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

金兵駐紮在南城十里外,整整二十天都沒有再攻城。

二十天雖然對太原百姓是難得的平靜時光,但對守城的宋軍而言,卻是難得訓練機會。

五萬新兵晝夜不停地在軍營內集訓,辛勞和汗水浸泡着他們的訓練,使他們一天天的脫胎換骨,逐漸變得強大起來,

二十天時間,也使宋軍的防禦工事變得完善起來,最明顯是城牆後面的木架子拆除了,這是爲了給投石機裝震天雷而搭建的木臺,工匠們繼續改良投石機,將投石機從後裝式改成了側裝式,這樣就能移動拋杆,將拋杆折轉九十度角,士兵在城頭上直接將震天雷放入投兜。

天剛亮,李延慶便帶着士兵上城巡視,他來到北城牆,北城的主將是王貴,副將是他的老搭檔曹猛和牛皋,三天前,金兵在北城外和東城外重新修築了大營,這就意味着金兵將對北城和東城發起進攻。

李延慶也做出了相應調整,北城主將由王貴出任,率兩萬軍駐防,而東城主將是劉錡,同樣率兩萬軍駐守。

王貴見李延慶上城,便迎上前笑問道:“延慶今天不在大帳內祭祀一下先祖嗎?”

“我在寅時已給母親靈位上了香,京兆城那邊娘子也會去寺院上香,至於祭祀先祖,就讓父親去忙吧!”

“我也一樣,給母親上了香,先祖有祖父他們在江夏祭祀,我就不管了。”

王貴的母親也在抵達江夏不久便因病去世了,他每年也會和李延慶一起在新年祭祀各自的母親,李延慶拍拍王貴的肩膀笑道:“今天新年,休息一天吧!”

王貴卻搖了搖頭,“昨天晚上,金兵的投石機已經出營測路了,我估計不是今天就是明天,金兵的新一輪攻勢就要開始,實在沒法子休息。”

正說着,一名親兵連忙拉了一下李延慶,“都統當心腳下!”

李延慶這才發現自己就站在城邊,十分危險,他連忙向裡面走了幾步。

一般面朝城內的城牆叫做女牆,城垛比較矮,爲了應對金兵的投石機,宋軍特地將北城和東城上的女牆做了改造,主要是用鐵錘將女牆的城垛打掉了,使得城頭上的內側沒有了矮牆防護,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無論是石塊還是震天雷,若擊中城頭,就直接藉助慣性滑落到城內,而不會在城頭上停留。

當然,不利的一面也有,主要是士兵不小心就會失足掉下城去,這就要靠士兵們自己當心了。

“看來金兵援軍來勢洶洶,他們投石機是什麼型號,看出來了嗎?”

“目測也是重型投石機,好像比我們的稍高一點。”

李延慶苦笑一聲道:“這一定是真定府的庫存投石機了,當年我來真定府稽查庫存時,發現他們投石機保養得很好,我還特地表彰管理倉庫的官員,可沒想到最後卻便宜了金人,真是有點諷刺啊!”

“都統不必沮喪,金兵有投石機又怎麼樣,咱們見得多了,根本就不懼他們。”

這時,迎面走來了一隊女護兵,格外的英姿颯爽,正在城頭上忙碌的士兵們紛紛慌亂起來,向這支女兵投去了警惕的目光。

女兵們上前向李延慶行一禮,她們有兩個職責,一個是戰前檢查戰備情況,另一個就是大戰時救助傷兵。

招募女兵進入軍隊,雖然在朝廷中引起的爭議至今尚未平息,但所有的士兵都衷心擁戴這個決定,女護衛的及時救助大大降低了傷兵的死亡率,這是經過無數次戰鬥驗證過的事實。

實際上,冷兵器時代直接被殺死的士兵並不是很多,絕大部分士兵都是受傷不治而死,一個是流血過多,一個就是傷口感染,這是號稱致傷兵死亡的兩大殺手。

但女護兵出現後,她們會及時用鹽水給士兵傷口消毒,同時敷上止血膏後迅速包紮,這便使傷兵的兩大致死殺手不再像從前那樣猖獗了,傷兵的死亡率直線下降了八成。

京兆軍的一千女兵在戰場上救助了大量傷兵,用實際行動贏得了京兆軍上上下下的尊敬。

目前宋軍中就只有李延慶的京兆軍和韓世忠的淮南軍中招募了女兵,分別由女將扈青兒和梁紅玉統領。

迎面走來的女兵首領叫做王瓊,是一名部將,京兆府人,她今天率領五十名女兵負責檢查城頭的備戰情況,並會當場糾正存在的隱患。

她向李延慶行一禮道:“啓稟都統,到目前爲止,卑職已發現了八處隱患,都一一糾正,最嚴重的一起隱患是震天雷沒有裝箱,十二枚震天雷直接放在地上,而且地上就有溢油,只要有一點火種,後果不堪設想,我已向劉副都統彙報了此事,要求懲處責任人。”

李延慶點點頭笑道:“王將軍辛苦了!”

王瓊又行一禮,便帶着女兵們繼續巡視稽查,走了十幾步,她們又發現一架投石機上沒有工匠的檢修章,她們立刻讓士兵再度確認,這架投石機到底有沒有檢修?

王貴望着她們背影笑道:“都統怎麼會想到讓女兵來巡查戰備?”

李延慶淡淡道:“女人更加細心、不徇私情,而且被女人查出問題很丟面子,相信所有士兵都不敢大意,在我看來,她們非常合格!”

李延慶話音剛落,遠處便傳來悶雷般的戰鼓聲,‘咚!咚!咚!咚!’戰鼓聲低沉而密集。

李延慶臉色一變,喝令道:“敲響警鐘!”

‘當!當!當……’

城頭上的警鐘也激烈的敲響了。

一隊隊士兵迅速向城頭上奔來,操作的投石機的士兵也迅速到位,除了北城和東城外,敵軍進攻可能性不大的西城和南城也各有五千士兵守衛。

目前太原城一共有七萬五千軍隊,除了兩萬五千軍作爲後備支援軍外,其餘五萬大軍已全部上城,刀槍出鞘,弩矢上弦,震天雷已經放入了投石機的鐵兜內,城頭上方長槍如林,殺氣騰騰。

正如宋軍的判斷,金兵的目標果然是太原的北城和東城,金兵的北面軍營和東面軍營方向幾乎同時敲響了戰鼓,兩支軍隊開始在遠處集結,大型攻城器身影也在遠處隱隱可見。

這次金兵一共從真定府運來大小三百架投石機,巢車八十架,火砲二百六十架,還有攻城槌和鋪壕車,所謂鋪壕徹就是逾越壕溝時所用,大車上運載着已經事先製作完成的木排,可以迅速在壕溝上架起一座木橋,其實用肩挑手擡也一樣快,反而更加靈活,這種鋪壕車的實戰意義並不大。

對宋軍威脅最大的還是投石機,完顏昌騎在馬上,獰笑着望向遠處的東城牆,在他身後是一百架重型投石機,運來時都是零件,金營中的工匠用三天時間裝配完成。

投石機底盤很大,四周有大木輪,在平地上可以緩緩推行,主軸高大兩丈,也就是六米,像一排怪獸軍矗立在原野上,長長的拋杆長達五丈,可以將五六十斤的巨石拋擲到兩百五十步外。

而城頭上的投石機則受環境限制,投擲距離最遠只有兩百步,這便使金兵的投石機稍稍佔據了上風。

但對付金兵的投石機,宋軍也並不是沒有辦法,一是製作超巨型投石機,放在城內投擲,可將震天雷投擲到五百步外,只是這種超長拋杆宋軍目前只有三根,最多也只能製作三架超級投石機。

第二種辦法便是利用牀弩,牀弩的射程也達五百步,穿透力極強,宋軍火藥匠設計了一種長筒型的火藥管,用皮紙層層包裹,綁縛在弩箭上,當它射中對方投石機後,會迅速爆炸,雖然爆炸威力不大,但對投石機的一些關鍵零件會產生很大影響。

不過最有效的還是被動式防禦,比如宋軍敲掉了面朝城內一側的城垛,除非金兵的震天雷落地就爆炸,否則就會直接衝下城去,而在城下則挖了一條深深的土坑,無論火球還是震天雷都會墜入土坑中。

另外就是城牆,萬幸的是,現在還是嚴冬,宋軍繼續加厚了城牆上的冰層,使城牆正面的冰層厚達一尺,用榔頭狠狠敲下去就是一個白印,凍得結結實,用百枚震天雷連續爆炸,也炸不碎冰殼,更何況裡面的巨石城牆。

金兵的投石機轟隆隆的移動上前,在兩百五十步的石灰線前停下,金兵的目標是城頭上的宋軍,他們對城牆和城內沒有任何興趣。

這時,李延慶下達了疏散令,北城頭和東城頭上的士兵紛紛向西城和南城疏散,兩座主戰城頭上只留下五千士兵,與此同時,原本部署在城頭上的火砲也迅速撤下去了,震天雷和火油更是不能留在城頭。

就在宋軍剛剛疏散完畢,金兵的投石機驟然發射了,東城外的一百投石機率先發射,一百顆震天雷騰空而起,向太原東城頭射來,宋軍士兵發一聲喊,紛紛趴在城垛下,用盾牌遮擋住頭部和其他身體要害部位。

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來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囂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五百零一章 臨時任務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縣城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上架感言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來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
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九百九十章 圍城打援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談判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崗茶棚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眷西來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三十五章 郊遊墜驢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九十三章 追查疑兇 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宋夏議和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囂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六百四十章 兩相暗鬥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檜北使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五百零一章 臨時任務第二百四十八章 師師請客 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師師請客 上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師師失蹤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七十五章 仗義救人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縣城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五章 冤家路窄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七十三章 喜訊傳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損失慘重第七百一十六章 關鍵阻礙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兩路第七百一十三章 黃河南岸上架感言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薑彌辣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報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請客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軍北上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八百八十六章 女真王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慶殿試 上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五百三十章 力勸蔡京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試開考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來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戰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