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爲三一

據後世傳說,《靈寶五符經》最早於上古時期被大禹得到,並以之治洪水、分九州,成爲夏國第一代君主。大禹去世之後,《靈寶五符經》被封存在山石之中,吳王闔閭伐石建造宮殿偶然得之,從而流傳後世。

起初,《靈寶五符經》僅有一百七十四字,條理敷暢,斗拱星羅,詞意昭明,金聲玉振,可謂字字珠璣。闔閭以此經問道於孔子,也無所獲。可以說大禹後的千百年,從來沒人能夠破解經中奧義。直到天師道第九代天師觀妙真君魏元思以天人之智續寫《靈寶五符經》,終於解開了裡面蘊藏着的無上大道。

徐佑歷經生死艱難,從鶴鳴山戒鬼井盜走的這本《靈寶五符經》,足足有三萬餘字,比起初本,已經擴充了十數倍,文義仍舊晦澀難明,夾雜了魏元思解讀前經的註釋還有自行參悟的大法,一言一字,無不暗含玄機,不誇張的說,當世可以讀懂的人,絕不會超過十個。

雖然難如登天,可至少不再像初本那麼的不可窺探。經過這半年多的潛心研究和反覆解讀,何濡、清明和左彣稱得上嘔心瀝血,殫精竭慮,除過必要的事務安排,幾乎沒日沒夜的鑽在這三萬餘字的五符經裡,可能看似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隱藏的訊息就包含在浩如煙海的道典之中,想從無到有窺破魏元思的心思,找到經文裡暗藏的正確的規律,然後拼湊出道心玄微的秘密,說是大海撈針都不爲過。

幸好,還有寧玄古!

寧玄古很大氣的給了玄武勁的修煉方法,又送來了許多魏元思早年遺留的記載道法感悟的筆記,而徐佑的白虎九勁又和五符勁息息相關,有這些爲參照物,加上一點點運氣,這才找到了《靈寶五符經》裡藏着的遁去的一。

那是天道爲人間留下的一線生機!

何濡、清明、左彣,三人中有兩位小宗師,對武道的理解已接近化境,尤其清明,修習的青鬼律包羅萬象,師從陳蟾對天師道道法也有很深入的認知。至於何濡,他是陰符術的傳人,聰明才智,當世幾乎不作第二人之想,對佛道兩教融會貫通,學究天人。還有寧玄古,能和孫冠對峙三日,又是魏元思最鍾愛的小徒,他雅量高致,爲了表明絕無染指道心玄微大法的野心,婉拒了徐佑邀請他來明玉山共同參詳的建議,只是多次書信往來,提供了無數鞭辟入裡的見解,避免了陷入一字之誤、謬以千里的歧途。

這四人加上徐佑,合五人之力,不敢說智計和學問天下無敵,可至少勉強夠得上那十人之數裡的一個!

時也,命也,運也!

魏元思逝世幾十年後,道心玄微大法終於在明玉山顛重見天日!

在密庫中枯坐七日夜,徐佑不言不語,僅進食少量,其餘時間要麼冥思,要麼酣睡,要麼盯着道心玄微大法,上面的每一個字他早就印在腦海裡,倒背如流,可事到臨頭,卻始終沒有足夠的信心邁出第一步。

想那魏元思閉關五年,不僅神功未成,而且被反噬道心,終身無望晉位大宗師,引爲畢生憾事。不問可知,這道心玄微大法必定有不爲外人道的兇險,或許在修煉過程中就會逐漸顯現,徐佑自問論才智和修爲遠不及魏元思,前賢未竟之偉業,他可否畢其功於一役呢?

沒有把握!

但時不我待,自寧玄古爲他壓制住體內的朱雀勁,距今已三年有餘,最多還有一年的時光,朱雀勁就會再次發作,那個時候,不管是李長風的定金丹,還是寧玄古的玄武勁,都不可能將徐佑從生死邊緣給拉回來了。

所以,哪怕前面是萬丈深淵,也得閉着眼睛跳下去,再沒有第二個選擇!

“道者,太初也。夫道爲三一者,謂虛、無、空。虛,明而無形;無,無質可得;空,無所障礙。得三一而得道,還虛之功,返現內照,凝神入炁,自合妙機,此爲道心玄微者也!”

徐佑推開案几,起步於斗室裡來回九次,負手立於燭光前,雙眸深邃如海,卻只有那一點點的微光閃爍,低聲道:“魏元思開篇名義,道乃三一,以虛、無、空爲三重境界,道之初爲虛境,明白了何爲虛,才一腳跨入山門……”

清明始終守候在徐佑身側,接過話道:“‘道之初,初時爲火之精,其氣赤,即爲光明’,這是《靈寶五符經》裡的原話。依我之見,虛者,如日,如月,如火,其精明然,而無實質。道生神,神生則見光明,所謂道之初,也就是神爲一的虛境!”

“虛境,神爲一……”

徐佑閉上雙目,復歸默然。

如此又過七日,他突然道:“《五符經》說道之初藏在太素之中,而太素,即爲人!人之初,初時爲土之精,其氣黃。由神入骨肉則成人,是不是要把虛境的神,融入骨肉之中,方成無境?”

清明道:“無者,氣也!氣有形可見,無質可得。人之初,也就是氣爲二的無境!”

徐佑這次卻沒有默然靜坐,而是狀若瘋癲,口中喃喃,繞室疾行,等力竭撲到於地,頭臉埋於土中,歇息後再起身復行。如此又是七日,雙足鞋履盡破,足底肌膚撕爛若毒蟲咬噬,結痂後又多次結痂,鮮血直流,將密庫的四周染得由紅變褐,不忍目睹。

清明盤膝坐在角落裡,眼瞼低垂,臉色平淡。欲尋無上大道,這等軀體受的折磨,不過平常,算不了什麼。他需要時刻關注的是徐佑的心神,只有破開那後天而來的重重迷障,纔可以窺見神之虛境、氣之無境的山門———那也僅僅窺見而已,想要走到山門前,不知還得經過多少難以想象的劫難!

誰也幫不了徐佑,能戰勝自己的,唯有自己!

七日後,徐佑停足,這時才感覺到了腳底的疼痛,也正因爲這點點深入肺腑的痛感,讓他從虛無當中重新回到了人世間。

“虛爲神,無爲氣……那,何爲空?”

徐佑衣袍溼透,臭不可聞,轉身坐在石榻上,雙腳高高舉起,等清明端來熱水,忍着痛泡入銅盆,又塗抹了止血生津的藥物,這纔有氣無力的問道。

“空,即是空!”

徐佑笑道:“這是佛語!”

“道是道,佛亦是道!”清明沉聲說:“空,無天,無地,無山,無川,也無人我和昆蟲草木,萬象空空,空即是空。”

徐佑若有所悟,道:“空,即是太始。人之初,藏在太始之中,太始,初時爲水之精,其氣白。神入骨,骨生精,這就是精爲三的空境!”

清明點點頭,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神化氣,氣化精,精復化神,三一相合,名爲混沌。道,自混沌中而來……這個道,就是道心玄微的道!”

徐佑眼眸裡的微弱燭光終於大熾,道:“欲守道,先守心。心爲一身之主,心能禁,則形神不邪,這是心字!”

“不錯!”清明越說越快,越說越大聲,聲音在狹小的密室裡來回激盪,猶如九天傳來,震人心魄,道:“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眇眛乎其深,故稱其爲微!”

道,心,玄,微!

乾坤爐鼎,坎離降升。淵深耽味,重玄唱喝。赤水玄珠,順逆乃成。千變萬化,總歸一貫。而今而後,宇宙在乎手,造化備於身,可以大休歇,可以大無畏,可以大自在。睹玄珠之有象,鍊金液以有成,感神明之告人,忽心靈而自悟,比沉痾之頓蘇,猶大夢之驚意,通身是汗,瞽目開明。雖世無拔山竭海之力,又無補黥去毒之方,唯道心可駕拯溺之慈航,唯玄微可仗斬邪之慧劍,得之乎內,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五行順兮常道有生有滅,五行逆兮丹體常靈常存,金石不能比其剛,湛露不能等其柔。方而不矩,圓而不規。來焉莫見,往焉莫追……

道心玄微大法的修煉口訣閃爍着金光,在腦海裡一一浮現,徐佑靠着牆,雙腿平伸而坐,無身印,無手印,隨意自然。

入密庫二十一日後,毫無準備,也毫無預料,就彷彿等候了千萬年,只在此刻,只在此時,只在那鴻蒙初開、天地間照射進第一縷光芒的時候,徐佑忽然進入了道心玄微的境界裡。

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清明緩緩道:“空心!”

道未變爲神時,無端無緒,無心無意,都無諸欲,澹泊不動不搖。及變爲神明,神者外其光明,多所照見,使有心意,諸欲因生,更亂本真。或曰思不能復還反於道,便輪迴五道,困於五欲,惑亂六情。

故而,欲入神,必先空其心,閉其目,斷其欲,不聞不見!

“閉目!”

徐佑眼瞼閉合,若是此時有逐幀逐幀的定格技術,可以看到他在閉合那一瞬間,幾乎是完全保持着勻速,不多一秒,不少一寸,玄妙到了極致。

千百年來,道家修煉,無不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最後才能煉虛合道。可魏元思卻偏偏走了一條完全相反的路,先由道生神,再由神化氣,再由氣化精,然後精、氣、神合化於一,從而得三一之功,逆天改命,成無上大道。

怪不得他創出此等震古爍今的神通功法卻不敢宣於天下,若是被道門歷代祖師知曉,必定氣得從棺材板裡爬出來,不爲別的,只爲這背天逆道之舉,實乃邪法!

不過對徐佑而言,看了天師道如何奴役道民,看了佛門如何蠱惑衆生,看了六天如何讓生靈塗炭,從來法不壞人,而是壞人害法!

只要此路通天,何來正邪之分?

乾爲爐,坤爲鼎,

坎降而離升!

這樣的修煉方法,皆與正道,悖逆而行!

可那又如何?

剎那之間,

無休無止的慾念,洶涌而來!

第十三章 江東獨步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七十四章 初見第八十二章 別去十年頭已白第二十四章 首戰第三十一章 糾糾葛屨,何以履霜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明的刺殺第五十章 明玉山中偷餘閒第六十三章 秀色掩今古第二章 軍法何足持第七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湖易名第十九章 道心玄微第十八章 陰符四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夢和驚雷第八十四章 開場第十七章 綻放梅花似血第四十四章 天下、佛道與你我第四十一章 療傷第四十三章 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時,誰補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閉關問生死第二十章 撫劍一揚眉第一百二十三章 寄與愛茶人第十八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五章 揚帆南下第一百零七章 三都賦第六十五章 草木榮枯,自有定數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八十五章 與女子辯第八十六章 火燒滑臺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們中 出了個叛徒第一百二十四章 閉關問生死第六章 雪泥驚鴻第四章 上策殺人第五章 紅袖添香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明的刺殺第二十八章 面聖第七十一章 決裂第九十一章 步步驚心第四十章 有美相約第三十四章 故家喬木第十二章 獵人與獵物第四十五章 有計才第二十九章 五言打油詩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門開,見宗師第六十八章 各有造化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的山中奇事第五十一章 欠君一命第十九章 可怕之極第七十四章 輕輕一語若初年第十四章 鹿脯失竊之謎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負瞬間第五十四章 恩威並施第六十二章 將軍明月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簡之內,音韻盡殊第六十七章 若耶溪畔有人來第六十六章 蒼老的郭勉第五十四章 居心叵測第二十八章 不濡其翼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犬牙交錯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第三章 尋門不入第十四章 鹿脯失竊之謎第十九章 烏白馬角生第七章 九息之間,你我無距第十三章 江東獨步第五十二章 誰可殺人心第三十六章 易容易骨第二章 五石散第十章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第三章 垂死掙扎第五十七章 反切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負瞬間第二十二章 光與暗的距離第三十九章 巴蛇塗白第一百零九章 西市第四十三章 鬼影第二十七章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第七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第八十八章 貴者乘車,賤者徒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鬼道妖邪第四十八章 玄武湖畔鬼夜哭第二十六章 韻外生韻,香外生香第六十二章 荒山醜狗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一百三十四章 咬不咬第七十一章 不可逾矩第二十八章 不濡其翼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門開,見宗師第八十七章 黯然銷魂者第十五章 破衣難抵萬金脯第七十章 枯魚過河泣第五十九章 泉井第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十九章 男兒不負恩第十七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
第十三章 江東獨步第一百二十一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七十四章 初見第八十二章 別去十年頭已白第二十四章 首戰第三十一章 糾糾葛屨,何以履霜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明的刺殺第五十章 明玉山中偷餘閒第六十三章 秀色掩今古第二章 軍法何足持第七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湖易名第十九章 道心玄微第十八章 陰符四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清夢和驚雷第八十四章 開場第十七章 綻放梅花似血第四十四章 天下、佛道與你我第四十一章 療傷第四十三章 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第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時,誰補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閉關問生死第二十章 撫劍一揚眉第一百二十三章 寄與愛茶人第十八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五章 揚帆南下第一百零七章 三都賦第六十五章 草木榮枯,自有定數第七十二章 皆爲利來第八十五章 與女子辯第八十六章 火燒滑臺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們中 出了個叛徒第一百二十四章 閉關問生死第六章 雪泥驚鴻第四章 上策殺人第五章 紅袖添香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明的刺殺第二十八章 面聖第七十一章 決裂第九十一章 步步驚心第四十章 有美相約第三十四章 故家喬木第十二章 獵人與獵物第四十五章 有計才第二十九章 五言打油詩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門開,見宗師第六十八章 各有造化第五十七章 撲朔迷離的山中奇事第五十一章 欠君一命第十九章 可怕之極第七十四章 輕輕一語若初年第十四章 鹿脯失竊之謎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負瞬間第五十四章 恩威並施第六十二章 將軍明月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簡之內,音韻盡殊第六十七章 若耶溪畔有人來第六十六章 蒼老的郭勉第五十四章 居心叵測第二十八章 不濡其翼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犬牙交錯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第三章 尋門不入第十四章 鹿脯失竊之謎第十九章 烏白馬角生第七章 九息之間,你我無距第十三章 江東獨步第五十二章 誰可殺人心第三十六章 易容易骨第二章 五石散第十章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第三章 垂死掙扎第五十七章 反切第一百一十八章 勝負瞬間第二十二章 光與暗的距離第三十九章 巴蛇塗白第一百零九章 西市第四十三章 鬼影第二十七章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第七十六章 錦瑟無端五十弦第八十八章 貴者乘車,賤者徒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鬼道妖邪第四十八章 玄武湖畔鬼夜哭第二十六章 韻外生韻,香外生香第六十二章 荒山醜狗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無爲第一百三十四章 咬不咬第七十一章 不可逾矩第二十八章 不濡其翼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門開,見宗師第八十七章 黯然銷魂者第十五章 破衣難抵萬金脯第七十章 枯魚過河泣第五十九章 泉井第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十九章 男兒不負恩第十七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