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天下文宗(二合一)

第135章 天下文宗(二合一)

接下來的幾日,蘇州城既可以說是精彩紛呈,也可以說是風平浪靜。

精彩紛呈之一的,是滄浪園和牡丹亭的持續爆火。

滄浪園達官顯貴雲集,一座難求;

牡丹亭的書更是一印出來就被搶光,而後曲調慢慢傳開,街頭巷尾都能唱幾句【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予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則爲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無數人都在打聽着,那個名叫【付應機】的作者到底是誰。

可以說,齊政替衛王規劃的江南情報中心,已經圓滿達成了第一步。

後續根據情況在杭州、南昌、南京等地,再開分店,這張網絡便能徹底成型。

另一個精彩則來自於一則從中京城傳來的消息。

當年天下共有三大公認的文壇宗師,在朱夫子病故之後,便形成了南孟北晏的局面。

數日之前,長居中京城的晏夫子溘然長逝。

消息傳到蘇州,不少讀書人紛紛開心地擠出眼淚。

這天下文壇宗師,終於只剩我們的孟夫子了!

終於輪到我們江南做主了!

真的是太傷心了,晏夫子一路走好,英魂不滅!

最後一個重磅的消息則來自於蘇州府衙。

高遠志在老老實實向衛王低頭之後,在蔣琰的傾力幫助之下,也順利推進了執掌蘇州府的進程。

而他正式履新之後乾的第一件事,便是徹查了魯博昌之死的舊案。

這位親自拉開了衛王南巡暗鬥序幕的蘇州布行商會會長,在衛王南巡即將結束之前,終於“等”來了殺害自己的真兇落網之時。

楚王和江南商會不再庇護,南京省巡撫也不可能再官官相護,在高遠志這位蘇州知府的徹查之下,層層關係倒查,終於將林滿的僞裝撕了下來。

隨之而來的,便是對林滿的徹底清算。

海量的罪狀被顯露,蘇州府彙總了林滿的全部罪行之後,寫成摺子送去了京城。

十餘日後,快馬傳回了京城的回信。

林滿罪大惡極,死有餘辜,剝奪一切哀榮,抄沒全部家產,念在死於任上,不予牽連。

當消息傳開,滄浪園中,一對劫後餘生的雙胞胎姐妹相擁而泣,那些苦難與屈辱悉數從眼底滾落。

不過秉持貫徹着天德帝態度的高遠志並沒有胡來,關於此事的翻案在明面上就到林滿爲止,並未波及馬有昌。

畢竟如果南京巡撫和蘇州知府都是大惡人,也有失朝廷體面。

精彩在於發生了這些事情,而平靜則在於只發生了這些事情。

前往各處巡視的隊伍,波瀾不驚;

蘇州城中,一片祥和;

堤壩工程圓滿結束,留下了堅不可摧的堤壩和一座繁華的小鎮向世人提醒着衛王的功業;

小鎮的房屋按照齊政的建議進行了拍賣,也非常順利,因爲臨近蘇州的便利,再加上這房屋的堅固,以及周邊人羣的聚集習慣,又是一大筆收入被衛王收下,在留下一部分用於在城外再修了一處流民定居點後,將剩下的大頭轉運去了京城;

流民也被順利地分化安置,重新被招募的,先前幹活賣力優秀被衛王賞賜房屋的,偷奸耍滑被秋後算賬的,總之,整個城外原本的上完流民之患已經被徹底解決。

齊政這些日子也沒閒着,把自己關在周家,不知道忙些什麼,只要衛王沒有邀請,便只偶爾出趟門,去滄浪園找沈千鍾說事情。

當時間又這麼過去了半個多月,齊政終於徹徹底底地泡了個澡,吃了頓飯,換了身新衣服,來到了衛王府。

再度來此,衛王府門口那條巷子的熱鬧程度又變了。

雖然依舊稱得上門庭若市,但若要對比起來看,比起當初剛剛剿滅倭寇殺了馬有昌和林滿那會兒的鼎盛,明顯還是要冷清幾分。

畢竟衛王終究是要走的。

而且衛王馬上就要走了。

齊政照例直接越過那等候的人羣,走入了衛王府。

不多時,一輛馬車便從衛王府的後門悄悄出來,一路駛入了滄浪園中。

在滄浪園的一間靜室之外,田七親自帶着人守着四周以防探查,

而房間內,人還不少。

衛王、凌嶽、齊政,齊齊在座。

而以宋徽爲首的十餘人肅穆而立,小泥鰍等人也在其中。

齊政笑着開口道:“這又是半個月過去了,你們學得如何了?”

宋徽一掃往日的頹喪,精氣神十足,開口道:“承蒙那位鍾先生不吝賜教,我等這些日子,已經明白如何行事了!”

齊政挑了挑眉,也沒去做什麼考覈,而是直接道:“既然你敢放這等話,那我也相信你們!”

“你們此次入京的目的,就是要提前建立起一個屬於我們的京城情報網絡。”

“滄浪園已經親自在你們面前打了樣,相當於手把手地教了!你們都是殿下和凌將軍以及我精挑細選出來的聰明人,如果這樣都做不好,你們自己那一關能過得去嗎?”

聽見這話,凌嶽欲言又止,但想想又忍住了。

齊政接着道:“進了京,拿着殿下的信,去找喬三,然後將凌將軍的親筆信交給喬三,他自然知道如何做。”

“選址、關係維護、跟官面上打交道這些事情,不用你們操心,你們的任務,就是給我把這座酒樓搞起來!”

“檔次要高,內容要足,生意要比滄浪園還要火爆!方纔能不辜負殿下和凌將軍的殷殷期盼,不辜負你們背井離鄉的辛苦!”

“至於如何搭建情報網,鍾先生有教授,你們也不傻,自己多學多看多想多做多琢磨!”

“我希望,在殿下入京時,你們已經做出了成績!能夠將京城的底摸個七七八八,爲殿下,爲我們所有人接下來的行動,提供堅實的情報參考!”

“齊公子,在下有個疑問!”

當齊政擲地有聲的話音落下,宋徽主動開口。

“說。”

“中京之風土人情大不同於江南,牡丹亭能在江南如此火爆,但在中京卻不一定能大受歡迎,崑曲也不一定能讓中京權貴所接受,在這之外,我們還有什麼可行之路?”

當宋徽的請示或者說質疑聲出口,凌嶽立刻附和道:“我方纔就想問了,你之前不是說要讓中京的酒樓和滄浪園打擂臺嗎?總不能拿着滄浪園這套東西就去中京吧?”

“哈哈哈哈!”開口的卻是衛王,他笑着道:“凌嶽,你急什麼,齊政故意不提這一茬,就是想看看他們自己能不能想到這一頭。”

凌嶽一愣,旋即面露幽怨。

那你們不早點跟我說,搞得我跟個傻子一樣在這兒上躥下跳的。

齊政解釋道:“畢竟身處中京,不可能事事都能算到,如果有什麼突發之事,還得他們自己來處置。”

說着他便嚴肅地看着宋徽等人,“你們放心,我會給你們更契合中京情況的東西,那幫評書先生也都給你們準備好了,還有完整的行動方案,你們到了之後,依照着辦就好!”

“至於如何訓練,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要以何種標準來要求,相信你們不用我再教。”

“不過,我得鄭重提醒你們!中京城,權貴遍地。便是殿下和凌將軍,也得謹慎行事。所以,你們務必打起萬分小心,凡事多商討,多思忖。”

“要讓中京這家酒樓火起來,但要讓你們沉下去,藏起來,知道其中分寸嗎?”

宋徽和小泥鰍等人聞言,凝重地點了點頭。 “總之就是一句話,要錢有錢,要後臺有後臺,但是這事兒能怎麼做,就看你們的了!”

衛王聽完也開口道:“希望,待本王回到中京之時,諸位能給本王一個驚喜,若是那般,本王也會給你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是!”

宋徽等人齊齊沉聲答應。

而後,齊政和衆人約好了晚上的交接,便揮手讓衆人各自前去準備。

待他們離開,衛王笑着道:“這下是真沒太多事情了,咱們就只需要靜候佳音了。”

凌嶽眼前一亮,“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去青樓逛逛?”

衛王無語地瞪了他一眼,“天亮了你尿炕上了是吧?”

凌嶽哼了一聲,悻悻道:“行,那你記着,回了中京,你欠我三次!”

“說清楚了,是我欠你三次請客!”

兩人鬥着嘴,若是旁人聽了肯定覺得這每一句話都透着不可思議。

國公家的嫡孫逮着機會就想去青樓,大權在握的皇子欽差卻不敢去尋常士紳都敢去的地方,但知曉這背後情況的齊政卻明白,這就叫世事的無常與奇妙,各有各的難言與苦衷。

“齊政,你還有什麼事情,最近就儘快去辦了吧!等他們過些日子一回來,咱們就準備動身了。”

齊政想了想,“說起來,還真有個事情,在下去一趟鎮海衛吧。”

衛王一愣,這地名怎麼這麼熟悉。

然後猛然想起這是齊政以前的家鄉。

於是他當即道:“應該的,我陪你去吧!”

齊政卻搖了搖頭,“如今情況雖好,但暗地裡誰知道有多大的風浪,殿下還是不要離開蘇州以身犯險。我帶上張先去就行了。”

擔心衛王安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齊政的確好多事情都不知道,跟着一塊去連家在哪兒都記不得,這不露了馬腳了嘛!

聽齊政這麼說,衛王也沒勉強,“那行,我讓田七帶幾個人跟你一起吧,在有些人眼裡,你的存在也不是秘密了,你可千萬不能出什麼差錯。”

齊政想了想,也沒拒絕,點頭答應下來。

當天晚上,齊政將整整一個大箱子的文稿交到了宋徽的手裡,而後和衛王、凌嶽一起出城,目送他們在十幾名禁軍將士的陪同下,登船離開。

三人一起凝望着船在江面漸漸變小,如同一顆小小的種子,而後一起期待着這顆種子,能在中京城中,開出多大的花,結出何等的果。

忙活完了這些,齊政回去昏天暗地地睡了一覺,等他緩緩醒來,已經是傍晚,天色晦暗,四周一片寂靜,那種鋪天蓋地的孤獨感“臥槽!”

齊政還沒來得及感慨呢,就被牀邊坐着的身影嚇了一跳,差點一腳踹了過去。

等定睛看清楚周堅那張才幹過人的面容,驚魂未定地鬆了口氣,“你什麼時候回來的?怎麼坐這兒?”

“中午就回了,聽說你從昨晚睡到現在,怕你睡死了,我娘讓我在這兒看着。”

恢復了鎮定的齊政坐起身來,笑着道:“怎麼樣,突擊學習一個月,是不是學問大增?”

周堅有些落寞地搖了搖頭,“不大妙,就像是被硬塞進去一大堆東西,消化不了,越學越懵。”

齊政笑了笑,“你這就是知識不成體系,就像家裡搬進來許多傢俱,不懂歸置之法自然就會很雜亂。”

他掀開薄被起身穿上衣服,“明日跟我出去一趟吧,天天讀死書也不是個辦法,路上我得空慢慢跟你講。程夫子那邊我幫你請個假。”

周堅眼前一亮,“去哪兒?”

“鎮海衛。”

有齊政出馬,程夫子和周家夫婦自然都沒意見,甚至在得知齊政是去鎮海衛祭拜亡故父母之後,周陸氏還親自出去買了些香蠟紙錢貢品之類的,裝在一個大框裡,讓周堅親自背上。

從蘇州到鎮海衛,一路都是水路,順流而下,十分方便。

齊政跟周堅一邊聊着,一邊看着風景,吃吃東西,順暢地便抵達了鎮海衛。

當來到鎮海衛的衛所,一些回憶便控制不住地涌上心頭。

齊政的情緒也悄然變得有些落寞。

時間有一種頑強而神奇的力量,視野之中,已經不見了當初的那些血火痕跡,彷彿那場人間慘劇只是一段虛妄的記憶。

可衛所牆上的刀痕和已經黯淡的血痕,還在倔強無聲提醒着人們,不要忘記別人的罪惡和自己的苦難。

齊政沒有刻意去尋找,因爲也尋找不來,當初絕大部分的遇難者都被集中安置在了城外的萬人坑中。

齊政和周堅點上香蠟,擺上貢品,將所有的紙錢都燒掉,規規矩矩地叩首之後,便起身離開。

走這一趟,圖個心安,逝者已矣,過好當下。

一路來到了渡口,護衛們等來了一艘自劉家港那邊過來要路過蘇州的客船,和船老大給了錢,便登了上去。

坐進一間空船艙,周堅關切地看着齊政,“政哥兒,你沒事兒吧?”

齊政笑了笑,“放心吧,沒事兒,早都已經接受了。”

他看着周堅,“前面我們講了自先秦以來的文學變遷,文史不分家,今天跟你梳理一下歷史的脈絡,也有助於你建立你的知識體系,不至於那麼混沌。”

周堅最喜歡聽齊政講歷史了,興奮點頭,“這個我知道,程夫子講了,咱們的歷史總結起來,就是幾句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大治已久必生大亂。”

齊政卻搖了搖頭,“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程夫子講的,也不一定對。”

“比如你方纔那句話,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就是極端錯誤的。”

周堅一愣,“不會吧,我聽很多人都這麼說啊?”

齊政輕笑一聲,“我知道,他們說的是,大亂之後,人口銳減,原本的利益結構被打破,每個人能夠佔據的土地等資源自然就多了,自然也就發展起來了,對吧?”

“那我問你,強秦崩潰,羣雄逐鹿,楚漢相爭,到劉邦勝出,死傷無數,這算不算大亂,大漢可有大治?貴爲皇帝的漢太祖連六匹同色的馬都湊不出來,民間是何情況可想而知,這算大治嗎?”

“東漢滅亡,三國紛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天下十室九空,這算不算大亂,至西晉一統,天下可有大治?”

“大唐滅亡,黃巢殺得天街踏盡公卿骨,內庫燒爲錦繡灰,天下之地流血漂櫓,這算不算大亂,然後呢?迎來大治了嗎?”

“大亂,從來不是大治的前置條件,動亂從來不是強盛之源,它只會極大地毀滅人口和財富,消耗整個社會的元氣,這也是爲什麼幾乎所有朝代的開國之初,實際上都是極其困難,但往往在二代、三代的時候迎來鼎盛,是因爲社會就如同人一樣,它需要修養,需要舔舐傷口,需要恢復。”

“譬如強漢,在陳勝吳廣起義,天下攻秦,楚漢相爭之後,用了多少年?白登山之圍,和親之恥,一點點地攢着家底,直到武帝朝才真正強大起來,這大亂和大治,有什麼關係?”

“將大亂作爲大治的前提,或者美化動亂與戰爭的想法,簡直就是一派胡言。”

周堅聽得一臉懵逼,但現在的他,的確比起以前的他要厲害不少,“政哥兒,也不對啊,你看李唐,不就在大隋滅亡之後,立刻就迎來了大唐盛世?”

齊政隔壁的船艙,房門被一個女子輕輕推開,“爺爺.”

女子的話陡然停住,震驚地瞪大了眼睛,只見自己那被無數人奉若神明的鬍子花白的爺爺正把耳朵貼在船艙的隔斷木板上,聽得津津有味。

瞧見她進來,老頭兒還豎起一根手指在嘴邊,“噓!”

(本章完)

第221章 第一關,這題也太難了第251章 幕僚 老婦 鐵案第271章 齊政真正的圖謀第88章 你的張良計,我的過牆梯(求訂閱)第49章 縱論古今,殊途同歸第251章 幕僚 老婦 鐵案第73章 上架感言請假一天第80章 三封請柬(第七更)第6章 一舉成功第291章 祭旗立威,上下一心!第13章 拮据與慷慨第47章 求見與交易第42章 大快人心第271章 齊政真正的圖謀第10章 書童顯威第103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303章 被捷報砸暈了的嚴大人第3章 拿捏第151章 驛中偶遇第124章 驚人的收穫第38章 放心,包贏的第42章 大快人心第98章 汪鐵棒的奇幻漂流第154章 打賭與打人第137章 更替之思,人民萬歲第174章 影帝與內鬼第183章 三傑歸心第94章 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第66章 沈千鍾在哪裡?第14章 馬甲掉了第256章 身份定論,三足不復第320章 河畔重聚,東出太行第220章 這是齊政的詩?第137章 更替之思,人民萬歲第103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228章 雄文出世鎮全場第320章 河畔重聚,東出太行第263章 暗流洶洶,征途漫漫第58章 王與王佐,山林初見第21章 一個賭約第176章 覆滅第11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5章 既然掉馬,那就秀一把第88章 你的張良計,我的過牆梯(求訂閱)第252章 獨孤勝:還好有殿下第119章 你與虎謀皮,我請君入甕第147章 齊政之憂,文宗抵京第187章 威遠侯第310章 莫先生通敵,齊公子獻計第165章 設宴賠罪第97章 分化,解決第319章 南北各謀局(二合一,中杯)第27章 邀請第317章 大局開幕,驚變之始(二)第281章 跳樑小醜,衛王將至!(二合一)第311章 巧言獻計,請君入甕第139章 殺人 贈詩,江南事畢(大杯)第106章 反擊開始第83章 撥雲見日第88章 你的張良計,我的過牆梯(求訂閱)第198章 有困難,找齊王第215章 各方齊慌,文會終至第4章 考覈第267章 幹它一票大的!第65章 一魚兩吃第61章 這小子是神仙嗎?第231章 青筠剖心,威遠罪現第305章 見龍頭,舌戰羣賊(二合一)第222章 玉佩曝光,緣份落定第51章 沈家!第211章 北淵天才,臨江風雲第200章 齊王點頭,楚王生憂第56章 程府求見第291章 祭旗立威,上下一心!第250章 風起青萍之末第171章 真正的殺招第158章 耳光戰神的誕生第180章 羣賢畢至第171章 真正的殺招第229章 文宗之徒終落定第156章 中京令!第190章 齊政之計,楚王之憂第287章 震撼的戰果!第5章 齊政的手段第70章 請客 斬首 收下當狗第3章 拿捏第276章 乘勢而上,謀求大功第269章 來聊聊你通敵的事情第313章 大計終成,開始收網(二合一)第241章 誅心之問,大局漸變第81章 知府暴怒(第八更)請假一天,外加感言第76章 強勢入局(求首訂)第257章 乾綱獨斷,爭儲新局第40章 神仙手段第51章 沈家!第147章 齊政之憂,文宗抵京第289章 誰給你的膽子?
第221章 第一關,這題也太難了第251章 幕僚 老婦 鐵案第271章 齊政真正的圖謀第88章 你的張良計,我的過牆梯(求訂閱)第49章 縱論古今,殊途同歸第251章 幕僚 老婦 鐵案第73章 上架感言請假一天第80章 三封請柬(第七更)第6章 一舉成功第291章 祭旗立威,上下一心!第13章 拮据與慷慨第47章 求見與交易第42章 大快人心第271章 齊政真正的圖謀第10章 書童顯威第103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303章 被捷報砸暈了的嚴大人第3章 拿捏第151章 驛中偶遇第124章 驚人的收穫第38章 放心,包贏的第42章 大快人心第98章 汪鐵棒的奇幻漂流第154章 打賭與打人第137章 更替之思,人民萬歲第174章 影帝與內鬼第183章 三傑歸心第94章 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第66章 沈千鍾在哪裡?第14章 馬甲掉了第256章 身份定論,三足不復第320章 河畔重聚,東出太行第220章 這是齊政的詩?第137章 更替之思,人民萬歲第103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228章 雄文出世鎮全場第320章 河畔重聚,東出太行第263章 暗流洶洶,征途漫漫第58章 王與王佐,山林初見第21章 一個賭約第176章 覆滅第11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5章 既然掉馬,那就秀一把第88章 你的張良計,我的過牆梯(求訂閱)第252章 獨孤勝:還好有殿下第119章 你與虎謀皮,我請君入甕第147章 齊政之憂,文宗抵京第187章 威遠侯第310章 莫先生通敵,齊公子獻計第165章 設宴賠罪第97章 分化,解決第319章 南北各謀局(二合一,中杯)第27章 邀請第317章 大局開幕,驚變之始(二)第281章 跳樑小醜,衛王將至!(二合一)第311章 巧言獻計,請君入甕第139章 殺人 贈詩,江南事畢(大杯)第106章 反擊開始第83章 撥雲見日第88章 你的張良計,我的過牆梯(求訂閱)第198章 有困難,找齊王第215章 各方齊慌,文會終至第4章 考覈第267章 幹它一票大的!第65章 一魚兩吃第61章 這小子是神仙嗎?第231章 青筠剖心,威遠罪現第305章 見龍頭,舌戰羣賊(二合一)第222章 玉佩曝光,緣份落定第51章 沈家!第211章 北淵天才,臨江風雲第200章 齊王點頭,楚王生憂第56章 程府求見第291章 祭旗立威,上下一心!第250章 風起青萍之末第171章 真正的殺招第158章 耳光戰神的誕生第180章 羣賢畢至第171章 真正的殺招第229章 文宗之徒終落定第156章 中京令!第190章 齊政之計,楚王之憂第287章 震撼的戰果!第5章 齊政的手段第70章 請客 斬首 收下當狗第3章 拿捏第276章 乘勢而上,謀求大功第269章 來聊聊你通敵的事情第313章 大計終成,開始收網(二合一)第241章 誅心之問,大局漸變第81章 知府暴怒(第八更)請假一天,外加感言第76章 強勢入局(求首訂)第257章 乾綱獨斷,爭儲新局第40章 神仙手段第51章 沈家!第147章 齊政之憂,文宗抵京第289章 誰給你的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