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

辰樓是潘氏家族平時聚會之地,潘旭三兄弟的兒孫加上女兒女婿,一個大家族至少有百人之多,每次聚會都是一件極爲熱鬧之事,也會有各種活動wwδw.『kge『ge.la

今天也是一樣,在辰樓二樓內,聚集了近兩百名年輕男女,二樓也極爲寬敞,各種室內遊藝應有盡有,猜謎、奕棋、踢毽子、投壺、擊球、鬥蟋蟀,但最受歡迎的還是投壺,光投壺的人羣就有三處,不斷傳來遺憾的驚呼聲和叫好聲。

這時,李延慶忽然看見了一個熟悉的倩影,他心中一熱,也顧不上尋找高寵,便快步走了過去。

“蘊娘,去看我投壺吧!今天我至少可以十射八中。”

“蘊娘,別理這臭小子,我們下棋去。”

曹蘊正坐在一張桌前寫字,她身旁卻圍着一對潘家的孿生兄弟,不停地討好她,曹蘊臉上帶着淡淡的笑意,始終沒有擡頭,全神貫注地寫一幅字。

“算了,我們去投壺吧!”

潘氏兄弟得不到曹蘊的迴應,也覺得索然無趣,兩人轉身向一處投壺處走去,那邊十分熱鬧,對年輕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剛纔兩個話,你明明在寫字,他們卻叫你去投壺下棋。”

曹蘊忽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她一擡頭,臉不由微微紅了,“原來是李大哥!”

李延慶拉了一把椅子在小桌前坐下,笑眯眯問道:“這裡很喧譁,你居然能靜下心寫字。”

曹蘊的臉更加紅了,“我....我在幫幼娘寫謎語,她今天負責謎語社。”

“我也喜歡謎語!”

李延慶看了看她寫的謎語,‘東海有一魚,無頭亦無尾,除去脊樑骨,便是這個謎。’打一字

“李大哥能猜到這是什麼字嗎?”曹蘊淺淺笑問道。

李延慶笑道:“讓我想想看,首先這是東海之物,南海北海沒有,其次是條無頭無尾的魚,把魚的頭尾去掉,變成了一個田字,再把脊樑骨除去,我倒不知道變成什麼字了?”

曹蘊知道他猜着了,便微微笑道:“猜中了可是有獎勵哦!李大哥沒興趣嗎?”

“這個獎有點不好意思,還是給那些孩子們去兌吧!”李延慶望着一羣正在猜謎語的小小娘子笑道。

“對了,嬌嬌呢?”李延慶忽然想起了嬌嬌。

“她今天可能來不了,有隻母貓要生了,她得陪着它。”

“我說今天怎麼好像安靜了一點,原來是嬌嬌沒來。”

“李大哥不是說要教我書法嗎?”曹蘊低下頭小聲道。

“當然可以,只是這裡是不是太吵了。”

“沒關係,就先教我寫幾個字,稍微點撥一下。”

李延慶點點頭,“那就寫‘東海有一魚,無頭亦無尾。’”

曹蘊提筆在紅紙上認真書寫,李延慶其實早就看出她字裡行間中的不足之處,字雖然寫得很娟秀,但一看便知道是學堂裡教出來的筆法,就儼如流水線上的產品,還談不上書法。

“蘊娘有臨摹字帖嗎?”

“有臨摹過魏碑,不過我更喜歡行楷。”

曹蘊很快便寫完了十個字,滿懷期望地向李延慶望去,希望他能評價一下,李延慶笑道:“我同樣也寫十個字,你對比一下。”

李延慶提筆也寫下了同樣的十個字,把兩幅條幅放在一起,曹蘊有些不好意思道:“我的字寫得不好,沒法和你比!”

“不是比誰寫得好,自己感受一下,看看有哪些不足?”

曹蘊看了片刻道:“感覺你的字更加嫺熟,更加蒼勁有力,字和字之間更加連貫,而且氣勢很足,我的字太蒼白了。”

曹蘊又擡頭望向李延慶,“我說得對嗎?”

“差不多是這個道理,其實差距就在於時間,我耗費了大量時間練字,堅持了快十年,你的字娟秀飄逸,在普通人眼中已經很不錯,但從書法的角度來看,基礎還不夠紮實,結構比較鬆散,這就是練習還不足的典型表現,其實不用你花太多時間,你只要每天抽一個時辰臨摹柳公權的楷書,練習一年後,你再寫這十個字,你就會發現變化了。”

李延慶的話很直率,可謂一針見血,曹蘊默默點頭,其實也她知道自己的問題,就是看書的時間太多,練字的時間太少。

“我是不是說得太過分了?”李延慶有些歉然道。

“一點也沒有!”

曹蘊連忙搖頭,“相反,小妹還要多謝李大哥的金玉良言,我知道該怎麼練字了,正好我也有柳公權的字帖,今晚我就找出來看看。”

說着,曹蘊將兩幅字小心地疊好,放進自己的隨身小包裡,她準備等一年後再拿出來對比。

“蘊娘快來!”

曹雲興沖沖跑了過來,拉着曹蘊便走,“頭獎擺出來了,好像就是你最想要的畫!”

“啊!”曹雲一回頭看見了李延慶,不由嚇了一跳,她忽然明白了什麼,笑嘻嘻道:“我是不是打擾什麼了?”

曹蘊臉一紅,“死丫頭胡說什麼,我在給幼娘寫謎語。”

她有點坐不下去了,放下筆道:“也沒什麼可寫了,我去和你看看。”

“李大哥,謝謝你的指點。”

曹蘊不敢和李延慶對視,低着頭匆匆走了,隱隱還聽見曹雲在打趣她,“喲!居然叫李大哥了,不是叫李官人嗎?”

“你這死丫頭,看我不擰你的嘴,我是跟嬌嬌叫的好不好?”

........

投壺又叫文射,是唐宋以來官宦世家最流行的一種遊戲,老幼皆宜,也不佔地方,因而一直長盛不衰,甚至在軍隊中也是弓箭手必練的科目之一。

今天二樓大堂上共擺了三場投壺,一個是七尺遠的近射,是給年紀稍小的小娘子投射玩耍,一個是一丈五尺遠的中射,男女都可以投射,還有一個是三丈遠的長射,這是給世家子弟中武藝高強的年輕人競技使用。

潘家今天也下了血本,光獎品就花了數千貫錢,當然,三場投壺的獎品並不一樣,給小娘子們的獎品要簡單得多,主要以做工精美的小工藝品爲主,一兩貫錢可以買到一件。

中射的獎品就昂貴得多,大多是價值十幾貫錢的金銀首飾,而遠射的獎品是價值數十貫錢的兵器。

另外還有頭獎,頭獎剛剛纔擺出來,引來了衆人的矚目,近射的頭獎是一顆拇指大的明珠,價值百貫錢,在燈光下熠熠閃光,而遠射的頭獎是一把價值八百貫的寶劍,由目前軍器監的第一名匠劉康親手打造。

李延慶看到了中射的頭獎,竟然是一幅畫,《韓熙載夜宴圖》,當然不可能是真跡,而是摹本,可畫家卻嚇了李延慶一跳,居然是畫院的張擇端,他可是《清明上河圖》的作者。

張擇端目前出任翰林待詔,二十幾年前他便是翰林圖畫院的供奉,在名家林立的翰林圖畫院中,他只能算作地位中等的畫家,擅長樓觀、屋宇、林木、人物,《清明上河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當然,作爲專業花甲他不可能只繪一幅畫,也不是每一幅畫都能收入宮廷,大多是被各家權貴收藏,潘家也收藏了他的好幾幅畫,因爲這幅畫是摹本,所以今天潘旭便拿出來做頭獎獎品。

雖然頭獎獎品都十分誘人,但想拿到它卻並不容易,條件必須是五射五中,如果出現幾個頭獎,潘家也會拿出相應的獎品。

李延慶見每個投射的人胸前都有塊牌子,顏色不一,近射是白色牌子,中射是綠色牌子,遠射是紅色牌子,應該是要報名才能參加比賽。

他向兩邊看了看,這才發現靠牆邊有投壺報名處,他走上前笑道:“我也想參加射壺!”

管事不認識他,以爲只是一名普通的世家子弟,便指着牆上的名單笑道:“官人的名字在上面嗎?”

名單上面有二十幾個名字,應該都是年輕男子,高寵、曹性和潘玉成都在其中,卻沒有他的名字,李延慶搖搖頭,“沒有我的名字!”

“那官人準備參加哪一項?先說明,十二歲以上不能參加近射,如果選擇了遠射,那就不能參加中射了,可如果選擇了中射,且成績能達到五射三中以上,也可以參加遠射,這是規矩。”

李延慶想了想道:“那就中射吧!”

管事便給了他一塊綠色木牌,讓他掛在胸前,李延慶又指了指牆上的名單笑問道:“這名單是怎麼回事?”

“這幫傢伙太厲害,都是投壺的高手,所以不允許參加中射,只能參加遠射,否則中射的獎品就沒有大家的份了。”

李延慶呵呵一笑,真是奇怪了,上面居然會沒有自己的名字?

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三百零一章 西夏探子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
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顯身手 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選第八百章 生死大戰 三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困題求解 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樑宦之憂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舉大旗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憂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八百四十一章 色膽包天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麗求援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買地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爭 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七百七十章 條件成熟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一百七十九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七十六章 湯陰失陷第九百六十章 滅國之戰 十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勵無效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九百九十六章 臨安投降第四百七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排名之爭 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五百九十一章 藥師歸宋第五百零三章 權宜低頭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四百一十四章 計取歷城第三百零一章 西夏探子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一百一十二章 窺視解元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報新聞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八章 以直報怨 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弓馬大賽 十一第九百一十四章 決戰太原 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絕女將 中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舊將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誘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煩惱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試發榜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爲棋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檜歸宋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斷處置第八百八十五章 圍魏救趙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七百四十三章 議和苗頭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贏一局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七百五十二章 將相爭功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