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兵臨瀋陽

朱樹人在南京,跟前線有時間差。所以他收到戰報的時候,其實前線那邊劉國能、李輔明都已經開始動手快一個月了。

劉國能是這年八月開始動手的,具體的手段,無非是利用此前幾年休戰形成的麻痹期,以及那些被大明暗中遙控、假裝賣軍火給蒙古的宣大奸商,

把喀喇沁和科爾沁地區兩個主要聯清反明的部落武裝,勾引出來一波,然後分別在張家口和承德關外圍殲。

當年漢武帝的馬邑之謀被匈奴單于看穿,主要是太心急了,慢慢做圈套成功率會高得多。

另一方面,也是因爲當年漢武帝設伏的時候,漢軍還需要大量的步兵部隊擔任主攻,漢武帝對匈作戰初期騎兵太少,衛青霍去病的騎兵主力都是後來慢慢建設的,花了大價錢,所以匈奴單于只要看到情況不對,立刻撤退,漢軍才根本追不上。

相比之下,如今的大明可是爲了追殲草原遊牧,花了多年準備,組建了十萬精銳騎兵,還都有至少配備轉輪手槍。

這規模這戰力,只要蒙古軍隊敢貪於財貨靠近邊關五十里之內,大明騎兵一人雙馬換着包抄,蒙古人是絕對跑不掉的。

最後的戰況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劉國能和李輔明各自帶了一萬精銳騎兵,從預設的埋伏圈兩翼至少百里以外的地方,提前悄悄出關準備繞後,因爲縱深拉得大,部隊規模又不是太顯眼,所以完全可以截到。

截獲之後,被截住的那些蒙古人,其實論人數是比劉國能或者李輔明當中任何一路還要多的,但偏偏蒙古人就算有明顯人數優勢,也做不到“集中優勢兵力先殲滅劉國能或李輔明”。

換言之,大明一萬胸甲手槍騎兵,就能碾壓人數多得多的蒙古弓騎兵了。

邊境的兩場最初衝突,經過也就沒什麼值得贅述的,

無非就是布木布泰的孃家人、科爾沁部蒙古,在承德口外被殲滅了七千餘騎,元氣大傷,餘部遠竄,還丟失了大量戰馬軍械和作爲隨軍補給的牲口。

而喀喇沁草原的扛把子、察哈爾部蒙古,也在張家口關外慘敗,折損五六千騎,物資牲口同樣損失慘重。

明軍小勝兩場後,立刻就帶領主力騎兵,不由分說,深入草原,直搗兩大部落駐紮的腹心之地。

明軍將領也知道蒙古人擅長跑路轉移,所以一上來就要孤注一擲,攻敵之所必救,直撲兀哈良地區和義州,把科爾沁和察哈爾沿長城以北的一線據點拔除。

另外,出兵途中,還順路把烏蘭察布河邊上的烏拉特部據點滅了——烏拉特部這次倒是沒招惹到大明,但主要是他擋住了山西明軍的進軍路線,就順手滅了。

兀哈良地區就是明初朵顏三衛的故地,大致相當於今天的赤峰周邊,而清朝的義州在錦州西北,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通遼。

整個過程中,烏拉特部戰力不濟,被消滅了幾千人後,不得不全族直接投降。

科爾沁和察哈爾勢力相對較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被端了重要據點後,餘部繼續往北逃竄,兩部加起來還能殘餘一兩萬騎兵,只能轉移去更東北方水草寒苦的地方。

明軍拿下的這幾塊地盤加起來,涵蓋了後來清朝察哈爾省的關外部分疆域。等於是把錦州以西、燕山以北的地盤都佔了。

從此再要順勢進攻遼東,就可以從燕山以北的草原路線,和燕山以南的遼西走廊,兵分兩路合擊了。

而明軍攻陷上述地區,加起來也就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可謂神速。基本上是“寇可往,我亦可往”的打法,明軍一人雙馬只要帶足武器彈藥,

至於軍糧,完全可以只帶最初階段的十天口糧,然後一邊以戰養戰,反過來搶劫草原上蒙古人的牲口,直接殺了全軍吃肉。

另外明軍的營養設計肯定比蒙古人好得多,控制了南方的大明對於軍隊的茶葉供應完全是要多少有多少,既然這次出兵前想好了要搶牲口維持後勤,肯定會所有人帶足茶葉。

吃肉吃膩了就直接在大草原上煮奶茶補充維生素,一個多月仗打下來,明軍騎兵將士們反而一個個更加肌肉健壯,也不見長膘。

隨着時間進入隆武九年十月,明軍在草原方向對錦州形成繞後,蒙古各部遠遁,

明軍兵鋒一轉,南線沿着遼西走廊的李定國、吳三桂部也再次出擊,並且由張名振的海軍提供沿途後勤補給,再次殺向寧遠、錦州。

寧遠已經被清軍棄守兩三年了,所以根本沒有發生戰鬥,明軍只是直接接手了荒廢的城池。

錦州則是遼西走廊的末端、清軍遼東腹地的門戶,肯定還是要留兵鎮守的。

但李定國吳三桂殺到時,北方還有從通遼草原繞過來的明軍騎兵夾攻助戰,所以錦州清軍一上來就被明軍徹底包圍了。

錦州清軍一萬多人,在張名振運來的紅夷重炮轟擊之下,城牆三天之內就垮塌了,明軍蜂擁入城,斬殺數千人,清軍餘部不得不投降。

明軍這次倒是沒有再搞趕盡殺絕的事情,只要肯投降就允許投降,因爲戰前朱樹人就吩咐過:這次不同以往,以往是削弱之戰,這次是滅國之戰。削弱之戰要儘量誅殺有生力量,而滅國之戰允許投降則可以瓦解敵人的抵抗意志。

更重要的是明軍不希望到白山黑水長期打遊鬥搜捕逃散的漁獵部落,還是要趁着清軍有最後幾座不得不守的據點,誘導他們投降合作。

但投降肯定也是有條件的,滿人全部會被罰爲徭役,以後看改造誠意恢復爲自由民。

從賊的漢人反正的,首先也要求全部剪掉辮子,然後還要甄別,如果有做僞官時欺壓同胞或者爲虎作倀罪行特別嚴重的,也要酌情服苦役或者別的方式懲戒,視改造效果再定。

只要改造徹底,恢復對華夏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對大明統治的認同,滿蒙人也是可以給以自新之路的。

這也算是風水輪流轉了,曾幾何時多鐸想在江南搞留頭不留髮,現在經過十年奮鬥,終於輪到大明來草原上剪辮子。

……

錦州城被攻破,一萬多滿漢守軍被大明圍殲,對僞清的震動自然非常大。

但他們現在已經沒有資本對抗了,全族原本也就剩三四萬當兵男丁,錦州城一破,數千滿兵戰死,還有城內和周邊一些百姓被俘,清軍中的滿兵人口直接跌到了三萬大關警戒線。

這點人,怎麼可能反攻大明?能反攻的話這三年他們也不至於龜縮種田、往東北發展,開荒鬆嫩平原了。

豪格不得不召集全部主要將領,商討對策。

“明軍背信棄義,休戰三年後又啓兵端,我大清當如何對敵?眼下錦州已破。明軍先鋒與盛京之間,只剩兩道防線。

第一道是遼河河口的廣寧,諸位以爲廣寧當不當分兵防守?若是不守,明軍就可以直接渡過遼河了,與盛京之間再無任何大河險要分隔。

明軍只要逆遼河兩岸而上,經過第二道防線的海州,便能直插盛京城下!”

清軍諸將面面相覷,嶽樂覺得不如死守盛京,不能再分散兵力了。

滿達海倒是覺得要依託遼河天險,再掙扎一下,因爲如果遼河都守不了,盛京只會更守不了,如今的明軍火炮太犀利,舊式城牆的防禦效果基本上就是開玩笑的。

而鰲拜更是覺得,連死守盛京怕是都沒什麼機會,不如留下有用之身,徹底放棄遼河流域,退往鬆嫩平原,將來就指望寧古塔將軍的轄區維持大清統治。

後世的吉林省地界上,如今最大的城池還是吉林縣,至於後世的省城長春,眼下根本就是一個農村——

長春要到鐵路發明後,隨着羅剎人和倭國人在東北亂修鐵路,最後需要一個連接南滿北滿鐵路的樞紐,才催生了長春這座完全新生的城市。

在鐵路出現之前,鬆嫩平原上的政治核心,就只有吉林,那裡駐紮着寧古塔將軍,歷史上要再過幾十年才改名叫吉林將軍,而治所也會隨着滿清對東北的開發、漸漸往後世的牡丹江一帶移動(歷史上有新舊多個寧古塔,地方一直在變)

豪格聽了雙方的言論,一時還舉棋不定。

從安全性來說,保存實力確實是最重要的,全族就那麼三萬滿兵了,老弱婦孺二十來萬,根本傷不起。

滿清統治下的遼東漢人人口,原本就有一百多萬,後來清朝放棄關內時,又擄掠了六十萬人口過來。後來又損失過一些,比如寧遠錦州等地被端就各自少了幾萬人口,這次錦州又被攻破又是幾萬人丁被擄。

但不管怎麼說,滿清治下加起來還有一百五十萬左右的漢人。

不到三十萬的滿人要統治一百五十萬漢人,已經超過一比五的比例了,滿人男人數量還尤其少,這局面本就及及可危,再跟明軍打一仗硬仗,那簡直就是坐在火藥桶上。

可是,如果不戰就放棄廣寧,海州,甚至放棄盛京,又實在說不過去,大清好歹也是一個帝國,是稱帝的,哪能不戰就放棄祖宗龍興之地呢,這比放棄北京城還難以接受。

當初大明都能君王死社稷一下,北京丟了的時候崇禎還殉國了,他大清以尚武聞名,能比大明還慫嗎?

豪格猶豫的同時,卻不防清廷內部還有一些對他不滿的人,也想推諉塞責,保住朝廷體面。只是那些人也都以大義名分說事,請他帶領王師出擊抗擊、拒敵於遼河以西。

而順治帝福臨,如今登基也十年了,今年十六歲,雖然母后被處死了,但他這年紀差不多也能親政了。過去三年的休戰,讓福臨和親大哥之間的隔閡也漸漸變深。

只是順治畢竟長於深宮,就算接受過治國教育,那也僅限於文治,而且只是理論層面的。要說打仗知兵,那比大哥豪格還是差太遠了,所以順治對軍隊的直接掌控,至今還是不怎麼樣的。

這次面對朝中爭吵,順治難得發表了一下自己的意見。他也不敢跟大哥直接鬧矛盾,從頭到尾只是拿大義名分說事,希望豪格可以統領天下之兵,救國於危難之際。

豪格既然掌了權,被道德綁架得下不來臺,只好跟嫡系心腹密謀商議,最後定了一個計劃,假裝硬着頭皮出兵迎擊了。

他帶走了盛京周邊大部分的主力部隊,還有細軟財物和精良裝備,拖拖拉拉前往廣寧。但在豪格抵達之前,明軍李定國部就渡過了遼河,攻破了廣寧,在廣寧又殲滅了清軍滿漢兵數千人。

豪格只好“迫不得已”假裝退守海州,但實際上並沒有沿着遼河岸邊紮營佈防。

海州的城池是並不瀕臨遼河的,一般要在海州設防防止敵軍逆遼河而上直插盛京,就得在河邊沿河紮營、跟海州城池成掎角之勢。

豪格把遼河岸邊的要道讓了出來,這就等於是給明軍直接繞過海州、直撲盛京的空檔。

吳三桂一看,覺得這是豪格使詐,說不定想誘敵深入、然後再斷明軍後路,所以想先攻海州,一步步拔除沿途兩側的危險,最後再直撲盛京。

但李定國敢於冒險,而且他通過戰前的偵查,以及對當地百姓情報來源的梳理,確認了豪格帶走了盛京大部分主力部隊來迎擊,所以盛京城內肯定空虛。

於是李定國就仗着明軍有水師之利,大船可以掌握遼河的航行權,哪怕孤軍深入被斷後、也可以確保走遼河水路退回來,不至於有大的風險。

李定國就帶了三萬人,跟北線繞草原而來、走遼河上游的明軍,南北對進,經過短短五六日的輕兵疾進,直插盛京城下,先以第一批趕到的騎兵包圍了盛京各門,然後又下寨固守待援、花了幾天等步炮兵坐船趕到、徹底扎穩攻城營地。

順治在盛京城內,原本是想再觀望一下的,如果他大哥扛不住,或者有戰敗的消息,那他就細軟跑路,逃去寧古塔。畢竟皇帝要是太慫直接跑,肯定威望會受損,順治都十六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但沒想到豪格居然讓出遼河沿岸要道、避戰了。順治沒聽到豪格兵敗的消息,等反應過來再想跑,李定國已經配合豪格演完了戲,直接把盛京城圍了。

慌亂之中,順治連忙派人去大哥的肅親王府打探消息,想把豪格的妻妾兒女接到宮中好好養着,以逼迫豪格回救盛京。

但順治派去的人把肅親王府翻了個底朝天,才發現豪格的正妻嫡子等都已不在盛京城中,竟是此前出兵之日,就被豪格喬裝帶在軍中了。

留在肅親王府的只是幾個被當成棄子的小妾庶子,撐撐門面,屬於死了也不會讓豪格心疼的那種,這些人自己也被矇在鼓裡。

事情到了這一步,順治當然知道自己已經被大哥賣了,但他已毫無辦法。

而豪格聽說盛京被李定國包圍後,直接矯詔說陛下讓他保存實力、忍辱負重,爲大清存留一脈火種,一旦事不可爲,就帶着主力退往寧古塔。

被豪格帶出來的一萬多滿兵、兩萬多漢蒙兵,當然也不想回去硬拼送死。於是都表示擁護豪格的決策,直接放棄救援跑了。

至於盛京城裡的家卷,他們已經不要了,反正豪格這幾年種田也有佈局,讓將士們留一些小妾幼子在吉林,別全留在盛京。

自從前些年戰敗,滿人女多男少的問題已經很嚴重,把寡婦們都娶了納了,平均一個滿人男丁能分到六七個女人,這還沒算他們霸佔的漢人女人。

所以盛京城裡的女卷孩子丟了完全不要緊,他們在鬆嫩平原上還養着外宅呢。

豪格帶着最後的火種一逃,盛京城內的七八千滿兵、十萬滿人平民,就徹底遭了殃了。

李定國和吳三桂把城池團團圍住,大炮勐轟,好整以暇地攻城。

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36章 天下泰斗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種稅產生的第一天,就會被人貪第84章 惹火燒身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28章 慢性絞殺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56章 風水寶地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93章 瘋狂升官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02章 精神攻擊(六千字大章,今天合併更新)第61章 初戰告捷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24章 一石三鳥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27章 困獸之鬥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19章 隨州炮戰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98章 領旨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52章 奇葩說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19章 站着把官買了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
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296章 多鐸敗退金山寺第36章 天下泰斗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種稅產生的第一天,就會被人貪第84章 惹火燒身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28章 慢性絞殺第28章 方離陳圓圓,又見吳三桂第51章 敢立帖爲證神預言,就要做好被槓的準備第151章 你本色出演就行了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286章 錢謙益:你說我要是再咬咬牙,不就挺過來了麼!敵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計劃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155章 自以爲又找到了破綻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56章 風水寶地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93章 瘋狂升官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02章 精神攻擊(六千字大章,今天合併更新)第61章 初戰告捷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219章 張獻忠崩潰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184章 請陛下因功賜國姓,不就不算贅婿了(六千字大章)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24章 一石三鳥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27章 困獸之鬥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19章 隨州炮戰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198章 領旨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352章 生死賽跑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7章 南京事,南京畢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380章 先殺一個幕府將軍的叔叔立威第52章 奇葩說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53章 東林與桐城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19章 站着把官買了第344章 白門樓:古有呂奉先,今有孔有德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119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