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

姜瓖自然知道起兵之後、需要第一時間跟大明主力形成南北夾擊的重要性。

所以他當然會給大明方面留出時間準備,否則自己突然動手,大明那邊還不知道,不來救他,那不成了找死。

他定在九月十七正式起兵,實則早在八月初六、剛萌發反心、並初步做好計劃時,就已經秘密排心腹信使南下,跟大明方面溝通了。

姜瓖的信使在山西南部境內走得還比較低調隱秘,不敢飛馳張揚,畢竟潞州澤州懷慶還是滿人將領控制的州府,很容易遭到盤查。小心謹慎七八天,才通過那幾個府。

進入河南地界後,就沒那麼多顧慮了,姜瓖的信使很快見到了大明河南總督張煌言。

張煌言也非常重視,瞭解清楚情況後,立刻用官方的八百里加急往南京送,八月十八這天,就送到了南京朝廷。

姜瓖的信裡,大致約定了一個起兵日期,就在九月十五前後。所以留給大明後方軍隊重新前出到河南、轉入戰時狀態、也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還算是比較緊迫的。

шшш✿Tтkд n✿c o

好在大明平時在前線儲存的武器彈藥和軍糧就夠多,只是部隊人員和平時期駐紮在後方,所以只要輕裝行軍就能直接投入戰鬥。

朱樹人得到姜瓖的投奔信後,也沒耽誤時間,僅僅三天之內就做出了決策,包括調度哪些休整狀態的明軍立刻備戰進入洛陽、開封前線。隨後第一批十幾萬大軍就動起來了。

調動的明軍當然不止這十幾萬,這只是去洛陽、開封的兵力。

數十萬明軍主力,不可能都堆到一條戰線上,否則“後勤懲罰/部隊堆疊懲罰”太大。其他各路也可以保持壓力,分散牽制清軍兵力。

不過其他次要方向就沒那麼急迫,短時間內當然是先準備好的先往河南調。準備得慢的,再往其他方向填線。

也算天佑大明,大明這邊做出調度後,朝中有一些大臣如史可法,便提醒朱樹人,應該給姜瓖回信,給他信心,讓他知道大明會支持他的,這樣雙方纔能配合得更默契。後來連朱樹人的幕僚顧炎武也這麼勸

但朱樹人卻否了那些人的建議,分析道:

“不可以再回信了,連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闞澤在曹操面前辯解時,說‘背主做竊,豈可定期’?自古投敵只可覷便而行,否則一邊急切不得下手,另一邊卻來接應,豈不暴露?

闞澤之言,雖是爲黃蓋矯飾,未必完全有理,但也可以酌情借鑑,取其可用。如今姜瓖反正在即,越是往後,他調兵的動靜便越大,越容易引起周邊滿人將領鎮守州府的警覺。

此前他毫無動靜時,讓信使到洛陽送信,尚且要東躲西藏,走上七八日才通過短短兩個半府的距離。此番回去,敵人戒備更嚴,十天半個月能通過麼?

如果要確保起兵前送到,那我們至少在起兵前半個月就要讓信使渡過黃河,如果信使被抓了,韃子也會提前半個月知道這一情報,並且充分準備,到時候反而可能設伏將計就計!

所以,我們不用給姜瓖回信,直接指望他到了日期直接起兵!反正我們已經做好準備,聽說姜瓖起兵立刻就能接應!”

史可法聞言後,不由擔心:“可是姜瓖信裡,要求我們回信了,如果我們不回信,他不知道大明肯不肯支持他,能不能及時支持到他,他還敢起兵麼?”

朱樹人卻笑了:“你想想,如果姜瓖要求了我們回信,我們卻沒回信,他會怎麼想?難道他會認爲,是大明不想支持他麼?

不!他只會覺得,是他的信使被韃子殺了!他的信也被韃子截獲了!如果事情已經泄露,那他就不得不反,哪怕沒有我大明接應,也只能垂死掙扎,死中求活!

否則豪格都知道他要反了,還會留他活命?謀反這種事情是沒法停下來也沒有回頭路的,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朱樹人分析完後,也只能感嘆,史可法顧炎武這類正人君子,對於謀反者的心態揣摩得還是太少了,一看就是謀反經驗不足啊。

哪像他朱樹人,說出來的話一聽就知道是謀反專業戶。

……

確定了不用給姜瓖回信後,事情的進展還真就少了一些風險。

因爲隨着姜瓖的起兵籌備,清軍在晉南和河內的部隊,還真有略有些警覺。

豪格原本也有打算進一步削弱綠營漢將的權力,雙方本就處在容易擦槍走火的半緊張狀態。

如果大明方面回信了,雖不能說信使一定會被清軍截獲,但危險肯定是巨大的。

但大明沒有回信,洛陽的明軍還絲毫沒有露出備戰的動向,這一切反而麻痹的清軍,讓清軍以爲姜瓖並不存在跟大明的勾結。

世上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提防沒見到效果,自然會慢慢鬆懈。

加上有些人覺得,姜瓖前年送嫡子到北京“習滿洲禮儀,以便朝廷量才取用”、實質上就是當人質,姜瓖也沒有反抗,看來不至於突然鋌而走險。

否則他留在北京城的兒子,豈不是要當場被殺?

而姜瓖那邊,左等右等,到了九月十五還沒等到大明回信,原本這天就該起兵了。他又比原計劃多拖了兩天,最終九月十七實在等不住了,各種“事情肯定已經泄密,說不定豪格派人來收我的人都已經要入境了”之類的腦補,最終逼得姜瓖神經質般起兵。

兩三天之內,大同、太原、汾州、沁州四府先後扯旗舉事,宣佈重歸大明。

起兵之後,姜瓖一邊死守大同、太原二府東部的太行山險隘,防止河北清軍翻越太行山。一邊肅清內部殘餘的忠清勢力——

畢竟,姜瓖的勢力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內部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跟着他棄清投明的。扯旗之後,自然是一堆亂戰。

內部兩條線穩住後,姜瓖的第三個舉動,就是分別試圖對潞州和平陽下手。

如果打穿了潞州、澤州,他就能跟洛陽明軍儘快取得聯繫,得到張煌言的錢糧軍械物資接濟。

而從太原沿着平陽府境內的汾河順流而下,一直可以到河津縣,由河津渡匯入黃河,與大明吳三桂控制之下的關中取得聯繫,得到吳三桂的關寧軍殘部助戰。

這兩條路任何一路打通,姜瓖這局就盤活了。

……

姜瓖起兵之後,北京城裡的豪格,當然還是免不了一番震驚。

雖然他有點預感,但主要是最近預感太多了,各地都有可能出事,他最終也沒料到是姜瓖首先出事了。

他得到消息,是姜瓖起兵後的第四天,簡單確認了一下,當天傍晚,豪格就怒不可遏地加急讓人簡單訊問一下,次日午時三刻,就把姜瓖留在北京城裡當人質的兒子,押到菜市口斬首示衆!

北京城裡的旗人老少爺們兒,看到熱烈的行刑場面,自然也是要圍觀的,絕大多數普通百姓直到觀刑的時候,都還不知道犯人到底犯了什麼事兒呢,在那竊竊私語。

“老趙,這犯人看着細皮嫩肉的,估計又是個權貴子弟吧,什麼罪吶?雖說聽這幾個月殺了不少當官的,也沒見這樣示衆啊,不用給太后留面子麼?”

大部分吃瓜羣衆,還以爲斬的依然是兩個多月前、豪格鬧騰“不給正牌太后上徽號,大不敬”的系列桉子呢,以爲被殺的又是昭聖太后一派的黨羽,還說肅親王這是越來越不講究體面了,這種文縐縐的殺人理由,哪有示衆的。

好在人羣中終究是有懂行的人,很快得意顯擺:“劉老弟,你還不知道?這桉子跟宮裡那些破事兒有屁關係——是山西的綠營總兵造反了!扯旗投明瞭!這是他嫡子,還不止一個呢,都被拉來砍頭。”

吃瓜羣衆大驚:“那個姜瓖?這廝這麼狠麼?虎毒尚且不食子,居然有好幾個兒子在朝廷手上,還主動造反?真該的!這種禽獸不如的就該斷子絕孫!”

隨着一羣反賊家屬被統統砍掉,北京城內的旗人倒也一時義憤填膺,豪格勉強鼓勵起一些士氣,隨後立刻組織八旗主力,分兵前往山西準備平叛。

……

不過,身在北京的豪格,並不是第一批得知姜瓖兵變的外部勢力。

姜瓖起兵之前,大明已經提前暗中做好準備,甚至鄂王朱樹人都已經親自秘密抵達了洛陽,親自督師節制諸軍。

以大明軍隊如今的磨合與戰力、士氣,其實已不需要朱樹人親自幹預作戰了,他本人到洛陽,更是爲了解決明清重新開戰前的藉口問題,好儘量鼓舞起己方士氣、混亂敵方的人心。

雙方畢竟有秘約,能讓撕毀和平的過錯推給別人,憑什麼不推?哪怕只是讓敵人“士氣-10”己方“士氣+10”,那也好過什麼都不做。

所以,姜瓖起兵後的最初兩天,大明方面還真就沒有直接動武,反而是派出了使者,對洛陽對岸的河內地區清軍,發去了最後通牒——主要是偷襲也不可能直接偷得手,所以耽誤兩天並不延誤戰機。

如果偷襲與否能影響到是否直接拔取幾座府城,那朱樹人也不是迂腐之人,不會那麼在乎面子的,世界畢竟還是看拳頭爲主。

最後通牒的使者,是一個已經在朝中被晾了多年的腐儒,黃道周。黃道周在崇禎末年地位就不低了,跟劉宗周等人都是御史圈子裡的大老,只是光強調道德屁事做不成,

歷史上他還誤了很多事、把很多本可以籠絡的力量逼到了敵對面。

比如拿道德綁架破壞陳新甲議和、害陳新甲被崇禎所殺。後來歷史上唐王繼位爲隆武帝時,黃道周也主張對所有被剃髮的人都視爲叛徒,高壓處置,把更多人逼到了韃子那邊,最後還是唐王比較知疾苦,主動說了“剃髮者難民也,留髮者義民也”。

所以朱樹人自然不會給這種除了道德屁實務都不懂的人重用機會,只是弄個虛職待遇束之高閣。

當然,這些人的私德肯定是沒問題的,所以朱樹人原先也不會加害他們。這次的使者,需要一個不怕死的,其他人膽子比較小,朱樹人就廢物利用讓黃道周去面責韃子。

黃道周在姜瓖起兵後僅僅一天,就抵達了懷慶府治所河內縣,幾乎是姜瓖那邊才起兵,他就從洛陽孟津渡北渡黃河了。

以至於河內清軍守將剛通過六百里加急得知姜瓖反了,那邊幾個時辰後,大明使者就到了,擺明了大明是提前知道情況的。

但黃道周並不畏懼敵人惱羞成怒,他還是不辱使命,義正詞嚴提出要求:“貴國與我大明雖未簽訂停戰合約,但我大明天子仁慈爲本,大都督也以貴國進犯中原之首惡乃是多爾袞、

如今多爾袞已伏誅,所以纔給貴國一個緩衝時間,慢慢處置中原歸屬問題——如今的停戰待談,乃是我大明仁慈,賜給貴國的,否則以大明天兵之強,早已北伐奪回北京!

所以,希望貴國保持克制,對於貴國主動棄暗投明、歸我大明的地方督撫,不得干涉。貴軍應該在潞州邊界停止行動,我大明也會致書姜瓖,談判土地歸屬,以免擅動刀兵。如果貴國堅持對已經投靠我大明的土地發動進攻,那就是貴國先挑起戰端,我大明必然雷霆反擊!”

清軍的懷慶府守將名叫瓜爾佳.圖賴,歷史上這時候已經死了,因爲他是豪格一黨。但現在既然因爲蝴蝶效應,豪格一派成功幹掉多爾袞掌權,所以他的境遇也好了不少,至今還在掌兵。

面對黃道周的“無恥言語”,圖賴自然是氣憤不已:你丫的是要我大清允許姜瓖扯旗投明、然後就要追認大同、太原已是大明的領土?承認大明的實際控制?天下有這種道理麼?

但黃道周就是面不改色,表示“你清國之前策反我大明督撫還少麼,先帝殉國後,北方多少督撫是被你們策反的?你們難道想一筆筆細細算?

現在我大明願意不動刀兵,看天下人自主選擇,投效尊奉誰爲正朔,這是給你們和平爭取天下人心的機會!何況姜瓖是自願來投,又不是我大明主動策反的,我大明不能保護來投者,顏面何存?希望清國好自爲之!”

話強硬到這份上,圖賴這種半文盲哪裡說得過黃道周?何況黃道周從崇禎十三年開始,就是天下聞名的道德制高點派,當年就拒絕和談,當然是句句不留面子。

圖賴被黃道周說得啞口無言,最後怒而拔刀:“狗儒!你不怕死麼!教你知我大清之刀是否鋒利!”

黃道周夷然不懼:“禽獸生番,你敢動刀,鄂王爺自會叫你懷慶闔府兵馬,雞犬不留!”

“找死!”圖賴血衝腦殼,不顧後果,一刀把黃道周捅死,把人頭剁了掛在杆子上示衆。

半個時辰後,明軍就從孟津渡渡過黃河,由洛陽殺入了懷慶府境內。

黃得功率領兩萬鐵騎當先,直撲河內縣,一路上小縣和鄉野村鎮全部繞過,只求快速合圍河內。

清軍在當地的駐軍,因爲才得知姜瓖起兵後第二天,其他方向的清軍自然來不及調防到位,於是就被明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勢如破竹滲透。

黃得功包圍了河內縣後,又花了一兩天打造圍城營地、攻城器械、等待後方步兵和炮兵跟進。

九月十九騎兵抵達城下,九月二十一步炮兵陸續抵達,二十二日便開始狂轟攻城。

在步炮兵抵達之前,清軍倒也有試圖以步騎兵出城反撲野戰,可圖賴麾下兵力不足,能出動的士兵只有幾千人規模,毫無懸念被黃得功碾壓重創,擊殺逾千,傷者潰逃者更是數倍。

過去兩年,明清軍隊只有偶爾小規模低烈度衝突,外加幾次每次數月的休戰期。清軍對於明軍攻堅能力的提升,顯然並不瞭解。

這次明軍直接動用了足足七八十門紅夷大炮,還有最新最重型的。不過轟了一天,就把河內這種府治級別的城池直接轟爛轟塌了幾處城牆。

明軍近戰兵蜂擁而入,跟少量的清軍八旗兵搏殺,半個時辰的鏖戰血戰後,清軍堵缺口的部隊便徹底崩潰。

明軍涌入缺口,後續步槍兵主力也跟進衝殺,以步槍封鎖主要街道,開始血腥的巷戰。

如果是正常情況下,明軍倒也是接受投降和俘虜的,但河內的情況略微特殊,明軍下令所有降兵要想活命,必須火線倒戈,幫助明軍殺滿八旗兵,而且只接受漢兵投降,滿兵想投降都不給機會——這顯然是因爲清軍觸犯了殺來使這種極端惡劣的罪行,所以不能赦免。

城內滿人被逼得狗急跳牆,只能搏殺死戰到最後一刻,可惜明軍海量的步槍封鎖了主要街道,那些負隅頑抗想要肉搏或者弓箭對射的滿兵,根本撈不到換命的機會。

一整日血腥的屠戮,城內滿兵四千餘人,並所有家屬,雞犬不留,統統殺光堆爲京冠。

朱樹人戰前吩咐過黃得功:找到黃道周的屍體與首級,讓人縫合厚葬,就用滿人京觀祭奠。

明軍還順便宣揚了一下一條威懾性的喊話:敢殺明軍敦促停火使者的,就把殺使將領所在城池的所有滿兵殺盡,一個不留不接受投降。

除非是韃子普通將士知道主將不佔理,主動殺光負有殺使責任的清軍高級將領全家、在明軍攻城前就主動開城投降、獻上殺使清將全家人頭,那明軍才能赦免其餘人。

畢竟這是韃子先不做人,沒什麼好說的。

命令下達後,懷慶府其他小縣倒也輕易可取,一兩天就平定了。隨後明軍繼續趁着局部兵力優勢的時間,高歌勐進,連破潞州、澤州,終於在豪格的主力抵達前,打通了大明和姜瓖反正地區的陸上聯絡通道。

整個山西,竟在短短半月之內,重歸了大明,這個速度,着實讓豪格以及其他北京僞清朝廷裡的文武,都是震驚不已。

天下人心離散崩塌,已經到了這步田地了麼?大清對天下軍民百姓的號召力、凝聚力,已經幾乎不存在了?大明過來一推就倒?這還怎麼打?

——

PS:明天……請假一天吧。有點懵逼。過去兩週,三易其稿弄了個一萬多字的新書開頭,昨天跟編輯聊了四個小時,也很感激對方提供的大數據和熱點信息。

總之就是我的新書計劃要徹底推DAO重新選題,朝代和主角身份本身沒熱度。我現在一夜之間回到了選題階段,過去兩週見縫插針準備的東西都白費了。

明天需要趕緊另起爐竈選題,爭取週一先給編輯幾個備胎選項。她說哪個朝代哪種主角出身可以寫,我就選哪個寫吧。

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69章 秦淮金粉第5章 雙線操作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358章 滅國之戰-上第52章 奇葩說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1章 大局爲重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330章 爲何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101章 好事多磨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
第168章 久旱逢甘霖第69章 秦淮金粉第5章 雙線操作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65章 威懾就是隻嚇不用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總是不會錯的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369章 兵臨瀋陽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358章 滅國之戰-上第52章 奇葩說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1章 大局爲重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330章 爲何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56章 抓住的細作先不要殺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323章 部分美洲農作物有害健康第101章 好事多磨敵391章 對於新歸化的蠻夷就要溫水煮青蛙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78章 自己跟自己交接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39章 罪將左良玉移鎮第14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9章 劉希堯入侵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246章 李自成的真正實力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終止了漕運!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