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報

清晨,一隊騎兵從一望無際的稻田間穿過,戰馬踏着田埂疾奔,百步外是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蜿蜒着向南面流去,再遠處是一座小村莊,二十餘戶人家,白牆黛瓦,垂柳依依,屋頂上着冒着嫋嫋的白色炊煙,幾條黃狗聚在村頭,正警惕地望着奔馳而過的騎兵,不時仰頭吠叫。

騎兵從田埂上飛馳而過,很快將小村子拋在身後,前方是一座低緩的土崗,千百年的滄海桑田使這座沙土丘崗突兀地橫亙在平原上,丘崗高只有二十餘丈,卻至少有三裡寬,十幾里長,山崗上長滿了茂盛的林木。

騎兵們直接奔上丘崗,衝進了樹林,頓時從樹上驚起一片鳥雀。

這支騎兵是燕青率領的情報營斥候隊,張順負責監視水路,而燕青則負責監視江南軍主力。

燕青手下有五百人,分成十隊,分佈在江南的各個州縣,燕青帶着其中的一支精銳斥候,負責跟蹤江南軍主力南下。

就在昨天晚上,燕青抓住兩名逃兵,細細審問之下,纔是知道他們是劉延慶的士兵,在行軍途中找到藉口逃脫了隊伍。

燕青當然知道江南軍前兩天發生了內訌,主帥向發殺死了副將劉延慶,大將武安城率數千部下南下。

這個消息燕青發送給主帥李延慶稍微遲了一點,京兆軍受降了武安城的軍隊後,他的情報才送到無錫縣。

昨晚抓到兩名士兵雖然不是什麼突發重大事件,但從兩名士兵逃跑這件事來看,燕青心中便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江南軍的軍心士氣是不是開始出現問題了。

猜測雖然大膽,但還需要更多的證據來證明這一點。

騎兵們奔至丘崗上,留下幾名士兵看守戰馬,燕青則帶着其他爬上了丘崗最高處,丘崗雖然只有二十餘丈高,但從高處向下望去,視野十分開闊,遠處是一片片鏡子般的稻田,至少能看到三十里外,令人心曠神怡。

“統制,他們來了!”一名士兵指着北面官道上低聲喊道。

燕青一點不奇怪,他們本來就是追蹤着敵軍主力南下,他們只是騎兵佔了優勢,才提前趕到對方前面。

江南軍奔在前面的是幾名前哨探子,他們負責查看官道兩邊是否有埋伏,而主力軍隊就在他們身後三裡外,遠遠望去,就像一條黑色的蟲子在蠕動着前行。

燕青率領的士兵不是普通的斥候,而是情報斥候,他們分析能力更強,更能從一些細節中發現問題。

江南軍的行軍速度明顯放慢了,他們從出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時辰,但行軍距離還不到三十里,江南軍從昨天的小步快跑變成了步行,這難道是對方體力不支了?

按理應該不可能,他們纔剛剛開始行軍,應該是一天中體力最充沛之時,顯然是對方在有意保存體力,不再急於追趕南下的京兆軍,說明向發已經得知京兆軍在吳縣駐營的消息了。

過了近半個時辰,隊伍主力終於從山崗前路過,軍隊浩浩蕩蕩,旌旗遮天蔽日,燕青的手下在迅速統計情報,有多少騎兵,多少步兵,裝備情況如何,訓練程度等等,這些基礎情報對於兩軍作戰極爲重要。

隊伍中,不斷有士兵奔出,跑到路邊的灌木叢中蹲下,這時,隊伍出現一個斷層,中軍已經走過,但後軍還在一里外,三名蹲在灌木叢中的士兵發現了機會,轉身便向丘崗奔來。

燕青也一陣驚喜,立刻令道:“抓捕他們三人!”

士兵們一躍而且,紛紛向東奔去,只片刻,士兵們押着三名逃兵走過來,三人十分狼狽,頭盔掉了,鞋也掉了,一名士兵髮髻被挑開,披頭散髮。

“帶他們去審問,要以最快的速度讓他們開口,讓他們把知道的事情全部吐出來。”

斥候們分爲三組,迅速將三名逃兵各押去一邊,不多時,其中一組負責審問的士兵回來了,向燕青躬身行一禮,“啓稟統制,逃兵已經交代,他們不是第一批,昨天晚上逃兵就出現了。”

“他們是劉延慶的手下嗎?”

“正是!劉延慶手下還有一萬餘人,被打散後安置,並且在軍隊中遭受歧視,待遇很低,使這一萬餘人士氣十分低迷,不願給向家賣命,找到機會就想逃跑。”

燕青想了想問道:“他們在軍隊中是怎麼被區別出來!”

手下遞過一頂頭盔,“統制看這頂頭盔!”

燕青愣住了,頭盔居然是綠色的,塗了一層綠漆,“這就是他們的標誌?”

“他們都要戴這種綠頭盔,軍中都叫他們綠頭兵。”

這時,其他兩名審問士兵也匆匆走過來,抱拳行禮,“啓稟統制,他們全交代了。”

........

李延慶的軍隊駐紮在吳縣城北約十五里處的一片曠野裡,從吳縣武備庫中得到的數千頂大帳和數十萬根雙尖頭防禦木陣成爲京兆軍駐軍的保證。

軍營佔地約兩千畝,紮下了三千頂大帳,四周沒有營柵,卻佈下了三十萬根防禦木,所謂防禦木陣,就是兩頭削尖的木棍組成的大陣,長約一丈,一頭插進泥土裡,另一頭朝外,部署密集,使敵人騎兵無法靠近。

除了防禦木陣外,四周還挖了壕溝,壕溝裡埋下鹿角、尖刺等物,另外還搭建了木高塔眺望哨,外圍一里內又部署了大量的斥候巡哨,使敵軍很難靠近大營偷襲。

目前京兆軍共有四萬六千人,其中騎兵三千人,京兆軍養精蓄銳,積極訓練配合,耐心等待着敵軍的到來。

中軍帥帳內,李延慶和幾名大將正在聽取燕青的彙報,不僅彙報斥候的情況,也彙報情報司掌握的情報,目前江南軍已經進入蘇州地界,下午時分距離吳縣約五十里,並在那邊紮營過夜,也就是在軍營四十里外。

“從種種情報分析,敵軍戰鬥力最強的是虎賁軍和飛熊軍,裝備也最好,大約有兩萬人,這是三大外戚訓練多年的莊兵,一直分佈在各地的莊園和礦山,一個多月前才從天下各州集結到杭州,其次是四萬廂軍,來自於江南各州,軍隊強弱不等,像杭州、越州、宣州等地的廂軍,因爲需要防禦方臘軍,所以戰鬥力比較強,其他江南各州都普遍訓練不足,也就相當於河北的鄉兵。”

“介紹一下對方統帥和主要將領。”

李延慶作爲京兆軍主帥,他更關心對方的主帥和大將情況,統帥的作用至關作用,再精銳的士兵遇到一個柔弱主帥,也一樣發揮不出戰鬥力,相反,一個統率力強悍的主帥,就算手下士兵比較弱,但也能充分發揮出士兵的潛力。

燕青微微欠身道:“向發是向宗良的次子,從小讀書習武,二十歲時練出一身高強的武藝,在向家也算是一個比較有作爲的子弟,二十五歲官任上將軍、寧海軍節度使,三十歲起在禁軍中擔任龍神衛廂都虞侯,五年前出任殿前副都指揮使,參加了剿滅方臘的戰爭,此人十分精明能幹,也比較有作戰經驗,但他心胸十分狹窄,在軍中容不得任何反對意見,這也是他殺劉延慶的原因。”

“他手下大將軍呢?”李延慶又問道。

“回稟都統,向發手下有六員虎將,分別叫做向勇、鄭琛、朱洪英、郭懷素、李默和趙文鎧,這六人和向發一起掌控着目前的七萬軍隊,除了向勇外,其他五人都是禁軍將領,一直跟隨向發,都參加過剿滅方臘之戰,向勇是向宗良養子,掌管騎兵,有萬夫不擋之勇。”

王貴在一旁笑道:“這個朱洪英和我抓到的朱洪亮有關係吧!”

“他們是兄弟,都是外戚朱家的子弟。”

李延慶點點頭又問道:“燕將軍可知道這支軍隊最大的弱點在哪裡?”

燕青低頭沉吟片刻道:“這支軍隊最大的弱點應該就是劉延慶的軍隊,又叫做綠頭軍!”

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兵破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三十八章 紛爭再起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臨太原第五百七十五章 新式火器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喬氏商行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
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縣救人 上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鋪失火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營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七百八十九章 強行攔截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九百零九章 兩方求情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學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軍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兵破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別嘉魚第三百零四章 鬥智鬥勇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五十章 岳父做媒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六百七十四章 緊急情報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四十一章 遼國騎兵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四百九十章 青兒失蹤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三十八章 紛爭再起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軍到來第九十七章 練槍之始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報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一千零七章 輕敵之患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幕消息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來京兆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價條件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視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一百五十八章 發財陷阱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三十九章 東城租房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約黃昏 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臨太原第五百七十五章 新式火器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試探進攻 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喬氏商行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決之鑰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談第八百二十章 鴨子變雞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戰大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