,一個個的不僅僅是水火不浸,更好像是鐵了心一樣,一門心思的要見陳止。

即便派去人隱晦的詆譭陳止,也改不了這羣人的目的,而原因就在於通典。

這羣人在,戰爭的時候就是變數,偏偏這種消息,不能透露給洛陽的人知道,否則他王浚的一番謀劃,就都白費了。

“這事,怪不了你們,就是我事先也低估此事了,”王浚嘆了口氣,銳利的目光略微柔和,“畢竟,過去我們接觸的人,敵人也好、盟友也罷,就沒有陳止這樣三重身份的,你先前不也提醒過我麼?他陳止是結合了諸多特性於一身的,和單純的官僚不一樣,和世家子弟也不同,乃至和那些單純的名士也有區別,更不要說和胡人相比了,我們過去對付旁人的手段,面對陳止的時候,有些捉襟見肘了。”

王趕也檢討道:“我也是疏忽了,我是提醒了大將軍您,但自己卻沒有足夠警惕,陳止對名士、對洛陽世家心思的把握,遠在我們之上,過去我們與洛陽那邊維繫聯繫,靠着的是錢財、權柄,以爲這樣就是投其所好了,卻沒有想到,名望、風度的追求,同樣也是那羣人的軟肋,以至於被陳止摸準了脈搏,一舉拿下,陷入了被動。”

“是啊,名利名利,我們掌握了利,以利循之,但陳止卻是立足於名,以名誘之,”王浚說着,搖了搖頭,“但事已至此,這些洛陽來人還是要繼續擋,儘量拖延時間,不能讓他們順順當當的抵達,然後就是派人過去,讓他們不要在代郡久留,並且警告一下陳止!”

他的眼睛裡閃爍寒芒。

“到了這個時候了,有些事該硬就得硬了,既然我的寬待,換不來他的投誠,那就得儘快打壓下去了,否則出兵的時候,內部留着這麼一個人,我心難安啊。”

王趕和吳階都同時點頭,知道了各自的使命。

而他們的這些對話,也原原本本的被角落裡的子鼠聽得一清二楚,並且傳遞到了陳止的眼中、耳中。

“我的輕鬆日子不多了,若是讓代郡的幾家,得知了王浚的心意,怕是又要讓他們覺得有所依仗,橫生枝節,所以動作要快一些了,另外,既然墨家的刺客現身了,那兩名墨者也得去問問了,給予他們一定的優待和信任,也好做個廣告效應。”

代郡,代縣。

又有兩支馬車入城,引得這城裡城外之人議論紛紛,指指點點,一個個臉上都頗爲興奮。

這已經不是第一批洛陽來客了,而是第三批、第四批!

時間不過只是過去了一天,就有這麼多人先後入城,帶給這城中民衆的衝擊是十分巨大的。

事到如今,無論是城裡的百姓,還是城外的佃戶,都已經知道這些從洛陽千里迢迢趕來的人,是過來拜訪自己的新任太守的,不由就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

“過去只是聽說咱們這新太守的名聲大,現在見了這麼多洛陽來客,才意識到這名聲是大到了什麼程度!”

“可不是麼!咱們這代郡,什麼時候有過這等氣勢?那洛陽可是國都,住在裡面的不是大富就是大貴,走在街上拉着一個人,可能就是名揚一方的名士,過去咱們都只能從這走南闖北的商賈口中,窺知一二,現在他們上趕着的趕過來,而且不是一家,是好幾家,接連不斷!”

“對,聽你這麼一說,咱也覺得是揚眉吐氣!”

種種議論,居然讓這代縣的百姓,在一定程度上,認可了陳止這位太守,甚至引以爲榮了。

其實這也不是特例,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有許多相似的事例,其中的一個典型,就是有宋一代的大文豪蘇軾蘇東坡了。

這位文豪的仕途可謂坎坷,一路被貶,卻也因此在很多地方任職,一直到陳止的第一世,還有許多城市有着“蘇堤”之稱,而其人正是因爲名望和能力,一到一個地方,往往就能讓那邊的百姓有歸屬感和自豪感。

宋代的科舉已經普及,名望尚且有這般能耐,更何況是以名望取品的新漢?

正因如此,陳止也得益於洛陽人的拜訪,名聲在百姓中迅速擴展開來,也算是一個意外之喜了。

只不過,比起這些名聲,陳止更需要的是爲即將到來的戰爭做好最後的準備。

“這幾個防禦用的器械,希望兩位能儘快的設計妥當,最好這兩天就能開始製作。”

正當全城都在議論新近抵達的兩隊馬車的時候,身爲正主的陳止,卻待在城北的一座作坊裡面,正在和兩名男子說話。

這作坊是原本鄭家的產業,但現在裡裡外外都換了人,從彭城和下邳送來的陳家家丁,裡面不乏有精於經營和管理的,被調配過來,接收鄭家的產業,一時半會可能不能徹底摸透,但維持運轉還是做得到的。

那些被陳止看重的工坊,還會集中人力,儘量保持着高效。

這座工坊就是其中之一。

而此時站在陳止面前的,正是之前明確投靠了他的公輸化和孟黎,這兩位墨者。

這兩位墨者自從來到代郡之後,就受不復提心吊膽,還受到了陳止的重視,陳止更是拿出了幾張圖紙給他們,讓他們參悟和學習。

“請太守放心,您所說的幾種器械,雖然複雜,但方圓圖卻將大概輪廓都標註出來了,只要將細節之處推敲清晰,就完全可以拿出來製作了,當然了,這還要有木匠的配合,不過我們二人在這上面也有些心得,可以一同製作。”

公輸化面對陳止的時候,語氣謙卑,隱隱以家僕自處。

陳止滿意的點點頭,又笑道:“你們也不用擔心,我的要求很嚴格,給你們的時間很短,但只要能夠完成,那獎賞也是很豐厚的,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

公輸化等二人便點頭稱是,心裡卻知道那言外之意

能夠完成,獎賞豐富,但如果未能完成,恐怕懲罰也不會輕。

兩人很清楚,自己來到這裡,受到種種優待,可不是陳止慈悲,而是他們身爲墨者,有着自己的價值,想要名副其實的享受,就得體現出這些價值,否則的話,吃下去多少,都得吐出來,甚至還要付出代價。

所以這心裡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拼命,拿出讓陳止滿意的結果,維持當下的好日子。

陳止又點了點頭,指着幾個圖紙,說了幾句之後,就有人過來通報城中情況。

“又有車馬過來了,好,我這就過去招待。”陳止打發了來人,又囑託了公輸化二人幾句,這才離開。

他一走,公輸化二人都長出了一口氣,剛纔陳止在跟前,就好像有一座山壓在兩人心頭,讓他們感到呼吸都困難。

不過,人走了,輕鬆了,想到任務艱鉅,二人同樣放鬆不得,很快就投入到了對圖紙的改善和推算之中,想要爭取早日完成陳止的囑託。

另一邊,陳止則徑直前往接待新來的洛陽之人。

實際上,隨着幾支車隊的到來,過來拜訪他的人,早就超出了洛陽的範疇,很多人其實是家族在洛陽得到了消息,吩咐身在祖地,或者靠近北方的子弟,來拜訪陳止的。

所以這幾支車隊,其實來自中原腹地的多個地區,只不過因爲源頭是洛陽,還是被城中人歸爲洛陽來客。

陳止接待這一批人後,還是像對待張景生他們一樣,提及了白紙,又以幾篇吊住,隨後安排下去。

www. tt kan. C 〇

待人送走,陳止估算了一下時間。

“從王浚那邊的消息來看,其實已經很近了,我也沒有必要長時間的拖延這些人,當務之急還是要把代郡世家的力量整合起來。”

一念至此,陳止立刻吩咐下去,讓人把王家、朱家等家族的話事人,再請過來。

這一次,這幾家人對陳止的態度,就有了明顯的變化,顯得疏遠和警惕,更是帶着敵意。

陳止卻不意外,況且他也不打算用常規方法,來收服這些家族,所以等人來齊全了,就直接說道:“代郡將歷浩劫,諸位家族皆要陷入險境,便是如此,你們也不願自救?”

公告:免費小說app安卓,支持安卓,蘋果,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zuopingshuji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上品!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六百六十八章 都沒來!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進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後一段城牆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災端倪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七百六十九章 將軍要淡定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與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異臣,必不久矣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與傳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七百六十五章 冶鐵鑄甲,搜人提拔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寧予民,官與兵則待戰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懾屬方爲勝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豈能盡兩全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六十四章 圍門書林齋!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一千零八章 論天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還能這麼投降?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罰與軍爭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一百三十二章 此小事爾,無須掛礙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上品!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六百六十一章 諜影重重第八百八十四章 佔范陽而望幽州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七百零九章 暴露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邊不亮找東邊第九十四章 咳,本將早有預料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九百四十六章 陳止出上谷,勝!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張賓請教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二章 萬里河山,雙銘銅錢第八百一十章 書就錦繡,揣摩上意第五百九十三章 馬散草原亂第六百八十九章 陣裡殺人拂衣去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六百六十八章 都沒來!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進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陳!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三百八十五章 慕容兄弟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第六百四十章 先斷其爪!第一百二十章 老不悔,幼不明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聲還不夠硬!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傳書,破千古之壁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要見陳止!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最後一段城牆第三百三十五章 揭曉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陳家危局第六百九十八章 了結一樁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災端倪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兵者得山河,立制鎮氣運第七百六十九章 將軍要淡定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與王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止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異臣,必不久矣第四百零三章 王浚與段部鮮卑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將與宦官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與傳第五百二十一章 鼠窺將軍談,不知謀已知第六百零五章 鑄珠而問櫝第六百七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一百八十章 當除禍根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七百九十九章 臣屬與有榮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朝押入薪柴堆,他日親請方可歸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尋皇送聖,違則滅其國!第七百六十五章 冶鐵鑄甲,搜人提拔第一千零四章 要麼現在投降,要麼……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門便無事第九百零一章 誤判形勢,優勢很大第三百四十七章 贊大師而得其能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世上焉有如此之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趙王孫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四十四章 矚目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一個散財童子!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寧予民,官與兵則待戰第九百二十章 北地幽州第五百六十二章 擒酋懾屬方爲勝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論陳,兩左急登門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豈能盡兩全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石氏內亂第三百六十章 文評之盛哉第五百四十章 分而化之,擒胡直問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製法,以束玄虛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三章 拳打異鄉客,耳聞燕祖陵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八百零四章 帖至,各不相讓!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唯單于不可降?第六十四章 圍門書林齋!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二百九十二章 徵北將軍陳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降而復叛,亂而驚天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見過將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囚王傳信,北地歸一第一千零八章 論天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還能這麼投降?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罰與軍爭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一百三十二章 此小事爾,無須掛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