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賀蘭老劍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雖然宋朝的京兆城已經沒有當年長安城的東市和西市,宋朝早已拆掉了坊牆,沿街皆可開店,不像唐朝那樣必須有指定的市場,使宋朝的經濟更加發達,商業也更加繁榮。

不過除了沿街店鋪外,宋朝也有商業集中之地,瓦肆便充當這種角色,它更加後世的綜合體,吃喝玩樂集中在一起,但比後世綜合體更加龐大,更加豐富多彩。

京兆城有六大瓦肆,其中西城萬家灣瓦子便是京兆城最大的一座勾欄瓦肆,佔地約三百餘畝,有各種店鋪上千家,西北角還有一座蹴鞠球場,還有可容納數千人的歌棚,眼看要到新年,萬家灣瓦子內行人如織,各家店鋪叫賣着來自天南地北的各種貨物,熱鬧異常。

李延慶和往常一樣在瓦肆內隨意而行,他可不是微服出行,他雖然是川陝經略使,是陝西路的最高軍政長官,但他也和普通官員一樣,有正常的生活,逛逛街,去酒樓喝一杯,或者去茶館坐坐什麼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百姓也沒有因爲他是最高主官而對他特別畏懼。

宋朝是典型的市民社會,官民之間的鴻溝並不是很深,民不畏官,官不欺民,在宋朝已是很尋常之事。

李延慶頭戴硬角襆頭,身穿一件白色的襴衫,腰束革帶,手執一柄摺扇,典型的讀書人打扮,他雖然身材比較高大,但相貌卻很普通,換一身尋常的人打扮,街上行人還真沒有人認出他就是李經略,和李延慶同行的還有新任經略府主薄曹葉,曹葉是曹儼之子,三年前完成太學學業,賜同進士出身,出任黃州官學助教,因京兆府學升級爲太學,需要大量的教授,曹葉便從黃州調到京兆,出任經學教授。

但因爲李延慶手下大量官員去河東路上任,經略府嚴重缺人,曹葉便被調到經略府出任主簿一職,從黃州時的從九品文林郎升爲從七品朝散郎,也算是升官有術。

曹葉性格開朗,做事穩重,又是曹家子弟,深得李延慶器重,每次出行都會把他帶在身後,他就相當於後世的秘書一職。

身後不遠處跟着幾名親兵隨從,若遇到什麼麻煩事,還得他們衝上去。

“官人今天還是去廣濟米鋪?”曹葉笑問道。

五天前,李延慶聽到管家抱怨,說米價漲得太快,他便自己跑到這座瓦肆的一家米鋪裡買米,價格上漲了五成,原因竟然是有謠言說宋夏要重新開戰,引起百姓恐慌屯糧,導致糧價普遍上漲,李延慶一方面讓官府避謠,另一方面令張順嚴查謠言源頭。

現在謠言已經平息,所以李延慶今天又特地來看看糧價。

“只能說順便看看吧!”

李延慶笑道:“不能什麼事情都要我過問,否則知府就該罷官免職了。”

“經略說得對,這些小事插手太多也不是好事情。”

就在這時,不遠處忽然傳來了呯砰嘣嘣的炮仗爆炸聲,很多人都跑了過去,“好像是有新店開業了!”曹葉笑道。

最近幾個月確實有不少店鋪開業,主要是宋軍奪取了河東路,使陝西路有了安全保障,商人們首先考慮的是安全,當安全問題解決後,商業便迅速恢復過去的繁榮。

今天開業的是一家皮毛店,店鋪名字叫做‘賀蘭老劍’,確實比較奪人眼球,而且這個名字就讓人猜到,這家店可能和西夏有關。

李延慶頓時有了興趣,要知道西夏貨物中除了毛皮、牲畜、藥材、葡萄酒外,西夏的兵器和馬具也極爲有名。

聞名後世的物產就有金飾鞍、冷鍛甲和夏國劍,西夏的鑄劍術曾一度是天下之最,連大宋天子的佩劍都是西夏寶劍,西夏的馬鞍雖然沒有好契丹鞍那麼有名,但也是做工精緻,非常注重騎士的感受,騎在馬上更加舒適,能長途跋涉。

另外西夏的鐵甲也很有名,鐵鷂子披掛的冷鍛甲更是名震天下,這主要是西夏使用一種大型的立式雙扇風箱,能使爐火溫度更高,打造出的鐵器質量更好。

不過西夏鐵礦石產量很低,大宋又對西夏實施生鐵禁運,所以西夏劍和鎧甲的質量雖高,但產量極低,在西夏只有貴族才能佩戴,另外冷鍛甲也只有西夏天子的三千核心衛隊披掛。..

所以李延慶看見這家店鋪居然叫做‘賀蘭老劍’,深感奇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要知道賀蘭幾乎就是西夏的別稱。

店鋪大門上用紅色彩緞紮成了各種絹花,幾名夥計正在熱情地招呼客人,這幾年戰爭不絕,人們普遍缺乏安全感,兵器的生意確實不錯,只要不買賣長兵器和軍弩等禁品,官府也不干涉。

李延慶頗有興趣地走進了店鋪,店鋪的佈置和一般的兵器鋪沒有區別、架子上,牆上掛滿了各種刀劍弓矢,雖然叫做賀蘭老劍,李延慶卻沒有看見一把來自西夏的寶劍。

這時,掌櫃迎上來陪笑道:“客官要買什麼?”

李延慶打量他一眼,見他並不是党項人,而是一口川音,地地道道的漢人,便笑道:“既然叫做賀蘭老劍。這裡可有夏國劍?”

“有是有,只是量很少,價格很貴,所以沒有擺出來。”

“可以拿出來看看嗎?”

掌櫃猶豫一下,還是和夥計從櫃檯下擡出一口箱子,旁邊幾名客人聽說有夏國劍,紛紛圍攏上來。

箱子打開,裡面取出了八口寶劍,劍鞘是木製,外面縫製一層華貴的豹皮,劍長適中,李延慶拾起一把劍,抽出一半,只覺一股寒氣撲面而來,劍刃寒光閃閃,他在試劍木樁上輕輕一擊,劍身便沒入木樁。

“好劍!好劍!”李延慶連聲讚道。

其他客人親眼看見寶劍的鋒利,紛紛上前搶劍,掌櫃一把按住木箱蓋子,高聲道:“我醜話說在前面,這劍價格昂貴,丟了我賠不起,要想看劍,我們去裡面談!”

“掌櫃,這劍多少錢一把!”

李延慶把劍還給掌櫃,他還想看看另外七把。

“這是正宗的夏國劍,我家東主也費千辛萬苦才運到大宋來,五百兩銀子一口,一文不讓!”

衆人頓時倒吸一口冷氣,兩千五百貫錢,如果是鐵錢就要五千貫,還要市面少見的白銀,誰買得起,衆人紛紛搖頭,便轉身散去,待衆人都走了,李延慶這纔對掌櫃笑道:“我們去裡面談談吧!”

“官人有興趣?”

李延慶笑着點點頭,掌櫃立刻將李延慶請進了裡屋。

李延慶從箱子裡一把把試劍,每把劍都鋒利異常,令他愛不釋手,李延慶笑道:“這八口劍我都要了,價格稍稍讓一讓,如何?”

掌櫃呆住了,半晌才遲疑問道:“客官八口劍都要?”

“這種夏國劍是可遇而不可求,既然被我遇到了,我怎麼能放過呢?”李延慶笑道。

掌櫃沉思半晌道:“如果客官肯付黃金,那就四百兩銀子一口,這是最低價格。”

李延慶也知道西夏黃金值錢,如果自己付黃金,實際上就變成了六百兩銀子一口,這也是賺兩國金價差異,但能把黃金運回西夏,這倒是個大本事,宋夏兩國都嚴禁金銀出境,抓住就要殺頭。

不過對方居然能把西夏嚴禁出口的夏國劍運到大宋來,確實有點本事。

他點點頭,“那就三百二十兩黃金,我回頭就讓人送來。”

他給兩名親兵吩咐一聲,兩人立刻本回去了。

李延慶便坐在店裡等候,掌櫃給他上了一杯茶,笑問道:“聽口音,官人似乎也不是京兆人?”

“我是河北相州人,現在天下大亂,大家都在背井離鄉。”

“是啊!西夏去年遭受百年罕見的雪災,各地損失慘重,到現在還沒有恢復。”

“掌櫃是党項人?”李延慶試探着問道、

掌櫃搖搖頭,“我是漢人,在西夏生活了幾年時間,今年纔來京兆。”

李延慶沉吟一下道:“我想再定一百把夏國劍,有沒有可能辦到?”

掌櫃連忙搖頭,“夏國劍在西夏也很難買到,更不用說走私到大宋,這個恕我不能答應。”

李延慶又笑道:“西夏四大禁品,夏國劍、冷鍛甲、竹牛角、賀蘭馬,我都有興趣,我們是不是可以合作?”

掌櫃起身把門關上,低聲道:“夏國劍和冷鍛甲被皇宮控制,基本上搞不到,但竹牛角和賀蘭馬倒有點可能,如果官人肯用黃金交易,我們來想想辦法。”

竹牛角是一種叫做竹牛的角,只產於西夏,是制弓的最好原料,交給良匠造弓,一石弓就能達到三石弓的殺傷力,西夏沒有好弓匠,宋朝有最好的弓匠,卻沒有這種竹牛角,所以大家都想法設法用走私來解決。

至於賀蘭馬,又叫山馬,可以在山中奔行的戰馬,也是極有戰略價值,尤其對斥候非常實用,被稱爲斥候之寶。

李延慶點點頭,“這兩樣,你能弄到多少貨?”

掌櫃想了想道:“現在我不能回答官人,過幾天吧!官人再來一趟,或許我就有消息了。”

這時,兩名親兵提來了兩包,三十二錠黃澄澄的金子,李延慶把黃金推給他,“我們成交!”

望着黃澄澄的金子,掌櫃笑眯了眼睛,抱拳道:“相信過幾天,一定會有官人感興趣的消息。”

李延慶告辭而去,他不再逛市場,直接回到了經略府,派人將張順找來,對他道:“萬家灣瓦子有一家新開的兵器鋪,叫做賀蘭老店,你派得力手下盯住們,我懷疑他們向西夏偷運生鐵。”

這種走私禁品都是相互的,他們既然能把西夏的禁物運到大宋,那也能把大宋的禁品運去西夏,大宋對西夏第一禁運之物就是生鐵。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五十七章 神秘老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走入絕境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兵破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戰金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馬風波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縣城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
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態擴大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門庭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陽消息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罷相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十三章 鹿山學堂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狗要烹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五百零二章 連夜行動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八百八十章 關鍵人物第五十七章 神秘老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趙構之怒第六十一章 縣城買書第十七章 紙甲天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走入絕境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三百八十六章 組建軍衙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兵破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斷案 下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戰金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和大家隨便閒聊幾句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壩之戰 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八百九十九章 戰火再起 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戰 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馬風波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後一環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賞雪 下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湯陰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靈州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縣城第二百零三章 鄭氏壽宴 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現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獵 三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第五百零六章 一同北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三十七章 決賽到來第五百五十三章 縣官難當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襲須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學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敗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一千零二十章 火燒任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價賣地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殿試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