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訛獸不真

霍覆海是秘府的人,最突出的優點是穩重,由冬至親自安排到於忠身邊作爲他和江東這邊的聯絡人。於忠出身於氏,又在侯官曹身居高位,有他策應,霍覆海幾乎沒有任何暴露的危險,只要夠穩,就足可完成任務了。

“去歲司州霜旱,又遇兵災,今春平城將有大的糧荒,太史令王亮觀天象說有異兆,提議遷都,要把蘭京從平城遷往鄴城。崔伯余極力阻止,立陳三可三不可之議,主上的念頭如何,現在還不清楚……”

“今日廷議,主上任命崔伯余爲太常令,準備改革禮制和官制,進一步推行漢化。不過,改革裡最重要的是,崔伯余提出在全境實行均田制和三長制,廢黜宗主督護制,這將從根本上消弱鮮卑大姓和地方豪族的權力與利益……”

“嵩山道人康靜屢次顯現道法神妙,又清整道門,自號天師,廢除三張僞法,講經論道,施術弘教,主上越發寵信,欲賜其真君名位,近來與大和尚靈智有並駕齊驅之勢。此人胸懷錦繡,頗通權謀,又得崔伯余鼎力相助,道門興盛可期,然而若我所料不差,和佛門的衝突也將愈演愈烈……”

“白鷺從南邊傳回來的消息,說楚帝對姚晉大爲不滿,意欲興兵收復梁州。對此,魏廷內外並不在意,也沒有過多的關注,就算想關注,也有心無力……”

於忠不愧是外侯官出身,簡簡單單的幾句話,把最近魏國朝野發生的幾乎所有大事概括無餘,然後由霍覆海再複述一遍,確認字句無誤,這才輕鬆的笑了笑,拍了下霍覆海的肩頭,道:“霍老弟,北邊還住得慣嗎?”

霍覆海憨厚的笑了笑,道:“挺好的!”

說完這句就沒了下文,於忠已經摸透他的脾氣,道:“若有哪裡覺得不舒服,只管告訴我。去國千里,提着腦袋做事,可別委屈了自己。”

“知道了,有勞龍雀關心。”

霍覆海把手裡一枚做工精緻的銅鼠遞了過來,這是秘府用來傳遞消息的小玩意,尾巴有機關,開的方法不對,會流出鏹水銷燬裡面的紙張。

他打開後取出來,情報用反切碼寫成,連於忠也看不懂,翻譯出來只有兩句話:北疆生,明月照平城。

於忠眉頭挑了挑,反覆唸叨了幾遍,道:“府主的意思是?”

“盡一切努力,把這兩句讖謠傳遍平城,小兒會唱,朝野俱聞!”

於忠沉吟了一會,道:“若是爲了對付元光,其實大可不必。元大將軍已上表辭職,似是無心軍務……主上當然殷切挽留,但也不會讓他繼續擔任大將軍,估計等新官制實行之後,就會任命他爲三公之一……”

霍覆海靜靜的道:“府主讓我告訴龍雀一句話:活着的元光,就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我懂了!”

於忠點了點頭,燒了紙,把竹鼠交給霍覆海,掀開帳篷走了出去。霍覆海等於忠走遠,以反切碼把他剛纔說的情報整理好,裝進竹鼠裡,然後趁着去買酪漿時交給店裡的夥計。夥計又把竹鼠放進和楚國來的白烏商交易的貨物堆裡,順利的通過了城防和邊境的檢查,於二十天之後,落到了秋分的手裡。

秋分的陰書司負責把情報翻譯出來,再交給冬至,等到了徐佑的案頭,映入眼簾的文字就如同於忠站在面前,一言一詞,絲毫不差。

附在情報後面的還有各級負責人的批示意見,秘府詹文君重點關注的是糧荒對老百姓的影響,長史魯伯之重點在推行漢化可能會引起的胡人高層的不滿和朝局動盪,譚卓則對遷都之議大感興趣,參軍司何濡只寫了四個字:西征無憂!

徐佑正在審閱兵曹報上來的新軍銜改制方案,這個方案由兵曹掾朱相牽頭,中兵曹和外兵曹等佐助,目前來看,尚有很多缺點,考慮也不完備,但是這個事不急,貿然改制影響各個方面,徐佑的打算是等滅了西涼,他的威望抵達頂峰之後再來推動,那時反對的聲音不會太大,

魚道真坐在他旁邊輕聲讀着這份情報,聽到何濡最後的四字,徐佑笑了笑,道:“你怎麼看?”

“去年北虜和柔然一戰傷到了元氣,加上天災,原該休養生息、輕徭薄賦,給國家和民衆喘息的機會纔對。可元瑜這麼亂來,恐怕一着不慎,就把奄奄一息的魏廷給徹底搞死了……”

徐佑笑道:“元瑜豈是蠢人?他也知道該休養生息,但是相比休養生息,對魏國最大的威脅是鮮卑貴族和漢人高門之爭,不解決這個迫在眉睫的難題,魏國將不復存在。所以元瑜要趁着大勝柔然的聲威,強行推進全面漢化,將手握重權且佔據了太多土地和利益的鮮卑貴族們打壓下去。俗語說的好,錯過了這個村,再也找不到這個店了……”

“大將軍說的是!元瑜這些年的皇帝不好當,受各部族和八大姓掣肘太多,所以想提拔漢人立於朝堂,來形成平衡的力量,讓鷸蚌相爭,他好漁翁得利。崔伯余正是利用元瑜的這個心思,極力逢迎,大肆倡議漢化,纔有了今日的青雲直上!”魚道真好歹做過神師,對國家大勢頗有見解,尤其對人性悟得通透,俏臉帶着幾分譏嘲,道:“只可惜崔伯余能謀國,不能謀身,鮮卑貴族豈是好對付的?我怕他重蹈商鞅覆轍……”

這番話極有見地,徐佑誇讚道:“都說崔伯余的才智尚在張良之上,你我能瞧破的危局,他卻深陷其間,不能自拔,雖有神國之謀,實際差子房遠矣!”

說話間詹文君走了進來,魚道真忙站起行禮,恭敬的道:“夫人!”

“道真也在呢?坐吧,都是自己人,不用多禮!”詹文君對魚道真雖然沒有什麼好感,但也不會因此露出厭惡的神色,徐佑要成大事,又是急需用人之際,她有才幹,那就人盡其才。

徐佑注意到詹文君手裡拿着卷宗,卷頭插着三支墨羽,意思緊急等級在三品以上,在秘府的規章裡需要立刻處理,道:“什麼事?”

詹文君把卷宗遞了過去,道:“文魚司找到酆都山的所在了!”

魚道真低垂着頭,束手躬身,道:“大將軍,夫人,請容我先行告退……”

徐佑收服她後,兩人曾約法三章,凡與六天有關的事,魚道真若不願意,可以置身事外。徐佑點點頭,道:“去吧!”

等魚道真離開,徐佑打開卷宗,仔細看完,平靜的問道:“確定了嗎?”

“文魚司跟隨苦泉等人到了湘州零陵縣,此地三面環山,瀟湘二水匯聚,河川溪澗縱橫交錯,都龐嶺、萌渚嶺、九嶷山、四明山等山脈綿延千里,他們入山後失去了蹤跡,文魚司耗時半年之久,潛行打探,終於確定酆都山應該就是位於羣山之中的紫陽山。此山高八百餘丈,周遭三四百里,東爲驚浪之峰,西拒奔牛之壟,南則驅羊之勢,北起走蛇之峭,人跡罕至,正是藏匿六天的好地方……”

“湘州……”

徐佑眉頭微皺,指節輕輕的叩了叩案几,道:“湘州刺史庾瀛這些年政績如何?”

詹文君的案頭早擺滿了江東各州刺史的詳細卷宗,不假思索的道:“無功無過,平庸之輩!”

“若不是平庸之輩,也不會坐視六天在自己眼皮底下搞風搞雨!”徐佑道:“主上在新亭繼位時,庾瀛曾獻祥瑞勸進,算是有大功……這樣吧,我會和庾朓商議,把庾瀛召入金陵,另擇地安置,湘州刺史改由張槐接任。”

“夫君信不過庾瀛嗎?”

“庾瀛治湘多年,正是六天發展壯大之時,由不得人不起疑。”徐佑提筆在北魏的情報卷宗上批了幾個字,遞給詹文君,道:“先召他回來,再慢慢查吧,真金不怕火煉,要是沒做虧心事,也不怕鬼敲門。況且對付六天,庾瀛遠不如張槐,張槐聰明絕頂,去了湘州暗中佈局,別打草驚蛇,等我西征回來,再和這羣賊子算總賬。”

詹文君接過卷宗,見上面圈閱了一行,是關於楚國即將對梁州興兵的消息,後面批示了細密的蠅頭小楷:

訛獸計劃繼續深層推進,三月之前,保持計劃的完整和絕密……

訛獸,《山海經》裡記載的一種異獸,主欺詐和謊言,言東而西,言惡而善,食其肉,言不真。

詹文君道:“在和外曹官的對抗中,秘府已經完全佔據上風,白鷺在金陵的一舉一動皆在監控之內,凡是從長江以南傳回長江以北的情報,沒有我們的認可,別想有片紙隻字進入平城。”

以姚晉和梁州爲幌子,遮掩伐涼的真實意圖,這是屬於這個時代最大規模的一次戰略欺騙行動,秘府隻手操控,翻雲覆雨,呈現出強橫無比的力量。

詹文君身爲府主,註定要從此戰中響徹南北各方,成爲被人敬畏、被人厭惡、被人憎恨甚至被人殺之而後快的重要角色。

她尚未準備好以耀眼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但很久很久以前,她已經準備好站在徐佑的身旁,並隨時爲他獻出一切,包括生命!

第一百二十五章 慕容僅存的公主第七十三章 引君入甕第八十三章 虎嘯江淮第六十章 名教的未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在陰兮影不見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十八章 真相第七十章 三教原來一祖風第一百二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二章 品色服之制第二十二章 回山第二十二章 門閥第九章 刺殺第六十五章 草木榮枯,自有定數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三十八章 獠牙兇猛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曰雞鳴第四十章 勸進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甲白馬第一百三十七章 元女郎的妙計第一百零三章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第一百零四章 宮闕參差落照間第三十五章 如真似幻第六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勢勝第八十四章 朝真第六十四章 生死來去,皆不由己第八十六章 火燒滑臺第八十三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二十八章 北府論兵第一百章 鄭君草,徐郎豕第十八章 圍殺第八十六章 世事如盤人如棋第七章 自願上鉤的魚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第一百一十八章 救人救己第七十章 盤螭將飛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二十章 求之不得竊之可第四十六章 遙知東宮驚變起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四章 山陰公主第七十八章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第六十九章 猶如蓮花不着水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盡仰一天師第一百一十八章 情之一字第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一百二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八十七章 意亂第五十五章 鳶墮腐鼠,虞氏以亡第三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五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十三章 江東獨步第八十三章 鶴鳴第一百一十九章 鳳凰六象第二十九章 巨蟒纏身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夭再現第十一章 密信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三十五章 五天主第六十五章 宮商角徵羽第二十五章 成擒第九章 刺殺第二章 無邊幻境第二十七章 站在此亭觀此園第八十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八章 男兒生在天地間第三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三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四章 首戰第十九章 道心玄微第六十二章 爲國不惜身第三十二章 如此境界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三十二章 雷霆砲出天下驚第三十章 拖延日久第八十一章 對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里共月明第十一章 嬌羞偏向眼眉知第十五章 魚龍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談判第十章 反擊第十一章 今之韓信第六十四章 生死來去,皆不由己第二十章 上清第八章 流血第九十五章 鶴鳴驚天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三十二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一百七十四章 破第十八章 陰符四相第三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二十一章 孤身入金陵第一百零四章 宮闕參差落照間第九十九章 道人有道山不孤第十四章 六天治興,三教道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慕容僅存的公主第七十三章 引君入甕第八十三章 虎嘯江淮第六十章 名教的未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在陰兮影不見第七十章 故燒高燭照紅妝第十八章 真相第七十章 三教原來一祖風第一百二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二章 品色服之制第二十二章 回山第二十二章 門閥第九章 刺殺第六十五章 草木榮枯,自有定數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社第一百零九章 定品第三十八章 獠牙兇猛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曰雞鳴第四十章 勸進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甲白馬第一百三十七章 元女郎的妙計第一百零三章 金剛怒目,菩薩低眉第一百零四章 宮闕參差落照間第三十五章 如真似幻第六章 宴無好宴第一百一十九章 以勢勝第八十四章 朝真第六十四章 生死來去,皆不由己第八十六章 火燒滑臺第八十三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十六章 一乘頓教第二十八章 北府論兵第一百章 鄭君草,徐郎豕第十八章 圍殺第八十六章 世事如盤人如棋第七章 自願上鉤的魚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第一百一十八章 救人救己第七十章 盤螭將飛第一百四十九章 拔營第二十章 求之不得竊之可第四十六章 遙知東宮驚變起第二十四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四章 山陰公主第七十八章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第六十九章 猶如蓮花不着水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盡仰一天師第一百一十八章 情之一字第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四十一章 雀舌雖好第一百二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八十七章 意亂第五十五章 鳶墮腐鼠,虞氏以亡第三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五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十三章 江東獨步第八十三章 鶴鳴第一百一十九章 鳳凰六象第二十九章 巨蟒纏身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夭再現第十一章 密信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三十五章 五天主第六十五章 宮商角徵羽第二十五章 成擒第九章 刺殺第二章 無邊幻境第二十七章 站在此亭觀此園第八十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八章 男兒生在天地間第三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五十三章 角生鼻上中作弓第三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四章 首戰第十九章 道心玄微第六十二章 爲國不惜身第三十二章 如此境界第四十二章 十幅畫的心動第三十二章 雷霆砲出天下驚第三十章 拖延日久第八十一章 對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萬里共月明第十一章 嬌羞偏向眼眉知第十五章 魚龍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談判第十章 反擊第十一章 今之韓信第六十四章 生死來去,皆不由己第二十章 上清第八章 流血第九十五章 鶴鳴驚天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如寺內雪堆柱第三十二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一百七十四章 破第十八章 陰符四相第三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二十一章 孤身入金陵第一百零四章 宮闕參差落照間第九十九章 道人有道山不孤第十四章 六天治興,三教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