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8章鹽鐵勝利,妥協大會

小冰河,或者是叫『大寒之期』,爲了防止恐慌性的問題,只是極少範圍內的人知曉的秘密,畢竟後搶鹽防輻射然後吃三年的也不僅僅是隻有後世的人才做。因此斐潛治下大多數的人只是抱怨着天氣,然後原本做什麼,依舊是做什麼。

長安之中,最受士族子弟歡迎的,也同樣是最爲清高之地,自然就是青龍寺,有空沒空都會下意識的去轉一圈。而現在,青龍寺之中,新開了一家書坊,就更是受到了士族子弟的追捧。

大漢人,其實很多人都是有些嘴炮性質的,因爲在漢代,休閒娛樂的東西確實是太少了,稍微有一些別樣的資訊,便是會被宣揚得到處都是,尤其是這些年輕一些的士族子弟,爲了彰顯自己的與衆不同,更是喜歡說一些旁人不知道的事情,而這一家新開的書坊之中,顯然就可以讓這些士族子弟獲取較多在這方面的優勢。

因爲書坊之中,出售的都是經過蔡琰,以及直尹院一衆女官校驗過的書籍。這些書籍被證明少了許多後人有意或是無疑摻雜進去的東西,是最爲貼近原著的,自然受到士族子弟的極大歡迎。

就像是之前大家都看盜版,找不到正版,所以老大不笑老二,但是現在明明有正版了,並且又不貴,那麼依舊還搞盜版的,就不是什麼可以值得稱道的事情了,甚至會讓人懷疑其人品是不是有些問題。

在漢代,被人懷疑了人品,幾乎就等同於一個廢人了,所以青龍寺這裡的蔡氏書坊一開張,幾乎每到一卷新書,就有大批的人彙集起來,即便是已經有了這一卷的,都會仔細檢查一遍,看看自家的藏書和蔡氏書有沒有什麼出入的地方,以免被人笑話。

蔡氏,或者說蔡琰能做到這一點,原因是她有個好爹。

千好萬好不如有個爹好,這是千古不破的真理。別相信什麼起跑線的鬼話,真正的起跑線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劃出來了。當然,後天的努力確實會改變一些,但是在沒有推翻原有階級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個別現象,就像是勇者打敗了惡龍。

蔡邕通經史、辭賦、書法,尤喜藏書,鼎盛時期所藏據說超過萬卷,但是在歷史上,他大部分的藏書以及他個人的作品,則都在戰亂中散佚了。在原本的歷史上,蔡琰留胡十二年才被曹操接回,說曾讀家中藏書四千卷,但能夠默寫得出來的,最終只有四百多篇而已。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而在現在這個時空當中,因爲沒有那麼悽慘的經歷,大漢皇家圖書館的力量,就慢慢的展現了出來。

在成立了直尹院之前,蔡琰就已經在補全一些蔡氏遺失的書籍了,但是當時在學宮之中,畢竟不是很方便,現在就不同了,直尹院的女官,嚴格說起來都是蔡琰的屬下,而這些士族仕女的文學素養,甚至比一般的男性士族子弟都要高,畢竟男孩子玩心比較重,而女孩子要是玩瘋了,除非是出身公主,否則沒人敢娶……

所以蔡琰在數名精通文墨的女吏的幫助下,默寫出了許多蔡邕所修正的,或是其創作的近百篇文章,包括詩、賦、碑、誄、銘、贊、箴、吊、論議、祝文、章表、書記等等,也對於一些差異出入較大的經文做了勘正,就差像是當年蔡邕那樣刻在石碑上了。

司馬徽這個老狐狸自然不甘落後,對於大部分的書卷,都樂顛顛的寫了『序』,表示這是經過司馬氏肯定過的。鄭玄起初還較爲矜持,後來也加入其中,補了不少『跋』,甚至還等着蔡琰直尹院新校勘出來的新書搶着去寫『序』……

斐潛沒想去爭這個,因爲斐潛並不打算在文學之士的路上走得太遠,能夠維持自己現下的名聲不墮,那就足夠了,他覺得自己應該把更多精力用更爲宏觀一些的方面上。

當然,就廣義來說,這個也可以算是一種『文治』。

『還沒有新書麼?』一名士族子弟就像是馬猴一樣在蔡氏書坊之中穿過,表示着對於沒有加更,呃,沒有新書的怨念。

『要再過些天麼……不過,你聽說了沒有?陛下在潁川開鹽鐵之論了……』

『什麼?鹽鐵論?』

『咳咳,你不知道麼?啊哈,那什麼,在下還有事……』

『休走!講清楚再走!』

頓時挑起話頭的傢伙就被抓住,不得不裝成是『被迫』,『百般無奈』之下,講起了關於許縣之處鹽鐵大論的事情來……

……(*≧∪≦)(゚▽゚)/……

和驃騎之所在的長安不同,劉協的日子並不是那麼的愜意。但是人活着,終究是要有些追求的,劉協的追求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都不怎麼認可。

劉協的心思很難猜麼?

顯然不是。

其實劉協要舉辦的鹽鐵論,這個想法也不怎麼樣,在許縣的朝堂之內的人,都基本上能猜到劉協想要做什麼……

劉協真的是在意鹽鐵麼?是準備議論鹽鐵麼?

就像是漢昭帝是真的在意鹽鐵麼?是真想討論利弊麼?

劉協有限的幾次在大庭廣衆之下出場,似乎都不怎麼樣,這一次,算是劉協比較難得的,以正面形象出場的機會,至於像是被『亂軍』逼迫得在城頭大哭的情形,士族子弟可以選擇性的忽略就是。

當下的鹽鐵,和漢昭帝之時有些相同,也有些不同,畢竟當年鹽鐵論,表面上是朝堂官吏和賢良文人之間爭辯,但實際上是漢昭帝的妥協。

而這一次的劉協舉辦的鹽鐵論,依舊是一種妥協,卻沒有了爭辯,更多幾分切割。

在雒陽之時,像是這樣比較正式的朝堂辯論,大多數都會放在德陽殿舉行,但是在遷都許縣之後,皇宮的面積自然就削減了許多,雖然主殿也叫做『德陽殿』,但是規格上小了不少,平時還不覺得如何,現在邀約的人一多,就顯得憋屈擁擠了起來。

按照規矩,兩千石以上的官吏,纔有資格進得大殿面見天子,一般千石左右的,就只能站在大殿門口位置說話,千石以下的連大殿門都沒有資格摸一摸,只能站在殿外石階之處回話,但是這一次,人數太多,所以就成爲了半開放式,也沒有那麼多的嚴格標準了。

當然,劉協認爲這一次的會議是很成功的,至少人來得很多。

在開始鹽鐵會議之前,自然就是鄉老代表向皇帝進獻,少府太官令代表皇帝,賜酒食於獻禮者。

第二步麼,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步,是各地郡吏進獻了圖籍,並且竟然也有關中和北地的圖冊……

曹操可以控制的區域自然不包括關中等地,但是大漢名義上還是一個整體,劉氏的架子就不能倒,所以裝模作樣的派個人代表了關中等地,也就是很自然的操作了。也就是說,其實斐潛在不知不覺當中就被代表了,想必也是華夏傳統藝能。

其實從光武帝開始,就經常有皇帝會召開類似於鹽鐵的辯論會,或是辯論經文,或是爭論時事,但是劉協這一次,卻是他的第一次,不免有些緊張。

『許下初建,博士不全,文風稍減,難以辯經。今都既定,天下漸泰,當廣四方纔傑,納八荒才智,中興社稷,故開此議……』

雖然開場的時候講的都是一些屁話空話假話,但是大多數人依舊是畢恭畢敬的聽着,就像是這些話都是真的一樣。

真的是因爲許縣初建,博士不全才難以召開這樣的會議麼?顯然不是。難不成歷朝歷代漢家皇帝在質詢辯論的時候,有規定必須要多少人以上麼?之前劉協是想要辦,但是曹操不願意讓劉協辦,至於爲什麼不願意,現在又願意了呢?

呵呵,大家其實都知道。

這就是妥協。

就像是最早的鹽鐵論,簡單來說,就是士族和朝堂爭奪利益,而漢昭帝願意召開這樣的爭辯的會議,其中的本意已經是很明顯了罷……

漢昭帝顯然是比起漢武帝來說,差了許多。若是漢武帝遇到這樣的情況,怕是翻遍了字典也找不出『妥協』二字的。

沒錯,第一次鹽鐵大論,其實就是一場全面的妥協大會。

但是這也不能全怪漢昭帝。

漢昭帝是漢武帝最小的兒子,原本皇位再怎麼都輪不到他的,他只需要吃喝玩樂就好了,畢竟在他頭上除了早死的那個之外,還有四個哥哥,所以正常來說他只需要做好一個快樂的播種機,就可以平安過一生的。

漢昭帝據說懷胎『十四月』方生,啊哈哈,原本大家都當笑話一樣的看待其母親趙婕妤的表演,還稱漢昭帝爲『鉤弋子』,完全就沒那他當什麼種子選手,否則也不會有這樣的一個稱號……

然後在徵和二年,發生著名的巫蠱之禍。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因受蘇文、江充、韓說等人誣陷不能自明而起兵,兵敗後自殺。

隨之爭儲大戲上演,皇三子劉旦腦子抽抽,被人鼓動着上書要當太子,自然被漢武帝一巴掌扇牆上掛着去了。皇四子劉胥早就被養廢了,也當不了什麼皇帝。皇五子劉髆是李夫人所生,也是李廣利的外甥,李廣利和丞相劉屈氂謀劃立劉髆爲太子,結果暴露了,事發之後李廣利投降匈奴,劉屈氂被腰斬,皇五子劉髆不久之後也死了……

於是乎,漢昭帝啥也沒幹,咣噹一聲,寶座洗白白就落到了面前,再這樣的情況下上位的漢昭帝,爲了讓自己的屁股做得更穩當,在鹽鐵會議上和朝堂官吏、賢良文人眉來眼去,將他老爹好不容易立下的規矩聯手給賣了,也就不足爲奇了。

畢竟從古至今,崽賣爹田都不心疼。

從這個角度來說,巫蠱之禍其中的背景麼,恐怕不是史書當中描述的那麼的簡單。就像是當下召開鹽鐵之論的背景,也不像是劉協自己想象當中的那麼純粹。

漢昭帝爲了坐穩皇位,拋出了鹽鐵,收攏了原本暗戳戳支持各個皇子的世家士族重新歸拜在他的腳下,但是也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使得世家士族逐漸的走向了地主豪強,地方割據……

劉協再次拋出了鹽鐵,並不是因爲鹽鐵再當下有什麼新的政策變化,也不是劉協真心爲國爲民在考慮什麼,除了爲了他自己的位置穩固之外,同時也包含劉協想要越過曹操的阻攔,拉攏一些人到自己麾下的小心思……

就不知道這一次鹽鐵大論,會打開哪一個盒子?

即便是劉協知道會開盒子箱子,劉協也控制不住這種慾望,畢竟他感覺自己真就是『孤家寡人』,如果再這樣持續下去,怕是真的就涼涼了。人心散了,隊伍還能帶麼?劉協需要人氣,需要聚攏人心,需要體現着他依舊是大漢天子,所以劉協妥協了,他可以出賣他的名頭,他的身份,甚至他清楚的知道這一次會議基本上矛頭都會指向驃騎,但是他也要這麼做,要替曹操整合一下冀州和豫州的人士,同時在其中搞一點自己的小動作。

因爲若是劉協不替曹操做點什麼,曹操肯定不會同意召開的。曹操雖然沒有出席,只是讓曹丕出席,暗中似乎有些隱喻,比如『兒戲』之類的,但是同意劉協召開的這種行爲,其實也是標明瞭一種態度,一種妥協。

曹操現在內部紛爭不斷,冀州豫州之間矛盾衝突也是很尖銳,所以曹操也需要一點調和的氛圍,至少轉化一些出去,所以即便是曹操心中知道劉協是想要藉着鹽鐵大會搞一些事情,但是曹操也認了。

因此,在鹽鐵論上,談着談着就跑題的,也就很正常了。

比如說批駁驃騎將軍搞的什麼『青龍寺大論』……

原本漢代經學,是分爲古今兩派,但是如今驃騎將軍斐潛提出了一個『求真求正』的口號,一下子就將古今兩派打得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是在冀州豫州的這一幫子人,他們既沒有辦法去影響驃騎,又一時間找不到什麼出聲的場所,正急得上下亂跳的時候,劉協站出來了,所以即便是論鹽鐵,也不妨礙論一論其他的事情麼,至少也要成爲對噴驃騎將軍的一個理論制高點。

『祖宗之法,乃聖人之遺……』

『旁門左道,豈可登大雅之堂……』

『與民奪利,絕非君子所爲……』

『宜時宣法,乃當下之重……』

『跳樑小醜,絕非可以長久……』

幾乎每一個人都談及了關於時事的話題,然後猛然間發現大家竟然在光武之後,冀州和豫州又一次有了共同的思想,相似的基礎,相互之間頓時好感大增。

搜嘎,原來大家的目標是可以一致的麼!

於是乎,這一次的鹽鐵大論,在偉大的,聖明的天子劉協領導之下,在曹操荀彧等忠心社稷的官吏協助下,在廣大的冀州豫州民衆的支持下,暫時的摒棄了紛爭,達成了有限的共識,爲了大漢太興四年,以及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天子劉協很開心。因爲他終於獲得了一個正面出場機會,並且成功的在冀州豫州鄉老面前表示出了願意吸納更多的『賢才』,爲大漢崛起重新中興的偉大事業一同邁進。他只是妥協了『一點點』,但是現在從幕後走到了臺前!這是劉協的一小步,卻是大漢的一大步!

劉協微笑着,即便是想要大笑,也勉力維持着皇帝的尊嚴形象。

曹操麼,嗯,曹丕代表的曹操曹氏夏侯氏一派麼,也開心。眼見越來越緊張的冀州豫州紛爭,似乎可以暫且放下來,一致對外,對抗那個紅色的魔鬼,呃,三色的驃騎,能不開心麼?雖然讓劉協出了頭,但是朝堂大權依舊在握,而且度過了眼前難關之後,該怎麼收拾不是照樣可以收拾麼?

曹丕臉上呵呵笑着像個傻子,但是小眼珠子卻一直都在亂轉。

冀州豫州的士族代表,自然也是開心。他們成功的展現了自己的力量,雖然還是需要付出一些,但是讓天子劉協和曹氏夏侯氏都明白了一個道理,他們是離不開冀州豫州的士族支持的,沒有冀州豫州士族的支持,大漢能行麼?曹氏能行麼?所以冀州豫州士族不再是單獨的一兩個家族,而是一個利益整體,可以正當的爭取屬於士族利益的述求!所以他們也開心。

冀州豫州士族鄉老哈哈笑着,相互奉承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一圈下來,大家似乎只需要妥協一點點,就可以收穫許多的開心……

德陽殿內外一片氣氛祥和,處處歡聲笑語。

這樣的歡樂氛圍,無疑是少有的,就連在外擔任護衛警戒的宮中禁衛,都不由得相互側目,跟着也有些歡快起來。

這些站在德陽殿外廣場的禁衛,心中似乎多少感覺輕鬆一些。畢竟他們的本職工作是保護天子劉協,但是不得不又在某種情況下違背了這樣的職責……

不是所有人都有做好無間道的心理素質的。所以禁衛聽到德陽殿上似乎大家都這麼開心,就有人覺得或許將來狗屁倒竈的事情會少一些罷?自己或許將來就不用那麼爲難了?

正在這些禁衛暢想着他們未來美好生活的時候,忽然一股莫名的大風席捲而至,吹得廣場上飛沙走石,甚至差一點就將他們的頭盔吹落,猛然間就將他們頭頂上的旌旗扯得直直的!

繫着大漢旌旗的繩索或許是用舊了沒及時更換,又或是風突然這麼大瞬間受力太大承受不住,竟然有一面旗幟『啪』的一聲崩斷了繩索,然後他們眼睜睜的看着寫着大大的一個『漢』字的旗幟,便在狂風之中『呼』的一聲便飄然遠去……

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3303章 關鍵是執行第3001章一個全新的機會(加更)第1210 笑也容易笑出事情第二六六章 亂起第3290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六三六章 封單于第2113章另一處無形的戰爭第四二三章 或人或獸第2572章人仰馬翻第1451章 設局第2555章投石問路腥風起第2442章下手的對象第二四一章 左署侍郎第1459章 迷局第九三二章 漢代的秘聞第1886章小習慣,老問題第三二七章 徵調第九九六章 前人老套路第四十四章 廢帝第七八二章 忙碌的徐羽第1563章 心思量第二四三章 問心無愧第八八九章 反客爲主(四)第1884章大家長,小家庭第三八三章 風險第九七八章 無法中興的中興劍第3241章 兵魂銷盡國魂空第1429章 天崩山地搖第1471章 千百年進取者的驪歌第2749章 工作裝作動作不斷第1927章清剿殘餘,飲水思源第2954章他鄉遇故知,翻石尋壁虎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第七十二章 漢代基層官吏(元旦加更)第3166章 人多不過就是多個飯桶第1270章 將領中的賣油翁第1723章 戰爭模式第3323章 死戰死戰第1229章 民心可用第1926章相互迫害,天道縮圈第2961章千山鳥飛絕,林後有佳境第八十五章 再上旅程第2563章新年將至小變化第七一二章 進攻的前奏第2357章肉體的碰撞第3003章一個全新的條約第2620章南中,究竟是什麼中第3268章 矛和盾第3385章 威第六七二章 換一個方向第1854章 攻擊和反攻擊第2887章碰撞,是誰先動手第六六零章 窮家子第六三九章 胖子沒人權第3230章 醫第九三一章 潼關的攻伐第1167章 黑白第1223章 臨晉城下的豐碑第六零五章 危機的降臨第2405章某些僥倖第1677章 誰於彀中第九八五章 夜正涼第1026章 春秋第1625章 戰局的轉變第三三五章 第二次高層會議第2688章正常通常不尋常第三七九章 河東的變故第七二八章 傳天下之書第八四六章 另一個戰場(五)第五六零章 祈求饒命的面龐第2728章最小的錢幣第2008章鹽鐵勝利,妥協大會第2745章 都很美第1964章枕間營業,體外風聲第2299章反正就這樣第六九九章 談個毛線啊第2766章 揚長避短第五六八章 已經註定的選擇第2626章做官,究竟是什麼官第2769章 好壞事項第一九四章 劫殺之棋第3135章 耕戰比率第3413章 似曾相識第3455章 精衛填海第1021章 並未中計第三八四章 各自的思量第1052章 揚名立萬第2972章殤困破第2975章當年一段情第3288章 仇人是要死於車禍還是死於大火第1211章 西涼也是要合作的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二七三章 火炎焱燚第1715章 和天鬥第1588章 天使自東來第1636章 坐井何觀天第2417章三晉分家第七十五章 荀家別館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
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3303章 關鍵是執行第3001章一個全新的機會(加更)第1210 笑也容易笑出事情第二六六章 亂起第3290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六三六章 封單于第2113章另一處無形的戰爭第四二三章 或人或獸第2572章人仰馬翻第1451章 設局第2555章投石問路腥風起第2442章下手的對象第二四一章 左署侍郎第1459章 迷局第九三二章 漢代的秘聞第1886章小習慣,老問題第三二七章 徵調第九九六章 前人老套路第四十四章 廢帝第七八二章 忙碌的徐羽第1563章 心思量第二四三章 問心無愧第八八九章 反客爲主(四)第1884章大家長,小家庭第三八三章 風險第九七八章 無法中興的中興劍第3241章 兵魂銷盡國魂空第1429章 天崩山地搖第1471章 千百年進取者的驪歌第2749章 工作裝作動作不斷第1927章清剿殘餘,飲水思源第2954章他鄉遇故知,翻石尋壁虎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第七十二章 漢代基層官吏(元旦加更)第3166章 人多不過就是多個飯桶第1270章 將領中的賣油翁第1723章 戰爭模式第3323章 死戰死戰第1229章 民心可用第1926章相互迫害,天道縮圈第2961章千山鳥飛絕,林後有佳境第八十五章 再上旅程第2563章新年將至小變化第七一二章 進攻的前奏第2357章肉體的碰撞第3003章一個全新的條約第2620章南中,究竟是什麼中第3268章 矛和盾第3385章 威第六七二章 換一個方向第1854章 攻擊和反攻擊第2887章碰撞,是誰先動手第六六零章 窮家子第六三九章 胖子沒人權第3230章 醫第九三一章 潼關的攻伐第1167章 黑白第1223章 臨晉城下的豐碑第六零五章 危機的降臨第2405章某些僥倖第1677章 誰於彀中第九八五章 夜正涼第1026章 春秋第1625章 戰局的轉變第三三五章 第二次高層會議第2688章正常通常不尋常第三七九章 河東的變故第七二八章 傳天下之書第八四六章 另一個戰場(五)第五六零章 祈求饒命的面龐第2728章最小的錢幣第2008章鹽鐵勝利,妥協大會第2745章 都很美第1964章枕間營業,體外風聲第2299章反正就這樣第六九九章 談個毛線啊第2766章 揚長避短第五六八章 已經註定的選擇第2626章做官,究竟是什麼官第2769章 好壞事項第一九四章 劫殺之棋第3135章 耕戰比率第3413章 似曾相識第3455章 精衛填海第1021章 並未中計第三八四章 各自的思量第1052章 揚名立萬第2972章殤困破第2975章當年一段情第3288章 仇人是要死於車禍還是死於大火第1211章 西涼也是要合作的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二七三章 火炎焱燚第1715章 和天鬥第1588章 天使自東來第1636章 坐井何觀天第2417章三晉分家第七十五章 荀家別館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