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各有造化

錦泛江畔的桃花落盡,光禿禿的枝葉盡顯淒涼的冬意,唯有數畝梅花傲骨凌霜,綻放着嬌豔的粉紅色,還是那扇似乎永遠不上鎖的柴扉,輕輕一推,就走進了另一個清寂又明媚的世界。

破陣如今已不需清明出手,徐佑神照萬物,自然輕而易舉可以找到生門所在,出了陣,走過小橋流水,輕叩院門,聽到裡面傳來清脆的聲音:“誰呀?來了哎!”

開門的是清珞,這個小丫頭向來牙尖嘴利,可自從張玄機從明玉山轉了一圈回來,她心裡清楚自家女郎怕是逃不出徐佑的毒手,而她作爲貼身婢女,按慣例免不得要通房承歡,乍然看見徐佑,臉紅的勝似院子外的梅花,哪裡還刁蠻的起來?

“徐郎君……啊,大將軍!”

清珞趕緊讓到旁邊,正要回頭大聲通稟,徐佑輕輕噓了一聲,道:“玄機呢?”

“在後院逗鵝……”

“別做聲,我過去瞧瞧!”

徐佑悄無聲息的來到池水旁,聽張玄機正和兩隻呆頭鵝說話:“白水,你何時才肯點頭嫁給閬風呢?它苦候了你十年,癡情若此,鐵石也該動心了吧?”

徐佑聽得有趣,故意不打擾她,又聽張玄機道:“閬風,你是好男兒,可惜白水不是你的良人。她高傲又冷,你熱情且躁,南轅北轍,怎麼合得來?要不然就聽我的,從此結義爲兄妹,各自安好?”

徐佑噗嗤笑出聲來,這是牽的哪門子的線,願天下有情人皆成兄妹嗎?張玄機聞聲回頭,眼眸裡乍起的驚喜,幾乎把鑽過枝丫的陽光都變得黯然了。她提着裙裾,從池子邊的石頭上跳起來,連鞋履都來不及穿,僅着白襪跑向徐佑。

“你來了!”

徐佑微笑着張開雙手,張玄機咬着脣,微微垂頭,髮絲從眉角垂落,似有些羞澀,還是被徐佑輕輕一拉,這才緊緊的抱在一起。

“我來了!”

兩人自徐佑跟隨臨川王起兵舉義開始,將近大半年沒有見過面,小別勝新婚的感覺在胸腔裡瘋狂的跳動,徐佑突然明白了詹文君爲何要他不能再拖下去,如果真的等到詹文君三年服孝期滿再成親,確實對張玄機太殘忍了!

詹文君主控秘府,每日忙碌的要死,又沒有家族和親眷所累,能夠時刻陪在徐佑身邊,可張玄機不行,她是張氏的子弟,還要顧及張氏的名聲,不能隨意出入府邸,所以她只能在桃軒和兩隻呆頭鵝聊天,心裡苦苦思念着遠在金陵的良人,寂寞和孤獨,最能蠶食人心,那是無法形容的痛苦。

徐佑的目光停留在那晶瑩剔透的耳垂上,俯過去輕親了一口,柔聲道:“等我安頓錢塘諸事,返程時請顧長雍做媒,到你家裡提親……”

張玄機耳朵敏感之極,被他親了口,渾身微微顫抖,突然聽到提親兩字,先是一僵,然後整個人鬆弛下來,伏在徐佑懷裡,雙手摟緊腰身,聲音很輕,卻又很堅定的道:“嗯!”

徐佑擡起張玄機的下巴,熾熱的眼神似乎要融化了彼此的身子,道:“想好了?從此嫁作徐氏婦,不聽話可要打屁股的!”

張玄機輕啐一口,眼波流轉,吃吃笑道:“夫君又不是沒打過……”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如此佳人,如此情趣,徐佑的道心玄微頓時失守,把張玄機打橫裡抱起,輕點水面,飛掠入院,驚的兩呆頭鵝振翅分飛,嘎嘎嘎的叫個不休。

只可惜閬風逃得比白水還快,沒有展現英雄救美的那一面,想要學徐佑抱得佳人歸,估摸着還得再等個十年,嗚呼哀哉。

到了日落黃昏之時,紅紅的如綢緞展開的霞點綴着天空,像是情人的脣,張合之間,吞吐着遠處的羣山,徐佑和張玄機在春水畔依依惜別,乘舟連夜前往錢塘。

……

明玉山的冬天沒有別的地方那麼的淒涼,山川起伏間的常綠植物觸目皆是,香樟、枇杷、女貞、木蓮、白蘭、赤松應有盡有,山腰各處漫出來的庭院的檐角,在煙火繚繞當中若隱若現,曾幾何時,徐佑已經把這裡當成了真正的家。

義興屬於過去,金陵屬於將來,唯有明玉山,承載了他的過去和將來,把他託到了青雲之上!

簡單的梳洗之後,吳善在外面候着,等清明叫他進來,立刻跪下喊大將軍。徐佑眉頭微皺,道:“起來吧,你也是跟了我近十年的老部曲了,還不知道府裡的規矩麼?”

吳善忙站了起來,道:“也不知怎的,這次見到郞主,腿彎直打顫,禁不住就跪下去了。”心裡卻美滋滋的,罵幾句算什麼,這是自己人才有的待遇,越客氣越透着生分。可話說回來,誰知道郞主當了大將軍,以前的規矩還作不作數?跪一跪或許會錯,但只是小錯,可要是不跪,真是錯了,那就完蛋了。

徐佑忍不住笑道:“不要學外人胡鬧,瞧着生厭……說說吧,竺無漏近來都做了些什麼?”

自竺道融身死,大德高僧要麼罹難,要麼圓寂,六家七宗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實際上都已退出了歷史舞臺。再到徐佑收攏殘餘,江東偌大的佛宗,只有玄機書院的尺寸之地可以容身,互相之間同病相憐,雖佛法要義不同,可畢竟都是出自於《般若經》,以竺無漏的手段和心性,趁徐佑不在錢塘,說不定真能重新整合,把散亂成沙的佛宗融合一體。

然而徐佑早防着竺無漏,故意搬出《華嚴經》爲誘餌來分化佛宗,這本經中之王不僅可以和《般若經》分庭抗衡,世界觀之宏大無匹,甚至猶有過之。只要有人禁不住誘惑去讀去鑽研,註定要和竺無漏分道揚鑣。

吳善所稟告的大事,就是基於這個背景。

“郞主可還記得心無宗的智現法師?”

徐佑點點頭,道:“記得!”那夜在玄機書院講法,智現是最認真也最虔誠,曾受他摩頂加持,彼此間已有師生之誼。

“智現法師研習《華嚴經》,欲自創新宗,有大批和尚追隨,和竺無漏日漸不和。然而竺無漏有佛子的身份,又是竺道融的欽定的接任者,還有竺無塵這樣的小宗師爲羽翼,智現力敵不過,雙方已分東西院居住。前段時日,我聽說竺無漏準備率跟隨他的和尚們上京面聖,再造本無寺,復佛宗舊觀……”

對竺無漏而言,錢塘不是久留之地,寄人籬下,難免受制於徐佑。尤其智現受《華嚴經》的啓發,佛理日益精進,雙方多次論難,竺無漏已經居於下風,如果再拖延下去,恐怕本無宗要斷絕在他的手裡。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竺無漏瞧的分明,不離開錢塘,終究沒辦法重振旗鼓,他打算趁徐佑無暇顧及佛宗的機會,先斬後奏,離開錢塘赴京,京城裡還有許多信仰佛宗的居士,他們有權有錢有勢,雖然短時間不大可能恢復竺道融在世時的盛況,可至少龍入大海,前程無量,何必困在玄機書院這個小小的樊籠裡,和智現那個背師棄宗的傢伙爭當徐佑豢養的狗呢?

計劃很是嚴密,除了他和竺無塵並無其他人知曉,對外只說帶人去周邊村子裡宣講佛法,只是他沒有想到,最該信任的竺無塵卻心神不寧,覺得不該這樣不告而別,更不該脫離大毗婆沙的領導,自去金陵謀求生路。所以他把此事悄悄告訴了吳善,由吳善通過秘府告知徐佑,靜等徐佑的諭令。

可連竺無塵也沒有料到,因爲佛宗的異動,徐佑竟放下金陵的軍務,親自回來了……

“方斯年呢?”

回山後沒有見到方斯年,徐佑還覺得奇怪,吳善乾咳一聲,猶猶豫豫的不敢說,這就讓徐佑更加奇怪了,道:“怎麼了?有話直說,別吞吞吐吐的!”

“斯年她這幾個月整日夜的呆在佛宗那邊,說是聽智現講法覺得有趣,可每次我去,都看到她躺在蓮池裡睡覺……”

“嗯?”徐佑揚了揚眉,道:“在蓮池裡睡覺?夜裡也是麼?風雪無阻?”

“對!”吳善哭喪着臉,顯然對方斯年這個行爲操碎了心,道:“我勸了她幾次,可她就是不聽,並且已經七天沒有開口說過話了……我問了竺無塵法師,他說讓我不要管,斯年是在修行……”

可以肯定的是,菩提功和受想滅定不需要躺在蓮池裡修行,唯一的可能就是徐佑從曇讖那拿回來的悟自《華嚴經》的新功法。

清明心中微動,望向徐佑,道:“我去看看?”

徐佑笑了笑,道:“不急,這是她的造化,我們幫不了什麼。”

接着吳善又彙報了近期明玉山的各種事務,張玄機回家,詹文君入京,目前他是明玉山的大管家,負責方方面面,處理的有條不紊,甚是得力。徐佑誇獎了兩句,讓吳善帶路去見蕭藥兒。

蕭藥兒來錢塘後一直居住在東邊的偏僻小院裡,很少出門,也不和人來往,磨得沒了棱角,性子更是判若兩人,漂亮的臉蛋全是憔悴,眼神麻木又無神。

徐佑柔聲道:“蕭氏附逆案馬上可以了結,再過段時日,蕭家會有人來接你回京……”他這次回京原本可以帶着蕭藥兒同行,可回京之後蕭勳奇就要問罪處斬,這對蕭藥兒何其的殘酷?所以再遲延一段時日,由蕭氏派人直接接回東海郡望爲好。

“阿父……他,他要死了,是嗎?”

蕭勳奇必須死,這沒得商量,也不由徐佑做主。可看着此時的蕭藥兒,他有些無言以對,沉默了片刻,道:“朝廷自有法度……庾氏、柳氏傾盡全力,也只能保住蕭氏不被族誅……蕭女郎當節哀!”

蕭藥兒閉上眼睛,兩行清淚無聲而落。其實她心裡早有預感,阿父罪重,又不肯屈膝,死是早晚的事,良久良久,突然道:“我想寫封信,麻煩郎君帶回金陵交給阿父,可以嗎?”

“好!”徐佑毫不猶豫的答應。

“請郎君房外稍後,我馬上就可寫完!”

徐佑出了屋子,站在天井裡,仰頭望天。天上玉兔高懸,又是清涼的夜,寒風習習,吹動着柳枝來回搖擺,倒影拉出長長的線,彷彿凝固了青石板的霜,也凝固了滿院的月色。

吱呀!

房門打開,徐佑應聲回頭,然後滿目的驚愕之色!

第二章 五石散第二十二章 光與暗的距離第八十五章 人頭第六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三十章 三進三出第九章 貴與賤第四十七章 明月在,人不在第四十六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零六章 看似犀利的反擊第十八章 真相第六十六章 以力服人者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第七十三章 志之所向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一百二十章 白衣雪,恨長絕第六十九章 男兒不負恩第一百零一章 或生或死第三十七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十五章 魚龍擊第十八章 陰符四相第二十九章 風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一百零六章 看似犀利的反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鳳凰六象第一章 誰是誘餌第二十六章 不敗之名第五章 暗室第六十九章 男兒不負恩第八十八章 洞裡乾坤第五十六章 別去經年,人心易變第八十五章 一指破萬法第九十八章 分贓大會第十九章 心若磐石第十三章 江東獨步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將至,血未燃第二章 軍法何足持第七十七章 北國風光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二十三章 將合兩姓之好第六十二章 荒山醜狗第七十五章 大典第一百七十六章 守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二十六章 邪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在陰兮影不見第三十七章 尋故人第六章 生而畏死,死不可畏第七十七章 青龍現第二十七章 秋分歸來第三十二章 夫爲道者,如牛負重第四十八章 道之謀,食之謀第八十四章 搬石砸腳第二十一章 晉陵城外五更鼓第四十章 私會第八十二章 別去十年頭已白第六十六章 以力服人者第四十一章 錢不是萬能第八十二章 爲永世之定法第四十一章 世間男兒皆如此第二十八章 面聖第三十一章 中校署令第十五章 五將軍、七夫人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五十八章 買賣不成仁義在第三十四章 覆滅第一百三十六章 攻與守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三十六章 不負相思意第七十七章 透骨白第四十四章 情場戰場第一百零七章 倉鶊第四十九章 車遙遙兮馬洋洋第一百二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零一章 或生或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軍心和兵諫第九十三章 山河表裡第八十五章 人頭第七十五章 大典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們中 出了個叛徒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盡仰一天師第七十六章 天工開物第六十五章 金陵諜戰第五十一章 入道第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一十五章 對弈第三十八章 從地獄到人間第五十章 明玉山中偷餘閒第五十四章 借飯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十五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四十章 陰陽魚臉第十五章 夏夜流唱曉月沉第五十八章 買賣不成仁義在第四十九章 以僞亂真第六十四章 勿復相思第五十九章 壯士斷腕
第二章 五石散第二十二章 光與暗的距離第八十五章 人頭第六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三十章 三進三出第九章 貴與賤第四十七章 明月在,人不在第四十六章 香消玉殞第一百零六章 看似犀利的反擊第十八章 真相第六十六章 以力服人者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第七十三章 志之所向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一百二十章 白衣雪,恨長絕第六十九章 男兒不負恩第一百零一章 或生或死第三十七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十五章 魚龍擊第十八章 陰符四相第二十九章 風門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一百零六章 看似犀利的反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鳳凰六象第一章 誰是誘餌第二十六章 不敗之名第五章 暗室第六十九章 男兒不負恩第八十八章 洞裡乾坤第五十六章 別去經年,人心易變第八十五章 一指破萬法第九十八章 分贓大會第十九章 心若磐石第十三章 江東獨步第一百一十四章 夜將至,血未燃第二章 軍法何足持第七十七章 北國風光第六十三章 權與勢的對峙第二十三章 將合兩姓之好第六十二章 荒山醜狗第七十五章 大典第一百七十六章 守第三十三章 破城第二十六章 邪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在陰兮影不見第三十七章 尋故人第六章 生而畏死,死不可畏第七十七章 青龍現第二十七章 秋分歸來第三十二章 夫爲道者,如牛負重第四十八章 道之謀,食之謀第八十四章 搬石砸腳第二十一章 晉陵城外五更鼓第四十章 私會第八十二章 別去十年頭已白第六十六章 以力服人者第四十一章 錢不是萬能第八十二章 爲永世之定法第四十一章 世間男兒皆如此第二十八章 面聖第三十一章 中校署令第十五章 五將軍、七夫人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五十八章 買賣不成仁義在第三十四章 覆滅第一百三十六章 攻與守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三十六章 不負相思意第七十七章 透骨白第四十四章 情場戰場第一百零七章 倉鶊第四十九章 車遙遙兮馬洋洋第一百二十六章 落幕第一百零一章 或生或死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一百五十四章 軍心和兵諫第九十三章 山河表裡第八十五章 人頭第七十五章 大典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們中 出了個叛徒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盡仰一天師第七十六章 天工開物第六十五章 金陵諜戰第五十一章 入道第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一十五章 對弈第三十八章 從地獄到人間第五十章 明玉山中偷餘閒第五十四章 借飯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十五章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四十章 陰陽魚臉第十五章 夏夜流唱曉月沉第五十八章 買賣不成仁義在第四十九章 以僞亂真第六十四章 勿復相思第五十九章 壯士斷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