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開源有方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延慶當然要想辦法解決眼前的財政困境,最現實最可靠的辦法就是用資源換資源,用縣衙控制的土地資源換取商人們手中的錢財,以渡過眼前的財政困境,然後再想辦法擴大官府收入來源,這纔是解決問題的便捷有效之道。

商人們都有了興趣,一個個伸長脖子,摒住呼吸,大堂內一片寂靜,李延慶笑道:“不知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就是城隍廟那塊土地空置在那裡太浪費了,佔地六十畝,完全可以再修建成一座瓦肆,我打算把這塊地公開出售,以一畝地爲一份,大家可以出資購買,官府也解決了財政困境,有錢償還大家的欠款,有興趣的話先在縣衙報名,幾天後公開出售。”

迎賓堂內頓時象炸開鍋一樣,城隍廟那邊土地正好位於縣城最中心,可以說是嘉魚縣最繁華的地段,誰會不眼饞?大家盼了多少年,新縣令到來後終於出售了。

楊菊卻嚇了一大跳,縣君居然不和自己商量一下就要賣那塊地,那塊地可不能賣,要是能賣早就賣了,他急忙低聲道:“縣君,賣官地要得到州里同意才行,我們去年也向州里申請賣那塊地,結果被駁回了。”

“爲什麼會被駁回?”

“賣官地也好,官田也好,必須要有充分的理由,我們當時用補充公廨錢不足爲理由,但州里就是不答應。”

李延慶淡淡一笑,“那是你們不會辦事,我還是用同樣的理由,州里就會批准,你信不信?”

楊菊一轉念想想也對,去年汪縣令正好是任期將滿,或升遷或調職,在這個關鍵時刻他也不想多惹是非,在賣地一事並不積極,州里不同意賣地他也就不爭取了,如果李縣君能夠再三爭取,應該還是有一線希望,這時,楊菊又猛然想起李延慶原來是侍御史,在朝廷中人脈很廣,或知州真會給他這個面子。

想到這,他欣然點頭道:“如果州里真的同意我們賣地,那就解決大問題了。”

這時,研茶店的東主急不可耐問道:“請問縣君準備賣多少錢一畝?”

李延慶笑眯眯道:“當然是按照市場價格出售,位子好的就貴一點,位子稍偏則便宜一點,如果一塊地幾家人都搶着買,那就看誰出的價格高,後天上午縣衙門口會貼出具體通告,大家來看就是了,有一點大家可以放心,這次賣地絕對公平,本縣絕不接受任何人情,只認錢!”

衆人都笑了起來,紛紛起身告辭,消息很快不脛而走,縣衙上下人人振奮,只要賣掉土地,縣裡就有了錢,他們的薪俸大問題也就解決了。

李延慶又派人將縣丞楊菊和縣尉周平一起找來,三人具體商議賣地之事。

周平在鄂州官場打滾了二十幾年,他顯然更清楚該怎麼處理這件事,他捋須不慌不忙道:“我去年就說過,汪知州之所以不批准我們的申請是怕擔責,不光是嘉魚縣公廨錢不足,其他縣都一樣,萬一州里批了嘉魚縣,其他縣也要效仿,事情就鬧大了,汪知州當然承擔不起這個責任,所以他肯定不批准,我建議索性就不要向州里,直接賣地,等生米做成了熟飯,汪知州也沒有辦法,他也不會把事情鬧大,給自己找麻煩,最後肯定就不了了之。”

李延慶暗暗點頭,這個周平是個人精,把問題看得很透徹,自己倒小瞧他了。

“原來知州也姓汪,不知他和我們縣前任汪縣令有什麼關係?”

“他們沒有任何關係,汪知州是徽州人,汪縣令卻是開封府人,雖然是同姓,但兩人關係卻不太好。”

“爲什麼?”

“知州是崇寧二年進士,縣令卻不是科班出身,所以.....”

李延慶笑了笑,“我明白了,不進一家門,難成一路人,對吧!”

“正是如此!”

這時,旁邊楊菊卻憂心忡忡道:“賣地雖然可以解一時之憂,但以後怎麼辦?沒有一個長遠的收入,還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李延慶笑道:“長遠的開源辦法我倒是有解決方案,關鍵是眼前的燃眉之急得先解決。”

楊菊和周平大喜,“縣君有什麼好辦法?”

李延慶微微笑道:“我們公廨田有一萬兩千畝,每年佃租只有四千貫收入,太低了,如果佃租每年有一萬貫的收入,那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楊菊和周平對望一眼,周平連忙道:“恐怕不行,嘉魚縣本來就地多人少,良田土地很便宜,佃租收入極低,如果提高佃租,恐怕就沒有人肯來種公廨田了。”

李延慶不慌不忙道:“公廨田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交稅賦,那不管我種什麼都不會影響到本縣的稅額,我就可以把一萬兩千畝地租給寶妍齋種花,種花的獲利要比種田多得多,那我每畝地每年收一貫錢的佃租,一萬兩千畝地就是一萬兩千貫錢,有了這筆錢,兩位的茶水補貼,文吏的炭柴補貼,還有衙役和捕快們的伙食補貼都可以大大增加了,我們籤一紙二十年的租約,長遠買賣不就來了嗎?”

楊菊苦笑一聲,“問題是寶妍齋肯不肯來租我們的土地,他們在江夏有好幾座莊園,就算要租也是租江夏縣的土地吧!”

李延慶淡淡一笑,“寶妍齋來不來就在我的一句話,若沒有把握,我不會提出這個方案。”

李延慶並不想說破自己和寶妍齋的關係,他又和兩人商量了拍賣土地的事情,這件事他全權交給了周平去辦,楊菊書生意氣稍重了一點,周平不僅是地頭蛇,而且是個人精,他會把事情辦妥。

當然,李延慶還有另外一層考慮,他奪了周平的軍權,爲了安撫他,最好適當給周平一點好處,所以這些土地怎麼賣,怎麼操作,讓周平自己看着辦,如果周平想把一兩塊最好的土地留給家人,他李延慶也只會睜隻眼閉隻眼。

至於他向商人承諾要公平公正之類,那也只是個態度而已,沒有人會較真,也沒有人會當真。

........

土地拍賣並不是馬上就能做成,還要丈量劃線等等各種準備,至少要十天後才能進行,爲了解決燃眉之急,李延慶自己先墊出一千貫錢發一個月的薪俸,一個月的薪俸約七百貫錢,另外三百貫作爲茶水錢補貼給手下,算是新官上任的福利。

這件事他說做就做,他取出一千貫錢的會子,在錢鋪兌成銅錢,很快,一千貫銅錢便堆放在院裡的小桌上,所有的文吏、衙役、捕快得到消息後都紛紛趕來。

宋朝三冗之一就是吏冗,每個縣多則一兩百人,少則三五十人都靠吃官糧爲生,嘉魚縣是上縣,也有近百人之多。

一般而言,縣衙各種人員分爲吏和役兩類人,吏是指文吏,包括幕僚和各曹的押錄、手分、貼司。

而役又細分爲三種,一種是衙役,諸如手力、雜職、解子、腳力等等;第二種是捕快,諸如弓手、攔頭、專副等等;而第三種則是各類專業執事,包括鄉書手、斗子、秤子、揀子、掏子、庫子、驛子等等。

還有一些特殊人員也要靠縣裡養活,主要是官學、官辦小學堂和慈善機構的人員。

每個月要養活這麼多人,基本俸料就是七百貫錢,還要有各種補貼、差料,加起來要有上千貫錢。

朝廷的撥付的公廨錢少得可憐,還得靠各個縣自己想辦法解決。

院子裡,李延慶望着黑壓壓的人羣道:“我知道很多弟兄都要養家餬口,三個月沒有發薪俸,讓大家受委屈了,今天我決定把城隍廟前的土地賣掉,解決縣衙的所有欠債,也解決大家的薪俸,但賣地收錢至少要十天後了,說不定很多弟兄都在等米下鍋,所以我個人先墊出一千貫錢,給大家先發一個月的薪俸,然後再多給大家半個的薪俸作爲茶水錢,算是我的一點心意,以後開源成功,縣裡收入多了,大家的待遇還會提高,總之就一句話,有我李延慶在,絕對不會虧待了各位弟兄!”

院子裡頓時歡呼起來,不管是文吏、捕快還是衙役,個個激動萬分,他們因爲拿不了錢給家裡,這幾個月備受煎熬,心狠手辣的便去敲詐商家,老實本份的則趁夜裡去擺小攤,日子都不好過,李延慶體恤下情,拿出自己的錢給他們發薪俸,讓他們怎麼能不感動,上任第一天,李延慶便贏得了所有下屬的人心。

......

院子裡,莫俊和劉方還坐在桌前噼噼啪啪打着算盤給衆人發錢,李延慶卻回到了自己官房,李延慶的官房位於後堂,正好在縣衙中軸線的盡頭,是一間小院子,院子很小,但也有一座假山,種了兩株臘梅,屋角還有一叢細竹,

正面是三間屋子,中間是李延慶官房,佔地至少有三十個平方,桌椅櫃子都一應俱全,左邊一間是文書房,應該有兩名替他整理文書的幕僚從事,現在還沒有合適的人選。

右邊則是茶水間,應該有一名小茶童負責給他們煎茶跑腿,類似從前御史臺的應哥兒一樣,目前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人,現在李延慶要喝茶,還得讓縣丞的茶童代煎。

李延慶正坐在大堂上處理從前積累的一些案子,放在一隻只卷宗袋裡,有民事案也有刑事案,從袋子可以分得出民事和刑事,普通的白色袋子是民事案,黃色加印章的袋子則是刑事案,相對而言,刑事案要少得多,大都是民事糾紛案,在他來之前,楊菊和周平已經把簡單的案子都處理掉了,剩下都是一些比較棘手的案子。

這時,周平走到門口笑道:“能否打擾一下縣君?”

李延慶放下筆笑道:“請進!”

周平走了進來,將一份文書遞給李延慶道:“這是我剛剛草擬的一份土地出售草案,請縣君過目!”

=======

【求月票、推薦票!】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內訌爆發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上架感言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月末求月票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官上任 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八百零九章 籠絡之念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八百五十三章 智取敵寨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五百七十五章 新式火器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
第六百六十七章 並非西夏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內訌爆發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上架感言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戰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米下鍋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六百七十章 收購兵甲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議之怒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湯陰重逢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馬大賽 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月末求月票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官上任 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鵲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黃河水鬼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八百零九章 籠絡之念第三百零九章 搶先收網第八百五十三章 智取敵寨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國蔡京 下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爭 下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一百一十一章 酒樓事件 下第六十二章 禮物風波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暫停進攻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約黃昏 中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議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五百七十五章 新式火器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決裂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馬大賽 十四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內訌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戰石州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襲大名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二百四十章 弓馬大賽 十七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