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不負飛卿不負心

吳縣之前一直是揚州的州治和吳郡郡治所在地,也是揚州的政治文化經濟和軍事中心,隨着這麼多年的發展,原來的城區已經滿足不了近乎爆炸的人口增長和住房壓力,所以在主城西邊的低矮丘陵山體之上,重新築造了面積不算大的附城。

起初,附城的主要作用是刺史府、太守府和縣衙等諸多衙門的聚集地,後來以官府爲中心,各行各業都如雨後春筍冒尖似的全面鋪開,只用了十年時間,就形成了規模足以媲美主城的龐大城區。接着在三十年間,發展更加的不平衡,形成主次顛倒的局面,原來的主城成了普通百姓的聚集區,而附城則成了官吏、門閥、士族和富商們的地盤,以越溪爲主的幾十條河道分開了主城和附城,如同貧賤和門第一般,是那麼的涇渭分明。

附城通往主城主要靠三條官道和密密麻麻的拱橋,徐佑安步當車,和何濡清明一邊欣賞吳縣的景色,一邊談起顧允的婚事。何濡譏嘲道:“顧允怕是對那位陸氏的女娘不甚滿意,所以一拖再拖,始終不願大婚。他不願就不願,卻偏偏借七郎的由頭,害得咱們無端得罪顧陸兩家的長輩,智者不爲!”

知道何濡對張玄機的事始終有心結,在他想來,顧允既然不喜歡陸未央,那還不如娶了張玄機,可以徹底斷了徐佑的念頭。

徐佑不會跟他爭論這些,情之一物,豈是利弊可以說的清楚的?轉頭笑道:“清明,你怎麼看?”

清明淡淡的道:“我不知道!”他雖入五品山門,可在男女情事上一竅不通。顧允不喜歡,那就不娶好了,何必勉強自己受這份罪呢?難不成顧氏真的會爲了一個外姓女娘懲處家族裡最有前程的俊傑嗎?

“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徐佑讚了他一句,駐足橋上,望着橋下碧水清波,幾隻肥鵝輕快的遊過,留下轉瞬即逝的淺淺痕跡,輕聲道:“其翼看事太過功利,這點本沒有錯,世間攘攘,皆爲利來,可有些時候,少些功利之心,反倒可以更得其利!拋開我和飛卿間的情誼不提,單說好處,得罪了顧陸的長輩不要緊,因爲他們只屬於門閥的過去,而飛卿,則屬於門閥的將來。如果把此事看成博戲,我寧可把錢押在飛卿身上!”

何濡嘆道:“七郎所言是不錯,可顧允不優柔寡斷的話,我們原本可以兩不得罪……”

“世間安得兩全法,”徐佑邁步前行,身姿飄逸,大笑道:“不負飛卿不負心!”

“好一句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飛卿不負心!”

橋東頭突然走過來一人,穿着僧袍,容貌醜陋,皮膚黝黑,唯有一雙眼眸晶瑩剔透,不染塵埃,讓人頓生好感,他快步趕上徐佑,雙手合掌,恭敬的道:“尊駕可是微之郎君?”

徐佑還禮,奇道:“你認得我?”

“不認得!”僧人笑了起來,細碎的白牙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道:“只不過整個揚州可以念出‘世間安得兩全法’的人,竊以爲非幽夜逸光莫屬!”

這個馬屁拍的高級,徐佑正色道:“法師言重了,僅殘詩兩句,難以達意,乃戲作而已,當不得此贊!”

僧人維持着笑容不變,道:“郎君觀流水羣鵝得殘詩兩句,卻依稀暗含佛法之精義,難怪連竺師叔都尊郎君爲六字之師!”

“嗯?”徐佑故意露出驚駭之色,道:“法師究竟何人?”

僧人再合掌下拜,道:“貧道竺無書,爲本無宗宗主竺真人座下弟子,行七!”他直起身,笑的眼眸彎成了月牙,道:“由於貧道渾身黑如漆,人稱漆道人!”

唐朝之前,僧人也被稱爲道士,這個道是修行的道,並非道門專有,所以和尚也好,道士也罷,皆可自稱貧道。

唐朝之後,和尚的自稱有貧僧和,也有貧道,並行不悖。直到元明之後,才逐漸分道揚鑣,和尚稱僧,道士稱道,一目瞭然。

徐佑覺得此人十分有趣,道:“失敬失敬!原來是竺宗主高徒,若論佛法,我不及法師萬一,更不能和竺上座相提並論,又豈敢做那六字之師?”

竺無書笑道:“微之郎君可記得無塵師弟?”

那個跟在竺法言身後的壯和尚?

徐佑忙道:“自然記得,我和無塵法師甚是相得,可白賊之亂後,錢塘內外阻隔,再沒有無塵法師的消息了!”

“無塵師弟在白賊之亂前離開錢塘回了金陵,僥倖躲過了殺身之禍。我在金陵時和他最爲親近,經常聽他提起,說微之郎君乃是我沙門的大毗婆沙,若論佛法,除師尊外,我輩皆爲末學後進!”

念起竺無塵,徐佑對那毫無心機的胖和尚觀感上佳,慨然道:“當初無覺法師悔悟自殺,無塵法師悲傷太過,我才以偶然聽來的佛理經文勸慰他,不想無塵法師因此開悟,竟稱我爲大毗婆沙,佑實在汗顏,愧不敢受!”

“郎君當之無悔!”竺無書突然低聲道:“師尊似也有此意,等日後時機成熟,或會拜郎君爲大毗婆沙。不過這件事尚在醞釀之中,郎君切莫外泄……”

徐佑呆住了,大毗婆沙是佛門很重要的名號之一,哪有輕授於外人的道理?更何況他和竺道融緣鏘一面,憑什麼對他青眼有加?

“法師說笑了……”

“貧道幾個膽子,敢拿這樣的事和郎君說笑?”竺無書不願繼續這個話題,眼見越來越多的人往附城的方向去,笑道:“這些都是準備今日一睹郎君風采的民衆,只是不認得郎君,錯過了良機……”

徐佑今日和魏無忌辯詰《春秋》,消息早就通過各種渠道傳了出去,不僅文人名士齊聚郡守府,連老百姓也愛湊熱鬧,紛紛結伴前來,瞧着聲勢,怕不是有上千人。

當下和竺無書同行,進了附城,入了郡守府,顧允早等候多時,看到徐佑,疾步走到跟前,一把緊緊抱住,久久不願鬆開。

“微之!”

“飛卿!”

執手相望,顧允俊目裡閃爍着喜悅的淚光,道:“我幾次欲往明玉山,又怕誤了微之的文業,這一年來朝思暮想,真是愁煞了人!”

“我雖閉關不出,可也時常憶起飛卿,原想着你忙於政務,會不會容顏疲憊,稍遜風姿,今日一見,卻猶勝往昔!”

兩人一番敘舊,旁若無人,何濡輕咳幾聲,徐佑這才拉着竺無書和顧允介紹相識。見禮畢,攜手去了後園,也是此次論辯的場所。剛到拱門,聽到裡面人聲鼎沸,熱鬧非常,首先入目的是奇巧精緻的亭臺樓閣,依山而建,或小或大,或直或曲,恰到好處的融入山色之中,讓人神思逸飛,流連忘返。正中立着一座高高的木製圓臺,八道紅木橋如觀音千手,連接四方的迴廊,高臺下潺潺溪水淙淙流過,真是無處不雅緻,無處不盡美!

“此地名爲細腰臺,你看那高臺中間盈盈一束,橋身八方通達,若衣袂飄飄,正是美人紅裙,自有幽香。”

徐佑笑道:“怪不得飛卿整日操勞,還能神清氣爽,府內竟有這般的好地方。”他並不感到驚訝,當初任錢塘縣令時,顧允就把錢塘縣衙的後花園收拾的美輪美奐,這是門閥子弟的天性,受不得簡陋的處所,不過當時風氣如此,世人只會誇讚有品位,卻不會因爲顧允官位在身,就彈劾他奢華無度云云。

“我也不常來,偶有閒暇,會請歌姬登細腰臺彈曲助興,寥遣憂思。”顧允說着興奮起來,道:“今日爲了給微之助威,我特意請了李仙姬前來。你要知道,那李仙姬號稱江東第一名妓,比起金陵雙豔的崔元姜和馮鍾兒也毫不遜色,她等閒可不出門奉客,要不是聽說微之要來,我可是請不動這位女郎的大駕!”

“飛卿太謙遜了,區區一介歌姬,還能不給你顧府君的顏面?”

顧允大搖其頭,道:“微之一向不喜秦樓楚館,甚少和曲中人來往,所以不知道這李仙姬的名頭。她原是光祿大夫李覽的女兒,自幼知書達理,詩賦聲律、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豆蔻之時已轟動金陵,據說提親的人幾乎要踏破李氏的門檻。只是……”

“只是什麼?”徐佑看顧允似有難言之隱,忍不住問道。

“只是後來巫蠱之變,李覽牽扯其中,被主上誅殺,妻女十數人沒入營戶。李仙姬輾轉流落揚州,很快就豔名遠播,深得前揚州刺史柳權的青睞,加上李覽在朝中故交很多,雖然身份卑微,卻也沒人敢欺辱她。所以我請她來,她若不願,那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巫蠱之變?

徐佑對這件事大概有點印象,只是這具身體的前主人不通世務,巫蠱之變發生時年歲尚小,並不知道具體內情,聽聞到此,皺起眉頭,側身看了何濡一眼。

何濡微微點頭,示意他知曉內情,徐佑便不再問顧允。他在顧允面前從來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形象,這個人設建起來不容易,絕不能輕易毀掉。

“原來如此!”

徐佑臉上露出慕艾之意,道:“飛卿說的我心頭癢癢,今日倒要看看江東第一名妓到底有何等驚人的手段!”

顧允大笑,道:“李仙姬多年來從不以色侍人,微之若有幸成爲入幕之賓,我就送你一份大禮!”

“什麼大禮?”

“新安太守羊橦珍藏的《薦季直表》真跡!”

“啊?”徐佑震驚道:“當真?”

“當真!”顧允眯着眼,略有些得意的看着徐佑的神色,笑得像極了小狐狸,道:“羊太守想求我一幅《洛神賦圖》,我要他拿《薦季直表》來換,那老兒雖然不甘心,卻還是送了過來。我知微之書法冠絕一時,想必對鍾繇的真跡不會不動心。”

徐佑搓了搓手,舔着臉道:“要不換個賭注?你也知道,我不會討女郎的歡心,李仙姬久在青樓,什麼樣的男子她沒有見識過,哪裡會對我網開一面呢?”

顧允慢悠悠的跨過園門,道:“那我不管,想要《薦季直表》,就看微之能不能博美人一笑!”

第三十九章 巴蛇塗白第二章 清樂難清平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四十三章 船艦蓋江,旗甲星燭第七十九章 三尸五鬼紫亂朱第一百二十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三十一章 糾糾葛屨,何以履霜第二十九章 諸葛與人屠第一百零六章 看似犀利的反擊第五十三章 走蛟攔龍第九十六章 揮手別成都第八十八章 捧殺第四十二章 儒道之辯第八十八章 鐵衣刀光滿帳寒第八十一章 對手第五十五章 鳶墮腐鼠,虞氏以亡第一百零六章 驚聞故人來第七十一章 幕後第一章 道爲三一第七章 楓營第二十九章 風門第一百二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二十五章 青衣血魃第一百零四章 清談細腰臺第九十三章 戒鬼井第一百二十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四十章 陰陽魚臉第一百七十五章 困第六十八章 各有造化第三十九章 巴蛇塗白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二十六章 不敗之名第七十一章 真真假假第八十八章 貴者乘車,賤者徒行第二十章 撫劍一揚眉第四十六章 父子對決第二十章 上清第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七十七章 北國風光第二十五章 成擒第五十三章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經玉算第三章 垂死掙扎第六十五章 金陵諜戰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一百零四章 如是我聞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在陰兮影不見第四十一章 慕佳人第六十三章 推心置腹第八十四章 宮掖殺機第二十八章 面聖第一百零六章 看似犀利的反擊第三十一章 尊號加身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一百零九章 西市第六十七章 無奈人行無情事第三十八章 從地獄到人間第九十六章 照罪天宮第七章 九息之間,你我無距第一百三十章 三進三出第一百二十四章 算計第十三章 撥開雲霧,不見月明第八十二章 青雲第七十章 三教原來一祖風第五十章 明玉山中偷餘閒第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七十三章 志之所向第六十四章 勿復相思第一百零六章 驚聞故人來第五十九章 雨夜第一百零五章 以夏時冠周月第六章 君子不欺第三十七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第十四章 逃離第三十章 佛門北宗第七十一章 決裂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夢和驚雷第三十章 大毗婆沙第三章 尋門不入第七十五章 驚聞第六十六章 糧草爲先第二十二章 門閥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滅族亡種第一百六十二章 竹紙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湖八子第三十三章 東宮聖女第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六十四章 生死來去,皆不由己第十章 應對第十九章 烏白馬角生第四十四章 三面合圍第九十三章 戒鬼井第六十七章 無奈人行無情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蒸青第七十四章 輕輕一語若初年第十一章 今之韓信
第三十九章 巴蛇塗白第二章 清樂難清平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驚雷第四十三章 船艦蓋江,旗甲星燭第七十九章 三尸五鬼紫亂朱第一百二十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三十一章 糾糾葛屨,何以履霜第二十九章 諸葛與人屠第一百零六章 看似犀利的反擊第五十三章 走蛟攔龍第九十六章 揮手別成都第八十八章 捧殺第四十二章 儒道之辯第八十八章 鐵衣刀光滿帳寒第八十一章 對手第五十五章 鳶墮腐鼠,虞氏以亡第一百零六章 驚聞故人來第七十一章 幕後第一章 道爲三一第七章 楓營第二十九章 風門第一百二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二十五章 青衣血魃第一百零四章 清談細腰臺第九十三章 戒鬼井第一百二十章 位卑不敢忘憂國第四十章 陰陽魚臉第一百七十五章 困第六十八章 各有造化第三十九章 巴蛇塗白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二十六章 不敗之名第七十一章 真真假假第八十八章 貴者乘車,賤者徒行第二十章 撫劍一揚眉第四十六章 父子對決第二十章 上清第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七十七章 北國風光第二十五章 成擒第五十三章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經玉算第三章 垂死掙扎第六十五章 金陵諜戰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一百零四章 如是我聞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在陰兮影不見第四十一章 慕佳人第六十三章 推心置腹第八十四章 宮掖殺機第二十八章 面聖第一百零六章 看似犀利的反擊第三十一章 尊號加身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一百零九章 西市第六十七章 無奈人行無情事第三十八章 從地獄到人間第九十六章 照罪天宮第七章 九息之間,你我無距第一百三十章 三進三出第一百二十四章 算計第十三章 撥開雲霧,不見月明第八十二章 青雲第七十章 三教原來一祖風第五十章 明玉山中偷餘閒第四十章 飢餓營銷第七十三章 志之所向第六十四章 勿復相思第一百零六章 驚聞故人來第五十九章 雨夜第一百零五章 以夏時冠周月第六章 君子不欺第三十七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第十四章 逃離第三十章 佛門北宗第七十一章 決裂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夢和驚雷第三十章 大毗婆沙第三章 尋門不入第七十五章 驚聞第六十六章 糧草爲先第二十二章 門閥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滅族亡種第一百六十二章 竹紙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湖八子第三十三章 東宮聖女第二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六十四章 生死來去,皆不由己第十章 應對第十九章 烏白馬角生第四十四章 三面合圍第九十三章 戒鬼井第六十七章 無奈人行無情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蒸青第七十四章 輕輕一語若初年第十一章 今之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